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云
(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江苏盐城224005)
赶海人(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 提供)
黄海南部、盐城东部沿海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仿佛是上古时期的息壤,生生不息。大海不断东去,留下一片片滩涂湿地。这一片片年轻的土地,从空中俯瞰,仿佛是刚刚出炉的比萨饼,在潮退时,还冒着热腾腾的雾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眼大突出、身体细长的大弹涂鱼,圆鼓溜球、懵懂可爱的豆形拳蟹,还有文蛤、泥螺、竹蛏、缢蛏、牡蛎、鲳鱼、沙蚕、对虾、蓝虾、西施舌、小黄鱼、梭子蟹、大眼蟹、四角蛤蜊、天津原蟹、沈氏厚蟹等,不一而足。这里俨然是贝类、鱼类、虾类、蟹类的展览馆,也是鸟儿们生活的快乐天堂。千百年来鸿雁、丹顶鹤、勺嘴鹬、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卷羽鹈鹕、震旦鸦雀、中华秋沙鸭等鸟类在此停歇、换羽、越冬、繁衍和生活。这些贝类、鱼类、虾类、蟹类是江苏东台渔民赶海的重要“目标”和餐桌上令人垂涎的美味。东台人从建神门口村(“神”,东台方言,蹲的意思)到创四色巴斗,到打造黄海海滨森林公园,再到创成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从捕鸟到爱鸟、观鸟,为各种鸟类提供宜居的栖息环境;从披星戴月地赶海到气定神闲地观沧海,喜迎四海宾客畅游东台,实现了从向海求生到向海图强的历史性跨越。
“赶海”,把大海向东边赶,多么生动的词,豪气干云又自我调侃,海边渔民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说起来看似平淡,仿佛真能够用一根竹篙就把海打发走似的,然而大海又岂是人类所能赶得了的。人类总是对新生的未知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总想去一探究竟,去征服、拥有它们,东台的先民们也不例外。大海日渐东去,世代赶海的东台先民又不得不面对家与大海越来越远的难题。在车马不便的当时,东台渔民们只能靠船或者徒步,深一篙浅一篙、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返于大海和家之间。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还伴随着危险。经过艰难的抉择后,先民们毅然走上了迁徙之路,东移到靠近海边的滩涂湿地里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赶海”。
海边的条件是异常艰苦的,海潮侵袭,海风肆虐,空气里弥漫着湿漉漉的咸味。抬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盐蒿、芦苇、碱蓬,荒芜得连棵遮风挡雨的树都没有,东台先民们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先民们追波逐浪的拼搏精神没有变,向海而生的坚定信念没有倒,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信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灵魂的深处,融入骨血。
清乾隆五年(1740)某日,位于今天东台市新曹农场花舍村的渔民何贵山与另外两个村民,像往常一样来到海边,打圈网、捕鱼蟹、拾贝类,无意中他们发现此处新增一块地势较高的土墩。这或许就是老天爷的恩赐,看着高出水面的土墩,早已疲惫不堪的三人突然灵机一动,便想不如就在此地栖身歇脚,搭棚、住宿、开伙,这样捕捞的时间会长得多,收获也就多得多,多捕的鱼蟹也可以贩运到西边老家那儿去卖。于是他们便在这个土墩定居下来,开始了真正的渔民生活。
他们在海滨搭起了棚子,后来索性就把家里的妻儿老小都带来,在里面生活。但海边是盐碱地,木材稀缺,棚子里连个坐的凳子也没有,更谈不上可以坐着吃饭的椅子和桌子。没有多余的木材用来做桌子、椅子、凳子,他们就“神”在棚子门口吃饭。这一“神”下来,就成了历史的定格,背靠家乡,面朝大海,回味着愁苦的过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月落日升,潮起潮落,大海在涨落间为他们带来了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先民们在大海里讨生活,是与大海在较量,也是在向大海学习。新的陆地不断生成,等着他们去探索,去征服。这就是大海,也是这片年轻的土地最神奇、最吸引人、也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大海总是带着神秘的气息,给人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希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餐桌上有大海的馈赠,谈笑间有大海的谈资,精神里有大海的慰藉。无事的闲暇,渔民们神在门口,凝视着大海,像一头雄狮凝视草原,一只猛虎俯视山林,一种征服的冲动油然而生。
