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探究

2023-03-28 07:58陈嘉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振兴

【摘 要】从乡村美学的实用性出发,研究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首先探讨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山东省五埠村为例展开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焦点问题,最后总结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力求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耦合,达到用文化持续滋养乡土性的目的,使乡村文旅产业具有更加明确的美学意蕴指向,促进乡村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文旅产业;乡村美学;乡土文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077—03

乡村作为中华民族根源性的审美文化资源,对于探究审美奥秘、追寻文化之根有着重要意义。乡村美学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消逝或被掩盖,近年来,其研究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而其视域、特性、价值等问题还未完全解决[1],有待联系实际深入探讨。

一、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下的乡村旅游存在审美经验不对等、审美主体错位、缺少情感共鸣等问题,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城中人漂泊无依的状态使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增长,游客将感受到的乡村与理想中的乡村进行对比,这对于乡村旅游“美”的要求大大提升。乡村美学以视域明确的乡村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强调优化人类生存空间和组织空间经济活动都应把握美学原则[2],使人感知乡村的本真与自然。融乡村美学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不仅满足了现代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更展现出乡土景观最厚重、朴实的一面,推动乡村走上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乡村美学的融入具有必要性。

鄉村特有的美学资源是发展旅游的资源要素,在乡村场域中进行美学实践,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挑战”一方面指乡村中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在传承与创新时面临无人可用的情况;另一方面指部分乡村在改造中留下难以修复的生态破坏和伪城市化产物,模糊的文化特征令游客将自我与真实的乡村场域隔绝开来。“机遇”一方面指被边缘化的乡村有较大的开发可能,为发展新产业留有建设空间,也为乡土文化的阐述留下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城市旅游经验为乡村旅游提供有益借鉴,乡村美学等研究也为其融入文旅产业提供理论导向。因此,乡村美学的融入具有可行性。

二、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焦点问题

(一)原真性与现代化的均衡

“原真性”概念有“原初的、真实的”等内涵,乡村旅游的概念决定了它理应蕴含着原真性。调研显示,五埠村村民最推荐的美景是村中的现代化景点,而多数游客更喜欢村中的原始建筑和自然风光。这种对比体现了不同主体对乡村美的解读,展示了现代化与原真性的矛盾。同时,不少游客也反映因缺少现代化设施而出现的不便。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内涵不能被片面地解读为乡村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和生活,应在原真性的内容基础上保留现代化的形式便利。在艺术审美上应自然流露乡村的风土气息,既要将乡村重建为区别于都市的淳朴之地,又要避免完全复制城市化产物。

(二)功利性与非功利的均衡

乡村旅游开发包含着功利性的经济诉求,而审美判断具有与物质欲求、实用目的无关的非功利特点。实践美学认为美是人类实践创造的,在美的根源和功用上强调美与社会功利性不可分割。在乡村旅游实践中,过度的“功利性”体现在怪异的商业化牵引和对环境的大肆破坏,过度的“非功利”体现在过于抽象的审美改造和孤芳自赏的艺术表达,二者都要极力避免,应在关注审美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产业改革。

(三)外来者与原住民的均衡

在乡村旅游中,有外来者与原住民两类参与主体。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3]使二者在思想观念、生存环境、表达方式中存在种种差异。因此,旅游建设中出现的相关评价需考虑双方的感受,更要注重二者的相互尊重。作为集体统一性的审美象征,城市掌握着审美话语权,人为建构的乡村田园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是城中人对乡村的心灵映像。因此,在美学融入乡村文旅的建设中,农民应有更多表达审美的机会。

(四)临时性与持续性的均衡

临时性改造多来自社会团体或文旅资本,当改造产物不能适应旅游目的地时,将留下诸多隐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绝不仅是依靠外界力量改造后一走了之,而是需提升建设者的自觉能动性,留住外来人才、培育本土人才进行后期维护与自主经营。五埠村曾有民间出资修建的滑梯、旋转木马等商业化娱乐设施。但游客和村民都反映这既占用了大量土地,还破坏了村庄整体氛围。在改造后,娱乐设施被拆除,转而还原了果林面貌,重新规划了田园采摘项目,得到了后来游客的一致好评。

