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阳
在过往的历史阶段,江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负担重,短视化、功利性以及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为此,江苏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头等大事摆上了议事日程。为科学实施“双减”工作,江苏本着“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的态度,以科研为先导,确立了“顶层部署与基层落实、问题调研与现场解决、外部支持与内部创生”的理念,以树立改革推进典型的方式,明晰改革路径,呈现改革过程,增强改革信心,创新改革推进机制。
江苏把镇江市作为推进“双减”工作的试点区域,根据教育质量监测显示,镇江教育质量比较高且学生负担相对合理。抓住这样的一个典型进行研究,基本上能揭示江苏“双减”工作的高位样态(当然不是江苏预期最好的目标与状态),也可以为其他区域或者学校提供借鉴。况且“双减”工作的推进是实践性极强的事项,理论探讨不是主要目的。变革的主要领域是在一个个基层学校,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考虑的事项虽然很多,但是其着力点一定是要促进每一个学校的变革,使“双减”工作在每一所学校真正落实。
本研究以较为典型的镇江市R 学校为个案,组建由教育行政人员、学者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进入该学校进行田野研究,从了解该学校“双减”工作的总体现状和实施状况入手,探析其存在的问题、所处的困境及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通过后续的监测和改革方案的持续推进促使该学校切实转变。在此基础上,探讨省级层面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等。
此次进入R学校现场的田野行动具备二重属性:从研究方面看,既是一项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指向的行动研究,也是一项代表性与典型性兼具的个案研究;从行政方面看,是一次贯彻国家方针政策且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指导活动。因此,调研指导组采用了以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同时运用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针对教师、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质性研究则主要采用结构化访谈、观察(自然观察)、资料分析、开放式研讨、课堂观察、专家小组分析研讨(形成理解性解释)等方法。
调研指导组采用田野研究的方式(现场沉浸式研究),连续5 天深入学校,聚焦“双减”目标,总体上有“现状调研与分析—对策研究与实施—过程跟进与督导”三个阶段,主要围绕作业改革、课后服务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家校协同改革、学校管理改革5 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与指导。现场调研指导结束后,由省教育厅、镇江市教育局、R 学校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共同组成跟进督导组,进一步指导、督促学校完成相应改革,评估改革效果,提炼总结成果,促进R学校的校本化落实。调研指导组按5 项工作内容分成7 个工作小组:课后服务组、家校协同组、学校管理组、小学作业管理组、小学课堂教学组、初中作业管理组、初中课堂教学组。每个小组5 位成员,设组长、秘书各1 名,R 学校人员配合各组工作。
本次的调研指导内容分为“作业改革”“课后服务”“课堂教学”“校外协同”“学校管理”5个相互关联但又彼此独立的方面。调查对象涉及学生、普通教师、校长、家长。目的是对R 学校推进“双减”工作的基本状况深入了解与把握。
本研究设计了两个调查工具,一是江苏省推进“双减”工作校本化落实专项调研活动调查问卷,二是江苏省推进“双减”工作校本化落实专项调研活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的具体内容设计主要依据国家政策、江苏省“双减”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按照5 个方面关键要素构成的方式结构化设计,问题以单项、多项、开放性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等多种形式呈现。
“作业改革”调查问卷除学生、教师、家长的基本信息外,主要围绕作业时长、作业布置、作业形式与类型、作业批改等维度展开。“课后服务”调查问卷除教师、校长、家长的基本信息外,主要围绕课后服务的时长、课后服务的内容与类型、课后服务的经费标准等维度展开。“课堂教学”调查问卷除学生、教师的基本信息外,主要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形式、教学互动及反馈、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等维度展开。“校外协同”调查问卷除家长、教师的基本信息外,主要围绕家校沟通的组织机构、家校沟通的方式及频率、家校沟通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维度展开。“学校管理”调查问卷除学生、教师、校长的基本信息外,主要围绕“五项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睡眠管理、考试管理、体质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工作满意度等维度展开。
作业改革方面。学校研制了《作业管理办法》,在作业总量控制、作业分层、作业批改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家长满意度达91.31%,家长普遍反映“学生能够在校完成当天作业”。学生满意度达97%。教师对学校在“学科协同”“管理制度”等方面比较满意。
一是有顶层设计。主要表现为“一套制度、两项检查、三大责任、四级管理、五个渠道、六大监督”。具体为:作业管理制度1.0版;常态监控与不定期抽查;级部蹲点、班级蹲点和学科蹲点;部门科室、备课组、班主任和服务对象(学生和家长);学科行政、教务处、德育处、蹲点行政和家长;行政统筹监督、蹲点监督、专业监督、教务云监督、社会监督、考核监督。
