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周 梅,熊 丹,代有名,李小荣,田佳凤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贵州 贵阳 550003)
癌性胸水,又称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肿瘤细胞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阻塞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所致。同时,晚期癌性胸水患者多伴有低蛋白血症。此病可导致胸膜腔漏出液增多,这也是造成胸水量增加的原因之一。癌性胸水最常见于肺癌、乳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纵隔肿瘤等,是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既可以是某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也可以是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据统计,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均可出现癌性胸水,其中肺癌最常见,乳腺癌次之,淋巴瘤、卵巢癌和胃肠道癌也可出现[1]。目前,癌性胸水主要采用姑息治疗,其目的在于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和(或)胸痛的进行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临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有留置胸腔引流管、胸膜固定术、胸腔内灌注治疗等[2]。虽然治疗方法甚多,亦各有其疗效,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胸腔积液往往容易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且治疗过程患者较为痛苦。因此,亟需寻求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基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指导热敏灸治疗癌性胸水,以期为减轻癌性胸水患者的胸水压迫症状、提高热敏灸的临床疗效开拓新的思路,为扩大热敏灸的适应范围提供有力依据。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唐代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蛰”的论述。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立斋曰:多骨疽者,由疮疡久溃,气血不能营于患处,邪气陷袭,久则烂筋腐骨,而脱出,属足三阴亏损之证也,用补中益气汤,以固根本。若阴火发热者,佐以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阳气虚寒者,佐以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夫肾主骨,若肾气亏损,其骨渐肿,荏苒岁月,溃而出骨,亦用前法。若投以克伐之剂,复伤真气,鲜有不误者。”说明阳气虚寒者,当以温阳之法治之。清代叶天士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说:“脉细,形神疲倦,显是命门真火式微,为之瘅胀肿满,王宇泰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此候也。”《虚损启微》言:“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冷惫疼痛等症,王太仆先生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谓也。”清代程杏轩在《程杏轩医案》中说:“王太仆云: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旨可悟矣。虽内经有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之言,丹溪有治用清凉之案,然与此似乎不合。无如补虚门中,归脾、十全、补元煎、养营汤之属,均已服过,即治奇经之鹿茸河车,亦无应验。殊为棘手。但细详脉证,总不外乎阴阳精气两亏,张介宾所谓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古人复起,不易斯言。”追溯古代大量中医典籍,可以看出,大多医家均认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邪,这与现代中医治疗胸水的思路不谋而合。
中医古代医籍里虽无“癌性胸水”“胸水”相关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如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痛等分析,可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痰饮”“悬饮”等范畴。“痰饮”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是指水液在体内不得输化,停聚于某一部位的一类病证,分为广义的“痰饮”和狭义的“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癌性胸水为广义“痰饮”。张仲景言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中对痰饮的病名、病因、症状做了描述:“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心下痞硬、引邪下痛、干呕短气”,更加完善了悬饮病的证候。《东医宝鉴》中所说的“水癖胁下,动摇有声”与悬饮病类似。有学者[3]提出张仲景所记载的悬饮和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渗出性胸膜炎相似,张仲景使用峻下逐水的代表方十枣汤治疗该病,而现代学者多将该方剂运用于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4-6]等疾病的治疗中。癌性胸水是由各种肿瘤引起的胸水,其症状、病位均与普通胸水相符合,但又与普通外邪入侵所致饮停胸胁的“悬饮”不同。根据癌性胸水形成速度快、不易消退、患者后期出现恶液质等特性,现代医家扩充其称谓为“癌性悬饮”[7]“恶性悬饮”[8]。
正常的水液输布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黄帝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津液生成之后,“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气散精、灌溉四傍”,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于全身,又“上归于肺”,因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发,将津液散于上焦和周身皮毛;通过肃降,将津液输布于肾、膀胱及下焦。肾主水液,通过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一方面对整个津液代谢起着主宰和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直接参与津液的输布,输于脾、肺,重新参与体内环流循行,剩余之浊者则化为尿液,注于膀胱。此外,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气行则水行;“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通利为津液的正常输布提供了保证。中医认为,癌症患者大多久病体虚,或多次放化疗后,致正气更虚,伤及脾胃,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邪毒乘虚而入,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气机失畅,津液输布失调,津聚为痰;痰气交阻,侵犯脉络,日久发为痰饮;又化疗药物多属寒凉之品,伤及脾肾之阳气,阳气衰惫,阴寒凝结,水液代谢失常,停聚胸胁而成悬饮;水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得阳气之温煦方可气化,若肾阳不足,则阳气蒸腾气化失司,水饮停积于胸胁,亦可形成悬饮。
