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畔 景琛琛 周晔
摘要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综述,形成如下基本认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其实现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秉持系统思维、解决供需矛盾。在学生发展层面,既要注重提升乡村学生学业能力,又要关照乡村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乡村学生生命整全发展;在教师队伍层面,要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在课程层面,要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创新;在教学层面,要注重技术赋能和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教育现代化;乡村教师;在地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3)02-0013-04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格局中,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底,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来自全国乡村教育研究领域的78位专家学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对于如何赋能乡村教育发展,通过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如下一些基本认识。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亟须厘清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建构思路,确保乡村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1.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在于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王稳东副教授从空间正义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出发,指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向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依据,促使乡村学校朝向优质均衡发展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目标,切实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核心问题。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高瑞荣通过阐述“好教育”的内涵和标准来审视乡村教育质量问题。他指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然体现“好教育”的内涵,最终指向立德树人,是超越资本逻辑回归育人逻辑的教育形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态。
2. 乡村教育高質量发展需要更新发展理念
与会者进一步讨论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出发,认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质量的持续化发展,核心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础是学校的内涵化发展,关键是教育的理性化发展,保障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陆俊良从学理层面阐释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系和路径。他认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完善乡村教育制度体系、优化布局体系、引领目标体系、统筹要素体系、调适供给体系来构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特色化立校、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升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创生与续航能力,需要推动乡村学校课程与教学变革创新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3.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系统思维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绝非是单一的乡村学校教育内部发展,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在关系性、系统性思维中得以实现。
湖南师范大学容中逵教授认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包含数量和质量、层级和类别、条件和要素、功能和作用上的高质量发展。他建议相关部门首先要通过提升师资力量、课程教学质量、组织管理水平,改善乡村学校“三无”(无学校、无学生、无教师)、“三乏”(顶层设计缺乏、特色凝练缺乏、专家引领缺乏)的困境,在整体上确保乡村教育有一定数量的学校,确保学校有师可教、有学可施,家庭有责共担。
西北师范大学周晔教授认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妥善处理好“问题”与“自信”、“传统性”与“现代性”、“特色化”与“共生性”三对关系。要处理好这三对关系,既要直面乡村教育质量不高、内涵缺乏、信心坍塌的问题,又要建立对天然的教育资源和独特的教育形式的自信;既要保持乡村教育的历史经验和优秀传统,又要走向智慧性、公平性、创新性、人本性;既要彰显乡村特色和学校个性,又要在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的共生单元中发展。未来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自信地发展、现代化发展以及共生性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毋锶锶指出,为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应当构建县城教育与乡村教育、乡村教育与乡村社区的良性生态和互动关系,完善乡村教育的制度倾斜和经费资源、教师资源、硬件和数字资源保障,通过增强乡村教师的优势思维和主体活力、唤醒乡村儿童的自然天性和精神追求,进一步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优势和主体活力。
4.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供需矛盾
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撬动点。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袁梦雪基于供求理论的视角,指出乡村教育发展存在着乡村教师的教与乡村学生的学以及教研培训与乡村教师的需求两大矛盾,提出通过在乡村教育主体之间建立平等对话机制,以乡土性实现乡村教育供需契合,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乡村教师供给和配置问题也是影响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华南师范大学葛新斌教授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与师范生的博弈三重维度审视我国农村教师供给的效率问题,建议通过深化央地关系改革来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通过改革“政治锦标赛”赛制以增加农村教育发展的考核比重,通过持续推进师范生“公费定向”培养来提高农村教师配置效率。
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乡村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的提高,又要关照对乡村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
1. 保障教育基本权利,提高乡村学生学习能力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涉及提高乡村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西南大学博士生何佩航以乡村青少年受教育权实现的差序性为切入点,认为不仅要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义务主体在场化和乡村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权利主体在场化保障乡村青少年受教育权的实现,还要打破城乡制度壁垒与资源分流,实现教育资源的顺畅流动与整合共生。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张迪基于全国九省市对于城乡中小学生学习力情况的调研,指出乡村中小学生的学习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指标值均低于城市中小学生,暴露出乡村教育存在学校发展“错位”、家庭教育“缺位”、乡村学生学习处于“低位”的问题。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她认为未来的乡村教育应着力改善外部育人场所和育人体系,努力提升乡村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
2. 尊重生活经验,丰盈乡村学生精神世界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也是尊重乡村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的教育。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以“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为切入点探寻乡村少年健康成长的可能,认为乡村教育的真谛在于立足乡村生活与乡村文明的打开,因此需要借助彰显乡村文明形态的乡村教育来重新认识乡村,重新发现乡村文明,应该立足乡村学生健康成长探寻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方略。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乡村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同时還要成为“是乡村”“在乡村”“为乡村”的少年。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蔡婉怡以乡村少年成长的“离土化”困境为切入点,提出在文化方面要秉持实地化目标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生活,通过具身体验唤醒乡村少年对生命本真的原初记忆;在课程方面要充分开发乡村课程资源以重构乡土元素丰富的课程体系,注重乡土文化基因的传承,实现校本课程动态性开发;在理念方面,既要将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又要使家庭、学校、村落形成教育合力。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重要人力保障。