二是有深度落实。(1)区域、学校建立了作业管理机制,有区域及校级管理制度,各学科统一采用教学案的方式,教学案按课时编排,包括课堂巩固和课后巩固两个部分。(2)每个学科组均对作业的设计、上传、布置、批改、纠错等有明确的“量”的要求。各学科按照每课时8 开正反的量布置书面作业,有10 名学生反馈大部分书面作业在校完成,少部分学生回家后完成。(3)作业设计质量总体较好。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能体现基础性。作业设计能兼顾多种题型,建议加强题型研究,突出问题情境设计。(4)能够严格执行区统一的作业批改6 点要求,规范批阅。(5)各学科之间有共同要求,也有学科差异性要求。(6)规范教辅管理,能够坚持“一科一辅”的要求,无其他教辅材料进校园的现象。从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少数学生在家做家长为其选择的教辅资料,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是有特色举措。特色的监督体系、特色的分层作业等,还有体育与家务劳动作业的两个“五类安排”等。作业设计、上传、定稿等定时定人,二次批改要求非常细致。
学校在作业管理和改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生作业总量仍需严格控制,小学生中有15.43%的学生还不能在1 小时内完成书面作业;作业的激励和诊断核心功能体现不够,机械重复训练较多;书面作业较为普遍,实践性、探究性作业需加大研究;作业要兼顾不同的学生群体,作业分层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作业管理需要改进,12.67%的教师存在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的情况,6.34%的教师存在让家长代批作业的现象,30.85%的学生反映学校缺少作业公示环节。
课后服务方面。早在2019 年,R 学校所在的区委、区政府将“探索中小学‘弹性离校’制度”列为当年全面深化改革事项,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稿)》。
一是有基础。学校所在区于2019 年4 月1日按照“学生自愿、学校组织、学生免费”的原则要求全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在围绕“扩大覆盖面、提高质效、优化管理、完善机制”积极主动向家长宣传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实施,先试先行,半数以上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
二是有积淀。学校从2019 年开始推行“课后服务”,起先由于各种原因,参加的学生不多。经过调整,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团活动,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报名人数明显增加。2022年有87%的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三是有反思。学校初中部在“双减”之前的课后服务属于常态。参与率接近100%(除个别患重病学生),但课后服务的内容单一,仅限于主学科教师的辅导,绝大部分主学科教师都将此课作为自己课堂的延续,“满堂灌”讲课或让学生做综合题,导致师生身心疲惫,压力增加。通过反思,课后服务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
课后服务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健康问题。尤其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还处在幼小衔接阶段,11:30 午餐,17:30 离校,在校时间长达6 个小时。学校禁止学生带零食入校,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放学就喊饿。二是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任务加重。问卷调查中,10%的小学教师明确反对课后服务。如何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课后服务启动后,教师集体备课,每周的政治、业务学习都无法安排,这对学校管理、教师成长、教育教学质量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课堂教学方面。一是学校初步形成“学、讲、想、练”课堂教学范式。在教学案的使用背景下,以片区合作教研与校本教研为抓手,实现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二是学讲想练教学流程清晰。先学后教,先阅读后讨论,或者先尝试实验再讲解,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想,当堂训练使学习得到有效巩固。三是当堂训练得到有效保障。精心选择的题目具有针对性、适切性和典型性。四是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融洽。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在课堂上亲切温和,师生之间的对话更为有效。五是推行主题研课激发课堂活力。每学期学校结合“学、讲、想、练”课堂主题设计,按照“确定主题—主题学习—主题备课—主题磨课—主题听课—主题议课—主题总结—资料整理—上传共享”的程序实施。
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在编师资配备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二是教学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三是不能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四是课堂教学质量不能科学评价。
校外协同方面。一是工作机制健全。建立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制度,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区支持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格局。建立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纳入学校日常教育管理体系。二是方式方法创新。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家校沟通渠道,利用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要活动,设立家长爱心岗位,表彰“魅力好家长”,在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同时,广泛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不断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新路径。三是家教队伍有力。建成一支以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校优秀教师为主体,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存在的不足有:一是要进一步满足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要,二是要进一步提升教师指导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家校协同育人制度。
