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林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学生在实验中能够锻炼物理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发展协作精神和绿色理念,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挥物理学科在思维方式和育人功能上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以前,物理实验教学墨守成规,缺乏新鲜感和时代感,学生在实验中得不到有效的启发,久而久之,对于物理实验的好感度就会下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创新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准确分析实验数据,全面总结物理规律,从而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基于此,本文先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再研究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希望对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近年来,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大纲,还是物理教材、实验要求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学校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然而实际上,很多学校并没有对物理实验所需的硬件设施做出改进,物理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都没有任何变化,在数量和质量等多方面都与新的教育思想有所偏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实验硬件少,导致有些学生一个学期下来都不能认全实验器材,更别提熟练操作了。这样的现象亟待改善,否则将会影响整体物理教学效果。
虽然物理教师能够认识到“实验教学应摆在物理教学的首要地位”,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区,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使物理实验教学困难重重。有的教师以自己的演示代替学生实验,学生找不到实验的精髓,时间长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下降,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有的教师给学生带来了过多的干预,要求学生必须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和方法操作,最终得出的结果也要与教师保持一致,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些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不愿意自己操作物理实验,担心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嘲笑,所以在课堂上总是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无法系统地掌握实验的本质。还有些学生认为考试的时候只会考查实验结论,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导致他们的实验积极性不高,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考试也难以取得高分。由此可见,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进程,师生互动也沦为形式,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实验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既能够摆脱传统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限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操作实验、理解实验、应用实验,增强学生的物理实验素质。为了吸引学生的实验热情,集中实验活动的注意力,物理教师可以运用演示实验,一方面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参与欲望。学生在认真观看演示实验后,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和学习观念,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每一个物理实验都有特定的主题,需要学生按照主题进行探索,掌握丰富的实验方法。所以,物理教师可以结合本课主题在课堂导入阶段引入演示实验,激励学生勇于实践,开发出更多有价值的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展现出当代学生的风采。教师在演示的时候要构建起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并为接下来自己设计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应该注重演示实验的节奏和效果,不宜过长,不宜脱离学生实际,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有些物理实验较为复杂,仅凭口头介绍是无法让学生理解的,所以物理教师可以在实验的重难点处进行演示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还可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应该邀请学生参与到演示过程中,让学生诉说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实验去验证这种想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使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有更深入的掌握。演示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寻找有没有更简便或者更新颖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同时,物理教师还要合理改进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融入全新的实验理念和方法,探索出适合实验教学的新方法,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好地体会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树立实验自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师要端正实验教学的目的,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把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严谨求知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其合作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物理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达到学习水平的均衡,让物理教学更有实效。教师要加入到学生的分组实验中,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优化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
通常情况下,涉及验证性、测量性的实验会运用分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确保实验快速、准确,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落实创造力的培养。与传统的实验教学不同,分组实验提前不会告知学生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结论,完全需要学生合作探索,最终经过分析与论证得到实验成果,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分组实验之前,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播放实验准备工作和实验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实验时出现错误。有些实验器材可能是学生第一次使用,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操作方法,减少实验中的损坏。在分组实验开始后,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个人都要充分活跃起来,共同为实验出谋划策,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邀请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进行总结发言,阐述小组实验的成绩,并且认真听取其他学生和教师的点评,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综合素质。还要注重学生的反思活动,对自己在实验中的得与失做好记录,为下一次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打牢基础。对于合作较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树立为学习的榜样,颁发“明星小组勋章”。学生为了得到勋章,都会认真对待每一次分组实验,这要比传统的说教更高效。
物理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学生学习如果脱离了教材,那么将会走弯路。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穿插了很多“小实验”,但是却得不到师生的重视,有些教师认为这些实验是课后做的,与考试没有关系,所以只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任务,并没有进行检查和验收,结果导致只有很少的学生完成了实验,根本达不到教育效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重视教材,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识,深切地感受科学的真实性。
物理“小实验”是物理课堂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好处,不应该遭到遗弃或者轻视。在这些实验里往往包含了生活常识、物理原理等内容,使物理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将“小实验”巧妙地融入实验课堂,作为实验教学的补充,保证学生有足够多参与实验的机会。诸如制作针孔照相机、硬币“跳高”比赛实验等,都充满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贴近生活的理念,真正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实验。学生在“小实验”中的作品会被教师编号,并且放到教室中展示,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学生对物理的好感,了解物理世界的丰富多彩。物理教师也可以将“小实验”应用到物理第二课堂上,开发学生的潜能,揭示物理实验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或是把“小实验”改编成物理实验竞赛,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实验方案,并且能够较好地实施,将所学知识灵活、主动地应用到实际中。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小实验”进行小发明活动,学会用心去观察事物,将物理原理变为实用的物品,搭建一个“学物理,玩物理”的平台。当学生制作的小发明具有重要价值时,教师要帮助他们申请专利,充分体现学生多元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之美。
物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很多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都是以生活现象为原型。物理教师必须要打破常规,走出课堂的束缚,让学生到生活的大舞台上学习物理,运用物理,展现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生活物品去完成实验,比如学习文具、自然资源、废旧物品等,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感受到实验的亲切,实现物理实验生活化的教育目标。
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善于使用身边的物品开展实验探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搜集生活实验素材,锻炼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同时也可以弥补物理实验器材和资源不足的弊端,为构建高效实验课堂提供帮助。而且物理教师还要向学生渗透绿色理念和环保理念,让学生懂得节约使用实验物品,将实验后的废弃物要合理处置或再利用,使学生真正懂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学生可以自己在家里开展家庭小实验,在父母的帮助下研究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自主设计实验环节,运用不同的实验物品来探索科学的奥秘,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增加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另外,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物品制作物理学具,制作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的巩固过程,当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学习时,他们的自信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对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有更好的把握。教师可以拿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开展课外实验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对物理实验的印象,分享一些有趣的实验故事,在轻松的环节中增长见识,发展能力。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得到了全新的改善,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以前,物理教师在讲解实验的时候都是通过口述或者挂图的方式,不仅枯燥,还容易遗漏知识点,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物理实验创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视频、动画、模拟等,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认识物理,走进物理教学的深处,从而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而且人工智能技术还缩短了学生、教师、物理实验之间的距离,可以更精准地传递物理实验知识,增强实验的科学性。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合在实验室操作。但是,如果不进行实验,只让学生记住实验结论,那么又会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违背课堂教学的规律。所以教师可以融入人工智能,通过虚拟实验室功能让学生获得与亲身实验同样的效果。在操作中如果出现错误,系统会做出提示,避免学生在真实实验中受到伤害。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颖又独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有些物理实验需要的反应时间较长,在短短的一堂课内无法有效观察,此时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视频技术,将实验现象如实录制成视频,再对视频进行压缩处理,这样学生就能够完整地观看到整个实验过程,还能够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减少了对物理实验的恐惧。而且在课后,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与学生取得互动,对学生的实验方法进行点拨,及时回复学生的疑难问题,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实验的结合,这对于物理实验改革有较大的帮助。教师还可以布置线上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将实验的步骤书写下来,将实验的成果拍摄下来,将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这样教师就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对于实验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指正,确保学生能够快速提高实验水平,增强物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有着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摒弃固有观念,加强实验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让初中生真正找到参与物理实验的乐趣,从中得到较多的收获,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丰富物理实验环节和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