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娜
本文所讨论的人类学中国研究是指运用人类学的主要方法田野调查法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某个领域进行的研究。从人类学兴起至今,中国社会与文化一直是人类学学者关注的领域之一,学界有很多关于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分析。
吴世旭的研究表明,从汉学家高延(Jakob de Groot,1854—1921)1877 年进入中国进行人类学意义之田野作业开始,人类学中国研究已经历百余年学术历程且因其研究对象中国社会所呈现的复杂特征而具有巨大的学术潜力和广阔的理论前景。①吴世旭:《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历史脉络》,载《文化学刊》2014 年第2 期,第38—46 页。谈到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主题,郑姝莉等人认为主要有四个——历史、民族—国家、全球化和现代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海外人类学中国研究具备强烈的整体观意识,容易切入全球化视角。②郑姝莉、张文义、王健:《当代海外中国人类学研究述评》,载《中国研究》2014 年总第20 期,第70—90 页。而赵树冈认为,此时期的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主题发生了显著变化,即除了延续宗族、宗教与仪式等传统主题,性别、妇女、都市生活与消费等当代议题已成为焦点,革命、传统与现代性三大主题成为西方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核心问题。③赵树冈:《革命、传统与现代性:西方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向度》,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1&NewsID=16735,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5 月24 日。可见,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革为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提供了丰富材料,采用人类学方法对中国社会某一方面开展定性研究不失为研究中国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世界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一部分,拉美人类学中国研究很少受到学界关注,阿根廷人类学中国研究更未被专门研究。2022 年是中阿建交50 周年,阿根廷在这一年成为第21 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拉美国家,是第一个加入该倡议的拉美大国。在中阿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紧密之际,加强中阿相互认知更为重要,而阿根廷人类学中国研究对增进中国认知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人类学视角融入阿根廷中国研究的发展进程,并分析圣马丁国立大学的人类学学者这一代表性团体研究中国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了解人类学视角的融入对阿根廷中国研究的意义,加深对人类学视角这一阿根廷中国研究的新动向的认识。
阿根廷对了解中国的兴趣始于20 世纪20 年代,但在整个20 世纪阿根廷中国研究的发展都比较缓慢,直到21 世纪,随着阿根廷对亚太地区的兴趣日益增强,中阿经济往来越来越活跃,阿根廷的中国研究才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20 年代,《东方杂志》(Revista de Oriente)、《东方与西方》(Oriente y Occidente)等出版物在描述苏联、日本等的历史事件时零星地提及中国,但这些出版物的流通只局限于具有明显的政治好战心理或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人群,是阿根廷最早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20 世纪50年代,中阿双方互派代表团,一些阿根廷左派知识分子来到中国,见证了中国的巨变,回国后他们将对中国的印象记录下来,形成了研究中国的宝贵语料库,①毕嘉宏、郭晓娜等著:《中国—阿根廷学术交流合作50 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2022 年,未出版。此可看作阿根廷的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早期萌芽。1954 年,劳尔·冈萨雷斯·图尼翁(Raúl González Tuñón,1905—1974)出版的《全世界人民都是兄弟》(Todos los Hombres del Mundo son Hermanos)记录了他对北京、南京、上海和杭州的印象,这些城市正因新政府的政策而发生迅速变化。②Brenda Rupar, “Viajeros argentinos a China en el marco de la ‘diplomacia entre pueblos’(1950—1965),”Cahier des Amériques Latines.94, 2020, Disponible en: https://journals.openedition.org/cal/11645, última visita 20 de marzo, 2023.1955 年,玛丽亚·罗萨·奥利弗(María Rosa Oliver,1898—1977)和诺伯特·弗朗蒂尼(Norberto Frontini,1899—1985)发表 了《见 闻录:见证今日中国》(Lo que Sabemos, Hablamos:Testimonio sobre la China de Hoy)。1958 年,贝尔纳多·科登(Bernardo Kordon,1915—2002)出版了《6 亿零一》(600 millones y uno),讲述了他1957 年第一次中国之行的印象。不过,1980 年代之前,阿根廷有关中国的知识的生产整体来说仍非常有限。