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育人的困境与实施策略

2023-03-28 11:19季晓梅
教育界·A 2023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育人德育

【摘要】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有时会被教师忽略,部分初中英语教师更多地将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定位为教学目标,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就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思维、提高自身素养、明确育人方向、善于利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如此,课堂才能真正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育人

作者简介:季晓梅(1978—),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基于课堂育人的导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一、初中英语课堂育人的基本内涵

初中英语课堂育人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围绕“人与自我”主题,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好自我管理,具体包括珍爱生命、热爱学习、勤于动手、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等。第二,围绕“人与社会”主题,培养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坚定国家认同,树立文化自信等。第三,围绕“人与自然”主题,渗透敬畏自然与绿色生活的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

二、初中英语课堂育人的困境

在现今的评价体系以及升学压力之下,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通常更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及语言技能的掌握,教学的重点通常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能力。“能用英语做事”成为大多数英语课堂的主要目标,常见的活动设计、课堂评价等也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而课堂育人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這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师思政教育意识滞后

思政教育有着极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思政教育,人人有责[1],然而部分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还有待增强。首先,部分教师认为育人是班主任或者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没有意识到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其次,部分教师认为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远弱于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它更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其工具性远大于人文性。最后,部分教师认为英语学科的评价相对客观,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关键的评价要素,不需要再发掘学科知识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此外,受课时数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认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达成知识能力目标是最重要的。总的来说,课堂育人并未真正落实到位,部分教师不仅思政教育意识滞后,也缺乏课堂育人的能力。

(二)课堂育人目标的泛化和窄化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育人价值[2]。英语课堂既是学习世界通用语言的场所,同样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阵地。部分教师将英语课堂育人目标窄化成形成跨文化意识、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等层面,而忽略学生个人品质的塑造,未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合作探究的精神。与此同时,在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之下,部分教师将单元整体育人目标等同于具体课时育人目标。教师将单元整体育人目标贯穿整个单元教学固然没有错,但不可将整体育人目标一用到底,泛化成每一课时的统一育人目标,而忽略了每一课时文本中承载的育人要素。

(三)课堂育人主体被忽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课堂育人无论是目标设置,还是活动体验,都应该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笔者发现,部分英语教师会用地道的、精练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将课前准备的育人要素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部分教师忽略了在语言学习和互动反馈中,学生需要哪一方面的引导;忽略了在活动体验中,学生的哪些品质可以被强化,哪些生成可以被作为教育资源。换言之,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结合自身现状能动思考德育知识或者体验德育的机会较少[3]。

二、初中英语课堂育人的策略

(一)教师自我修炼,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相结合

1.增强文化学习力

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教师既要熟知英语国家的文化,又要熟知中国的本土文化,有比较甄别的能力,能主动形成自己的文化观。而这里的文化,既指最新的文化艺术、社会氛围,也指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也是课堂育人在文化领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辨别积极与消极的西方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西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有积极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大力传播中国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也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努力做真正的文化人,站稳立德树人课堂。

2.修炼新时代道德品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的示范性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理想、敬业的精神等道德品质。在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无论是语篇内容,还是文化理解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因此,教师更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创新课堂教学,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当下学生的知识需求。此外,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更应具有开放积极、包容进取、思辨质疑的品质,理性地、包容地对待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外来文化,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师明确目标,有形与无痕相结合

1.明确学科育人目标

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价值,英语教学的目标不能局限在语言能力的提高方面,更应该落实在立德树人上。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科的育人价值,认识到本学科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认识到英语学科在跨文化学习、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国际视野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英语学科的育人特质,如英语语篇为育人提供了重要素材、英语课堂的口语交际活动也为育人提供了真实场景等。最后,教师只有明确英语学科本身自带的育人功能,才能着力在教学实践中探寻育人之道,从而实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2.提炼课时德育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之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落实德育为首的理念,强化德育目标的制订。在单元德育目标的统领之下,教师可以单列各课时的育人目标,以矫正以往课堂德育渗透不够的问题,让课堂育人不再流于形式。具体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为例(如表1所示),德育目标的显性化,丰富了课堂评价的内容,也为课堂评价提供了操作依据。