癌症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放化疗等方式,最易导致毒邪伤正,正气耗伤,损伤脾胃;脾胃受损,健运失司,土不生金,肺失通调;土不制水,肾阳不足,水湿泛滥,阴寒内生,津液代谢失常而停于胸胁,发为悬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可见痰饮为寒邪阴邪,得寒则聚,遇温则行,理当温药化之。《丹溪心法》中则明确提出:“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言:“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故痰饮的治疗应以“温阳化气、行气利水”为主。正如《伤寒质难》言:“阳不患多,其要在秘,及其治病,则当首重阳用;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病却一分,此必然之理也,得阳者生,失阳者死。”
《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黄帝内经·灵枢·官能》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被称为“天下扶阳第一方”,能畅达机体气机、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又因艾叶气味芳香,易燃烧,火力温和,灸之能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9]。正如《本草纲目》云:“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亦有研究表明,艾灸能够消除胸水并减轻症状,如刘丽军[10]用中药灸神阙穴,发现脐灸可明显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艾灸治疗,发现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孙树枝等[11]采用艾灸法联合中药温阳重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达88.89%。崔娜妮[12]运用逐水散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癌性胸腹水,发现在减少胸腹水、改善生命质量、提高生活质量、阻止病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大量研究表明,艾灸能够消除胸水并减轻患者的胸水压迫症状。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其隶属于灸法,是一种新兴的艾灸疗法,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在传统艾灸基础上的创新,是采用大量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穴位,从而激发热敏穴位,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方法[13]。其虽归属于灸法,但又不同于传统艾灸操作时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因其在灸感、灸位、灸量等方面与传统艾灸疗法不同,因而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灸疗的疗效,开创了一条治疗疾病的内源性热敏调控新途径。简单来说,热敏灸疗法就是选择热敏点达到“敏消量足、气至病所”以增强温补正气作用的技术[14],是传统艾灸法的传承与创新。大量研究表明,热敏灸具有温补阳气、芳香化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癌性胸水患者的胸水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17]。对于癌症晚期伴癌性胸水患者来说,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热敏灸操作过程简易,且患者可以体验“一对一”的治疗服务,加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又因其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痛、灸感舒适、价格低廉等特点,晚期癌症患者也易于接受,不失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患者李某,男,82 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 年,加重伴胸闷、气促半余年”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肺癌并胸腔积液,入院胸水B 超提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最大液深约6.4cm),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最大液深约10.4cm)。拟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穿刺术抽取积液,因患者于院外多次行胸腔抽液,效果不理想,考虑胸水反复,故暂不抽取,拟予热敏灸治疗。治疗方法:先对肾俞、脾俞、肺俞等穴交替进行热敏灸治疗以温补脾肾、振奋阳气,再交替热敏灸膻中、关元、水道、水分等穴以调通水道,力求标本兼治。热敏灸肾俞、脾俞、肺俞等穴时热流透至胸腔及腰部,灸关元、水道、水分等穴时均感热流透至腹腔及腰部,灸膻中穴时感热流透至胸背部并持续存在。施灸过程中患者感全身暖和,直至微微出汗,施灸当日患者腹泻3 次,量中等,此后每日大便约3 ~4 次,小便量偏多,约1800mL/d,患者感胸闷、气促好转。每次施灸约1 h,每日1 ~2 次,施灸1 个疗程(10 次为1 个疗程)后,患者感全身松快感,胸闷、气促明显好转,复查胸水B 超提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最大液深约3.5cm),左侧胸腔中量积液(最大液深约5.1cm)。继续按上述方法施灸1 个疗程后,患者无胸闷、气促,且一般情况良好,遂出院。
按语:该患者系久病体虚,脾肾阳虚,致阴寒凝结,水液代谢失常,停聚胸胁而成悬饮,故先予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交替进行热敏灸治疗,因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能够补益相应脏腑组织的虚损,因此热敏灸肺俞、脾俞、肾俞穴等背俞穴,能转输经气运行,温阳化气利水。现代研究亦表明,刺激背俞穴能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及交感神经末梢,通过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内脏功能,激发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调整功能,产生一系列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调动起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提高身体正气,从而达到恢复生理平衡、消除病理过程、抵御疾病的目的[18]。随后再交替热敏灸膻中、关元、水道、水分等穴调通水道。因膻中穴为心包募穴,又是气会,具有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之功,且膻中穴位于胸部,艾灸此穴可发挥穴位的近治作用,从而调畅全身气机,推行水液的输泄。关元穴为元阴元阳交汇之处,是三焦之气所生地,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扶阳固脱之功,凡元气亏损者均可使用,能温化寒饮、益气利水而治水饮内停。另外,关元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共助化气利水。水道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 寸,距前正中线2 寸。“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从局部解剖学上讲本穴深部为小肠,靠近膀胱,属于下焦,为水道所出。《针灸甲乙经》也提到:“三焦约,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小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有寒,引髌髀,水道主之”。故用水道穴来调理全身水饮的输布排泄。水分穴为任脉经上腧穴,有分利水湿、理气止痛的作用,对水饮内停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以上穴位交替进行热敏灸,能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故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在胸水发病的过程中,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治疗上尤要重视阳气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故予热敏灸先以温补肾阳为本,当肾阳充足,温煦和气化功能得以恢复后,才可温暖脾土,脾气旺则肺气充,水饮则利,阳气得助,阴邪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