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佳华
“双减”实行一年多来,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以下简称“东小”)在新的时空里实现了育人模式系统重构与整体升级的四个转型:从学校的教学时间走向长周期的儿童成长时间;从原来的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从原来的学科主导走向儿童学习与生活主导;从原来的学校单项育人走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育人。这四个转型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探索育人模式及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指向和关键要义。
2022 年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颁布的第一年。在此背景下,“双减”政策如何继续深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如何落实落细?如何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在“衔接+贯通”中实现“完整人”的发展,使之落地落细?这些问题都需要管理创新来破解。东小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双减”要在学校功能的完全实现中落地,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思维,应该是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和功能的回归,即在课程、课堂、作业的坚守与突围中,寻求自己的最佳路径。
基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构建了“国家课程+增值课程”一体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切实加强国家课程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构建具有本校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增值性课程,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
学校实施国家课程以“育人”为根,基于新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五育”课程,明晰课程管理底线;坚持以“学科育人”的理念为抓手,继续探索并创新实施国家课程;从“重视课程育人”“优化课程内容”“落实体艺教育”“加强实践课程”等方面探索德智体美劳课程的全面落实;严格按照新课程方案实施教学,坚持零起点教学。语文学科以“任务群”为主要抓手,进行一至六年级螺旋上升式训练;数学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英语学科以“语篇教学”及“口语表达”为训练重点;音乐、美术、体育、道法、信息等学科均以素养为导向,落实课程育人理念。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有序开发多内容、多形态的增值性课程,构建起具有东小特色的增值性课程体系。一是“+”课程。学校开设“语文+”经典诵读课程、“数学+”珠心算课程、“英语+”拓展阅读课程、“体育+”羽球飞扬课程、“科学+”种植课程、“音乐+”班班都是合唱团课程,不断深化国家课程实施。二是社团课程。学校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将课后服务与立德树人、课程建设等工作有机融通,着力打造了“1+X+1”课后服务3.0 新样态,组建了文学、科学、艺术、体育类社团50 余个,学生参与率达100%。
学校重视“幼小衔接”的课程管理,坚持儿童立场,在“零起点”教学的基础上,切实做好衔接课程设计。通过“小欢喜”“小确幸”“小成长”等主题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搭建入学成长的阶梯。一是夏令营的“小欢喜”。通过“N”种好习惯、“+”型家长会等,让学生体验小学生活。二是入学一周的“小确幸”。开展入学7 天的“小确幸”课程,以“我上小学啦”“我有好朋友”等为载体,引导新生逐步形成自我认同。三是21 天的“小成长”。建构“小成长”课程,延续“确幸”获得感。四是“我是东小小学生”。通过入队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习惯,增强集体责任感。
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上保障了课程在儿童生活中的效果转化,达成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课堂—课业的统筹。
依据“经开”好课建议,结合学校学科育人视域下的“12345”课堂探索,制定东小“生态课堂”好课标准。一个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两个基本理念:一是基于儿童立场,二是遵循学习规律。三个核心要素:开放、互动、结构。四个教学环节:自学自研、深度探究、归纳提炼、迁移应用。五个教学要求:有具体合理的学习任务,有严肃自由的课堂氛围,有动脑动手的深度探究,有生动活泼的对话交流,有联系生活的迁移应用。着力创新“四关联”教学设计,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学校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关注教材内容的“四关联”:关注教学内容的纵向序列关联,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关联,关注教学内容与相关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关联。“四有”课堂即有自学自研、有深度探究、有归纳提炼、有迁移应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着力推进“四评价”反馈机制,强化教学评价效能。学校积极探索育人方式中的反馈机制,全面落实评价育人,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尤其是探索作业的形式,丰富评价的功能。
在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东小聚焦“学科育人的路径探索”,一是深度参与,向区内外的优秀学校学习;二是自主深研,依托新课程方案等,开展全域式“伙伴学习”;三是探索创新,积极探索“四微四级”教研新模式,在小组、大组、跨域、集团四级教研的基础上,以“微问题、微课例、微智慧、微辐射”为支架,在小组关注中聚焦微问题,在大组推进中聚焦微课例,在跨域分享中提升智慧,在集团传递中聚力微辐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研讨,推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东小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完善学生品德表现、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劳动实践能力等全要素评价体系;建立课例研究、学业诊断、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评价等研究小组,每学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调研活动。第一,建立课堂学习评价。学校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的评价贯穿每天的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通过每节课的课堂学习评价来了解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第二,建立单元学习评价。教师根据学科阶段目标对单元的内容设计学习评价方案。第三,建立特殊学生学业评价档案。学校建立“专享绿卡”制度,班主任根据班级特色文化,用物化形式向学生发放“加油卡”等。
学校把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全过程管理,要求把作业作为“控量提质”的切入口,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
东小有健全的作业管理机制,有作业批改、评价、公示制度,有“每月一查,每月一反馈”的过程监督与管理机制,并建立作业统筹机制,平衡各科书面作业。学校组建作业研发团队,依托教研组,以年级为单位研发适合本校学生的作业。校内建立作业审批机制,实行科任教师、班主任、学校中层三级作业审批。每个班级都有作业公示栏,将当天的作业及时公示,每一门作业都标注好完成的时间。每周一次教研组内集体学习,每月一次“教学月考核”,对每个班级的各学科作业进行全面“体检”,对优秀作业进行“作业展”。
学校以“作业导学”为抓手,将基础性作业和增值性作业统筹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一是设计基础性作业,即学科规定性作业和学科延展性作业,通过随堂练习、专项训练、期末测试等,研究优化命题;二是设计增值性作业,即由关注学科内部结构和打通学科壁垒两个层次展开,分为主题式作业、结构化作业、综合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和拓展性作业等。
学校积极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一、二年级学生回家无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尽量做到回家无书面作业。要求教师积极落实作业“全批全改”,倡导“面批面改”,不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对于创新作业,鼓励教师运用个性评语、作业表情包等方式,优化批改效果,强化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