20 世纪80—90 年代,获得奖学金或者因家庭因素来到中国的年轻人在中国接受了语言、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发表了关于中国的学术文章。这一阶段涌现出多位阿根廷中国研究的先驱者,代表人物有马豪恩(Jorge Malena)、塞尔希奥·塞萨林(Sergio Cesarín)、爱德华多·奥维多(Eduardo Oviedo)等,他们在阿根廷的中国研究尤其是国际关系领域的创立和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这一时期很少有人到中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③Gaspar Grieco y Máximo Badaró, “En China hay cada vez más conciencia de que son el centro del mundo”, 2019, https://noticias.unsam.edu.ar/2021/06/28/maximo-badaro-en-china-hay-cada-vez-mas-conciencia-de-que-son-el-centro-del-mundo/, última visita 30 de abril, 2023.阿根廷的中国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1 世纪以来,随着中阿两国关系的加强,阿根廷了解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阿根廷与中国研究有关的高校和机构开始了制度化建设,中国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国的学术作品被出版。其中,爱德华多·奥维多、塞尔希奥·塞萨林、马豪恩、卡洛斯·莫内塔(Carlos Moneta)四位学者著述颇丰。④毕嘉宏、郭晓娜等著:《中国—阿根廷学术交流合作50 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国际关系、经济和政治仍是最主要的中国研究领域,但人文学科相关的主题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研究的多样性,这个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中国文学、语言、历史、哲学、法律、社会等。
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吸引了阿根廷人文社科领域学者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学者加入了中国研究的队伍,人类学视角的融入成为阿根廷中国研究的新动向。
阿根廷高校为推动人文社科主题的中国研究的发展而推出了一些制度化举措,为人类学视角的融入奠定了基础。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为例,早在2001 年,该校的哲学与文学学院就成立了以民族学博物馆为基地的亚非跨学科研究部,定期组织讲座和研讨会。⑤同上。同年,该校的社会科学学院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成立了第一个东亚研究小组。东亚研究小组成立后,一些正在接受教育的年轻的研究人员也开始加入,几年后他们成为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的成员。
伴随人文社科领域的中国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学者加入中国研究的队伍中来。其中,马克西莫·巴达罗(Máximo Badaró)是阿根廷学者中从其他领域转向中国研究的典型案例,堪称阿根廷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先行者。巴达罗早期主要研究阿根廷军民关系,2014 年起他到中国进行关于消费、精英阶层、外国商品营销等的实地调查研究。他还将与中国有关的内容纳入人类学专业本科课程,推动了圣马丁国立大学的中国研究的发展。①Gaspar Grieco y Máximo Badaró, “En China hay cada vez más conciencia de que son el centro del mundo”.2016 年,在人类学家卡洛丽娜·梅拉(Carolina Mera)的指导下,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在一些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开展了包括中国移民在内的亚洲移民相关研究,②毕嘉宏、郭晓娜等著:《中国—阿根廷学术交流合作50 年》。她本人也出版了关于中国移民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中亚洲移民社区在历史和文化方面所经历的变革。③Carolina Mera, “Migración coreana y China en Argentina, 1960—2000,”Los inmigrantes en la construcción de la Argentina, Ed.Juan Artola.Organización Internacional para las Migraciones (OIM), 2016.同样,研究领域主要为身份和社会阶层、政治文化、民族主义、移民和边境等话题的知名人类学家亚历杭德罗·格里姆森(Alejandro Grimson)也关注中国,2016 年曾与他人合著有关中国移民的学术作品。④Alejandro Grimson, Gustavo NG y Luciana Denardi, “Las organizaciones de inmigrantes chinos en Argentina,”Migración y Desarrollo 14.26 (2016).人类学青年学者露西娅娜·德纳尔迪(Luciana Denardi)早在2012 年就开始了有关中国移民的田野调查,具体研究主题包括中国政府的侨民政策、阿根廷的中国侨民组织等。人类学背景出身的学者、聚焦中国研究的《当代》(Dang Dai)杂志的创始人伍志伟(Gustavo Ng)也关注人类学视角对中国研究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需要借助人类学方面所受的训练,才能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自己应对中国研究本身带来的挑战,“需要依照人类学传统,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面对中国的不同情境,纵观其历史,不排斥直觉和主动参与”。⑤万戴:《以人类学的视角解读中国——对话阿根廷国会大学研究员、〈当代〉杂志主编伍志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http://www.cssn.cn/shx/zhyj/202211/t20221108_556216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5 月26 日。