学校管理方面。学校管理组在考察R学校“双减”工作开展的同时,还重点关注了“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R 校在管理方面表现出了独到之处。一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县管校聘”、师德建设长效推进机制等,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二是通过建立班教小组,实现全员德育目标。三是通过实施体艺“2+1”项目,让每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目前在校教职工215 人,专任教师195 人。学校专任教师缺口较大,存在较大比例的“合同制”代课教师。教师流动性比较高,教师队伍不稳定。二是课后服务内容单一。没有详细的分学段的课后服务课程表。教师对课后服务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学科辅导,对素养拓展如艺术、体育、劳动技能、表演、朗诵、辩论等意识不强,兴趣不高。三是部分学科课堂满意度不高。初中生物、地理、劳动技术课程的学生喜欢率均低于10%,其中生物、地理均低于5%。四是教研活动内容不丰富。教研组(备课组)每次集中活动时间较短,流于常规事务的布置,研讨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五是落实“弹性坐班”制度不力。学校没有“弹性坐班”的制度,教师对实施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较多。
首先是建构高水平作业系统。高水平作业系统的建构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作业量的控制技术,二是作业平台建设(与教师教研整合,不重复开发),三是建设作业组织管理制度。其次是引导教师设计高质量作业。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教师对作业本身目标指向的理解,二是提升教师作业创编能力,三是提升教师批改作业的水平。再次是开展作业有效完成的“春风行动”。建立作业完成和提交制度、作业的激励制度,加强家校协作,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开展好作业“嘉年华”活动。建立每个学生将自己“最珍贵”的作业留给学校的制度,颁发精品作业“入选证书”等,让这些作业进入校史馆保存。
首先要完善课后服务课程结构。课后服务课程分为作业辅导课程和兴趣拓展课程。作业辅导课程指自主作业与阅读、补习辅导、答疑解惑等学习交流活动。兴趣拓展课程是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艺术、劳动、科技、影视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活动课程。
其次是科学规划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培养目标和教育资源,制订有特色的学校课后服务方案。小学开展工作日“5+2”(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一、二年级以兴趣和社团活动为主,开展少先队、体育、艺术、阅读、手工等活动。三至六年级,教师在辅导学生作业的同时,依据需要开展课外阅读、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初中阶段以作业辅导为主,根据需要开展社团活动。
再次是统筹实施课后服务工作。小学生课后作业在学校完成,初中生大部分课后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要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整合多方资源,开发和实施体育课程、劳动课程、艺术课程、科技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形成“一校一品”,努力做到“一生一运动项目,一生一艺术特色”,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最后是积极开发线上学习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推荐具备资质、信誉良好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学校要用好既有场地、设备,为开展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提供物质保障。要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动员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社区有专业技术的人员以及青少年宫专业教师等参与到课后服务中,为开展课后服务打好师资基础。要广泛征集和开发优质线上资源,积极利用省“名师空中课堂”等教育资源平台以及优质的区域或者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一是以片区合作教研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通过设置校本教研管理要求、教研员管理要求、蹲点行政管理要求、教师发展中心管理要求等四级管理制度,强化片区合作教研与校本教研融合管理。二是以“关键环节教学单”为载体,进一步关注教学重难点。三是以创建“学、讲、想、练”课堂范式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要把落实“双减”政策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在形成教学范式的过程中,引导全校教师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但要注意按学科特点灵活处理范式的实施,不宜一刀切。
