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益平
(广西物资学校,广西南宁 530007)
良好的品德修养是一个人成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学生更好融入社会的保障。思政课程提出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思政课程与中职德育教学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中职教师需要研究思政课程,构建思政课程与德育教学的融合点,真正让学生在思政学习中,获得正确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本文注重从具体教学模式创新的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解析。
原有的中职思政课程活动存在多种问题,例如,理论与实践不相符、专业知识程度低等,导致整体的德育教学效果差。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应的社会实践,分析中职思政活动德育路径创新的必要性有以下四点。
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知识理解上,并以多元化观念为途径,进行中职德育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常常存在“学生心动,但是不能行动”的状况,造成整体的德育教学效果差。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德育知识的重要意义。
中职德育教师只是孤立地讲解德育内容,并未从学生所学的专业入手,导致学生只理解德育知识的状况,并未真正从职业素养的角度,理解德育知识,导致整体的德育教学效率降低。
当发生关于中职生的相关事件时,社会以及家长常常将最终的原因归结到学校的教育方面,并不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导致社会对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并不注重联合多个社会力量进行中职德育教学,造成整体的德育教学效果差。
通过对中职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十分优异,当这些中职生一旦走向就业,开始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就会很困难。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学校中并未处理过的。这给学生的未来带来很多障碍。与此同时,有些中职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学生的这种状况并未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并不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导致现阶段的德育教学评价不具有实效性。
通过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表现良好,但是在用工单位表现较差。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在于:中职德育知识并未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对此,教师可以将德育知识融入实训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首先,构建课程体系。教师可以正确的工作意识为载体,在实践中真正理解这些意识的内涵。其次,实践感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工作意识的内涵,教师与实训师傅可以达成相应的共识,即以学生是否真正执行职业精神为标准,对学生的实训进行打分。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写实训心得,交流实训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得状况,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通过实际工作,形成正确的工作意识。最后,树立职业精神标杆。教师和实训师傅可以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让其讲授实训中的事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参与此项问题的探讨,并真正加深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达到提升中职德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相应学校氛围的营造有助于让学生更为直观地阅读德育内容,并参与到相应德育知识的学习中、践行中。为此,中职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可以参照以下几点。首先,完善德育设备。学校可以引进相应的多媒体设备,构建现代化的德育课堂,并布置相应的场景,让学生融入相应的场景中,并自觉构建相应场景,与个人的认知相连接,提升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其次,宣传校园文化。学校领导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学校文化,运用报纸宣传校风以及学校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以学校为荣,提升个人的行为约束能力。最后,开展校内德育活动。教师可以结合相应节日,开展校内德育活动。在教师节,学生可以组织相应的文艺汇演,在理解教师工作的同时,真正懂得感恩老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家庭对于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并给予相应的帮助,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真正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大部分性格孤僻的学生大都来自不和谐的家庭。在家庭环境的创造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多沟通,严格约束个人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与此同时,家长不应该将社会的阴暗面,带到家庭中,真正为学生构建阳光的生活环境。第二,多和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家长应多多陪孩子,并定期与孩子沟通,结合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例如,部分中职生出现早恋的现象。对此,家长不应直接批评学生,而是与他们进行深度沟通,真正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行为的错误性,并进行相应改正。
本文中的精细化管理注重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处,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执行中,教师可以结合以下内容,开展德育教学。内容一,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到教师真心,进而真正地信任教师,亲近教师,听从教师的指导,并落实教师的教导,促进德育教学质量提升。内容二,摆正师生的位置。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与学生对立的观点,真正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更应敢于将个人与学生放到平等的位置。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诉说心事,比如,学生的心事,或是教师的心事,真正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内容三,多从正向的角度,开展德育教学。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德育教师需要从正向的角度,结合学生具体的优点进行正向评价,比如,某位学生喜欢帮助他人,就让学生逐渐形成这种习惯,并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众所周知,大部分中职生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也有了很多“不足与外人道”的小故事。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对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从如下方式入手:方式一,制定心理教育目标。中职学生的未来主要是就业。中职教师可以就业的角度,开展相应心理教学目标的创设。教师可以从提升学生抵抗挫折、适应新环境的角度入手,进行相应的心理目标构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方式二,构建完善的心理机构。中职教师可以构建良好的心理管理体制。在机构方面,学校可以创设心理咨询室,并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在学生方面,教师可以建立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学生的某些心理小问题进行定期沟通,让学生更为阳光地生活。方式三,开展多样性的心理课外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多种校外资源,组织相应的心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促进学生健全性格的形成。
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多样性的状况。这让人才的需求方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此,中职德育教师需要构建层次性的德育授课模式,真正从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性格,看待学生的发展,并给予良性的鼓励,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视角一,教师需要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学生,并真正跳出教师的主观经验,以及对学生的第一印象。视角二,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正向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从另一方面而言,教师可以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提出问题,并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让他们真正意识到此种问题的危害性,并自觉改正这些问题。视角三,注重发展性的眼光。教师需要避免“一叶障目”的思维,仅仅因为学生的一个小问题,而否定学生的未来,而是鼓励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感受教师的鼓励,感受教师的温暖,获得全面成长。视角四,正向性的视角。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从正向的角度,注重从精神品质的角度入手,即从责任感、诚实度以及合作性等入手。视角五,目标性视角。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让学生在一次次地实现目标中,获得自我确信感,获得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关注学生的目标实现状况,并适时与他们谈心,解决他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困惑,促进学生目标的达成。视角六,每个学生像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叶子,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为此,教师需要真正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事件进行相应评价,注重让学生理解他人,并设身处地联想他人的处境,避免一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认知错误。
若想保证德育工作有效开展,中职教师应重视对自身品德的修养,实现以身作则,为后续德育工作效果提升保驾护航。现阶段,部分教师会将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推脱到中职生身上,甚至部分人仍对中职生抱有传统认知,难以看到中职生身上的优点,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为此,学会从不同角度、层面对待学生,让他们明白成才的道路并非只有一种,并主动发掘中职生身上的潜能,让他们明白努力学习技能、知识便可改变命运。同时,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鼓励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使其获得更为多彩的人生。
我们知道,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同时,当前很多中职生都是独生子女,每个人都担负了家庭的希望。为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爱护、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学会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学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实现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新时期背景下,保证全过程参与,除了要在校内开展德育工作,还应对家庭教育提起关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若是未能得到家长支持,德育工作的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教师应尽快和家长联系,完善学生的家庭档案。实际上,很多中职生并未得到有效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的情况在中职生群体较为常见。很多学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教师若想保证德育工作效果,要重视家校共育,这样方可推进德育工作进一步开展。不仅如此,借助家校共育,能够极大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拓宽育人路径,对助力学生更全面发展影响深远。
在实践中,可利用社交软件与中职生家长取得联系,并通过座谈会、家长会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展开深入沟通,让他们更为清晰地了解孩子现状,明确德育工作理念与方式,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做好配合。通过家校共育,能够为中职生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进而促使德育工作开展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而言之,在开展思政课活动德育模式的创新中,中职教师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升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此,德育教师需要真正地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通过一点点的实践和总结,调整个人的教学观念,真正打造更具有“接地气”的德育管理模式,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