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类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2023-04-05 03:53周伟广州谷城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3年6期
关键词:内审部门建筑

周伟 广州谷城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内审是建筑类企业经营过程检验的重要过程,对于建筑类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建筑类企业的行业特性,企业内审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大数据的到来为建筑类企业内审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进行内审风险识别与防范是当前建筑类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类企业内部审计优势

(一)内部审计成本更低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办公中,各公司的办公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庞大的数据库为公司各部门的办公提供了便捷,大大缩短了各部门间的数据沟通时间。建筑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其中涉及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多个环节,各环节涉及的部门以及工作环节众多,在内审中要着重关注对于公司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以及资产质量的审计。同时对于非财务信息而言,参与资产评估、产权转让、改革改制、对外投资、预算管理等工作,提供审计管理意见。同时工程项目大多工期较长且多是异地管理,公司内部文件种类众多数目繁杂,建筑类公司的内审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大数据使数据更为集中,各部门获取数据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企业内部的业务整合和分析的效率更高,将审计这项琐碎的工作系统化,不仅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审计过程提供了更多方法参考,使得公司内审过程更加精简,经济成本更低[1]。

(二)内部审计速度加快

公司内部内审人员大多由各部门员工抽调组成,在传统的内审模式中,工作过程大多依赖于公司员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大多需要公司员工线下完成。尤其对于建筑类公司而言,工程项目大多跨省跨市,项目实施地与公司总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互通性较弱,且工程项目多与其他公司合作,涉及的财务以及法律等文件数量众多,这都使得公司总部的信息获取速度相对较慢。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多数的工作文件都在公司的系统中留有备份,公司的内审员工可以随时运用公司自身的数据分析库进行实时的数据对比分析,大大减少了公司内审员工获取数据的时间,还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保管不善带来的文件损坏以及丢失风险。大数据缩短了内审工作中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内审的工作效率[2]。

(三)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联系更紧密

建筑工程公司有着明显的行业特征,其公司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传统的内审模式下公司内审面临困难较多,公司各部门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内审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及时进行反馈处理,难以达到内审的目标。而当大数据应用于内审之后,企业内部的信息都会储存在公司系统中,内审小组成员可随时对公司各部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监控公司内部数据变化形成动态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到各部门中去,协助管理层共同解决部门问题。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仅有助于内审工作的展开,还可以将内审工作与公司管理联系得更加紧密,及时通过内审结果调整公司各部门运营管理方式,提高公司经营效率[3]。

(四)内部审计数据更准确

在大多数的建筑类工程公司内审过程中,由于工程合同数据众多,内审工作中通常会选择用抽样的方式进行审核,这样的方式不仅存在系统误差,还容易出现人工错误,极大降低了内审的质量。在大数据时代下,建筑公司的内审工作将摆脱抽样分析带来的风险,员工不用再自己进行数据的选择与处理,而是直接将所需信息区间交给公司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的进一步整理与分析,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全面审计的可能性有所提高,内审工作的数据库将会扩大,不仅降低了信息数据不够带来的风险,还使内审的数据更为精准,降低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提高公司的内审质量[4]。

二、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类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一)内审技术依赖风险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审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同时其也为内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风险。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由于我国目前相关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还并不成熟,尤其对于建筑类公司而言,公司的职能部门构成大多围绕工程项目展开,公司内大数据以及计算机相关人才储备不足,企业尚不具备独立设计运营维护系统的能力。大多数企业的公司运营管理系统都是通过外购实现,对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依赖性相对较强,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联系其他企业处理解决。不仅成本难以控制,还容易出现系统崩盘不能及时修复而耽误内审工作进程的情况,降低了内审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5]。

(二)内审信息泄露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不仅体量变大,其种类与类型也更加丰富多元,公司经营数据将不再受限于储存空间以及储备方式的限制,而是可以实现长时间多方面的数据储存,企业内各部门间信息的交互交流成本变低,企业员工在进行内审时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在此模式下,内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部门系统将部门日常工作信息中与财务相关的各种采购合同、银行单据、发票等多种信息上传内审系统中进行归档整理,这样的工作模式虽然为内审带来了便利,却更加依赖于公司各部门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但是在建筑类公司中,公司内计算机以及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公司系统维护更依赖于外部公司,公司数据泄露风险大。内审数据大多较为细致、涉及部门众多、内容广且这部分信息大多可以反映公司内部机密,一旦遭到恶意攻击将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6]。