(五)农耕业与新业态的均衡

当前发展旅游业的农村层出不穷,但在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仍占据主导地位,是多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然而,农业技艺本身并不是美的体验,美的是其所致的生活态度、健康体魄、乡野情趣。在乡村旅游中,乡村美主要表现在对幻想和情感的渴望,在旅游目的地“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的体验。因此,应充分估量当地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均衡农耕业与新业态,可结合农事生产、农作体验,打造旅游新村。让游客体验符合想象的农业生活,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能够进一步激发美的感受。

三、乡村美学融入乡村文旅产业的实施路径

(一)挖掘美的元素并加以优化

1.空间肌理之美

空间肌理之美是指乡村中自成体系的景观面貌。相较于其他空间,乡村景观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景观,人们对乡村风光的想象往往离不开清新的空气、平整的田垄、多样的生物等,不同地域景观各异,孕育了不同的美。另一方面是聚落景观,它既是乡村变迁中的历史沉淀,也是乡村主体的审美产物,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别样的审美表达和文化情感。因此在景区规划中,应以尊重生态、保护自然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加以超越自然的优美的改造,展现乡村真正的空间肌理之美和自然本原之美。

2.文化积蕴之美

文化积蕴之美是指乡土文化的美的表现。在乡村旅游中,特色的文化积蕴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乡村审美主体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前者包括各类农业文化遗产、古建筑等,后者包括节庆民俗、村规民约、民间艺术等形式,还包括道德、审美、价值等观念,以及古朴闲适的村落氛围。乡土文化的魅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其慢节奏的美疗愈城中人的失落。因而在旅游项目、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中,需取乡村特色文化之精华,赋予其美的形式加以展现,令游客游有所值。

3.朴素人情之美

朴素人情之美是指乡村淳朴的风土人情。它勾连着民众的情感记忆,也贯通着人们对乡土的审美认知。作为诞生于乡土的社会群体,农民是乡村的审美主体,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传承着美好的人格品质和人性追求,创造了累累硕果。在代代传承中形成的乡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背井离乡而唤起的乡愁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随着时代发展,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推进着农民的现代化变革。因此,在文旅建设中应突出村民的优势,提高其参与感。同时村落也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挖掘优秀文化基因。

(二)美学元素与文旅建设有机相融

1.完善配套设施,保留特色风貌

将乡村的空间肌理之美融入旅游景观建设,在保留原始风情的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展现特色风貌。生态景色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最基本的景色,而展现生态美不仅要依附于当地固有自然景物,还可以在创造中人为再现自然生态之美,把开阔的自然风景引入生活圈,如中国式园林建筑,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其造园技法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之效。

2.凝聚文化精华,营造氛围体验

将乡村的文化积蕴之美融入文旅项目设计,将旅游产业与文化氛围有机结合。打造特色文旅精品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在了解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土资源和文化进行创意开发。应将乡村内涵具体化,突出乡村文化的季节性、大地性,使游客产生更多认同感與归属感,达到审美个体和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修筑历史文化博物馆、乡村记忆馆,让农村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与开发;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方式,实现农村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转化。进一步加强游客对乡村“慢生活”的美感体验,留下美好印象并愿意自行推广。

3.增强情感交互,赋予美的联想

将乡村的朴素人情之美融入文旅项目体验,体现美的文化精神,展现农民的审美标准。农民的审美理念来源于苦心经营的现实生活,来源于他们在社会演进历程中的深层次“存在”状态,因而获得了某种无可言表的优美之感[4]。在乡土世界中,人们能得到心灵慰藉,感受到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精神追求,回归人类本源初心。因此,在推动城乡主体的情感交互时,既要展现当下乡村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也要展示现代化新农村的新人形象。在此基础上,游客从观看者到体验者的转换也十分重要,必须突破现有部分项目体验模式的窘境,提高游客参与度。