人类学视角的融入对阿根廷中国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研究方法来看,常见的基于文献法对经济和国际关系相关主题进行的研究聚焦于宏观的社会和经济进程,新融入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则聚焦于微观的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具体案例,这是了解具有复杂特征的当代中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从研究内容来看,人类学学者通过田野调查法所开展的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是以往未被经济、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所覆盖的中国研究的新内容,中国的形象由此更加具体、可感,从而增进了阿根廷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认知和理解。
圣马丁国立大学是阿根廷人类学中国研究学者最集中的机构,在该领域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在推动相关研究的制度化上他们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从微观角度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社会的参与主体进行实证研究。
圣马丁国立大学是阿根廷中国研究领域最具创新性的高校之一,其为推动人文社科主题的中国研究所开展的制度化建设为人类学视角的融入奠定了基础。其他阿根廷高校多开设以中国经济和国际关系为主的课程或研究项目,圣马丁国立大学则独树一帜,其课程计划或研究项目主要聚集于中国社会和文化领域。其中,人文学院的斯拉夫和中国研究中心所组织的学术活动和研究项目涵盖了对古代中国的思想、道德、社会阶层的探讨以及对当代中国的“现代性的构建”的观察。高级社会研究跨学科学院培养了多位从事与中国有关的研究的社会人类学硕士博士生。从该学院走出的青年人类学学者露西娅娜·德纳尔迪、亚历杭德拉·贡科尼(Alejandra Conconi)、玛丽亚·弗洛伦西亚·因科加拉特(María Florencia Incaurgarat)研究的对象分别是中国移民、中企员工、中医与健康等,她们都在相关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此外,圣马丁国立大学的外语系还成立了“跨学科中国研究中心”,在过去几年中,该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和研讨会,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2016 年,圣马丁国立大学举办了两次与中国有关的学术活动:第一次是有关“中国民族边界的多样性与发展”的交流,这是“全球中国研究与跨学科论坛”的一部分;第二次是“全球视野中的亚洲”会议。
在圣马丁国立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下,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以田野调查法为主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融入拓宽了单纯依赖文献法研究中国的视野、使研究主题多样化。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Robert F.Murphy)曾指出,“价值、道德、信念和习俗等的万花筒就是人类学家磨坊中的谷物。在这种广泛的差异中寻求秩序和解释恰是文化人类学的任务”。①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第8 页。有学者认为,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相当或相近,在强调田野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试图发现人类社会生活的通则以及组成社会、联系人民的社会关系、观念、价值和信仰等问题。圣马丁国立大学的中国研究正体现了社会人类学对上述主题的关注,整体来说有三大主题:中国移民、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1.对“中国移民”的研究
露西娅娜·德纳尔迪是目前产出与“中国移民”有关的学术成果最多的一位人类学学者。她是圣马丁国立大学高级社会研究跨学科学院“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研究项目”研究员,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移民”研究。生活在阿根廷的中国移民成为她天然的资料来源。为了研究中国移民,她学习中文并在这一过程中进入中国移民圈子并与之交往、一起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一些活动中,她作为志愿者,从移民“内部”观察中国移民在节日庆祝活动中的行为,同时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构建了有利的关系网络。她还融入《当代》杂志的中国研究圈子,和很多研究中国相关问题的专业人士有接触。露西娅娜·德纳尔迪对中国移民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移民与国家的关系、移民组织与移民原籍地的联系、移民内部身份认同的差异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家成为移民进程的重要推动者。在对中国移民的研究中,露西娅娜·德纳尔迪试着淡化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距离,因为国家与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以复杂的形式交织在一起,很难将其分开。