“廉洁教育进课堂” 的必要性与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XX高校 “形势与政策” 课为例

2023-04-07 10:32刘春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课堂

刘春燕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 “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1]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阶段的廉洁教育是大学生廉洁观塑造和拒腐防变能力养成的重要教育组成。 “廉洁教育进课堂” 作为大学生课程教学中的专题教育,通过 “形势与政策” 课专题理论和实践教学开展,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进而对塑造其廉洁的品格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要促使大学生廉洁思想进一步入脑入心、形成自觉,教育者、教育对象必须充分认识到廉洁教育的时代必要性,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进而增强育人实效。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国内外场域态势的复杂性

1.国内外场域态势复杂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进入重构,东升西落的经济态势愈发突显。经济一体化下的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都冲击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不可偏颇地形成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其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廉洁自律的传统思想文化构成了较大冲击,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产生着消极影响。国内经济总量和增速不断提高,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上到新的台阶,与之相应,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不平衡不充分” 的矛盾便是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埋下的隐患。高速的市场经济和膨胀的心理认知之间如何平衡、相长充实,是大学生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认知课题。

2.校内外境遇态势变化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影响着 “象牙塔” , “腐败亚文化” “边缘腐败” “微腐败” “隐性腐败” 等腐朽文化正潜入校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侵蚀,并且对大学生即将构建的廉洁思想造成一定的威胁。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功能,而面对社会环境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不得不让学生早接触、多接触社会,促成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养成,而校外社会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价值体系的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的竞争意识在大学校园同样显而易见,这些竞争中显现出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整体能符合 “公平公正公开” 的基本原则;而恶性竞争如在学生干部职位、奖助学金、推优推免等过程中的拉票贿选,也或者不竞争下的 “躺平” “躺赢” “佛系” 等观念,在高校衍生出逃学 “替课” 、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简历掺水等现象,是当下校内学生廉洁问题的集中体现,对学生成长成才和校园文化环境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集体与个人发展的时代必然性

1.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

《意见》指出 “大中小学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1]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廉洁教育,深刻认知廉洁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教导学生廉洁品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拒腐防变的行动自觉,要让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成为其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廉洁教育依然是并更加是各级学校教育中不可动摇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廉洁教育主题之下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时代的新人,正所谓 “成才先成人” 。面对时代的变迁、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促使着社会人才储备不断充沛,大学生发挥着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作用,若柱子遭腐蚀,则必定徒有其表、中空而不稳,继而难当大任。

对此,《意见》关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围绕法制诚信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同时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反复倡廉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立报国之志,服务人民,形成道德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行动自觉。《意见》强调了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点明了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明确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3]。因此,面对不良文化的侵蚀,学校教育更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行得正坐得端,使廉洁自律的品性成为时代发展中人才的基本品质,成为受人尊崇的高尚品格,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准则。

2.个人发展的品性要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明确指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要学会抵御风险、正向生长。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廉洁公正的优秀品质,正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青年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有生力量,犹如初升的太阳,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时刻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气息,一张白纸经多年读书生涯的不断渲染而多彩绚丽,是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纵观历史与现实,多少学子曾怀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雄心壮志。然而在社会大染缸的渲染下,部分学子缺乏定力而随波逐流,沉迷于一时的享乐、贪欢于一刻的放纵,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落得害人害己。正如 “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 2012 年以来, “打虎” “拍蝇” “猎狐” 三万余起,他们之中不乏寒门学子,都曾怀报国之志,终究还是因理想信念不坚定而自甘堕落,葬送了余生与自由。部分学子则继续秉持本色,在社会洪流中迎难而上,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自我,为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他们或奋发有为,做出可喜的成绩,也或者平平无奇,甘于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终究都要秉持一身正气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

为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就势必要塑造其 “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其品性、磨砺其意志,锻造出拒腐防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廉洁自律中形成自觉,进而实现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同步发展,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二、 “廉洁教育进课堂” 教学现状考察

