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燕,王云星,葛淑华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江苏 213251
宫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如宫腔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子宫畸形等的首选方式,尤其是对宫腔息肉的效果最为明显。宫腔镜手术可将病灶彻底清除,以达到治愈的目的[1]。虽然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良好,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人的情绪变化、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的配合度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使病人术后存在并发症或复发的可能,因此,需重视对病人的手术干预[2]。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护理干预是指在术前对病人的病情、个人情况等信息进行量化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在手术室给予其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3]。本研究以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在宫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及观察组(51例)。纳入标准:①经妇科、超声、宫腔镜检查后确诊为妇科疾病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宫腔镜手术耐受者;④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和语言沟通能力均正常者;⑤对本研究的目的、具体方法、可能产生的后果均有所了解并表示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阴道炎、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全身性系统疾病者。对照组中已婚31例,未婚20例;年龄25~48(39.47±4.29)岁;疾病类型:宫腔息肉2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2例,子宫内膜病变9例,子宫畸形3例,不孕症5例。观察组中已婚32例,未婚19例;年龄24~49(39.83±4.33)岁;疾病类型:宫腔息肉21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3例,子宫内膜病变8例,子宫畸形4例,不孕症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内容为:术前对病人进行探访,向其进行手术相关的健康教育,术中对病人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并配合医生开展手术。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2.1 术前量化评估
术前采用计算风险等级的方法对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为病人病情程度、临床表现、负面情绪、病灶直径、经期疼痛程度等,每项分值为1~3分,若总分>12分则为高风险,7~12分为中风险,<7分为低风险[4],见表1。
表1 术前量化评估标准
1.2.2.2 合理分配人员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等级划分。以年资、职称为划分标准,其中工作时间<3年或正在参与进修的护理人员为三级;工作时间≥3年的护理人员为二级;工作时间>5年且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为一级。根据病人的风险等级为其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对于低风险病人,为其分配二级和三级护理人员各1名;中风险病人则分配一级和二级护理人员各1名;高风险病人则分配一级、二级、三级护理人员各1名。
1.2.2.3 手术室护理措施
①术前:手术当天,护理人员应提前30 min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温度控制在24~26 ℃,湿度控制在55%~60%;待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为缓解其紧张、担心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地与病人展开充分交流,向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参与人员及所用医疗器械等。然后根据手术类型指导其取正确的体位,调整体位,处膀胱截石位,使下臀部与手术台边缘对齐,同时将软垫置于病人的肩胛骨、骶骨、膝关节等位置,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皮肤损伤的发生,在不影响血液运行的情况下按医嘱对病人双侧踝关节进行束缚。②术中:加强对病人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力度,当出现异常时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处理,同时要观察病人静脉通路是否通畅,以降低手术风险。护理人员需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如置入宫腔镜、控制电刀强度、调整膨宫压力等,以确保机体内有充足的膨宫液量,保持100~130 mmHg(1 mmHg=0.133 kPa)的速率进行持续性低压灌注。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根据病人的表情、情绪等变化情况给予关注,若病人情绪波动较大,可通过眼神交流、抚摸其额头等方式给予安慰。对病人术中的出血量及补液量进行详细记录。③术后: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清点、整理相关手术器械,用语言唤醒法唤醒麻醉病人,并告知其手术结束,询问病人是否有躯体不适感,如病人表示存在明显疼痛,则可通过持续交谈、按摩等方式协助其缓解疼痛。术后3 d,对病人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存在并发症,并提醒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注意饮食。
①手术情况:详细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统计两组病人术后分别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病人的复发情况。③满意度:在病人出院时向其发放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态度和操作技能3项,各项总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病人的满意度越高。
表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单位:分
宫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常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中[5]。在实施宫腔镜手术时,将宫腔镜置入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视野,对病灶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和切除,以免病灶残留,以达到治愈的目的[6-7]。但手术操作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故病人在面对宫腔镜手术时难免会产生应激反应。负性情绪会使病情加剧,增加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不利于预后。因此,需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以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8-9]。有研究指出,不同病人身体素质、病情程度、负性情绪、临床表现等不同,在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时,应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可为其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林曦敏[13]的研究结果相似。常规护理未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等级划分,对所有病人均采取同样的护理干预,导致护理不具备针对性和个性化,降低了护理效果,导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法控制在最小范围,延长了住院时间。而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的护理方案通过术前对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为其分配相应等级的护理人员,不同风险等级病人的护理需求均可获得满足,同时还对科室的人力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14-15]。术中帮助病人调整体位,强化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在病人出现不适时给予适当安抚,可以减轻病人术中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出血量。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高度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对病人术后的康复进程也具有积极的影响[16-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陈银英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的护理方案术前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后,可以避免病人的心率、血压在异常情况下进行手术,对手术风险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不同风险等级的病人配备合理的护理人员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可操作性,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保障了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态度、操作技能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毕东东等[21]的研究中,研究组实施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后,病人对护理态度、专业技能、手术室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与本研究相似。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将病人的病情分等级后,对不同等级的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于高风险病人给予了特别关注,配备一级护理人员。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于存在情绪波动较大的病人,护理人员通过眼神交流、抚摸额头等方式给予其安慰。若术后病人存在明显疼痛,还采用持续交谈、按摩的方式帮助其减轻疼痛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病人的身心舒适度获得了明显改善,因此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手术室量化评估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可促进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康复,控制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