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锦福, 秦延春, 丘献娟, 卢玉文, 陈国龙, 李永明, 廖芳贤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广西 玉林 537000)
孔菌科真菌茯苓(Wolfiporia cocos)又称茯菟、茯灵、松苓、松薯等[1]。茯苓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2],被誉为中国传统药物的“白银”[3]。茯苓不分四季,可与各种药物搭配,又称“四时神药”[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抗炎等药理作用[5]。茯苓还广泛用于制作茯苓糕、茯苓饼、茯苓茶等。
茯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主要包括碳素营养、氮素营养即矿物质营养,这些成分从松木中基本上可全部得到。茯苓菌丝能将植物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为可溶性营养,使菌丝大量繁殖蔓延,在适宜季节扭结成菌核,即茯苓。段木窖栽茯苓,是将茯苓菌种(也可用鲜茯苓)接种在段木上,入窖养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在筒木上结出茯苓菌核,也称为“筒栽”。茯苓筒栽模式简易实用,无需较多生产设备、生产程序简单。广西东南部地区一般在当年冬季(或翌年1月)备料,次年5—6月接种,第3年6—7月收获。为桂东南地区茯苓筒木山地窖栽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介绍茯苓生长环境要求,并从段木准备、苓场准备、结苓期间管理、采收及采收后处理等方面总结桂东南地区茯苓筒木山地窖栽技术。
一般茯苓菌丝在18~35℃均能生长,但以25~30℃最为适宜[6],高于35℃时菌丝生长受抑制。在0~4℃下可保存菌种,解除低温后菌丝可很快恢复生长。
茯苓子实体的发生属于中温型,从子实体出现到孢子成熟约1 周时间。由于茯苓性喜温暖,苓场应选择在向阳山坡。昼夜温差大利于菌丝扭结成菌核,夜间温度20℃左右、白天温度高于30℃时有利于结苓。子实体在23~28℃时生长迅速,并可释放大量担孢子,18℃以下不能释放担孢子。
苓窖接种后主要通过调节土壤含水量满足茯苓发菌结苓对水分的需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50%~60%,水分过大会使苓窖缺氧,阻碍菌丝生长,严重时造成菌核烂窖。为避免苓窖渍害,应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段建窖。子实体露出地面生长的,子实体发生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在70%以上。
茯苓菌丝生长不需光照,栽培时应在阳坡建窖。通过阳光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可为茯苓发菌结核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通气条件,但直射光会抑制菌丝和菌核的生长,而子实体必须有散射光刺激才能发生。
茯苓为好气性真菌,气生菌丝发达,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氧化和分解基质中的有机物,使自身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其对空气的需要实质上是对氧的需要。为改善苓窖通气状况,除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外,还需注意选用适宜的土质。土质过粘会使土壤通气性差,导致菌丝生长不良,结核少且小。