而移民作为社会的一员,与国家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中国政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移民的经济活动。此外,学者们的研究表明,移民组织与中国原籍地关系密切。亚雷汉德罗·格里姆森、伍志伟和露西娅娜·德纳尔迪通过对阿根廷华人移民组织的研究发现,阿根廷华人移民组织正全面发展,这些组织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域联系和家族关系有关,也与广义上的经济、宗教和文化关系相关。政府对移民群体的强大作用和影响正越来越明显,很多移民组织与中国地方政府有关。他们的研究还以比较法分析了在阿中国移民与原籍地之间的交往实践,如对原籍地的经济捐赠等,分析表明,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中国人较早的移民目的地相比,阿根廷华人与原籍地的交往实践尚处于萌芽阶段。比如,在美华人移民的组织特点是:家庭、宗族或原籍城市已不再是组织的基础,组织结构是横向发展以接纳社会成员的,不强调原籍地的界限;而阿根廷的部分相关组织以原籍城市命名,让成员们与同乡官商建立联系,保持等级制的纵向组织结构。不过,在学者们看来,随着中国政府与在阿侨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阿根廷的华人移民组织有向美国华人移民组织发展的趋势。②Alejandro Grimson, Gustavo Ng y Luciana Denardi, op.cit.与此同时,学者们还观察了移民内部身份认同行为的差异,讨论了“国家发展进程和历史背景”与这些移民群体的“身份认同行为”之间的关系:移民群体或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教育背景、经历的经济发展进程、价值观念、政治思想、与原籍地或阿根廷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都是造成异质性的因素。
2.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研究
价值观念体现了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是了解构成文明社会复杂性的关键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外部世界不断开展知识和商品的互换并产生相互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会关系与意识形态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成为圣马丁国立大学人类学学者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马克西莫·巴达罗、亚历杭德拉·贡科尼、玛丽亚·弗洛伦西亚·因科加拉特对此各有关注,主要分为三种话题:中国人的消费观、中国人的个性化追求、中国人的医疗观。
消费是马克西莫·巴达罗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为了研究中国人的消费,他曾专门学习汉语并到上海进行田野调查,为研究红酒消费,他到访各种餐厅,以观察红酒营销的过程和细节。当代中国人的消费观的特征与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复杂全球化过程密切相关。在研究中国人的消费观时,全球化既是一种时空背景,更是讨论文化变迁的重要维度。同时,经济增长所引发的社会内部差异和不平等现象是影响消费观的重要因素。马克西莫主要从两种视角分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人的消费观。一是消费过程所带来的文化模式的演变,中国人的消费受全球化影响,同时又创造了与商品发源地的消费行为不一样的文化模式。以红酒为例,它在阿根廷是一种很常见的消费品,阿根廷人常有当水喝的现象。而在中国红酒是用以飨客饮品的一种,酒类方面,除了红酒、中国人还会品不同种类的白酒或啤酒,目前不同档次的红酒可供不同人群选择饮用。二是与消费有关的营销叙事及其体现的价值策略。营销人员的叙事赋予了外国奢侈品作为商品本身以外新的价值,将这些奢侈品打造成权力的象征,奢侈品营销实践实际上是“价值教育”活动。①Máximo Bardaró, “Pedagogies of Value: Marketing Luxury in China,”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N.10, Vol.1.以外国房企在中国国际房地产营销领域的策略为例,为了在全球市场上争取到中国客户,许多西方房地产营销企业针对中国人的消费心理采取了相应的商业策略,在营销叙事中将投资外国房地产等同于投资“生活质量”,宣传“投资者”的形象帮助投资者增加对所购房产的归属感。
有着东方研究教育背景的亚历杭德拉·贡科尼主要以跨文化交流语境下中国人和阿根廷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为研究对象。她曾就职于在阿根廷开展业务的中国石油企业,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观察,研究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其中,她从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视角展开了对“个性化”的研究,并将中国人对“个性化”的追求定义为“向内的个性化”。与过去不同,中国人的“个性化”不再被压抑和谴责,人们更敢于表达自身的诉求、追求自身的偏好,这是被市场和国家推动的变革进程。中国人对个性化的追求往往因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挣扎,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受访者表示在追求个性时,因担心与周围的人不同而在他们面前将自己的追求隐藏起来,即追求自身的建设的同时不与主流模式产生冲突,既完成自身使命,也完成企业使命,两者是可以凝聚在一起的。②Alejandra Conconi, “Emisarios de la China global.Etnografía de ejecutivos chinos de la industria del petróleo en Argentina,”Maestría de Antropología Social,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San Martín (UNSAM), 2020, pp.127 – 133.
