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楠,陈珍珍
东部战区总医院,江苏 210000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慢性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粗糙肥厚,具有明显渗出倾向,伴有明显瘙痒,容易反复发作,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慢性湿疹常见于手肘、小腿、外阴、肛周等部位,患处瘙痒,病人抓挠后导致皮肤破损,发生继发性感染,加重病情。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达到控制、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的目的[2]。慢性湿疹病人大部分属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则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因此,往往需长期用药。但由于病人对慢性湿疹缺乏正确的认识,用药依从性较低,从而降低了药物治疗效果。常规干预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难以提升病人的重视度,不能有效满足不同病人的护理需求,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3]。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大力发展,中药疗法在皮肤科也得到推广。中药熏洗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药物加热煎煮,借助热力、药力作用于体表,产生杀菌、消炎、止痒等作用,同时,药物还能进入人体微细血管,从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细胞活性,调节新陈代谢[4-5]。目前,中医药用于慢性湿疹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慢性湿疹病人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中药熏洗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皮肤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湿疹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0(45.51±6.12)岁;病程0.25~6.00(3.62±1.41)年。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1(45.88±6.54)岁;病程0.33~6.5(3.87±1.59)年。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6]和《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7]中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并经血液、真菌等检查确诊;②年龄>18岁;③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治疗配合度高。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精神疾病及传染性疾病者;④近15 d内有中药治疗或服用可能引起皮肤反应的药物;⑤合并恶性肿瘤者;⑥中途退出者;⑦存在明显渗出与糜烂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环境干预。护理人员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病房中无过敏原,及时清洗、更换床单,清理灰尘、皮痂、皮屑等过敏物质,防止病人接触。②健康宣教。由于病人对疾病认知度的不足,可直接影响依从性和临床效果。因此,应重视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根据病人的理解能力,采用口头、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慢性湿疹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护理、预防等相关知识,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掌握和对治疗的重视度。③日常生活指导。慢性湿疹过敏原复杂多样,针对不同的过敏原,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接触,如花粉过敏者,在花粉高峰期减少出门次数,若必须出门,则需佩戴口罩等,做好防护措施;猫狗毛过敏者,尽量不要在家中饲养宠物;螨虫过敏者,应勤换洗床单被罩,有条件者则把床单被罩放在太阳下暴晒。同时,告知病人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沐浴液选用温和无刺激的类型;选用柔软棉质衣物;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④心理疏导。由于湿疹反复发作引发的机体不适,病人易产生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进行个性化干预,如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建立病友交流群、湿疹讲座等方式,帮助病人建立治疗信心,保持身心愉悦,引导病人发泄负性情绪,鼓励家属给予病人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解除病人心理负担。剧烈的瘙痒感容易导致病人情绪崩溃,不自觉抓挠患处,导致破损、渗液,引发感染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人瘙痒处理,指导病人用药、自我护理等方法,以缓解瘙痒症状。⑤饮食指导。对病人饮食习惯、过敏原、营养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其制定详细的饮食方案,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油炸等食物,避免过敏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指导病人遵医用药,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按时复诊。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中药熏洗护理,中药熏洗方药组方: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蛇床子、苦参各30 g,芒硝、枯矾、威灵仙、野菊花各20 g,冰片4 g。置入锅中,加水浸泡30 min,煎沸后5 min取出5 000 mL药液,指导病人把药液置于患处下方进行熏蒸,时间为20 min,药液温度降至40 ℃后,再用无菌纱布蘸取药液,对患处进行外洗浸泡,时间为15 min,中药熏洗每天1次。两组均干预2周,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对病人的症状进行评分,包括皮肤粗糙肥厚、暗红色斑、苔藓样变、瘙痒等。程度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分值越高,则说明证候表现越差。②皮肤康复效果:干预2周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估病人皮肤康复效果。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95%;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为70%~94%;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为30%~69%;无效: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康复效果=(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生活质量:干预前、随访6个月时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9]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过去1周内的瘙痒、疼痛、衣服、社交等10个条目进行评估,从无、轻微、严重、非常严重分别计0~3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差。④自我管理能力:分别在干预前、随访6个月时采用科室自制的慢性湿疹自我管理能力行为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病情管理(5个条目)、饮食情况(7个条目)、日常生活(7个条目)3个维度,每个条目0~3分,总分0~57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经验证,该量表信度为0.83,Cronbach′s α系数为0.85,其结构效度为0.81,表明该量表有较高的可信度。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DLQI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单位:分
慢性湿疹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复杂,表现为瘙痒、局部皮肤丘疱疹、暗褐色斑片、表皮苔藓样变、皮肤肥厚等症状,不仅影响外表美观,还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变化,慢性湿疹发生率逐年增多。因此,慢性湿疹的护理问题已成为皮肤科的护理热点。常规护理多侧重于对疾病的控制,随着护理领域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护理不应局限于疾病本身,还应该涉及病人的心理、生活、认知、饮食等多方面[10-11]。中医学认为湿疹属于“湿毒”“浸淫疮”的范畴,是由风、湿、热三邪致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因此,治疗应以清热燥湿、益气养血、杀菌止痒、除腐生肌为主,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中药熏洗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绿色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熏洗中,对症使用的药物通过热能发挥作用,可产生良好的生理、药理效应,药效与热力的结合,共同作用于机体,从而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干预,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熏洗护理干预能改善慢性湿疹病人的瘙痒、皮肤肥厚等症状。究其原因,可能是熏洗过程,热药蒸汽源源不断直接作用于人体,中药粒子在体表发挥出杀菌、消炎、止痒等效果。等药液降到适宜温度,再进行热洗、浸泡患部,进一步增加药物效果,从而改善慢性湿疹的症状。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熏洗护理干预可增强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提高康复效果。本研究方药成分中,黄柏具有泻火解毒、祛瘀消肿功效;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菌止痒等作用;土茯苓可除湿解毒、除腐生肌;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痒功效;蛇床子有燥湿祛风、温肾壮阳、杀虫止痒等功效;地肤子具有补中益气、祛风止痒功效;芒硝有清火消肿、泻下通便等功效;枯矾有燥湿解毒、消痰祛瘀等功效;威灵仙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野菊花具有清热疏风、消肿解毒等功效;冰片具有清热散毒、祛风止痒、开窍醒神、除腐生肌等功效。诸药共用于湿疹皮肤,可起到杀菌止痒、除湿解毒、消肿止痛、清热醒神、除腐生肌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滋阴燥湿、清热解毒、杀菌止痒、除腐生肌功效[13]。土茯苓、苦参、冰片有消炎抑菌、抗过敏等作用;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均可抑制炎性因子和过敏介质释放,有效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而野菊花中的黄酮和萜类,有抗炎、抗病毒的效果;黄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14]。由此可见,中药熏洗用于慢性湿疹,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皮肤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不仅能有效缓解病人的负性心理,还能促进病人健康意识形成,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自我护理和监测,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病人对疾病认识水平越高,则对疾病感知能力则越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感应到自身疾病变化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自我管理,有利于早发现早干预,有效改善预后[15]。本研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提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熏洗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湿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多种方法对病人加强健康教育,纠正了病人对慢性湿疹的错误认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慢性湿疹采用中药熏洗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症状,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皮肤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等问题。因此,未来需要加大样本量、设计更为严密的实验进行论证,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