根据《意见》要求,诸多高校在面向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分别设置了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如课堂教学、警示教育,实践教育如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形式和相应内容。本文所列举的高校便通过 “形势与政策” 课专题教学 “廉洁教育进课堂” 开展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理论教学中警示育人。 “廉洁教育进课堂” 专题教学在 “形势与政策” 课中的理论教学部分,开设时间为大一新生进校第一学期;开设专题在结合时事政治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拟定专题名称、设置核心内容,现已开设 “廉洁教育进课堂” “廉洁教育进课堂——做一名遵纪守规的大学生” “ 廉洁教育进课堂——构建校园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生态” “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打铁还需自身硬” 等教学专题;开设内容围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实施路径进行讲解,以各级各类反腐倡廉案例和大学校园腐败题材为依据,结合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等教学形式,进而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警示效果,使大学生从新生开始接受廉洁教育的教导和廉洁文化的熏陶。二是实践教学中探究育人。 “廉洁教育进课堂” 专题教学在 “形势与政策” 课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开设时间为大二学生、第三学期,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廉洁自律,进而在理论转化为实践中形成行动自觉。实践教学开设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形成字画、小品、歌舞、诗词、微视频等实践作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事例辨析、角色扮演等进一步深化了对廉洁文化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实现探究育人。

然而,由于课堂专题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廉洁教育进课堂” 的主题教育教学形式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片段化的课堂教学缺乏教育的持续性;二是集中于低年级而忽略高年级的主题教育,不利于在学生踏入社会前引起警醒;三是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了主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四是尚未协同多方形成共育,不易深化廉洁教育主题的实效性;五是廉洁教育归于 “形势与政策” 课专题教学,课程自身存在的课时少、内容整合程度低、师资专业化程度低、师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都影响了廉洁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廉洁教育教学实效性推进的思考

(一)创新廉洁教育教学模式

第一,入脑入心的持续性需要。廉洁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专题推进应是持续性、系统性的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诚信教育、公德美德教育、爱岗守则教育等分层次在大一至大四年级相关课程中,以专题教育的形式连续性开展理论教学。相较于新生,应届毕业生更要着重理想信念、职业守则等从业道德及规范教育。此外,教学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廉洁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更加突出学生 “三观” 目标的达成。

第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创新。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在廉洁教育实施中要更倾向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的创新。学校可通过 “第一课堂” 与 “第二课堂” 有机融合,丰富廉洁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廉洁教育知识竞答、主题演讲、书画展、微视频等课外竞赛活动,廉洁教育进社区、入基层等社会实践活动,课内外结合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力行转变;发挥校内外党团带动作用,通过党团课、主题活动等方式对大学生展开廉洁教育,使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是关系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优化校园廉洁教育文化育人环境,运用宣传栏、刊物、广播、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廉洁教育专栏,鼓励学生征文发稿,共同营造校园廉洁文化氛围。

(二)协同廉洁教育育人主体

廉洁自律是每个公民都应共同遵守的社会规约。大学生廉洁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之外,更应协同政府、社会等育人主体,通过主题讲座、现身说法、实地参观等实践活动,延伸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深化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和感悟。此外,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基础环境,更应共同参与到大学生廉洁教育中来,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关注法制和诚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通过如围绕 “关于廉洁,父母对我说” 的一封家书、一段视频、一则语音等主题活动,使大学生通过身边实例、真情实感进一步牢固树立廉洁自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情感认同。

(三)优化廉洁教育保障体系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获得感和实效性的提升,在现有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要更好地实现课后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制度体系、主体责任、资金和项目研究的保障和支持。要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高校廉洁教育实施方案保障专项教育的落实,在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大学生学习手册等规范中,突出廉洁品格和行为的具体要求;要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细则,廉洁教育的责任主体应是能够从学校层面统筹的具体部门,在优化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依托却不简单依托一门课程中一个专题去达成,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角度去思考廉洁教育的系统性和持续性;要确定专项经费和研究项目,用于保障师资培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费用支出,且能够通过项目研究深化教育教学实践和实效,在不断思考改进中推动落实这一攸关党和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育人课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的接力棒正由一代人交接到新的一代人的手中,新的一代人必须继续秉持老一辈踏实肯干、守正创新的精神,廉洁自律、甘于奉献的品格,才能更好地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廉洁教育,事半功倍,更具战略性意义,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还会通过他们影响团体、企业、大学、医院甚至整个国家[4]。对此,各级学校教育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廉洁教育是时代教育主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更是要在创新方法、协同共育、完善保障中实现入脑、入心、力行。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课堂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