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中学 许文军
A.[-5,3] B.[-3,5] C.[-6,4] D.[-4,6]
此题以直角三角形为问题背景,结合单位圆上动点的“动”,带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静”,串联起平面几何的“形”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数”,动静结合,数形转化,展示一幅动人的画卷.
本题难度中等,切入点众多,可以借助平面向量中常用的基底思维、坐标思维以及极化恒等式思维等来展开与应用,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深入与拓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收获更多的知识、思想方法与能力等.
方法1:基底法.
解后反思: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抓住平面图形的几何特征,通过基底的选取与转化,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加以展开与转化.再结合平面向量夹角的转化,以及三角函数中辅助角公式的应用,借助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来确定对应的取值范围.基底法是破解平面向量问题最常用的基本技巧方法,也是平面向量中“形”的特征的重要体现.
方法2:坐标法.
解析:如图1所示,以点C为坐标原点,CA,CB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Cy,则A(3,0),B(0,4).
图1
由PC=1,可设P(cosθ,sinθ),θ∈[0,2π),则
解后反思: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确定对应点的坐标,借助坐标法合理表示对应的平面向量,通过坐标运算来分析与解决平面向量中的相关问题.坐标法是平面向量“数”的性质的重要体现,以“数”的运算来实现“形”的特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方法3:极化恒等式法.
解析:由△ABC中,AC=3,BC=4,∠C=90°,可得AB=5.
图2
利用平面向量中的极化恒等式,可得
解后反思:根据平面向量中的极化恒等式,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由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模导出,合理沟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线性运算之间的联系,是解决平面向量数量积问题的一种有力手段.抓住平面向量中的极化恒等式,建立起平面向量与几何长度(数量)之间的桥梁,有效实现向量与几何、代数的巧妙结合与合理转化,也为问题的深入、拓展与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探究1结合以上高考真题以及相应的极化恒等式法的破解,将问题中的数据加以一般化,可以得到下面更具一般性的结论.
利用平面向量中的极化恒等式,可得
探究2保留高考真题的情境与设置,只改变三角形中角的度数,其他条件不改变,可以得到以下对应的变式问题,考查的基本知识点与能力点更多,难度更大.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图3
利用平面向量中的极化恒等式,可得
解决此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值、最值或取值范围等问题,常见的技巧策略总结如下:
(1)坐标法.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合理构建,利用坐标表示与坐标运算,将问题转化为相关的函数(或三角函数)问题来求解.此方法比较容易想到,特别在涉及一些有直角、垂直等要素的平面几何图形时,经常采用此方法来解决.
(2)基底法.借助平面向量基底的合理选择,利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与数量积公式等,结合平面几何特征与图形直观来求解.此方法的关键就是进行平面向量的合理转化,思维量相对复杂一些,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对于平面向量的一些创新、综合与应用问题,可以合理深入挖掘,形成变式拓展,构建知识网络,从更多层面、更多视角进行深入思考.题目背景、条件要素、结论创设等各个视角都可以加以拓展,真正实现“一题多变”“一题多得”的良好效果,达到做一题、懂一片、会一类,脱离“题海战术”,拓宽数学基础知识,切实提高数学能力,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