随着人丁日益增多,原来只有三家人居住的地方已经逐渐形成了村落。没有村名总不是办法,于是一个极具烟火气而又生动的名字诞生了—神门口村。神门口既是一种休息姿态,也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的奋斗精神。它是东台先民向海凝望,翘首以盼的状态,是“神”在门口的妇女们迎接赶海归来的丈夫、儿子的一种方式。看到丈夫、儿子满载而归,她们连忙站起来、迎上去、搭把手,把丰富的渔获抬到家中。她们盼来的不仅仅是家人,更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这座特殊的渔村,这个特别的名字,也在不断告诉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先辈们的艰辛和拼劲儿,心存希望,忆苦思甜,永不忘本,永不懈怠。
1942年,神门口村改名叫蹲门村,现在叫蹲门居委会。虽然改了名字,但当地还有人喜欢叫它神门口,因为人们难以忘记先民们的开创之功。现在村的东面又有了一大片蹲门垦区。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没有充分认识到滩涂湿地对人类、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之前,人类总是在不断改造着滩涂湿地,把它们变成良田和养殖场地。东台的先民们并没有止步于神门口村,随着神门口村人口的增多和大海的东去,他们又向着海边,沿着海岸线向南或向北进发。
在蹲门村的南面不远处有个荒废的小渔村,也有一个传奇故事。距今大约200多年前,有姜姓两兄弟发现一块略高于周边地面的大土墩子,就在墩子上定居,靠出海打鱼为生。他们在墩子上以杂树、芦苇搭成的棚子落脚住宿。没有桌椅,他们就把平底圆身的巴斗倒过来当成餐桌,一家子团坐在巴斗式的餐桌周围,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其乐融融,这就有了家的气息。没有餐具,兄弟俩就以大蚌壳当碗,以细树枝为筷,度过许多艰难的时光,人们把兄弟俩在巴斗上吃的饭称做“巴斗饭”。久而久之,“巴斗饭”也就成了他们栖身的土墩子的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斗饭”的地名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巴斗山”。1975年,随着梁垛河的开挖和挡潮闸的建造,巴斗山村居民迁往挡潮闸北堤下,原处因无人居住而荒废。而他们迁居的地方也有一段传奇。
150多年前的清同治年间,有一批在东台县新曹附近的农民,也常到海边捕捞、采贝。一日,他们在河滩上发现了一处略高的土墩子,喜出望外。何贵山、姜姓两兄弟的故事再次上演,只不过换了主角。他们在此置茅草棚,遮风挡雨,歇脚捕鱼。不过历史从来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这些农民变成了兼职的渔民,他们带来了盛放粮食的巴斗,也不再蹲在门口吃饭了。他们将部分盐碱地改造成可以种粮食的土地,过上了亦农亦渔的生活,条件比当年的何贵山他们要好得多。于是他们就把这个新建的村子叫作巴斗村,让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先民们那段艰辛的岁月。
1942年前后,新四军第一师来到东台弶港的巴斗村,发现此处地理位置特殊,生存环境艰苦,但这里敌人的势力较弱,又便于出海,与沿海各抗日根据地联系,从上海运来医疗物资、护送伤病员到上海等地医治都比较方便,于是就在此建立了后方基地。他们在该村的三水滩建立了新四军第一师的后方医院、榴弹厂和海防部队。海防部队顺利完成了海上运输物资、建立海上交通和运送革命干部的艰巨任务,为反“扫荡”和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当地村民、老船长姜永福跟随新四军海防团,先后参加了丰利伏击战、黄海渔场争夺战、弶港保卫战、巴斗山阻击战等多次战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姜永福踊跃支前,在炮火连天、枪弹如雨的长江江面上,把舵帆船,紧随尖刀连率先抵达南岸,他的船荣获“渡江先锋船”称号。
