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中的师生情感激励研究

2023-04-06 08:42聂继凯
科学咨询 2023年2期
关键词:研究性师生评估

聂继凯

(扬州大学商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情感和谐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1],进而影响着研究性教学效能的高低。对面临更多科研压力和问题的研究性教学而言,更需要师生情感方面的鼎力支持——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是“喻教于研”。所以是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的叠加,这无疑对学生的承受力、学习力、耐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挑战,也给教师提出了以更大包容力化解更多学生学习“反抗”能力的挑战。总之要想获得研究性教学应有教学效能必然要求师生通过“移情”实现“共情”[2],进而为各类问题、冲突的解决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此外,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有机体。所以师生关系毕竟是人的主体性关系的存在而非简单的工具性表达,满足情感需要成为研究性教学中师生和谐“教”“学”的基础性保障。然而,师生关系并非天然存在,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看,师生情感是教师和学生通过长期互动逐步建构起来的[3],并通过激励才能可持续存续下去。加之如前所述师生情感因素对研究性教学的特有作用,如何激发师生情感正能量已然成为研究性教学实践中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下将从师生情感在研究性教学中为何需要激励和怎样激励两个方面回应这一问题。

一、研究性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师生情感激励

(一)研究性教学问题更多

研究性教学不仅涉及如何习得基本知识的问题,还涉及如何顺利推进科研进度、如何有效组织学习或研究团队、如何与其他人保持顺畅沟通、如何精确表达和展示研习成果等各类问题,实质是如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例如,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发现,如何用所学知识确定研究主题,如何高效组建、运行科研团队,如何解决人际矛盾甚至冲突,如何实现预期学习和科研目标等均成为研究性教学实操过程中学生面临的重要挑战;相对应,教师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准确把控学生在何种问题上运用何种手段或精神状态将相关问题处理或解决至何种程度。可见,身处更为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中时,师生情感上的彼此沟通和激励更显重要——有助于师生以情感为基础的“默契”持续支撑师生双方对于多样性问题的精准把控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优先序列的合理安排。

(二)研究性教学难度更大

研究性教学将科研嵌入教学过程,突破了以简单“传授—吸收”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这一方面倒逼学生力争实现整个已有学习模式的系统性转变,其中的难度主要体现于“破”和“立”两个方面——“破”是指学生对已有学习模式的果敢变革,“立”是指学生对新学习模式的自主探索、培育和建构;另一方面倒逼教师改变“标准化”“成批量”“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其中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模式转变历程并据此给出针对性指导建议。可见,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面临“由老到新”“教”“学”模式的系统性变革[4],在此情境中借助师生情感激励以维持师生合力可以有效缓解或减轻相应阻力。例如,研究性教学推行伊始课程中,师生的情感激励有助于辅助彼此应对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包括研究课题的科学设计、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重塑、教师和学生扮演何种角色、以怎样的评价方式评估研究性教学成效等。

(三)研究性教学任务更重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师生基础层次的知识传输,更加强调师生高层次上的“教学相长”。对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更要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还包括一系列科研活动中蕴藏的对于人的品质培育,例如,认真、勇敢、毅力、创新、合作精神等;对教师而言不再局限于“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了多少,即“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贯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技能、教育直至人生体验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面对研究性教学中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师生情感激励可以有效激发师生“教”“学”意志,以合作方式共担重任。例如,研究性教学所依托的科研活动如果仅靠课堂时间无法完成,所以课余时间成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必然延伸,在此背景下师生的情感共勉利于辅助师生合力掌握“延伸方式和程度”,并据此抵消由此可能引致的“抵抗”情绪,共同致力于切实的“教学相长”。

(四)研究性教学沟通更频繁

研究性教学中的师生沟通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知识是否理解或掌握,还包括科研技能方面的沟通、作为人的志向和各种正确观念方面的沟通等。总之研究性教学需要的沟通是一种不计时间、地点和领域的“泛在沟通”,这无疑为师生沟通提出了挑战。例如,研究性教学进程中,尤其是研究课题推进过程中,不同学生的问题差异较大,这需要师生保持密切、及时的沟通。因而催生了师生沟通时间如何对接、师生沟通时间如何分配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研究性教学成效极易折损,包括因教师时间没有合理分配而产生对某些学生指导薄弱甚至欠缺的指导公平问题。在此背景下,师生情感激励可以增加师生的相互理解,巩固和增进师生的相互信任,并激励师生以创造性方式尽可能实现师生的泛在沟通,以确保获取研究性教学的最大效能。