一是突出“五项管理”教育指导。抓住“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管理小切口,明确五项管理家庭教育指导要点,向家长解读五项管理要求,指导家长学习和掌握管理方法,采取家长交流会、选树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承担五项管理的责任。二是系统开展家校共育活动。要系统化设计、结构化开设家长学校课程、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开发实施系列主题课程。结合“双减”工作要求,在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利用闲暇时间、科学指导生涯规划和合理确定成长预期等方面,给予家长指导。三是深入做好家长资源开发。建立家长资源开发工作机制。通过公开招募、特聘邀请等方式,引入有爱心、有特长、有能力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各行各业家长资源优势,开展公益讲座、组织公益活动、提供活动场所等,为师生拓展非正式学习场域。四是优化家长评价方式。整合学校“好家长”“魅力十佳家长”等优秀家长评选,在校级、年级、班级不同层面,邀请家长参与特色活动、主题活动发言、向家长发放特别纪念物等。
首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是政府要适度增加学校的教师编制;二是学校通过招聘的方式把校外培训机构里优秀的人才吸纳进教师队伍;三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一些有资质、有特色、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其次,优化学校管理。各条管理线既职责分明又互为协同,才能更好地促进“双减”“五项管理”的有效落地落实。再次,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特别是要关注教师绩效评价、学生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干部评价、班集体评价等制度的科学建设,以评价促改革。最后,强化“五项管理”及规范考试管理。从这些小切口的地方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虽然说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但是像当下如此重视并着力落实的情形却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双减”工作又是新的开始。所以,教育系统与各级教育部门面对“双减”既熟悉又陌生,如何科学地开展“双减”工作,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在每一个教育人的心中可能是知道的却又不是特别清楚的,这就必须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而个案研究就是一种最适宜的探索性研究。从工作推进的角度说,个案研究能解决万事开头难的问题,第一个学校是样本学校,从典型身上找准问题,取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共识,坚定信念。
“双减”工作是国家战略,这本身就是顶层部署的体现,但要在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这就是基层落实。在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推进中,需要多部门的联合部署与顶层的政策设计。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在推进本校“双减”落地时必须要有顶层设计与部署,所以这里指的顶层部署是相对的。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领导群体,为了有效指导“双减”,必须在本质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这必然需要问题调研及成功的案例,否则全凭经验或者跟着感觉走会误事,至少是不科学的。那么问题调研与现场解决则显得不可或缺。不同层级的单位在争取外部支持时其工作重心是不同的,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有效落实“双减”,需要在省级政府指导下多部门联合行动。而基层学校需要争取的外部支持则牵涉到家庭、社区以及财政、人力资源诸部门的协同配合。因此,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基层学校都要主动发力,根据单位实情及基础,创造性地做好设计及实施工作。
学校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必须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堂教学、校外协同、学校管理5个要素上下大力气。这是因为“双减”工作的第一个指向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但是如何科学地减?减去哪些?减到什么程度?在减的同时需要加上什么?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势必要让学生回归校园,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那么这对于课后服务的质量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从促进“双减”工作优质化的根本支撑因素考虑的话,学校管理是力量的发源地。只有充分利用好人、财、物、时、空、信等管理要素,在学校原有办学实情及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做实的“双减”才会是高质量的。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双减”的同时必须要提高教育质量,减去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质量。这必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质量的主阵地,要求课堂教学向高效课堂转型。
推进“双减”,一定会改变学校教育的现实形态,建立起新的教育教学常规,从而形成教育新常态。因此,至少如下几个规范(文件)是需要新建立的。一是学生作业规范。学生作业规范需要解决作业的功能、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与实施、作业的批改与指导、作业的研究与管理等重大问题。二是考试规范。考试是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引导“双减”落实的重大力量,要在日常考试与中考上改革。考试规范需要解决考试功能、考试命题、考试实施、考试监管、考试结果使用等重大问题。三是教学新规范。新的教学规范需要解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素材、教学组织、教学时空与技术、教学行为与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纪律等重大问题。新的规范必须有配合“双减”实施的崭新理念,能对未来教育教学高质量的走向给予引领,这需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建专家团队予以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