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共同体的高校思政工作实践价值与发展进路

2023-04-07 10:32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育人德育

吴 颖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高校开展思政实践工作要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通过实践工作,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是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有力保证。我们要切实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仅具有学术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的固有属性,更是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实践工作与德育共同体的实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重要的实践基地,从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与共同体的有效融合。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实践教育课教师的德育思想教育相结合,才能开展更有效的教育活动。并将集体协同作为内在逻辑,通过共同体内部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集体协同实践,实现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的共生共赢和协同发展,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性[1]。

一、德育共同体的高校思政工作价值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动力和前进方向,大学思政教学强调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中矢志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以学术、发展、德育三个 “共同体” 建设为抓手,创新一代技术,研制一代装备,培育一代人才。首先,立德树人是思政课建设的目标和宗旨。立德树人作为大学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也是大学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宗旨。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需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牢牢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分析立德树人的目标,我们发现,其内在价值不仅应体现为学生带头人的思想建设,更应是每个人都获得包容、自由的发展和提高。虽然从字面上看,思政课建设偏向于思想教育,但从内涵出发,它不仅指美德,而且指人的全面发展,其目标是培养能担当新时代民族振兴大任的新型人才。其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有很多方向值得探索。其中,加强思政建设是重中之重。通过将育人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程的各项内容,有效实现育人目标。教师授课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还积极引导学生的道德思维、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由此可见,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开展思政课过程中,其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习者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在严肃的是非问题面前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行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思政课程侧重精神引导,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将职业素质与价值观教学辩证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度思想觉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为使思政课程充分体现德育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和现实意义,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教育机制和模式,这样就形成了有效的协作互动机制,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培养,让学校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新时代铸牢德育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思政课建设小组要抓好工作,必须认清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应有的职责,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作用,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同时,作为引导学生意识发展的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诚信创新,要深入思政内容,做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融入思想政治因素,打造高效思政课程体系工作,将课程思政作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重要抓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2]。

二、德育共同体的高校思政工作实践

(一)将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基本载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回答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根本问题的关键答案。高校要始终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使命任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突出教学鲜明导向,明确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讲好思政课,党政领导采取 “听(听课)、讲(讲课)、评(评课)、议(专题研究)、抓(带头抓)” 五种方式,全力推进思政课 “1234N” 综合改革,目前改革初见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思政课课堂 “到课率、抬头率” 显著提升。大学思政教学强调课程与现实联系紧密,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让学生提高思政意识,发散思维;遵循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的育人理念,根据教材各章节的不同侧重点,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积极落实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对德育共同体积极建设,在思政教学中有效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突出鲜明的教学导向;还要完善和健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和制度,增强对教师的培养,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并创新改进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提高评价中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消除教师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不断激发教师的改革创新积极性,讲好、讲深、讲透思政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引导教师用心钻研教学、用情教书育人[3]。

(二)建立一支专业的德育队伍

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广泛,思政课教师必须博学慎思、理论扎实,才能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教学内容必须常讲常新,跟得上时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特殊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硬性要求。要求其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理论素养;能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坚持 “选优、配齐、建强” 原则,把建设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抓手。 “如何让课堂互动起来?” “如何让课堂讨论欲罢不能?” “如何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为解决困扰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开设 “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系列工作坊” ,针对青年教师重点关注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大赛备赛及教学技能方法等内容,通过开放式智慧教室为青年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语言及教态和教学大赛(含创新创业)等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培训采用教学工作坊的形式,邀请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教学大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前来,按照青年教师最为关注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等专题,通过讲授、交流、互动、体验、设计、实践多个过程进行面对面的专业指导,为老教师搭建自由、活跃的教学交流环境,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强化教学意识、拓展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探索学科交叉、分享教学感悟,提升 “带得走” 的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近三年,高校教师总数增长了46.2%,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 “一师一档” 教学档案,作为评奖评优、职务晋升、岗位评聘、业绩考核和岗位补贴发放的基础材料。同时,发挥多学科优势,打造跨学科融合的、互相支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多角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阐释,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滋养[4]。

(三)筑牢铸魂育人体系,打造个性化课堂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而言,理论教学是基础,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德育共同体有利于筑牢铸魂育人体系,打造个性化课堂,强调 “润德” ,构建德育 “四化” (即德育内容的系统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德育模式的网络化,德育专题的专业化),以建设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全方位构建 “育人共同体” 。 “育才” 内涵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教育者和接班人,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育人环境,做一名真正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 ,在教育过程中深入学生内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效思政教学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同时,实践教学是重点,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在于能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中国情况、解释思想困惑、解决现实问题,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探索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修订思政课统编教材、配套课件,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开展集体备课,讲深、讲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建好教学资源库,编写大学生热点问题通俗读本。此外,信息化教学是手段,智慧课堂有助于实现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做到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办好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推进 “大思政课” 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大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遵循 “八个相统一” 要求,打造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智慧课堂” 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探索 “专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思政故事教学法” 三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让 “马克思说中国话” ,让 “大专家说家常话” 。构建并实施多元化、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新时代新成就。构建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新型学习方式;以教师为轴线,推动教学方式革新,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互动、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三大问题,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的获得感。思政教学中坚持用好党史这部 “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将历代拼搏奋进的育人实践转化为鲜活的思政素材,将 “小教室” 变成 “大课堂” 。课堂教学在文化传承方面,融合传统文化思想、家国情感等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科育人方面,融合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筑牢大学生思想根基;在主题教育方面,融合时事政治、主题班会、传统节日、班本课程,筑牢学生精神品质;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融合新家庭教育课程和心育课程,筑牢学生心理品质和家校社协同育人阵地;提炼了 “六个一” 的实施路径,即 “校园一草一木皆育人、每一学科皆育人、一日生活皆育人、每一过程皆育人、一切活动皆育人、一章一节皆育人”[5]。

(四)创新模式多措并举,强化制度保障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是课堂教学主渠道,其他课程也要做好协同作用,与思政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思政课建设本身也是一个多元复杂系统,需要高校各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进行单一传授,而让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不能积极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以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更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普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各门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构建 “育人共同体” ,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依托大思政 “三全育人” 体系,探索推行 “两个挂钩” ,即学生思政课成绩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与奖学金评定挂钩,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学校还探索构建领导、专家、同事、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政课 “四方评价模式” ,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同时出台并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 “手拉手” 集体备课制、集体观摩评教制、教学帮扶制、课堂激励制等多项保障措施,为思政课建设保驾护航。例如组织 “民族团结进步,高校教育硕果累累” 主题活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为契机,以立德育人为根本,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独特优势,切实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落实到学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将民族团结进步思政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与德育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民族文化传承等相融合,利用重大纪念日和党团节日,组织大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各高校还陆续开展了 “共庆节日 共享民族团结和谐幸福”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优良品质。其中 “三步乐” “芦笙乐” 等民族文化项目深受大学生喜爱,实现了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的目标。各民族大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共乘时代发展的春风,在红旗下健康成长,携手团结共进步[6]。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密相连,思政课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需要学校党委统筹领导、各部门协力配合,不断改进教学体制,激发高校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学习热情,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唯有坚定革故鼎新的意志,增强迎难而上的决心,勇于变革、勇于尝试,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姿态,不断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路,开拓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高校才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共同体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