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2023-04-06 08:42吴艳芳
科学咨询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吴艳芳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153)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我国高职学校较为重视的课程之一,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结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效果差强人意。为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可以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现状及需求

(一)现状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我国高校开设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心理健康教学发展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这意味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前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和模式已经规范化发展,课程教材符合教育部要求,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出现的人际交往、情绪和学习等热点问题,进行重点教学安排,基本上满足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虽然心理教育的课程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教学模式上仍有所欠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是一个心理体验、行为训练和课程教学为一体的课程。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职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旧是以大班统一教学为主,缺少必要的教学互动,学生在其中没有参与感,也就缺乏真实的心理体验,虽然现行教学模式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实现心理认知,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仍旧被看成一门需要考试的传统课程[1]。

(二)需求

结合上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学校将心理教育的重点放在课程教材的教学方面,在心理体验和课程参与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用性较高的课程,以此帮助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学校的过渡阶段,解决学习生活中由于心理困扰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期待以最简单的课程方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学习[2]。高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表明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及优化,将强化心理体验和课堂交互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重点,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切实改变。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概述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当前国内外兴起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一般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课程安排,选择直观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帮助学生直观快速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习内容的交互体验,以此在实践中合理运用知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协作和交互,重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过程,并通过自主建构,促进知识内化,深刻掌握所学知识。一般而言,根据所教学生的人数,可以将参与式教学分为小组活动教学和传统参与式教学结合两种模式。针对人数较少的小班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不同形式的活动开展参与式教学;针对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可以在传统讲授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又能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优势,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当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互动体验[3]。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正确对待生活与学习,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结合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知道,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开展活动参与的课程,最终实现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就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这一教学目标还远远未实现,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仍以书本讲授为主,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学生在考试完之后,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转换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所以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一)推进“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

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强调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位置,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以教师为引导开展课程学习。参与式教学的合作写作教育理念,能够完美地实现“以生为本”,结合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则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及探索,符合“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思想[4]。在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共同就学习计划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模式为主,采取情境代入、教学模拟、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课堂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云课堂软件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实现与学生互动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处不在,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与式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利用参与式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以此构建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对话的平台。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除了能够教授课程内容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的感悟方向,帮助学生启发思维,最终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能够使传统枯燥简单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从“知识教授”转变成了“情感沟通”,使课堂教学转化为生活指导,以生活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非常重要,一般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向教师倾诉,更加抵抗教师的询问,压抑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发严重。而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使教师更多地扮演了“朋友”的角色,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建议,及时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构建平等融洽师生关系的参与式教学能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实现,既有利于课堂授课的进行,也有利于日常生活交往,促进高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实现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良好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实践性较高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以理论为指导,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实现理论实践的结合。参与式教学正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在开展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体验,以自身实践的直观感受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能满足不同课程的不同需求,包括演示操作、心理测试、心理咨询、自信训练和心理健康情境模拟等,这些活动都能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5]。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实际生活学习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想到最佳处理方法,不会因为缺少实践经验而显得手足无措。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构建真实还原度较高的情境,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很好地帮助此目的实现。综合以上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参与式教学不仅能够转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观念,还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环境更加开放民主,这样的教学环境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第一,师生的和谐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开放的心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不再像以前一样畏惧课堂,而是偏向于贴近课堂,增强整体心理素质。第二,参与式教学模式各种形式活动的开展,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交往意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第三,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形式的结合,模拟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能学习到一些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相关的自信心测试和心理测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总的来说,参与式教学模式非常符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特点。在整体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围绕课程开展主题活动,根据主题和学生情况,将主题分为若干模块,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一样的模块,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所负责的主题模块开展交流写作,最终完成主题任务。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有很多,包括心理健康校园调研、心理辅导和团体辩论赛等,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校园调研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布置关于收集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研报告活动。校园心理健康调查分为常见心理问题调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调查、心理问题解决策略调查和解决效果调查等,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调查表、收集调查表和调查表汇总,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后,每个小组成员将自身任务开展中的活动体验进行总结,教师最后进行统一指导。在整个活动开展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一定的交往过程,为了完成最终任务,在交往中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深入认识自身和他人,积极调整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养。另外,各个小组也属于合作关系,以各个模块协调各个小组的分工,最终完成社会调研,以完成任务之后的自豪感提升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6]。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也是参与式教学模式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有效结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知识,通过案例生动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典型的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例如,某大三学生,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一次梦到班级团支书恶意打骂他,梦醒之后,这位学生就对团支书的印象非常差,在班级中遇到团支书,就会产生想报复的冲动。虽然他知道之前的只是一场梦,在现实中团支书并没有对他做出任何恶意举动,但是每次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这位学生担心自己有一天真的会做出什么冲动行为,有时候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心理负荷使他难以入睡,生怕再梦到同样的内容。以此为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设置理论分析和策略应对的问题,待学生讨论完成之后,让学生回答先前的问题。总结学生的发言,最终进行理论讲解:根据案例进行精神理论分析,以本能论引出自我本身、自我和超我,引出此学生由于梦境产生自我防御机制的问题,最后进行认知评估,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构建平等和谐课堂的主要方法。只有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实现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开展师生互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课堂讨论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结合课堂目标设置问题,针对其中的某一点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拉近师生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学会自主思考,敢于提出自身见解和疑惑[7]。总的来说,师生互动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有着极大帮助,师生互动方式的开展需视课程而定,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四)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交互的科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情境,并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模拟的角色,根据故事走线,通过模仿角色的神情、行为、语气,体验所模拟角色当时的心理状态。深入了解产生此心理状态的原因,寻找问题所在,而其他学生通过观察此学生的行为状态,对他的心理活动进行推测,以故事情节寻找产生此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合理的心理问题解决策略[8]。针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自我保护本能、心理恐慌和自杀倾向,都可以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角色模拟。这样比直接进行理论传授的效果更加明显突出,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能够采取准确科学的解决方法,提升自身的综合心理素质。

五、结束语

参与式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状,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案例教学、师生互动和情境模拟等方法,增进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整体效果,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