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做好准备,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创新思维。
【关键词】想象;小学美术;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沈彦铭(1999—),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长江路小学。
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1],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后,国家的发展犹如乘坐高速列车,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只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习美术知识,当学生离开美术课堂,难以真正将掌握的美术知识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当下,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教育形式的弊害,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水平,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美术知识的同时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真正地释放自身的想象力。
一、做好前期准备,奠定基础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后续教学工作的基础,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够推动优质课堂的生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教师应当深入解读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创新元素,并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让教学指向创新教育,从而在有效渗透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深挖教材内容,衔接创新教育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小学美术教材中不乏创新元素,但是在美术教材上的创新元素较为隐蔽,倘若教师直接讲解美术基础知识,难以最大化发挥美术教材的创新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水平进行有效分析,并做好教育准备工作,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拟人的形象”一节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该节重点知识“拟人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拟人手法的基本特点”来设计创新教育活动。拟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考虑到小学生往往是动画爱好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该节内容时,教师展示了许多动画片中的拟人形象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抓住拟人形象的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见到的事物进行拟人化处理,从而在掌握拟人手法的同时,有效强化创新意识。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重难点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联,围绕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水平合理地安排教育活动,做好创新教育的准备工作,能够让美术教育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二)细化教学目标,指向创新教育
教学目标会对教育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一般来说,教师会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依次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逐一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目标落实,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为了做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也要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等,以创新教育为导向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并参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地安排课堂细节,以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有创意的书”一节时,教师应当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设计书籍封面的相关知识,掌握设计、制作封面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观察书籍封面,了解书籍封面的基本构成要素等,并基于自主设计与制作封面的任务,把握书籍封面设计的特点,掌握设计、制作书籍封面的基本流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和制作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创新思维,形成耐心、细致的创作态度。确定上述教学目标后,教师再据此安排课堂细节,落实教育目标,做好创新教育。
此外,教师也可以将教学目标当作检验教育成效的标准,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补足,从而达到目标要求,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设计趣味活动,调动积极性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学习氛围相对有趣时,学生会自发地放飞自己的思维,产生丰富且多样的创造性思路。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取创新动力[2]。
(一)引入游戏活动,营造趣味氛围
游戏活动对学生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学生也愿意通过游戏进行学习。但是,一些教师对游戏活动持有偏见,认为游戏只会消耗学生的精力,无益于学生素质的发展。显然,这样的想法低估了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时,美术教师应正确认识游戏活动的重要性,结合教育的需求引入恰当的游戏,并平衡游戏的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基本美术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比比谁更强”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释放天性,发展创新思维。这节内容与童话故事密切相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童话故事引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一故事主要讲述什么吗?”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初步认识“大”和“小”,学习动画片中进行大小对比的方法。在学生受到动画片的启发后,教师便可以组织“比比谁更强”游戏活动,并介绍游戏的规则:学生自行分组后,自主商量对给定图片进行操作的方法,合理地将图片变大或变小;在规定时间内变得最快、图片大小对比最明显的小组获得胜利。这样的游戏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学生不仅可以由此深入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还可以发挥想象力,探索更多完成游戏的方法。
(二)尊重学生个性,实现自主创新
受到学习经历和学习背景的影响,不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定了学生的创新方向,部分学生的创新活力将大大降低,他们的创新思维也会难以发展。因此,为了在美术课堂上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教师有必要根据美术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创新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高涨情绪的支持下,积极地开展創新设计,真正地发展创新思维。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穿编的乐趣”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解放双手,让学生真正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穿编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自选材料并自主完成穿编作品的制作。在学生完成穿编作品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展示穿编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表达对同学作品的看法,让学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这样一来,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获得个性化发展。
(三)做好合作交流,交流彼此思路
与其他学习活动相比,合作学习活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当然,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在面对相同的创作主题时,学生的设计方向也会带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对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组建合作交流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创新构想,以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的创新构想。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各式各样的鞋”的教学为例,在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合作活动,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构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鞋的发展历程,透过视频感受鞋的文化。其次,教师可以展示多种多样的鞋的图片,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鞋的结构特点、作用、价值,加深学生对鞋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选材料,设计一双具有创意性、实用性和观赏性的鞋,并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形成带有个人色彩的创新构想。最后,教师依据自己对学生之间差异的了解,基于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组,并鼓励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创新构想,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拓宽思路,发展多方面能力。
三、创设创新环境,引发思考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主动借助多媒體设备、实物作品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获得有效的发散。
(一)巧借多媒体设备,诱发创造新思路
当学生的想象空间变大,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将更加新颖、有趣;当学生的想象空间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学生难以创造出新颖、有趣的作品。巧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教师也要主动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场景,诱发学生新的创造思路,让学生提出更多的创新设想。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扇面画”这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扇面画的美,诱发学生新的创造思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各种扇子的图片,让学生基于生活的视角分析扇子的特点和基本功能。随后,教师可以展示并带领学生解读《洛神赋》《瑶宫秋扇图》等作品,让学生在赏析扇面画的同时,了解我国扇文化的起源、发展过程,体会扇面画的艺术价值。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解读齐白石的《寿桃》,让学生从扇面画的内容、造型、色彩等方面出发,对扇面画的构图、风格进行讨论,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自主构思,完成扇面画创作”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课上赏析的扇面画进行构思和布局,以便学生逐步设计出有底蕴又别出心裁的扇面画。
厚积薄发是教育的诀窍,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赏析作品,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再鼓励学生完成自主设计任务,有效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让学生设计出内容更加新颖的美术作品。
(二)展示学生作品,汲取创新养分
表达创新设想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创作美术作品,所以,在带领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时,教师也应当带领学生感知作品中蕴含的创新思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后,学生会基于自身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发散思维,设计美术作品,这样的美术作品不仅能代表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水平,也能够呈现学生的创新构想。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创新思路,以便学生在相互欣赏中,获得更多的创新养分,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元宵节里挂彩灯”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利用作品展示环节,组织学生分享创新思路,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创新构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随后,教师可以讲解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彩灯的方法,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奠定基础。在学生基本掌握制作方法后,教师再布置自主制作彩灯的任务,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彩灯。在学生制作完毕后,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彩灯,并讲述自己的创新思路。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互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点评中汲取他人的创新亮点,拓宽创新思路。
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能让学生保持对美术知识的新鲜感,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应用所学美术知识设计和制作出新颖的艺术品,美化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当将创新教育摆在关键位置,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放飞创新思维中获得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小凯.创意与审美并存: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和表达力的培养[J].智力,2020(28):51-52.
[2]冯娅莉.培育核心素养,打造智慧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师,2020(3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