玛丽亚·弗洛伦西亚·因科加拉特是几位学者中开展跨学科中国研究的典型案例。她拥有“作业治疗学”和社会人类学的双重教育背景,对中医理念的兴趣促使她深入到诊所、卫生保健中心的就诊室、候诊大厅等场所进行田野调查,观察跨文化语境下中医理念在中国移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文化的流动性和异质性以及对超越文化之外的其他维度的反思。此外,她还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坐月子”的移民女性的中医护理观念进行了观察,探讨中国思想中“风”这一自然因素对女性产后健康护理的影响,开创了人类学中医研究领域的独特视角,打破了“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的虚假关系,论证了中医的整体思想与西方生物医学的二元对立(思想—身体,生理—心理)思想的差异。①María Florencia Incaurgarat, “El ‘viento’como agente generador de padecimiento.Reflexiones sobre el periodo de posparto con relación al ‘pensamiento chino’,”Avá.Revista de Antropología 29 (2016): 176 – 177.
3.对“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
在对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英文研究文献中,学界用来指称“社会关系网络”的词不是西方通用的“social networks”而是“Guanxi”(关系)这一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概念。“关系”兼具情感性与工具性,是一种被道德和情感所强化的互惠的、具有持久性的联系。②刘娜:《海外学者对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载《青海社会科学》2014 年第2 期,第77 页。与这种视角一致,亚历杭德拉·贡科尼和露西娅娜·德纳尔迪也对“关系”有一定的研究,她们将重点放在关系网络对资源获取的推动作用的分析上,从而得出的结论是:“关系”可以为行动者的行动赋权增能,此既体现在社会活动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活动方面。
无论是在中国移民组织还是在阿根廷的中国石油企业,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在企业里打工,在亚历杭德拉·贡科尼和露西娅娜·德纳尔迪看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两位学者对“关系”的研究有着细腻敏感的切入点,同时又不失客观性,注重以历史因素和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微观角度解释中国人的人情社会。例如,露西娅娜·德纳尔迪将中国人送礼的场合、谈生意的饭桌、移民协会成员的聚会作为田野调查的场所,观察并研究“关系”的内涵,从而得出结论:先欠别人人情然后再还别人人情,有来有往的人情关系才是与中国人打交道、加深关系的方式。而亚历杭德拉·贡科尼则通过观察“关系”在中国员工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的角色理解中国人的相处之道。然而,如亚历杭德拉·贡科尼所说,阿根廷人很难全面地理解“关系”的广阔内涵,而只能将其具化为中国人给出的一种相处之道的建议:通过饭局交往达到谈成生意的目的。在年轻的阿根廷商人看来,这种粗浅的理解和中国人给出的其他的有关相处之道的建议一样,很难让阿根廷人全面理解中国正在经历的异质化、复杂化的经济和政治进程。③Alejandra Conconi, “Emisarios de la China global.Etnografía de ejecutivos chinos de la industria del petróleo en Argentina,”pp.127 – 133.在亚历杭德拉·贡科尼看来,移民环境下,“关系”在旅阿华人的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大于在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相比之下,露西娅娜的研究则认为“关系”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否认,中国人的工作逻辑是“关系”:先欠人情然后再还人情、有来有往的人情关系才是与中国人打交道、加深关系的方式。不过,露西娅娜也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中国人的“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也被重新塑形。在对商会企业家和领导人的观察中她发现,有传统的制度化经历的企业家们非常重视“关系”,而年轻企业家对“关系”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露西娅娜认为,这种生意理念的变革象征着一种新趋势的出现:人们可以凭借资本的累积在全球贸易进程中生存下来,而非靠关系。