3.德育目标无痕融入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本身就承载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功能。知识、能力与品德并举的课堂,才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的途径,但不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空洞地将知识教学中的某一部分变成思政教学,而应做到两者相互渗透,让德育目标无痕融入教学内容;二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利用适切的教学方式寻找到德育的最佳切入点,做到不牵强,让学生知识习得的过程内化成品德形成的过程。

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中的“Integr-ated skills”版块为例,教师在听说教学的过程中,提出“Which great people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kite flying?”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国有着悠久的风筝文化,中国人勤于研究、敢于尝试,这种品格也是当代学生的必备品格。此外,教师提醒学生注意“China is home to the kites”,在学生心里埋下传承风筝非遗文化意识的种子。如此不生硬、不突兀的育人活动与听力活动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德智融合教学。

(三)善用资源,挖掘与拓展相结合

1.挖掘教材资源,与中国元素相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将教育性和思想性放在首位,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整合、加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再设计。初中英语教材许多语篇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中国元素,与中国的社会发展联系紧密,更具有时代感,并且这类元素鲜活灵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适合成为课堂德育目标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比较、分析以及归类,引领学生一起学习。

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的“Reading”介绍了四个不同行业的卓越人物,他们身上呈现的品质可以归纳为creative(有创造力的)、full of passion for work (充满工作热情)、hard-working(兢兢业业)、 friendly(友善的)、responsible(有责任心的),而这些关键词恰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有力诠释。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感悟力和育人意识,将文本与时代生活关联起来,洞察文本背后隐藏的富有中国特色、具有时代意义的元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2.把握生成资源,做到相机拓展

语言的学习大多在构建、纠错、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完成,而这个过程会伴随各种形式的即兴活动,如大量的口语交际、讨论、思辨等。学生在课堂即时的语言输出既能体现出他们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其道德水准,这正是英语课堂育人的优势所在。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性取决于活动的开放性和思辨性,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大胆表达,既能够促成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也能收获很多意外之“喜”。

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谈到Spud Webb的梦想时,教师相机设计开放性问题:“What’s your dream in your life? And share the reason.”学生回答:“My dream is to be the second Bill Gates because I can be very happy if I have much money.” 這样的即兴语言输出,或多或少能够反映学生的价值观,而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生成,引导学生讨论“How can we make ourselves happy?”,通过这样的对话和思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生成在课堂预设之外,却是很好的育人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容易生成自己的道德智慧,进入自主道德教育的境界。

(四)创新英语活动形式,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语言的交互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围绕单元主题创设多样实践类作业及活动。如建立阅读圈、开展“每日一句”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完成语言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合作、坚持、共享等优秀品质。教师还可以利用英语的工具性,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项目型学习,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元学习的能力。如,可与地理学科相结合,开展“当好双语小导游”活动;与生物、历史等学科相结合,走进博物馆,开展当好“双语讲解员”活动;与化学学科结合,制作双语海报,走进社区,呼吁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等。

教师创新英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围绕多元的、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自主或合作设计、探究、实践,用英语完成活动,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以及社会的联系,既实现了英语学科的语用功能,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思政和学科育德最有效的途径。英语课堂是安静的,德育要素在语言文字中静静流淌;英语课堂又是热闹的,德育要素在师生的对话、思辨中自然生成。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自我修炼,明确目标,善用资源,使教书与育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现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张运桥,韩玉强.英语学科思政教育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0(09):3-6.

[2]刘芳.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学科育人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育人教学研究[J].新校园,2021(12):38-39.

[3]金丹丹.高中英语课堂育德: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以Mama’s Bank Account英语原著阅读课为例[J].中小学班主任,2021(13):10-13.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