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萍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式和目标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音乐的兴趣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时效的教学理论,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理论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实践意义。
新课程理念倡导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因而不能仅停留在过去那种教师教唱、学生跟唱的呆板方式上,應该以新课标为指引,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合作理论概述及其意义
(一)合作理论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教育理念和战略,它在70—80年代中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其具有改善班级中的社会心态氛围、大幅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识素质等特点,迅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已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国内开展了关于协作教学的研究和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的学习方法,它包括2—6位不同的同学,以协作、互相帮助的形式参与学习,达到团体学习的目的,从而提升个人学习的综合表现,获得团体的奖励。
(二)合作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师要做到爱护、尊重和严格的教育相结合。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对学员的关爱和对个性的尊敬,要使他们敢于大胆地进行音乐实践,积极参与到各种评比中去,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包容各种观点,让他们能够找到并纠正自己的缺点。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感受与沟通,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民主平等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放纵,而是要严加管教与友善的批判,坚持鼓励和表扬为主。比如,在新教育思想的引导下,通过音乐、敲击、静心听讲等方式,让同学们自己去探索新的同伴团体,共同参与到新的音乐活动中去。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的协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自觉的训练,从而逐步提高他们协作学习的水平。在小学音乐课中,要加强学生协作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首先要创造情景,例如,《卖报歌》课后,教师要安排同学收集抗战题材的材料,要学会唱歌。同时,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也会共享自己所得到的资源,在班上进行分组研讨时,要充分运用所收集到的材料积极参与,相互学习,进行音乐鉴赏时的相互交流。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地谈论自己听过音乐后的感觉。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了协作学习的习惯和技能,为以后的团队协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提高学生的创新力
有极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唱一些自己编出来的歌曲,他们会将一首歌的歌词插在另一首歌曲中,也会用自己喜欢的谱调创作出他们所喜欢歌词,然后变成一首新歌。孩子们的这种创作天赋和喜好不应该被扼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这些喜爱音乐、喜爱自创歌曲的孩子组合到一起,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把喜爱音乐的这些孩子们依次地分到其他的小组中,让这些喜爱音乐的孩子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习音乐、一起创造音乐。
二、合作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首先,合作学习内容应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人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某人对某事有强烈的兴趣时,他可以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这表现在他对相关事物的积极感知上。他观察事物敏锐,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昂,意志力强。所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让他们在积极、能动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真正陶冶他们的身心。
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活动意义。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允许将第三部分中包含的所有内容视为协作学习。但是在选择材料的同时,我们必须设计适合在自己的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能是吸引人的场面或困惑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化
根据小学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有游戏竞争法、分析讨论法、交叉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
在日常音乐课上,可以设计“考考你的耳朵”(听歌练习)这一方法。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先告诉学生模仿的方法,并先做一个整体的预备演习,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听音需要安静、心静。接着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各十名同学,并要求每一位同学听一个音﹐然后要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十分制,每听对一个记一分,听错一个不给分,评分先由组内的其他同学评定,假如组内同学认为错了,那么可以帮助改正错误;假如获得帮助后对了还是得一分,帮助错的话不给分,如果组内的同学听错了,但是没有获得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的话,其他组的同学就在最后五秒钟内倒记时,给他们来一个“最后通牒”。同时,课堂上要选择统计、督导、分数、计时等几个学生。那么,哪个组得分最高、总时间最少,哪个组就是赢家,可以选择最好的精神文明组和最好的组员。这些例子看似枯燥,但通过这种类型的活动,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奋斗,并一起获得成功的经验。
三、合作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丰富合作方式,避免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上对小组合作的运用形式单一,有近80%的教师选择以前后、同桌为四人小组。这样的组合往往固定不变,没有根据学生的特色作合理的组合,容易造成小组成员间沟通淡化,且成员间地位容易出现不平等的现象——使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尖子生表演音乐才华的平台,容易造成对学困生的忽略,取得的效果不能惠及到大部分学生。
音乐教学中小组的组建要灵活多变,课堂上尽量采用短期随机合作的方式分组,然后互换角色,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例如,教学《小雨沙沙》这首歌时,教师在初步教授后,应安排学生合作练习,各小组成员分为两部分,采用对答的方式掌握歌词内容和唱法,一部分唱“小雨,小雨”,另一部分就答“沙沙沙,沙沙沙”,一部分唱“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另一部分答“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然后两部分学生角色互换,这样既能够使练习不单调乏味,又可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团队协作中,团队协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地提高问题和分工的方法。在进行具体的研究前,他们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只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大部分同学只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其他人的观点,导致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自己说话,而没有明显的工作意识。
在班级里,我们要安排同学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同时也要告诉他们收集知识的方式:让他们回到家里,到图书馆、音像店、网络等地方去,这样,他们可以通过团队协作来分享自己的知识。课堂上要搜集资料,以便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预备,同学们在进行沟通时要互相学习。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同时,教师要让学员进行持续的互动,例如,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时候,教师并没有给他们讲解,而是让他们在听完之后,进行自由的讨论,这样,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与同学们进行探讨,这样才能体会到乐章的起落和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考和评价。
(三)合理设计课堂,避免冷场
课堂学习的组织方式主要是全班教学、小组学习和个人独立学习,三种教学形式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小组合作学习是音乐教学应用较为广泛的课堂组织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体验,每个组员之间都相互激励,竞争和合作共存音乐的演唱形式有合唱、独唱,他们是不同的概念和表现形式,音乐合作学习中依然要求同存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们有着一种根植于心灵深处的需求,即觉得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是在孩子的心灵中。”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协作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對学生进行精心的装饰、设置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贝多芬、莫扎特、冼星海、聂耳等著名音乐人的肖像和著名的谚语,在教室的后面,还会有音乐方面的书籍。让同学们一进入课堂就被他们的音乐所影响。另外,我们还应当调整一下音乐课的座位,不要采用“秋田式”的教学模式(仅限同学间的沟通协作,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协作),而是采用“圆桌型”“马蹄型”“田字型”等形式进行协作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何种教学模式,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灵活地加以选用。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应用团队协作,这就需要广大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索了。团队协作学习与团队协作学习一样,评估要关注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但若没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学习效果,必然会降低团队协作的效率。以协作学习的内容为基础,制定报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