靠着先辈们的那股拼劲,在巴斗村的东面,东台人继续向海而生、向海图强、向东开垦,又相继建成巴斗垦区、巴斗外垦区、巴东垦区。
多年来,巴斗村充分发扬新四军革命精神,创树“斗转兴遗”党建品牌,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打造红色巴斗、绿色巴斗、蓝色巴斗、金色巴斗,打造新四军第一师巴斗后方基地。该基地主要分为三大块:巴斗村村史展览区、老船长小屋、三水滩。巴斗村村史展览区主要展示巴斗村的村史沿革、英雄人物、渔民习俗、创业故事,从巴斗村的由来、渔家文化的习俗、红色巴斗的抗日历程、改革开放的美好生活等,向大家展示百年渔村的沧桑变迁。老船长小屋作为老船长姜永福的旧居,主要展示了姜永福在巴斗村生活、休息的场景。三水滩现被村民和村集体共同打造成集红色文化学习、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旅教育场所。在三水滩中心小岛上,保留红色遗存旧址。如今的巴斗村已改为巴斗居委会,继续推动红、农、渔、旅有机融合发展,将特色渔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原始风貌的海边风情景,串联成一条3公里长的旅游观光线,吸引了周边及全国的大批游客,推动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成为新涌现出的重要红色旅游打卡地。2021年,巴斗村成功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80条“一江两岸别样水乡”精品线路。
巴斗村的西南边,以前也是一片滩涂湿地,后来大海继续东去,滩涂湿地变成了盐碱地,同样不适合人类生活。1965年8月31日,东台县人民委员会向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请示在此地建立东台县林场。两个月后,东台县林场成立,一支18人的“先遣队”(后来被人们称为“十八勇士”)立即开赴这一棵树、一间房都没有的“林场”。“白茅走尘沙,盐霜刺眼花,草棚漏星月,蚊子苍蝇大……”这几句顺口溜真实反映了当时艰苦的环境。坚韧的东台人将在这片不毛之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异想天开变成现实。
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孙家录 摄)
靠着先民们代代相传的那股子干劲儿,整整20天,“十八勇士”往来于东台河闸与荒滩之间,白天搬运砖头,夜晚借住在草荡管理所。手上磨出了老茧,脚掌打起了血泡,身上被蚊虫叮咬出肿块,嘴里有吐不净的沙尘。20多天,8间砖墙、草顶的林场场部在广袤的荒滩上拔地而起。1968年,东台成立“五七干校”,与林场合并。干校500多名干部修道路、打水井、通班车……用他们的智慧、汗水和劳动给东台林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盐碱滩要种树,就得先改良土壤。为改碱,林场人先是栽种耐碱的盐蒿、茅草、白茅,之后便栽种田箐、刺槐,为土壤增加肥力,但刺槐生长慢、经济效益低的弊端逐渐显现。在林场技术员的试验下,1971年,竹子首先在荒滩上扎下了根。起初,他们先在塘边、圩子、平田里小片试种,发现堆土较高的地方竹子长势最好,于是,他们便把塘边和圩子上的竹子作为母竹移栽到地里继续生长。为改善盐碱地熟土薄的状况,移植过程中便采取了塘底撒草木灰、埋青、养羊等方法为土壤增加肥力。为保持竹苗根部的水分,他们随挖随栽,竹子成活率可达90%左右。几年时间,竹海婆娑,绿意盎然,这给了林场人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1972年,“五七干校”迁址,林场恢复原单位建制。1973年,东台县500名知青分三批先后来到林场,林场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在艰苦与劳累的磨炼中,知青们坚韧顽强,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着青春。
从兰考县捎回来的泡桐苗立不了根、漆树苗让人过敏难忍……首批苗栽下去,没几天就被盐碱“烧”死了。1974年,林工们从江都购买水杉小苗,技术人员想出个新办法—上段剪杆扦插,下段排植;为防止水杉苗烂根,改喷水为漫灌;为防止水杉苗被晒伤,不停地在田里喷水,保持树苗的水分。
一到刮风下雨天,草帘子常常会被吹走,夜里都要起来好几次去盖草帘子。夜里水站不用水,所以灌溉一般也是夜里进行,技术人员们异常辛苦。在不断地实践中,林场人慢慢摸索出一种新式漫灌法,即在苗圃用水漫灌后,放去水,干了之后再漫灌,如此反复,大大提高了水杉苗的成活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观察、记录后,当柔嫩的新叶第一次萌出,林场沸腾了!
