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 妍,李英林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125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①《新华社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重要讲 话》,据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nzzt/144/。这一重要论述指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传承必要性,进入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否能够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应充分认知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各个历史时期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坚持带领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均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科学指导思想与实践方向,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前行。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应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最终共同助力祖国建设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为党的前进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切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一切追求均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无论是从反抗封建主义压迫,再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富强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这均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重要表现,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坚守。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前行,将其与中国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建设取得了卓越辉煌的成就。在建党百年之际,应充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新时代下创造更多新奇迹、新成就。
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高校和社会均发挥着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接触伟大建党精神的途径相对有限,并未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2]。一方面,当代95 后和00 后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十分优越,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只能从电视剧和书本的片段中了解革命精神和建党历史,无法形成系统化的认知与深刻理解。另一方面,我国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则实施应试教育,过度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其历史和文化学习,导致大学生缺少较高的综合素质与精神文化境界,难以形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责任担当意识。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者与传承者,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缺少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认知,使其弘扬的积极性和能力有所欠缺。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从推行 “一带一路” 倡议可以看出,我国希望与其他国家相互交流和借鉴,实现共同创新和繁荣发展。在开放的环境下,诸多不良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并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不具备可控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削弱了其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不良文化思潮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广泛传播,转变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对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迎来诸多新挑战。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拼搏奋斗精神较强,但此过程中往往对自身利益和价值较为看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误导,与大学生的应有的价值观念并不契合,使当代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自主性、积极性不足,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捷,但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学习方式。网络平台中所充斥的谣言、暴力、反社会思想等,加之信息更新速度极快,为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迎来严峻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更新速度较快,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对客观事物缺乏判断力和全面认知,运用网络平台以娱乐为主,个性化表达亦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由于缺少全面且客观的认知,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较为浅显,难以深刻领悟其实质内涵,影响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信息更新迭代极快,影响着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持久性,伟大建党精神难以在大学生头脑和内心中长久留存。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对大学生的耐心、意志力均有较高要求。因此,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长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产生极大挑战。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群体之一,他们个性鲜明、活泼开朗,新时代获取信息途径增多,受教育时有选择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亦是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途径。为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应利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加大渗透力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内涵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现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大学生精神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面临多元文化思潮影响,应积极利用课堂教学传递党的发展理论和政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伟大建党精神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思政教育提供充足的素材和资源,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境界。具体开展课堂教学中,应加大伟大建党精神宣传力度,借助伟大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传递的奉献、坚持与担当精神,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影响,使大学生形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意识,以及热爱国家和社会的情怀。与此同时,加强中国共产党人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和挑战,始终带领着人民群众不竭奋斗和前行。如帮助大山贫困女孩求学的张桂梅校长、为脱贫事业奋斗终身的黄文秀,均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者,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通过课程中宣传教育,当代大学生深刻感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责任担当,继而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理解,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3],思政课与各类课程相互融合,为渗透伟大建党精神拓展路径。在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伟大建党精神结合专业知识的隐性育人方式,以生动、多样的语言形式,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学科选择差异化的切入点和渗透点,使伟大建党精神与各类课程巧妙融合,课程之间相互衔接,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环境对个体影响极为深刻,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自觉性和思想觉悟,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微观影响作用。家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重视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风和家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家庭教育作为所有教育的基石,促进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过程中,必须注重家庭教育。广大家长需转变传统思想理念,不能将读书成绩作为最高追求,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态度,加强党建、党史知识学习,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家庭教育中注重自身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学习,使其在温馨、友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和发展。此外,家长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各类党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二是校园环境,发挥文化教化育人功能。高校作为大学生长期生活场所,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有较强好奇心和接受度,创设新颖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主题开展校园艺术节、校园画展、宿舍文化节等,学生可以绘画、摄影、布置宿舍等,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内展览。另外,选择呈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舞台剧、话剧进行表演,身体力行地学习革命先驱事迹,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三是社会环境,起到有效社会规范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足为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奠定基石,社会经济环境得以优化,则需要从文化环境着手,由政府部门主导,定期组织伟大建党精神宣讲活动、影视作品巡回播放活动、文艺晚会和文化旅游节活动,拓展伟大建党精神弘扬载体,使大学生从多途径了解和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四是网络环境,发挥新媒体的传播效应。手机、电脑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利用媒体手段传播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天然优势,大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了解建党历史、革命先驱事迹等,促进大学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或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精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短视频、文章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传播效果,使大学生自身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
完善保障措施对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至关重要,首先,提升高校的重视度,高校应深刻认知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完善各类组织领导机制、激励机制,定期评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优秀大学生作为榜样,激励其他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融入,实现大学生共同进步、协同发展。其次,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政教师对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格外重要,应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的思政教育队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总体水平。一方面,从理论着手,提升思政教师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定期展开学术研究、专题学习和培训、教科研活动,拓宽教师获取理论知识的途径。另一方面,从实践着手,培养思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契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创新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多样化发展。最后,健全制度保障。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循序渐进,制度是发展的有力保障,亦是解决弘扬中所遇到问题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资金筹措制度保障、法律制度保障两方面,通过广泛筹措资金,为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资金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障资金的充足性。
一是提升自主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社会高校及家庭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大学生自身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知情感与意志,均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传播能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为了引导每个学生自觉承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使命和责任,需加强学生自主力培养。所以,无论是高校教育或是社会学习均需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化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领悟和掌握。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主动跟随教师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知识,并参与各类校园实践活动,促进自身知行合一。在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观察有关建党百年的宣传标语、宣传栏,利用闲暇时间加强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在家庭学习过程中,主动观赏经典红色影片、建党宣传片和纪录片,加强与父母同学的深入交流,彼此分享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感悟。二是提高意志力。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意志力,并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化的弘扬效果。因此大学生应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抵御外来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真理,坚定自身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中华民族面临全新机遇和挑战,应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难困苦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产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心理认同,坚持不懈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三是强化行动力。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非体现在口头而是行动,要求大学生内化伟大建党精神内涵,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担任宣传者角色,讲述英勇的革命事迹、先进的典型人物,进一步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路径[4]。
综上所述,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所有辉煌成就集中体现,见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基于新的历史时期背景,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与民族希望,必须将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深刻理解、入脑入心,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传承者、弘扬者。只有当代大学生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理论,并以实际行动践行,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