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阶段的广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如何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践者,需要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课堂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育人主阵地,要提升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在做好本课程知识传授的同时,要积极参与思政育人工作,发挥育人功能,从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这一背景下,全国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所谓课程思政,即高校所有课程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2]课程思政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成效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回顾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各国高等教育无不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立足国情,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们的大学应该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历史和事实证明,广大知识分子是中国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共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看待世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络,认清局势,感悟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做好协同育人,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教授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重任。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较快,文化多元、思想观念冲击,互联网使用便利,信息爆炸,这些都是新时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广大高等学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和树立的关键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自辨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又有待提高,如何立足学生群体特性,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广大高校面临的难题。仅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单力薄,育人成效会大打折扣。各门课程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都蕴含一定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对于学生观念确立、精神塑造和价值观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和弦共振,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3)提升高校育人成效。高校育人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应该是品德塑造、能力培养。高校课程一般是分专业开设,分为专业课、通识课、思政课。传统教学围绕专业,重点进行专业课教学,而专业课程多为专业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学生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识,影响教学效果。开展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知识,更学习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智、品德养成的重要基地,提升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抓手。课程思政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素养、课程思政理解能力、教育教学能力都影响着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肩负责任与使命。
(1)教师是“课程思政”生成的关键因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发,课堂思政育人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如何更好的生成课程思政?更好的开展课程思政?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解决的难题。坚持“四个相统一”,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老师不仅是教书匠,更是塑造学生品行的大先生。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情感熏陶。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需要修身立德、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示范,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榜样。坚持潜心问道与关心社会相统一。“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是一本教科书”,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广大教师应将小课堂与社会这个大课堂结合起来,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感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要热爱生活,联系生活,服务生活,紧密联系社会,教学做合一。“时代楷模”黄文秀,将个人成长置身时代发展之中,毕业后就投入扶贫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家乡百姓脱贫致富,在实践中坚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学术自由是广大教师学术探求中不受拘束,大胆想象、努力求证的状态。学术自由是理论发展、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广大教师应保持学习上的好奇心,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同时应珍惜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在学术探求的路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遵守政治理论的严肃性,避免课堂的过分自由而出现散漫。[4]
(2)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每一个课堂都是一方责任田,每一门课程都具有思政育人价值。每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离不开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育人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专业课、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的有机融合,“大思政”格局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主体,是第一责任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主观积极性、参与度,对于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升改革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从教学目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上苦练内功,深入挖掘教材思政教学元素,注重课堂语言艺术,将专业知识与历史背景、人文素养、价值引领、时事背景相结合,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专业课教师还应该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交流,探讨思政课教学方法,拓宽课程思政视野,提升课程思政能力,促进课程思政大格局形成。
总之,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责任与使命,是课程思政生成和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因其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时候面临更大的挑战。
(1)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传统观念上认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者的职责,专业课教师主要承担专业课教学工作,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自身应承担的育人职责,育人意识淡泊。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亦看中毕业后的就业,重视“专业课”,轻“公共课”,导致教师课堂教学重视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忽略了背后的思想价值。[5]以上原因导致教师开展思政育人的意识薄弱,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2)政策导向、评价机制上带来的责任意识不足。社会上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就业率、人才数量、教科研成果等指标,社会上流行的几大大学排行榜,如英国泰晤士报、QS、武书连、校友会等,出于便利原则,也大多注重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等可量化指标,忽视教学质量、学生感受等主观评价。这种导向积极的一面是引导社会关注高等教育,促进高校的国际交流,带动资金投入增加,便利学生和家长了解高校。但是这样的评价给高校释放了重视论文发表、教学比赛、成果转化等信号,导致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奖惩等评价中多以教科研成果等可量化指标为参考,助长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6]教师群体缺乏潜心问道、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3)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生源由普通高考、单招、社招组成,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缺乏,自律性差,学生综合素质偏低,这些都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意识强,重“实用”,学生普遍对实践和操作理解接受度高;轻“理论”,对理论宣讲、知识讲授接受度差。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寻找专业课教学、教学实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都是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难题。
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概况、生源质量等特点,高职院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课程思政能力提升。
(1)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马克思强调意识与行动的相互关系,认为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能够指导实践,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思想的指导对高职院校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观性、积极性、能动性至关重要。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担负的育人责任、课程思政元素的积极挖掘、思政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都需要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发挥主观意识,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应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思政育人理念。教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党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强化自身理论素养。同时,广大教师应结合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炼课程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内容,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能、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提升课程思政综合素养。新时代的教师应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四个方面恰恰也是教师课程思政的重要素养。理想信念是教师的人格基石。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做一个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的好老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道德情操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品质。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准则,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给予学生价值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扎实学识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还要在教育教学中做不断摸索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严慈相济,是非分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要关爱激励学生,弘扬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7]
(3)增强课程思政实施能力。首先,要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专业课程中提炼历史发展、人文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元素。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从学生情感给予、态度培养、价值引领几个方面,在专业理论课讲授和实训教学等环节梳理出育人元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有效转化,将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巧妙的融合进课堂内容讲授中,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和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丰富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合作交流、实地考察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教师自己还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多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培训,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课程思政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政策制度导向、评价机制改革,需要高职院校提高重视程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更需要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课程思政任重而道远,教书育人永无止境,唯有初心不改,立足岗位,方能既做好“教书匠”又做好“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