(三)内审组织独立性不足风险

公司内审工作人员并没有单独的部门,大多数的建筑公司都是从纪检、财务以及工程等部门抽调部分同事来完成内审工作,内审的内容主要是以财务数据为重点内容展开审计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同事间的密切关系影响着内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虽然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筑公司内审数据成本降低,但目前若想实现全面数据审计还有待成熟,审计数据的选择与方向仍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就建筑类企业来看,其内审中的关键内容就是针对公司的账目以及合同等数据进行归档审查,若要展开审计工作就不得不在财务部门中选择工作人员,这样就容易出现审计工作人员碍于同事之间的关系,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会隐瞒不报的情况,难以保障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同时,内审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为公司的治理以及工作程序等提出改善建议,这就将内审小组与管理部门紧紧联合在一起,同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内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难以保障内审的工作质量[6]。

(四)内审信息化不全面风险

当前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内审带来了便利,各大建筑类公司也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完善公司的经营运营体系,而当前市面上大多存在的信息化办公软件都各具特色,且由于各软件平台的购买租赁成本较高,大多数的公司都会选择引入项目管理、OA办公或者ERP财务软件等某个职能部门软件,各部门难以形成一套完善统一的系统。虽然各部门会将部门内所发生的日常业务及时同步到公司OA系统内,但是各不同职能部门使用的系统还存在一些差异,数据难以实现及时互通,建筑类企业异地内审情况相对较多,这就使得建筑类公司内审系统构建难度相对较大,辅助审计软件开发尚不完善,不利于内审工作的进一步展开[8]。

三、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类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内审人员风险意识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往来也越来越深入,企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且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类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企业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建筑类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不仅存在会计信息处理风险,还存在很多汇率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仅给企业各部门的日常经营活动带来压力,也给企业的内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内审人员选择以及培养时着重关注内审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要不断加强他们对于会计风险、法律风险以及信息技术风险这些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并将其形成经验总结到内审工作中,在培训过程中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关注建筑类公司中容易出现财务风险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工程收入等,加大对于风险较大的科目的审计力度,同时还要增加对于执行审计决定的后续监管,防止出现审计形式化情况[9]。

(二)加强内审人员工作素质

与外部审计不同,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是企业内部员工,同事之间大多互相熟悉,容易出现包庇等情况。由于内审的独立性相对较差,所以在进行内审人员培养时要着重加强对于内审人员工作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其风险意识以及专业技能,还要关注内审人员的信息技术的处理与运用能力,多方面多维度培养内审人员工作能力。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内审团队的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其对内审工作的认可与热爱,明确内审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素质,使他们明确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财务部门是建筑类公司的重要职能部门,只有保障了内审小组成员的独立性才能保障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或是具体的培训课程来实现内审人员工作素质的提升[10]。

(三)完善公司内部工作系统

在大数据背景下,公司内部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是制约公司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建筑类企业要加大对于审计信息化的重视,不仅要不断完善公司的内审工作系统,还要强化内审信息化指导审计工作的理念,平衡各部门间的信息化差距,还要不断完善公司内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保障各部门数据及时提交,提高信息的交流沟通效率。除了要不断完善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外,还要不断完善公司内审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辅助审计系统,帮助改善公司审计系统与公司各部门业务系统的衔接,整合公司各业务板块,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同时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区分财务数据的选取指标,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数据审查方式,要整合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工作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内审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非现场可以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低成本收集审计数据并进行及时的整合处理,提高建筑企业内审的工作效率[11]。

(四)建立有效内审考核机制

现在大多数公司的内审都是以内审过程为重点,并没有完善的内审考核机制,若要真正实现内审的效果就要不断完善落实内审考核奖惩机制,保障内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内审效率。在进行内审工作中要从公司计划、基建财务以及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竣工验收等地方入手,全方面实习对建设工程的有效监督。在完善内审考核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内审工作流程的完善性以及内审工作效果,要考察到内审人员是否有按照内审计划完成内审工作,在分组中以及在审计过程中的各环节是否规范。并根据内审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实施绩效激励办法,公开审计结果,使审计变成一个动态过程,实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将工作效果作为内审工作人员晋升以及评级的重要依据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考察完善内审考核机制,保障考核机制的有效性。

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也为建筑类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建筑类企业的内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类公司的内审更要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实现从项目中标到项目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审计监督,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审工作在大数据时代迎来了新型的发展机会,当前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还并不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类企业更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企业内审工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猜你喜欢
内审部门建筑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