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范阳中学 翟爱娟 蒋海晶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线下互动转变为“线上互动+线下互动”的多元化形式,这为家校共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家校共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保持与家长之间的实时互动,确保双方都能更加深入、实时、全面了解学生在校以及在家的生活、学习、情绪等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家校共育方案,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良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家校共育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其价值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是落地效果并不理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家校共育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作为教师,要认真做好日常授课工作,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健康情况、家庭关系等,任务烦琐且复杂,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展开家校共育活动,所以教师这方面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障。作为家长,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一样,时间也很难协调一致,所以在参加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诸如此类的家校共育活动时经常有缺席的情况,其实效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其次,家校共育的沟通方式比较单一。就当前初中家校共育实施情况来看,通常是教师每个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或者只是给家长打电话来完成家访任务,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家校共育问题。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缺乏深入、有效的交流,通常是教师单方面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而家长全程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很少有表达真实想法以及发言的机会,这难以发挥出家校共育的作用。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上述问题均不再是阻碍,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人们通过虚拟的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例如,家长可以给教师留言,而教师在看到后及时回复,或者教师给家长留言,家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回复,这样就避免了时间冲突,保障了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实时互动,通过语音、视频等在线交流。此外,教师与家长除了用文字传输信息以外还可以相互分享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家校共育更有保障。因此,在新时代下有必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展开家校共育工作,这可以保证家校共育的有效性、针对性、持续性。
家校共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共同制订育人计划,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所有工作计划。因此,初中家校共育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即尊重学生的个性、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绩与行为,实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此外,初中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需要具体分析学生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教育策略,同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质。
家校共育有着一致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越来越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校共育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尊重事实,了解学生学习规律,确保制订的育人计划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除此之外,家校共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学生的改变也不能一味求快,这意味着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保持长期联系与沟通的关系,这样才能综合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几乎每一个领域都运用了信息技术,它所带来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家校共育中,教师要与时俱进,遵循信息化原则,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家校共育流程,重构共育体系,与家长保持稳定的沟通关系,获得强有力的支撑,从而达到科学、有效管理学生的目的。此外,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家校共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
借助信息化平台有效开展家校共育,首先要落实的工作就是构建信息化家校共育平台,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可知,微信、QQ是两个使用率很高的社交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多人会话聊天功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在家校共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QQ群、微信群等,并将学生的家长逐一邀请进群,这样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QQ群、微信群的功能十分强大,可以通过它发布群公告、分享视频资源等,家长可以通过查看群聊信息以及参与群聊等方式了解学校的最新消息以及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作业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督促、辅导工作等。
为了保障家校共育的有效性、规范性、持久性,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共育机制。例如,明确在育人工作中学校与家庭的不同职责和任务,确保分工明确,充分调动教师以及每一位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较好的家长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对未按照要求履行职责的家长则给予提醒或一定程度的警告,从而保障家校共育的有效性。又如,为了保障初中生的出勤率,可以在家校共育信息化平台上设置学生上学与放学打卡,这样可以让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上学情况。一旦学生出现迟到、旷课等问题,家长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样,教师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上传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单,这样家长就能全面了解学生在班上所处的位置以及学习情况,于无形中强化了家长对学生的监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除此之外,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教师可以在工作之余录制微课视频并上传到信息化平台上,还可以针对家庭教育指导收集一些高质量视频并上传到平台上,鼓励家长观看视频并及时留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困惑等,以此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家校共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以此丰富评价主体,从而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例如,基于信息化平台展开在线问卷调查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家庭表现、社会表现问卷,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家长,由家长快捷、高效地填写问卷并提交。这样,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问卷结果后形成的系统报告直观地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从而做出合适的调整,与家长深入交流并共同构建更加科学的育人计划。又如,在线评价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多元化评价标准”,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然后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从而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全方位共育评价机制,真实地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以及在家情况,教师可以与家长结合这些信息共同协商教育学生的策略。除此之外,教师和家长可以上传学生在学校或者在家中的突出表现,比如,学生尊老爱幼、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等事迹,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助于提升家校共育实效性,有效落实多元评价个性教育机制。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育事业改革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家校共育作为一种科学的育人模式,在新的时期也要做出新的改变,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互动,构建多渠道家校沟通平台,强化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培养学生优秀的社会品质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