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路径探析

2023-04-06 19:02刘盼盼高晨光
关键词:大思校园文化育人

孙 雷, 刘盼盼, 高晨光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到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 文化自信自强在于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3]。新时代,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2021年3月,习近平进一步作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4]的重要指示,这是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之后, 习近平围绕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所提出的新论题。 所谓“大思政课”是指要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围绕“三全育人”总体布局,实现“五育并举”的合力育人格局。 “大思政课”作为一种场域大、格局大、视野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背后蕴含的“大思政观”统领着德育全过程, 构成了学段衔接、学科融合、协同共育的基本格局, 对于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 实现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创新, 发挥着重大推动作用。

一、“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意蕴及内在关联

“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对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诉求,是通过发挥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双重作用,实现“五育并举”的合力育人新格局。有别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具有丰富的内容意蕴与多重的内在关联。

1. “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意蕴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优势,为时代新人接受教育和个体成长提供充足养料,天然地具备政治性、教育性以及广泛性。习近平在2016年12月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5]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对提高师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德育、智育的内在追求,又有美育、体育、劳育的外在要求,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6]。新时代,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横向上要求校园部门间、学科间多方联动,纵向上打破小学、中学、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间壁垒,均衡资源,围绕“三全育人”总体布局,发挥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双重作用,实现“五育并举”的合力育人格局,最终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由此观之,“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通过厘清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与“大思政课”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4]社会大课堂与“大思政课”具有很高关联性,都具有场域大、格局大、视野大等鲜明特征[8]。“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与“大思政课”的特征也存在契合,通过大背景创设大情景,协同各个学段、家、校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体化。因此,创新践行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既要抓住思政课,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结合“社会生活”、结合校情上好“大思政课”,以推进“三全育人”,实现一体化育人。

2. “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内在关联

第一,“大思政观”指引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实现以文化人的内在要求。2020年8月30日习近平在《求是》发表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思政课教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9]。思政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关涉价值引领和精神提升的育人课程[10]。“大思政课”强调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文、历史、社会现实和国际比较,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文化传承、文化认同、以文化人,进而启智增慧。不同时期,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着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是亘古不变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启蒙引导,完成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感知的教学目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关注熏陶和培养,完成对校园文化的厚积和薄发的教学目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创新和实践,完成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再反思的教学目的。然而,人为地将其阶段性划分阻碍了文化之间的融通。大中小学校园文化之间建设的碰撞与融通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因此,为冲破各自阶段的藩篱,打破校园文化建设界限,必须在“大思政观”指引下进行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

第二,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创新和践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外在形式。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寓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中,作为载体,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与人文精神。

那么,两者究竟以何种外在形式存在?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嵌入关系。“嵌入”[11]最早是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在其著作《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中寥寥数笔提出的概念,强调经济活动存在与非经济因素相关的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学理论,其核心是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网络、政治架构、文化传统和制度基础之中[12]。嵌入是描述主体与客体间关系的轮廓[13]。本研究着力点在于,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如何嵌入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作为一个庞杂的系统,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依托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下,是一种完全嵌入式关系,持续推进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需要整合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并将其贯通于一体化思政课程,可以更好实现培根铸魂、启润心智的目的。

二、“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这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冲击,同时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念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式微与旁落。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存在价值的“异化”、共时性层面的壁垒、历时性层面的浅层化等问题,这些人为的划分阻碍了文化之间的融通,难以形成大的视野。

1. 价值层面:“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尚存“异化”问题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校园文化成为被争夺、侵蚀、渗透的对象,对内,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与回报收益慢的校园文化建设间存在冲突,校园文化建设的式微与旁落归根结底是价值的“异化”和被曲解。

一是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受多元文化冲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横行,人们的物质欲望日益增长,社会上的娱乐化、世俗化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扑面而来的世俗文化嫁接到校园文化之上,形成一种肤浅和媚俗,其背后反映出反理性文化的心态和多元文化具有的强大冲击力,导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异化”,使他们深陷对历史的否定、对文化传承的断裂以及信仰的欠缺,致使校园产生了大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现实虚无主义等现象。学校有责任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在“大思政观”指导下进行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联合抵御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的心理内化功能,使学生重拾正确的价值观、寻回文化自信处强,掌握校园文化育人的主动权。

二是“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被价值曲解。当代人们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塑造自身,浮躁之气蔚然成风,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被忽略和曲解。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表轻里。当前,存在校园文化外在表现与内在意蕴的脱节现象,利用“器物之变”夺人眼球,实则蒙蔽了对内在文化底蕴的积累。第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适者生存、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等观念备受推崇,种种功利行为消解了其应有的价值理性,对素质教育、文化育人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

