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卢河镇董河中心小学 董建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成为广大教师的教育共识,也将其作为了重要的培养目标。而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深度思考的途径,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十分有帮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转变落后的阅读教学理念,探寻更多优质的阅读能力培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接受更加良好的阅读训练,以此来助力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在学习语文学科之时,理解能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在过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阅读文章的讲解,学生缺乏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这就导致他们在被动接受教师传授阅读知识的过程中,缺乏理解能力。在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任务落实到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时,会更加注重对阅读文章中字词句的研究,并融入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这些均为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持。另外,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因为,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之时,需要不断表达自己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甚至是辩论,这就是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体现,更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体现。
写作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所以,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文章构思方法、优质句子表达方式、语言素材等不断增多,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未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不足,导致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不高。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对学生提出硬性的背诵阅读内容的要求,这让学生丧失了与阅读文本深层次交流的机会,对其阅读比较浅显,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这也容易让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
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有积累更多自主阅读和探究的经验,其阅读能力才能有显著的提高。而实际上,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常选择的是讲解阅读知识、学生阅读背诵和习题练习的传统思路,这就导致学生每次的阅读都只是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堂中没有得到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训练,课余时间也被各类作业所占据。学生长期处于这种阅读环境中,阅读能力必然无法得到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阅读内容和形式是否灵活,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状态与阅读能力。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死板的问题,如部分教师只是将教材作为阅读素材,并以口头讲解的方式推进,缺乏对教材外素材以及动态化教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在此种阅读教学背景下,受到阅读教学范围狭窄的影响,阅读教学效率比较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十分困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必然是比较吃力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时间,通过对学生课前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完成课前自主阅读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意识,帮助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辟地》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课前预习任务清单的方式,对学生实施预习指导。预习清单由多个部分构成:(1)知识链接。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渠道,将得到的盘古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传说类、故事类等;(2)自学文本。学生阅读文本,解决最基本的字词句基本知识点问题,在流利阅读中了解故事内容;(3)微课助学。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前自学视频,学生在视频和课文的帮助下,对盘古开天地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进行梳理,从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4)梳理疑惑。学生将课前预习时遇到的疑惑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课中反馈给教师,在针对性梳理下,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自然也得以提高。
阅读必然是需要有深度的,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效果才更为理想。为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阅读探究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让学生对文章深层思想和情感内涵进行体会与把握,同时阅读的思考、分析和探究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琥珀》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在对学生性格、阅读水平等因素考虑之后,可以构建多个合理的合作小组,并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时,合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能让学生对阅读难题进行自主突破,这可以加快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形式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资源的支持,这样学生就有了多角度阅读和体验阅读文本的机会,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感悟力、审美力等进行了培养,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教学形式的创新,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果实埋在土里和果实挂在枝头的对比图片或是视频,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视觉图像,学生便可以较好地与课文中的文字进行对比,从而能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另外,随着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也能受到启发,在自己课下阅读中积极利用网络收集更多阅读资源,从而帮助自身阅读效果的提升。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量的重要途径,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帮助。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为学生的高质量阅读提供支持。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篇课文时,学生通过课内对名著片段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感悟,能加深对文本的准确理解,课后教师可以趁机开展“诵读名著”的阅读活动,学生通过对《三国演义》经典名著的阅读,帮助他们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种短小的视频素材,能保持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供支持。随着课外阅读时间的不断延长,学生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储备不断增加,学生阅读水平必然也会不断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应立足于新时代的阅读教学要求,加强对阅读教学的反思力度,找到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缓慢的原因,并从预习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方面着手,逐步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