(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要素流动性

1.引进来——城市走入乡村

在城镇化浪潮下,现代化发展思路普遍出现在当代乡村旅游建设中。而当下,有些乡村强行加入音乐会、博览会等城市功能,虽然这类空降功能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刺激与快感,但“快感”并非“美感”。在符合整体形象打造的前提下,乡村旅游可以结合现代艺术手段,开展文化节庆等活动以招徕游客。

还有一种借艺术美“平地起高楼”的发展角度,即以当地文化遗产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将作品融入旅游目的地田园语境。在日本越后妻有农场,草间弥生等艺术家以艺术手段寻找唤醒农村的可能性,其创作深深震撼着观者。此外还要关注作品的存续和实用,随着农民的生活真实地被艺术改造,他们重新寻回了“留下”的理由和价值。而即使引入现代化艺术手段,改造后的乡村最震撼人心之处仍在于其广袤和天然,表现内核仍聚焦于乡村的多样性与可塑性。

2.走出去——乡村走入城市

此处并非指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而是乡村以新形象、借助新途径走进都市人的生活,满足参观者的情感需求。在线下,可以在城市开展面向城镇居民的主题展览,展现农耕文化和自然风情。城市展览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城中人单方面展示乡村文化、输出乡村价值,更希望观者走出展馆,将审视或欣赏的目光放到整个乡村。并以此为契机,为乡村吸纳城市资源,在城乡交流中达到双方的提升。在线上,可以结合现代艺术进行内容宣传,聚焦于思想文化展现。在这之中,有如电影《隐入尘烟》那般呈现传统乡村美学叙事的,有如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那般补足缺位认知、慰藉失落乡愁的,无不引发了观众深刻的情感共鸣。

(四)塑造乡村建设主体,实现乡村文旅的延拓

1.精准形象定位,定制发展思路

乡村的审美文化资源杂糅、类型多样,在旅游规划时,不仅要结合资源要素与消费需求精准形象定位,还应聚焦乡村旅游产业的主体间性与融合共进,考虑多主体参与特点来定制发展思路。在挖掘、改造、应用乡村审美元素时,可以采取“人员驻村+艺术设计+村民赋能”的形式,使各参与主体达成普惠性、包容性的价值认同[5]。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往往具有区域集聚性,易造成同质化的窘状,而农民具有关照乡村的独特视角,可以借不同地区农民与其文化的突出特点,优化邻近或相似乡村的整体布局。

2.推进乡村美育,打造人才队伍

长期以来,人才和技术一直制约着乡村旅游发展。而乡村美学有一定的接受门槛,在艺术手段的应用上也具有专业性要求。可以将美育融入交流之中,通过政策扶植、文化感染招徕专业人才,并合理分配资源,打造乡村优秀文旅人才队伍。并以农民对村落文化的了解为优势,安排近一线工作,如担任村落文化讲解、外来人员培训、民间艺术讲解等,达到美学素质上的提升,形成在乡村内部人才带头发展的“雁阵效应”,促成“人美、家美、乡美”的发展模式。

四、结语

乡村是人类审美情感的滥觞,在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之外,我们还应从美学的角度来感知乡村,发掘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提升乡村美学资源转化率。将乡村美学元素融入文旅建设,有助于在城乡融合中提高乡村主动性,以文化持续滋养乡土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提升乡村振兴的全面性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守森.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J].文史哲,2022(1).

[2]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陈保志.乡村美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0.

[5]张海彬,吴晓倩,张海琳.艺术乡建参与者的主体融合与共生[J].民族艺术研究,2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项目:乡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精益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10445239);山东师范大学2023年度本科生科研基金立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精益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BKJJ2023017)。

作者简介:陈嘉欣(2003—),女,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