2. 共时性层面:“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存在壁垒

“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共时性层面主要体现在主体间横向协同教育的场域。在横向协同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容易部门间各自为政,学科支撑力不足以及社会、学校、家庭间缺乏参与感,无法实现进一步延展和扩充以达到一体化的效用最大化。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一种精神氛围的营造,强调建设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多种文化因素的通力合作,强调将客体的文化内化为个体的精神[14]。文化内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是一项需要多中心协同并合力共振的实践活动。因此,校园中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脱离文化独立存在。然而,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直接接触学生群体的有关部门,比如党委宣传统战部、学生处、教务处等,其他部门大多游离之外。例如,同一主题活动多部门同时举行之时,容易出现活动之间冲突现象,进而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内化不足,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脱节。

二是学科间缺乏融通。“大思政观”下文化育人是一个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的过程。现代教育改革将庞杂的知识细分,使整个社会拥有的整体性、连贯性的知识散落在各个专业领域,也导致知识之间缺乏相互融通。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囊括学校各个学科、专业,需要多学科支撑,增强知识的融通性、整体性,而非过度依赖单一学科。同时,也存在一些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工作之中,过于强调教育者地位,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一味地强制灌输和反复说教,使得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变得单一乏味,很难引起广泛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缺乏空间延展。“大思政观”下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开阔的视野、多元的主体、丰富的资源,承担“大使命”,构建“大格局”。在现实背景下,青年学生的“内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象。缺乏校园优质文化滋养的学生们,频频“躺平”和“摆烂”,家庭和社会则对在短期内无法获得效益的校园文化建设视而不见。同时,校园文化本身具有排他性,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拘泥于校园之中,缺少鲜活的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缺乏灵动、“接地气”的市井文化,导致校园文化人文气息不足,难以实现自我更新与优化。

3. 历时性层面:“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仍存浅层化问题

历时性层面主要体现在学生作为个体历经小学、中学、大学过程中,接受校园文化底蕴熏陶的物理时间。在纵向过程中,不同教育阶段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学段间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碎片化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被深度挖掘,难以形成“大视野”的校园文化。

一是大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存在割裂化。在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中,教师应该起到先导作用,教师之间如果缺乏文化交流,一体化的深度会大打折扣。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但因受众不同,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却各有所长。由于对学历的崇拜,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之间存在“鸿沟”,中小学教师丰富的实践价值易被忽略,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备受推崇,这些都阻碍了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深化。

二是各学段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碎片化。我国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目前缺乏学段特点,内容存在交叉与碎片化,尤其是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愈发引人注目的同时,“拿来主义”也颇为盛行,当一种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案例,雷同校园文化建设便随处可见。例如,当前频频出现“国学热”“和文化”“雅文化”等“文化热”现象,一时间大中小学纷纷效仿,但缺乏从各学段出发的深度与特色。建设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却往往在具体实践中走偏,罔顾教育发展规律,存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外部刻意的强加最终不具有文化力量,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要从“自在”走向“自为”,鲜明的学段特征必须深入人心。

三是各阶段校园文化建设资源不均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作基础。在实际情况中,大中小学校园文化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现象。在物质上,中小学校园主要收入来源是上级教育局按照国家标准的拨款、学杂费以及极少数情况下的社会捐助,受资助能力十分受限。其中,城市中小学校园设施相对齐全,但是更新换代较滞后,图书馆、体育馆等常年闲置。农村中小学物资更加匮乏,教师与学生只能寄希望于应试教育以期摆脱窘境。在精神上,中小学校园“唯分数论”,文化建设意识淡薄。校园文化活动固定、文化设施陈旧且较少,学生对本校校训、校史、校歌等知之甚少,校园精神文化欠缺引导。而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建设资源相对优渥,大学除了常规收入,还有利用智力服务获得的有偿收益以及校友捐款等,但却易出现文化建设过度或者流于表面。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不均衡也限制了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三、“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创新路径

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通过横向协同、纵向衔接,进行整体性、差异性和衔接性的设计,建设出具有大格局、大场域、大视野的校园文化,以贯彻落实“大思政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大格局:顶层设计上强调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核心价值观

“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嵌入,是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顶层设计的补充,“是一种全局性的育人观、整体性的课程观、协同性的教学观”[15]。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应反映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需要统筹规划,科学、有序、规范地推进一体化设计。

第一,善用“大思政观”之“大”,统筹打造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精品。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面对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青年学生有必要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因此,统筹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精品的前提和基础是如何理解并善用其“大”。首先,一体化建设要始终立足新时代“大背景”之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其次,拥有总体部署“大局观”。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科学设计,合理谋划和布局。最后,包罗“全要素”。要建设沉浸式学习环境,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同地域、不同学段的特色与优势,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理论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过程中决策者先行,善用“大思政观”之“大”,统筹兼顾地打造主流的校园文化精品,形成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