1. 改善教师流动问题,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
湖南师范大学蔺海沣教授采用实证研究法,从量化研究的角度探究乡村学校组织文化对乡村教师留岗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乡村学校的青年教师留岗意愿整体偏弱、乡村组织文化正向预测乡村青年教师留岗意愿以及乡村青年教师组织承诺具备中介效应三个结论。他建议从创设家园文化空间、重塑组织支持生态以及夯实留岗资本积累等途径增强乡村青年教师的留岗意愿。
西北师范大学杨鑫副教授基于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讨论西北农村地区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问题,她认为应该通过提高教师综合待遇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关注教师情感需求提升教师的情绪智力水平,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促进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2. 强化乡土情怀培养,明晰乡村教师身份职责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离不开对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培育,使其真正成为“为乡村”的教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阴祖宝提出了乡村教师在地性的实现图景,建议要构建嵌入乡村世界的乡村教师日常生活叙事,同时通过培养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凝聚乡村社会文化关怀力量等方式打造涵养乡村教师情感的乡村文化生态,此外还需开拓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湖北民族大学邹太龙博士聚焦乡村教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这一主题,提出乡村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成为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者、乡村各项事务的参与者、乡村落后思想的阻断者,建议乡村教师树立特色差异思维,挖掘乡土资源禀赋,主动融入乡村社会,积极承担村中事务,担当“一村之师”的职责。
3. 完善师资配置政策,保障乡村教师队伍良性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刘善槐教授认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体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流转通畅的群体特征,形成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学习的素质结构,实现包括乡土情怀、创新精神和现代理念的职业人格三维目标。他基于学龄人口变动讨论教师编制配置问题,指出未来应构建科学化的编制配置标准,运用信息技术调节编制需求;对教师工资结构而言,需要优化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结构,以中央财政保底、省级财政分配统筹、设置地方财政专项经费的方式完善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督导机制。
西南大学硕士生张钰溪选取自2012年至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的通知和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等62个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提出要全方位增加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畅通乡村教师编制评聘与职称晋升道路、建设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施政主体切实执行乡村教师政策、完善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监督体系,以此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在地化教育理念和乡土文化为依托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变革。
1. 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革新乡村学校课程设计
在地化教育理念既创新了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范式,又可以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变革。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从文化一致性的理论视角出发,指出乡村学校与农民家庭的文化分别是科学世界的文化和生活世界的文化。他认为最好的学习是在熟悉的当地社区和生态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应将教育与当地的一方水土联系起来,与生活、生态、生命联系起来,通过课程的在地化调和科学世界的文化与乡村学生生活世界的文化中不相一致的部分,在地方性知识、在地化知识上生长出科学知识。
针对农村学校的在地化课程建设,沈阳师范大学丁学森副教授从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提出建议。他提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明确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和适切的课程资源搜集与处理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在地化课程资源库建设;在课程实施与评价上,应紧扣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注重探究性、过程化、体验式的在地化实践,对在地化课程的评价应以新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变革的主旨思想为出发点。
2. 合理利用乡土文化,提升乡村学校课程改革实效
建设乡土课程是乡村学校阻遏“离土性”冲击的必要路径。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杨帆从学校教育实践的角度阐释了促进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路径,强调要因地制宜开发乡土课程和活动,将传统美德融于乡土课程陶冶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借用乡村手工技艺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传承技艺的使命与责任感;利用戏曲、民谣、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乡村历史发展和传统民俗。
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通过技术赋能、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1. 注重技术赋能,推进鄉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助力。西北师范大学郭炯教授从条件和要素两大维度阐释了技术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条件”主要是指从资源均衡配置的维度发挥技术的作用,技术在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历了从最初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双师课堂、双师支教以及“互联网+”教研阶段,再到智能技术进入产生的虚拟教师、智能导学系统的应用。“要素”主要是指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技术促进乡村学生的学业质量提升。
信息技术赋能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是简单地将技术叠加于学校课程教学领域,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的深度融合。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孟松提出互联网支教平台是一种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发展的手段,建议通过优化支教课堂多模态教学新资源,创建“双师型”支教课堂新形式,打造虚拟教研新形态。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魏婧老师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手段解决乡村教育在教学环境、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上存在的问题,建议既要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又要培养年轻教师制作课件和微课的能力,同时还要推进乡村教学改革,引入“互联网+”的评价制度。
2. 顺应时代要求,推进乡村学校治理方式变革
陕西师范大学赵丹教授认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治理模式要顺应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乡村中小学校长应该在办学目标、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改革、组织变革等方面建立共同的组织愿景,通过持续学习带领整个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治理内容中,乡村学校应该重点关注课程与教学的有效组织,寻求课程教学治理变革的突破,从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付春新基于城乡义务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路,提出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乡村义务教育治理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一是系统推进、协同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二是行政管理部门适当放权;三是明确乡村义务教育的制度目标,协调治理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四是精准配置乡村义务教育资源;五是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六是完善乡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编辑 崔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