总的来说,圣马丁国立大学的人类学学者在研究中国文化和社会时,注重在国家、组织、群体、全球化、跨文化语境等宏观框架下研究个体、人际关系、消费等微观案例,其视角与几十年来主导西方汉学界的东方主义不同。东方主义预设东西方之间有着根本性区别,认为中国是一个孤立的异域存在。而圣马丁国立大学的人类学学者试图摆脱这一预设,强调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如马克西莫所言:不应笼统地说中国是特别的,因为中国的独特性与具体的历史情境有关,不是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地点、实践或文化,这些问题的边界和意义是移动、模糊且高度相关的,因此不应把中国这个整体作为一个容易被清晰描述的国别研究对象,而应将构成当代中国和参与当代中国建设的多元化的实践、场景和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些实践、场景和参与者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变革中的角色。④Máximo Bardaró, “Introducción: China y las transformaciones del capitalismo contemporáneo,”Universidad Nacional de San Martín.Instituto de Altos Estudios Sociales.Centro de Estudios en Antropología; Etnografías Contemporáneas 2.2 (2016): 13 – 22.
人类学视角的融入是现阶段阿根廷中国研究的新动向。以往的阿根廷中国研究主要以文献分析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和国际关系领域的现实问题,而人类学视角多采用田野调查法聚焦中国文化和与社会有关的非现实性问题。圣马丁国立大学的人类学学者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所开展的人类学中国研究是其典型代表,他们的研究强调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跨学科中国研究的发展,丰富了阿根廷中国研究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人类学视角与中国研究的结合,使学者们得以激发自身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使学术生命力更加旺盛。
不过,阿根廷的人类学中国研究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首先,人类学研究的深度有待提升。具有广阔内涵的中国文化与社会为人类学学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主题,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在深刻理解某一主题的基础上产出深度成果的难度。现存的“消费观”“关系”“国家与人的关系”“中医理念”等研究主题的内涵非常丰富而宽泛,可以再细分、发散为更具体的研究主题。其次,虽然大多数人类学中国研究学者都曾在中国学习或工作,但只有马克西莫·巴达罗的田野调查是在中国完成的,其他学者并未在中国进行长时段的深入调查。由此带来的局限是,学者们难以对中国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同时,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也受到限制。再次,人类学视角虽然为阿根廷的中国研究提供了更多元的研究方法,但尚未被广泛使用,而是局限在以圣马丁国立大学高级社会研究跨学科学院的人类学学者为代表的小圈子内。与在整个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和国际关系等主题的研究相比,无论是从研究主体上讲还是从研究成果上讲,人类学视角下对人文社科主题的研究规模都相对较小。
然而,在相关机制的支持下,未来的阿根廷人类学中国研究有望走向更加繁荣的发展阶段。阿根廷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国家科学研究院(CONICET)于2023 年4 月通过了关于加强与中国/亚洲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合作项目的决议,这项研究尤其关注近几年中国的突出地位及其在相关领域所展现出的活力。①国家科学研究院(CONICET)与中国双边合作项目的信息来源于阿根廷国家科学研究院网站:https://ihucso.conicet.gov.ar/programa-china-conicet/,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6 月1 日。该项目是国家科学研究院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中国的学术项目,十一名项目成员中有两名是社会人类学中国研究学者,这体现了阿根廷国家机构层面对人类学中国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在这种背景下,阿根廷的人类学中国研究有望继续进一步发展,奉献出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成为拉美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先行者,为全球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