二、研究性教学中的师生情感激励举措

(一)重塑师生主体意识

教师与学生是研究性教学最重要的两个参与主体,也是情感关系中最直接、最密切的主体,所以双方最重要的情感激励必然来源于自己和对方,即自我激励和对方激励,然而这两种激励均以双方具备主体意识为前提条件,即双方都必须意识到自己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且这种权利和责任不仅对自己还包括对方。例如,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作为教师“职业”的相应工作,还肩负研究性教学工作中附加的各类额外要求,且这些额外要求可能还大量占据教师原有的休息时间,产生抵抗情绪实为客观必然,这时作为另一教学主体的学生理应借助自己的积极担当(例如,努力学习、课业优异等具体事项)激发教师活力,以尽可能抵消教师原有的抵触情绪;与之对应,学生面对研究性教学中时有发生的挫败感时,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借助指导、交流等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以帮助学生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获得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二)建立和完善师生情感激励制度

研究性教学中的师生情感激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予以支撑,否则师生情感激励只能是偶发行为,难以获得系统、持久的功效。在师生情感激励制度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的共建作用,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合力制定一个尊重师生共同主体地位的情感激励制度。同时,激励制度的建立不仅要考虑正向引导作用,还应突出对双方责任的强调,即可以通过负面清单方式以负向激励方式约束双方必须承担的责任,以规避可能发生的情感折损行为。

此外,还应注意师生情感激励制度的动态调整,实践中发现,随着研究性教学师生的更换和成长,师生情感激励的方式、内容等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80后、90后大学生在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差异[5],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会产生较大变化[6],这必然要求师生情感激励制度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三)引入与整合各类先进沟通技术

各种师生情感激励的实现依附于师生间的顺畅沟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泛在沟通提供了条件。目前来看,最能支撑或体现师生间泛在沟通的技术工具以微信和QQ最具代表性[7]。例如,研究性教学师生情感激励主要来源于平时师生围绕某些知识或科研等内容的频繁沟通,在沟通中师生彼此了解,并据此产生信任,进而为师生间的情感激励奠定基础。这一发生机制说明有效的沟通技术可以加速和强化师生情感激励的发生速度和效力,所以教师与时俱进地采用、整合一些学生的日常交流工具和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情感激励的发生。同时,在实践中发现,引入先进的沟通技术在助力师生实现泛在沟通的同时也带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对师生双方日常生活的冗余干扰,所以在引入和整合各类先进沟通技术过程中应树立边界意识,即沟通内容、沟通时间等必须以尊重师生双方的最大承受范围为前提条件——泛在沟通具有相对性而非绝对存在。

(四)形成师生情感激励文化

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制度规范,都离不开文化渗透和柔性支撑。师生情感激励领域依然如此,没有了情感激励文化的支撑,对应的激励技术手段和制度规范有可能发生价值偏离,即不再是激发师生情感效能发挥的促进剂,相反会成为抑制剂。例如,仅仅是为了符号化或表征化使用或执行某项沟通技术或制度,而不再追求师生情感效能的激发,因制度冗余而折损师生情感效能。同时,师生情感激励文化借助师生主体意识付诸于具体激励行为,进而在微观层面支撑各类师生情感激励举措的有效推行。总之,师生情感激励文化不仅以精神和价值规约师生情感激励的总方向,还以作用于主体意识和行为的方式左右着师生情感激励的微观运行。所以,基于实践积累,持续凝练、调整师生情感激励文化,将有助于确保师生情感激励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也有利于实现各类师生情感激励举措的整体性功能。

(五)发挥师生情感激励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树立样板是实现师生情感激励最为直接的手段,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可以更为直观地推动相关激励措施具体落实。例如,通过树立研究性教学师生情感激励典型案例,可以为其他使用研究性教学的师生提供具体操作指南,包括教师应以何种具体流程、规范、技术实现研究性教学中的积极情感激励行为;学生应该以何种态度、方式、渠道与教师展开互动,以倍增师生情感激励效能。

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改革和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契合自身教学特点的研究性教学师生情感激励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以典型案例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模式谱系可以形成师生情感激励模式选择框,为后续更为科学、合力和便捷地使用师生情感激励模式奠定基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师生情感激励模式的借鉴和参考必须考虑适用情境,不能照搬照抄,以规避“水土不服”问题的出现。

(六)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对研究性教学师生情感激励进行全流程评估是确保其效能发挥的必要条件。如前所述,师生情感激励既能产生正向作用,也会发生负向作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据此展开针对性纠偏,以确保研究性教学师生情感激励各类举措不仅运用得当,而且能够获得应有功效。实践发现,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来源应至少从三个方面综合考量:一是来源于实践经验;二是来源于已有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包括专家建议);三是来源于广泛的社会调查。同时,构成评估体系的具体指标应赋值权重,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反映评估对象的客观现实。此外,评估指标体系应根据具体评估情境、评估对象以及评估目的做出动态调整,以确保评估预期效果的实现。

猜你喜欢
研究性师生评估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麻辣师生
评估依据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