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叶娟
摘 要:在“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从“作业的工具性”走向“作业的精神性”“作业的生命性”,作业目标要注重全面育人,作业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具身认知,作业旨归要注重丰盈学生的精神;要借助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作业过程成为学生与世界相遇的过程。“双减”政策下的作业不仅应当“有意义”,还应当“有意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双减”政策 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下的作业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对学生的作业“减负”“增效”“提质”。立足于“双减”政策,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传统的“题海战术”,超越传统的“刷题”学习方式,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丰富作业内容,优化作业形式,变革作业方式,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彰显自我的主体性。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让作业成为驱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显现。作业不仅指向知识的建构与创造、指向技能的提升,还应当指向思想方法的感悟、精神的丰盈、生命的成长。
一、 作业目标:全面育人
“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应当指向全面育人。教师应通过对作业的设计研发,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巩固知识的功能,还具有启迪思维、催生想象的功能。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德育内容、美育内容等融入、渗透于数学作业中,从而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载体。
在“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当突破学科的藩篱,挣脱知识的窠臼,以跨界性、开放性、综合性为主,让学生的作业内容与形式走向丰富,让学生的作业脱离传统作业的单调乏味,走向一种创意与创新。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传统的作业就是“给定一个圆的半径、直径,让学生计算周长、面积”。对此,笔者设计研发了综合性样态的作业:“车轮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车轴应当装在哪里?”“车轮滚动一圈的路程”“自行车前后齿轮周长的关系”“正方形内接圆与正方形外接圆的关系”等。这样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创造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乐此不疲,形成了一种“用数学的眼光”来观照、用“数学的大脑”来思考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地发挥作业的导学功能,还要用作业全面育人。
“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应当让目标更开阔一些。教师应当借助数学作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 作业过程:具身认知
数学作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面协作活动。因此,学生的作业过程就是一种具身认知的过程。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是一种纸笔性的作业,以“智能”为主要特征,而“双减”政策下的作业更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作业应当将实验、操作融为一体,将“做中学”“思中学”“玩中学”融为一体,要从传统的“写作业”变为“做作业”。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看、充分地想、充分地做,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一种通透性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很多教师会让学生进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这样一种机械、枯燥的纸笔作业,会让学生心生厌恶。对此,笔者设计研发了具身性作业:“让学生测量30秒的跳绳”“让学生数一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让学生聆听10分钟的音乐”“让学生做一小时作业”等。另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将数学作业与其他相关学科作业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体育锻炼10分钟”“美术画画一小时”“器乐演奏30分钟”等相关的作业。这样一种具身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对“时分秒”的概念形成一种内在感知。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更为深刻,认识到了“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认识到了“时间之于生活”“时间之于生命”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要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让作业成为跨学科的真實性作业,并引导学生通过具身认知解决实际问题,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本质力量的体现。
三、 作业旨归:润泽生命
“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与研发,对学生应该是一种精神的陶冶、生命的润泽。传统作业往往是符号的识记、演绎,而“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则是一种参与、一种卷入。对学生来说,作业不应当是一种约束、一种钳制,而应当是一种陶冶、一种解放。因此,教师要设计、研发创新性的作业,让作业能够启迪与引导,让作业富有挑战性与发展性。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与世界对话,而且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好的作业”应当具有一种内生性特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能动性。比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量”这一部分内容之后,笔者设计研发了很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反比例的量”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正反比例的量”的意义和价值,如“通过对房屋面积和大小不同的地砖的分析,预估需要多少块各不相同的地砖”“通过研究变速自行车前后齿轮齿数的不同,研究变速自行车行驶的奥秘”“研究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关系,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等等。由于作业具有一种综合性,因而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投入作业实践与探索之中。教师既要关注作业的结果,也要关注作业的过程,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让作业真正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盈学生的精神、润泽学生的生命。
作业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效能的“晴雨表”,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创新点、潜力点与优点,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表扬、肯定、欣赏;要对学生的作业展开积极的发展性评价,既通过作业观照学生的当下,也通过作业观照学生的未来与发展;要通过对作业的优化设计,让作业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总之,教师要从“作业的工具性”走向“作业的精神性”“作业的生命性”,形成一种具有超越性、意义性的认知,将作业作为一个“窗口”,借助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作业成为学生与世界美好的相遇,成为学生的精神旅程。通过作业,学生的数学学习将会始终朝向“最明亮的那方”。
参考文献:
[1]边兴臣.学生主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37-38.
[2]王旭东.精设计·巧管理:作业改革促“减负”精准落地[J].中小学管理,2018(7):46-48.
[3]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2):57-63.
[4]李雪芬.“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教书育人,2022(8):46-47.
[5]王雨.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小学生(下旬刊),2022(1):47-4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王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