茯苓的碳素营养主要来自松木纤维素的分解,而茯苓分泌的纤维酶必须在弱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因此,菌丝只有在弱酸性的土壤和培养料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弱碱条件下,菌丝受强烈抑制,而碱性过大时菌丝很快死亡。一般培养料的pH为6.5左右。苓场整理时必须扒去烧山余灰,防止碱液渗入苓窖内影响土壤pH。
野生状态下的茯苓多发生在松类林木的根部,如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黑松等。生产上采用的栽培料为松类林木,以直径为12~14 cm 的中龄树15~25年为佳,幼树木材疏松,老龄木心材大、松脂多,均不适宜作栽培料。
伐树时间一般在秋末冬初,最迟不超过翌年农历正月。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内部贮藏养分丰富,树皮和木质部结合紧密,不易脱皮;同时环境空气干燥,树木所含水分和油脂易散除,利于木材干燥。选择晴天伐树,树砍下后修去桠枝,锯成60~70 cm 木段,留下部分尾梢抽水,然后根据树径粗细,沿树干削3~10 条树皮,每条宽3.0~3.5 cm,深0.5~0.8 cm,利于段木干燥的同时,可使菌丝在削皮处(韧皮部)定植并利于结苓。必要时,为加速段木干燥,可在砍伐后削去1~2条树皮,让油脂排出,待松木整干截断后或在下窖时再削料,可使削面新鲜,利于茯苓生长。
木料削皮后堆放在通风处,干燥60 d 左右,木料裂面和树身出现裂纹时锯为段木,称“料筒”或“筒木”。其适宜长度为60 cm左右,过长会因段木营养丰富而在下窖后使结苓时间推迟,同时不便于装窖,导致场厢过宽而引起积水。另外,为使断面新鲜,可将木料先锯成长1.3~1.5 m 木段,下窖时再锯断至适宜长度。锯好的料筒应及时运至苓场,在苓场附近通风向阳处架晒。
为获得较好的栽培效果,苓场应选择坡度15°~30°,坡向可朝南、东南或西南,未种植过农作物的生荒地。若选择老苓场地,则其应休闲2年以上。场地土壤类型以含沙量70%左右、结构疏松、排水透气性能较好的沙质土壤为宜,土壤pH 为4~6,避免选择沙砾土或积水潮湿的粘土、黑壤土。场地面积大小根据山势差异决定,一般选择小块区域较适宜,最大面积以333.5 m2为宜,密度3 000窖/667m2。
场地选定后深挖1 遍,深50 cm,暴晒,打碎土块,并捡出杂草、树根、石块。在接种前1 个月进行第2 次翻耕,并在接种前5~10 d撒施白蚁药10 kg/667m2防治白蚁。同时,沿山势等高线顺坡开厢,宽2.3~2.6 m,若为单厢,宽1.3 m 即可。厢长宜短,以应对山洪灾害,并需在苓场上方开“人”字形排水沟。
第1 次下料时间在清明前后,第2 次下料在夏至至大暑之间,选择在地温达18℃以上的晴天挖窖下料。在苓场上从坡的下一厢挖深35~40 cm、宽50~60 cm、长85~90 cm的斜面。穴底松土深10~12 cm,以利于结苓菌核体积膨胀[7]。窖内下料时,先下后上,逐穴放入筒木。通常每窖放入筒木3~5 根,重量不小于15 kg;如单根筒木直径超过20 cm,重量约为20~30 kg,可另选1 根直径6~8 cm、长30~60 cm 的小筒木伴随接种,有利于上菌。为防止空窖,2 根筒木间应放1 根段木,呈“工”字形,或在窖底接1根段木,呈“山”字形。如采用过细筒木,每窖可放3~5根,斜卧于窖内,排好挤紧。下窖的料筒往往粗细不均,应分类集中放置在苓场一角,避免粗细相差悬殊较大导致茯苓成熟时期不同,而使采收不便。
接种按所用菌种可分为肉引(鲜茯苓)、木引(经过人工接种尚未结苓的筒木)、菌引(人工培育纯菌种)。其中,肉引使用新鲜茯苓菌核进行栽培,因种苓用量大、成活率不高、产量不稳定[8],生产上基本不采用;木引成活率低且容易污染,已多被菌引所代替。菌引接种法每窖用菌种半瓶,接种在筒木上端铲口处,上面覆盖树叶、木片,以保护菌种。还可采用穴播法:先将土块打碎,均匀堆放在窖内,厚3~6 cm[9];在筒木上打孔接种后立即在窖内覆土,呈龟背形,可保湿、保护苓种,避免菌丝受光照刺激,有利于结苓。
