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策略

2023-03-27 10:36田知玉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美育数学知识素养

田知玉

虽然小学数学知识多以公式或是概念的形式呈现,但小学数学也带有较强的文化元素,即数学文化。若教师能够合理将这些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数学人文内涵、历史知识等各方面的了解,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以往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也逐渐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试图融合文化元素创新教学形式,但教学目标依然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为主,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为此,教师有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以便于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的完美融合,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助力学生综合发展。基于数学文化特点来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问题,能够彰显教学价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更能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全方位提高。为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育要求,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分析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策略,旨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在小学数学领域的发展。

一、导入数学文化,完善教学活动

基于数学文化特点来看,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便是数字、运算等,虽然这些均属于数学文化中的一种,但却只是浅显内容,正因对数学文化认识的不足,导致教师基于数学文化下所开展的数学课堂,始终无法达成理想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立足于不同视角分析数学文化,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元素,合理将数学文化导入到课程中,以此展开知识讲解。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先结合数学文化,如关于课程知识点的定律和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契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文化内容,利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直至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产生知识探究意识后,再进行课程内容的逐一解析,如此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如教师在开展“角的初步认识”相关课程教学期间,可先为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角的文化故事。学生年龄尚小,对新奇事物好奇心较重,结合一些带有角元素的故事和趣闻能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趣味故事更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在故事讲解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无论是融合数学文化还是开展数学故事讲解,最终目的都是希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在设计故事形式时,应合理代入课程知识内容,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并带领学生认识角的特征,逐渐进入角的学习过程,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落实课程知识讲解,促进学生对角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此方式有助于构建高效且高质量课堂,更能在达成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二、结合历史文化,创新数学课堂

以往发展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缺乏深刻概念,认为参与学习活动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和家长发布的学习任务,并不能明确学习的意义。为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特点,亦为明确学生学习方向,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中融合数学文化,逐步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社会发展因数学知识的存在而出现的变化,以此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每位学生都能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念,从而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在数学文化和小学数学知识融合教学期间,教师可结合数学课程知识寻找关于课程内容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分享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此转变传统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故事明确数学价值,从而肩负起传承数学文化的责任。

如教师在开展“圓的认识”一课教学期间,需明确本课程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此时便可引入与圆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祖冲之这一人物,并阐述其时代背景和相关故事。通过对祖冲之的了解,学生很快便可知晓,早在许多年前便有人尝试研究数学知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割圆法获得更有效的数据,并达成教学成就,为圆周率的计算提供了助力。在故事讲解完后,许多学生均对圆周率知识产生了好奇心理,并决定为探索数学知识规律而付出努力。可以说,以数学文化带动数学课程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古人努力奋斗的数学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学生更具信心地解决未来所面对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

通过对小学生成长特点的研究可以发现,环境因素对其学习态度和思维意识影响较大,也就是说,教师所打造的教学氛围会限制学生自制能力和管控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带有数学元素的情境,结合历史文化故事是创建数学情境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历史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更能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际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对于部分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来说,即使融合历史文化也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做好教学引导,了解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学习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通过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强情感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爱和集体的关怀下,逐步走进数学课堂,积极表达自身想法,在良好的历史文化情境中开展知识学习,进而发挥历史文化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价值,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高。

三、基于美育文化,拓展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的特点决定其本身带有较强的美育文化,但是否能够将美育文化落实于实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凸显美育价值,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有必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元素,以此作为切入点逐步落实数学课程教育,为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奠定基础。几何知识属于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数学难点和重点,几何课程也带有较强的美育元素。同时,几何课程中涉及正方形、三角形、轴对称等相关知识概念,保障教学的完整性,更有助于美育文化下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未将教学落实于实处,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多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感受图形所带来的美感,以此深化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印象,并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为达到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教师还可为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如组织学生回忆生活中带有美育文化的几何图形,以此创设生活学习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拓展性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自主思维意识,并逐渐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主支配的时间,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能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探究,进而达到美育文化下小学数学教育目标。

又如教师在开展“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为学生展示一些带有课程知识元素的建筑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感受建筑物带有的对称之美。在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建筑物吸引并产生学习欲望时,教师可为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建筑物图形叠加的情况是如何实现的?”以此代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思考,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分析建筑物的形状特点。随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特点的动植物,如蜻蜓等,以此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融合科学文化,落实生活化课堂

小学数学带有一定的科学属性,融合科学文化能够在改革数学课堂、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以更严谨的学习状态和求真的数学精神参与知识学习,有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此外,贯彻科学文化还能引导学生从小便立足于科学的立场看待问题,达成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实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此外,从数学文化呈现的特点来看,数学文化带有地理、物理等各学科元素,将这些元素与数学课堂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未来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促进多层思维上的碰撞,使每位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都能因数学文化的出现而得到逐步增强,进而带动学生综合发展。如在开展“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点教学期间,教师可结合地理知识内容,为学生描述位置和方向的相关概念,建立地理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以此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无法再使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融合科学文化的模式下需要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本质进行突出,让学生能够在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应用与总结的过程中消化知识,实现对具体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优化传统的习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进行习题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与研究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将数学思想渗透进单元习题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在类比推理以及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下去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思维水平。为了能够使班级中不同数学基础水平的学生均能够得到提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层次性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數学情感态度。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文化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秉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数学知识。而生活文化则是简化学习难度、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距离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习难度较高,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通过以往的学习和成长,学生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元素开展数学课程讲解,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抽象且繁杂的知识体系更完整地呈现,真正在深化学生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形象化思维的形成。基于小学生成长特点分析,若仅凭借文字讲解数学概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梳理数学思维架构,促进学生正确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的养成,因此将生活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如教师在开展“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期间,可先为学生提供“小学生一日活动计划表”,表中可呈现大多小学生每日需要参与的事件,包括睡觉、学习、上学等,而后询问学生每天参与的活动是否与表中内容存在差异,以此调动教学氛围。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随后,教师便可以“一日生活表”为主题,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活动类型和时间,以此强化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使每位学生都能形成对数学知识更深刻的印象。

数学文化涵盖内容较多,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践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亦为落实“双减”教育理念,教师有必要结合数学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文化元素构建学习情境,以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数学知识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同时,教师需利用新型教学方法,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将美育文化、科学文化等数学文化元素融入课堂中,以此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审美能力,参与课程学习,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美育数学知识素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