水杉育苗成功了!水杉扦插法也成功了!水杉开始在林场大规模栽种。
盐碱地上成功种成水杉的消息迅速传开,没多久,前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通过种植水杉、繁育苗木,东台县和周边县市的林工们找到了新的致富路。
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东台人民没有停下来乘凉,他们秉承着愚公精神,锲而不舍、埋头苦干,一代代东台人躬身蹈业、薪火相传,将原来的盐碱滩变成了绿洲,滩绿了,景美了。他们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滩涂上创造出了一个敢叫盐滩变绿洲的奇迹,建设出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平原森林、最大的森林氧吧—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把荒滩变成了金银滩。
如今,这片森林总面积已达6.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5%,负氧离子浓度平均4500个/立方厘米,由近10万株平均树龄3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编织成全国独一无二的绿色穹顶,60万株水杉,300万株青竹,30万株意杨,40万株银杏,10多万株女贞、榉树、棕榈、落羽杉、广玉兰错落有致,拥有长达40.9公里的国内最长的绿色长廊森林景观。在这里,652种植物茎叶挺立,342种野生鸟类婉转啼鸣,30余种兽类繁衍生息……这片森林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东台人汗水的结晶,更是东台先民留给后世子孙的最丰厚的礼物和精神遗产。
在巴斗村和蹲门村的东边和东南边,还有另一大块大自然的丰厚馈赠,那便是条子泥。条子泥因其港汊呈条状而得名,是一片区域总面积约50万亩的滩涂湿地,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极具自然之美。条子泥湿地是典型的淤泥质滩涂,自然植被保持自然演替状态,生物多样性突出,是全球最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世界八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中心,是候鸟迁徙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栖息地,在此栖息的国际重要候鸟达23种。这里位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鸟儿栖息、停歇,有利于鸟儿的生长,每年数以百万的迁徙候鸟在此停歇、换羽、繁殖和越冬。
盐城条子泥湿地公园(孙华金 摄)
2019年7月,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将包括东台条子泥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也叫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第14项世界自然遗产和第54项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一块、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由陆地走向海洋。“第一期”遗产地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为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潮间带滩涂。与国内所有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不同的是,“第一期”的大部分遗产地为海域,而且全部集中在盐城黄海湿地,分五个区域: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和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小区。其中,东台涉及4处。
区域内有鸟类405种,分为迁徙鸟类、候鸟类、留鸟类。迁徙鸟类以东亚—澳大利亚迁徙鸟类为代表,如勺嘴鹬、小青脚鹬等鸻鹬类。候鸟类有以鹤类、雁鸭类等为代表的冬候鸟,如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等珍稀鸟类;也有以黑嘴鸥等为代表的夏候鸟。留鸟类,以震旦雅雀、灰椋鸟、鹭类为代表。有11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种极危物种(勺嘴鹬);5种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东方白鹳、丹顶鹤、小青脚鹬、大滨鹬);5种易危物种(黄嘴白鹭、卷羽鹈鹕、鸿雁、寡妇鸥、黑嘴鸥)和一些近危物种(红腹滨鹬、半蹼鹬、黑尾塍鹬、白腰杓鹬、斑尾塍鹬、震旦鸦雀、弯嘴滨鹬、铁嘴沙鸻、蒙古沙鸻、翻石鹬)。尤其是对于全球极危候鸟勺嘴鹬,湿地的好坏,关乎着它的存亡。勺嘴鹬是一种小型涉禽,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全球估计种群数量为600多只。条子泥湿地是其重要的觅食地、停歇地。全球超过50%勺嘴鹬会到此觅食、换羽,停留长达3个月。
有意思的是,神门口、巴斗、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和条子泥都位于东台市弶港镇附近。弶港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临海镇,也是面积还在增长的临海乡镇。词典对“弶”字的含义解释是:一种由弓、网组成捕捉鸟兽的工具。可见,在历史上这里是各种各样鸟和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为了生存,先民们长期在这里捕鸟兽,但现在不一样了,正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东台人视这里的鸟兽为珍宝,致力于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
如今的东台沿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麋鹿、勺嘴鹬、大滨鹬、大杓鹬、小青脚鹬等珍稀鸟兽类,非常依赖东台滨海湿地及其邻近地区。这里已成为多种濒危鸟类最青睐的迁徙栖息地,呈现出一片鱼虾欢跃、水鸟翔集、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和“物种基因库”。多年来,东台人在美丽的黄海之滨绘就了一幅又一幅万物和谐、生态发展的绿色画卷,这些已成为东台这座沿海城市耀眼的国际名片和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