3.4.1 苓场管理与防护 若苓场湿度高,菌丝生长受抑制,菌种甚至发生腐烂。因此,茯苓接种后应做好排水,下雨后注意清沟排水。在坡度大的苓场,可用小竹编成篱栅于穴下作为窖下沙障,以防水土流失。如因大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使菌筒外露,应及时培土。保持苓场内清洁卫生,彻底铲除四周杂草。茯苓下窖后,应做好苓场内的防护工作,可在路旁或人畜经过处设置篱笆,防止人畜踩踏,避免人畜活动导致种苓脱落、料筒互相接触不良,造成场地板结,影响上引和菌丝生长,并避免病菌随畜粪尿进入窖内引起烂窖。
3.4.2 接种后活性检查及管理 接种后经7 d 左右检查1 次菌种是否成活:扒开泥土,如在筒木表面有乳白色菌丝蔓延表明菌种已成活;如料筒上菌丝生长较弱,可将筒木表面泥土扒开,尽量不挪动筒木,在阳光下晒5~8 h后按原样覆土;如看不到菌丝,需另行接种;如发现“瘟窖”,应将料筒挖出,加上成熟木引,重新下窖。
下窖后25~30 d,菌丝已向下蔓延,颜色由白变黄褐色,此时如发现少数料筒未上引应及时补种。补种方法:一种是将不上菌的筒木从窖内取出,重新砍新口,取出苓场中发菌较好的筒木,与未上引的筒木互换;二是接种时预先培养部分供补种的小松枝,待菌丝长好后,用于补种。
经40 d 左右培养,茯苓菌丝长至料筒下端,称为“发窖”。此时需时常检查苓场的上引和发窖情况,最好在晴天早晨朝露未干前检查。如上引后茯苓菌丝正常,则茯苓窖上的覆土干燥呈白色;相反,窖面潮湿表明苓种未成活。此外,开窖检查,若未成活或受杂菌污染,需换上新“引子”。若窖内湿度过高,扒开窖面表土,摊晒半天再覆土。反之,则可适当喷洒清水,再覆土。同时,防治白蚁危害并防止沙土流失,段木外露时及时埋土,如因雨水令窖积水,可将窖下端沙土扒开,露出段木,晒半天再覆土。
3.4.3 结苓期间管理 一般在接种后70~100 d 左右,茯苓菌丝会扭结成菌核,即结苓。结苓期间,应特别注意做好苓窖培土。苓块膨大较快时窖面会出现皲裂,应及时培土;冬季气温低,茯苓生长缓慢,无需培土。如窖内部分菌丝蔓延至场外结苓,需在厢边布置树桩、松枝或木棒拦截,再覆土。结苓期间需严防牲畜在苓场活动,以避免牲畜踩踏导致茯苓菌核破裂而引起霉烂。还应注意防范野生动物盗食和毁坏苓场[10]。
段木栽培茯苓,因受气温、土壤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从接种到采收,快者9个月,慢者12 个月甚至更长。菌核成熟标志:菌核皮层裂纹弥合,颜色变深,呈淡棕色;窖面已有裂纹但不再出现新裂纹。一般大菌筒较小菌筒成熟期推迟一些。
采收时选择连续晴朗天气,备好工具,逐窖挖掘,防止挖破和漏挖,采收成熟茯苓后,小茯苓或不够成熟茯苓连同段木仍埋入窖内。如部分茯苓抱在段木上,可用锄背轻敲,使其落下。通常1 个15~20 kg 干松木的苓窖,可收鲜苓块少则2~4 kg,多则25~30 kg。
初采下的菌核含水量为40%~50%,必须经过发汗才能切制干燥。发汗是指采取堆闷方法,使菌核内部水分逐渐外溢蒸发。发汗在室内进行,方法是在地面铺一层竹帘或干树枝,将收回的鲜菌核堆积在上面,用稻草或麻袋片盖严,之后每2~3 d 翻堆1 次,一般5~9 d 可完成发汗。发汗程度适宜的菌核明显干缩,表面出现微细裂纹。因菌核大小不一,完成发汗的时间也有先后,偏小的先完成,偏大的后完成,因而应分批进行切制干燥。如采下的菌核数量少,可采后蒸煮2~3 h后直接削皮切制。
完成发汗的菌核,用薄片利刀进行切制,分3步进行:一是削下外皮,得茯苓皮;二是削平外轮,得赤碎苓;三是切成0.2 cm 厚薄片,外部得赤片或赤方,内部得白片或白方。切制时握刀应紧,用力均匀,务求切片厚薄一致,切面光滑。
菌核切制后需继续加工干制,分等烘干或晒干,加工干鲜片,一般100 kg 鲜苓可加工干品50~60 kg。如天气适宜晒干更能保持洁白外观。具体操作是将茯片单层摆放在竹帘或簸箕上置于阳光下摊晒,夜间收回在室内回潮,次日翻面再晒。如此连晒数天,当出现微细裂纹时再回潮1~2 d,待裂纹合拢后再稍晒干即为成品。
危害茯苓的病害主要是霉菌。霉菌侵染后,不仅影响茯苓菌丝生长,甚至可能发生“窖瘟”。对此,一是严格选择苓场,严防段木等被污染,并做好苓场排水。二是选用良种。三是发现苓木被污染时挖开窖面覆土,清除污染部分,日晒消毒,严重污染的必须取出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