第二,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现实中,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面对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中价值观被曲解问题,首先,通过开展红色校史文化教育活动进行价值评价。要使学生了解与学习革命历史,自觉地进行文化比较、文化选择,形成文化自信自强。例如,2021年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方案》,深入阐释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各高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六地”红色文化党史学习,建设“大思政课”,促进“大思政观”养成。其次,要通过政策跟踪进行价值评价,校正被曲解的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价值评价包括:区别各学段评价目标,统一评价理念和评价标准以及构建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内容、评价原则等方面。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目标、特点为价值评价提供了依据,学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身心成长规律为价值评价提供了标准。一方面将德育纳入价值评价系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形成定性评价[16]。另一方面要建立“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全程价值评价,立体地将一体化价值评价从小学、中学延伸到大学,建构以学生满意度为核心指标、以教师教学目的达成度为衡量指标、以教学资源充沛度为保障指标的复合型评价体系[17]。规范价值评价能够直观地、科学地保障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大局观,促进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促成知行合一。

2. 大场域:横向协同打破次元壁以延展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

解决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主体间协同问题,是一项由小及大、由远及近地拓展场域的工作。第一,需要部门联动先行协作。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从以往“机械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尊重人的价值的前提下,强调全员参与、团队精神和协调工作[18]。“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旨在培育校园文化大氛围,构建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一体化体系,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只有将教学、管理、服务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之中,才能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间的联动,由专人建设到人人建设,发挥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大中小学学校党委处于主导地位,要宏观把控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宣传统战部门既是党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喉舌,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窗口;学生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校园文化建设中上传下达的指令,并协调好职能部门各项工作,以加速“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

第二,需要融入校园文化,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致力于打破学科专业之间人为的界限,整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需要多学科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1+1>2的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新形势。思政课属于价值教育范畴,它有别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10]。由此,一是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结合,通过各种文化场域汇聚与内化,实现多学科合力共振的文化育人新局面。二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将中国史学、文学、美学等多学科融入其中,实现校园文化像“盐溶于水”一样渗透其中,尤其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中国名家字画,展览之余对字画进行历史背景的掌握、文学性的分析、美学的赏析,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做到德育培养、学科协同、文化建设三者联动。

第三,利用信息化连接社会、学校、家庭,扩大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场域。空间的延展,能够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场域。网络作为新兴的虚拟文化场域,对教育内部起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升级与革新的作用;对教育外部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能够使社会、学校、家庭紧密地连接起来。在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要抓住信息时代特征,引进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搭建社会、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将优秀的中国特色校园文化与网络热点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培育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精品。

3. 大视野:纵向衔接形成系统以健全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长效机制

“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具有时代的导向性,纵向衔接是系统性地整合各学段学校文化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依次递进、有序过渡与无缝衔接[19],实现校园文化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建立矩阵式一体化校园文化教师队伍。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应主动建构有效的管理机制。其重点是,如何设计不同学段校园文化建设的交叉与统筹。利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在纵向结构系统中,以目标任务为导向,抽调不同单位、组织领域专家,形成临时或长期新的组织体系[20]。由于矩阵式管理模式扁平化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抽调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的教师骨干,形成一个全新的具有开阔视野的校园文化建设智库。通过交流学习,可以提升中小学教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理念和校园文化理论的认知,提高大学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操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纵向衔接。可喜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基础教育行业,这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的理论研究的巨大契机。

第二,遵循教育规律,建设全学段衔接的校园文化。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21],彰显出尊重学生认知规律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理念。在纵向一体化建设中,要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层层深入的立体化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并且,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增加学生参与感,进而实现“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例如,关于北京冬奥精神在大中小学校园文化中的建设:小学倡导学生手绘二十四节气图,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了解中华文化;中学召开冬奥会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主题班会,增强中学生文化自信;大学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邀请冬奥运动员,举办宣讲会,践行冬奥精神,做知行合一的志愿者。

第三,均衡配置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中资源配置是基础和前提,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融入课堂,融入生活,打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组合拳。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可以设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尤其加大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物质基础投入,更新换代城市中小学校园基础设施,改善校园环境。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大中小学校园可以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帮扶体系,全方位推进立体式育人。可以充分发挥大学智力、人力、科技优势,以教育帮扶为突破口,使校园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达到入耳、入脑、入心作用。例如,大中小学结对开展“赓续红色基因,科技筑梦青春”夏令营活动,使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培养科学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树立青春报国理想。新冠疫情期间则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空中课堂”,建立大中小学教师、学生之间线上互动通道,云分享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优质校园文化讲座、文学鉴赏等成果,开展大中小学跨学段纵向同课异构,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政治素养,丰富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形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一个人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的。”[22]“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既融入“大思政课”理念,又嵌入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凸显“人”的主体性、立德的系统性、教育的科学性。但是,也需要注意文化均质化现象出现。 小学、中学、大学各学段认知学习能力不同,文化建设侧重点也要不同。要科学地、系统地、立体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契合人才培养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形成知情意行相统一,这样才能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着力培育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大思校园文化育人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