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荣轩
在众多耶稣会士及其传世资料中,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所著《鞑靼旅行记》①拉丁文原本为书信格式(Ferdinand Verbiest à Charles de Noyelle),并无题名。而收录于《东北鞑靼》的荷兰文本则以简述内容的形式作为标题(Reize van P.Ferdinand Verbiest, na het Landschap van Leaò-tum en Niuche, of Oost-Tartarye, des Jaers 1682, den 23 van Lentemaent, ondernomen.By de welke verscheide Steden, in die beide gewesten tot noch toe onbekent,ontdekt zijn.)。在英文译本的1939 年影印本封面上,首次出现了《鞑靼扈从记》的中文题名。之后的日文译本将其命名为《满洲旅行记》,而现行的中文译本则尊重了原中文译名,译为《鞑靼旅行记》。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历经清初“历狱”后,康熙帝重新启用南怀仁。尔后二者交往密切,南怀仁教授康熙帝以西学、康熙帝示南怀仁以优礼,二者间的相处模式可谓皇帝与西士间关系的典范。故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东巡”中,年近花甲的南怀仁被康熙帝要求随侍皇驾。在巡行全程,南怀仁不仅完成康熙帝所交托的观察大气土地、测定关外纬度等任务;且将目之所及的巡行仪仗、行道景致、关东人情风物、以及其与康熙帝的交往细节进行记录,结合当时西方世界对东北亚尚属漫漶的“鞑靼”地理观,写就《鞑靼旅行记》,送呈欧洲总会。
该文大体涉及“清帝东巡”“东北边疆史地”以及“传教士与皇帝交往”等清初政治文化的重大问题,不失为极具史料价值且兼具“他者视角”的重要文献。
就《鞑靼旅行记》的性质而言,其是南怀仁扈从康熙帝东巡的游记,行文风格具有一定的解说功能。②文中有“说的离题远了”“或许有人要问”以及对“南怀仁”“南老爷”(拉丁文本为Nan lao-ye 园田一龟译本作“南老弟”为误)这一类汉名的解释等一类解说性质的语句。参见南怀仁著,薛虹译:《鞑靼旅行记》,见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第72、80 页;Ferdinand Verbiest, Correspondance de Ferdinand Verbiest, H.Josson and L.Willaert etc.ed.Bruxelles, Palais des Académies, 1938, p.398;园田一龟:《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沈阳:盛京时报社,1930 年,第172 页。结合最终保存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Archivum Romanum Societatis Iesu)的归宿,可推断其为南怀仁与耶稣会总部保持音讯交互的书信(Litterae),意在向总部说明自身境况与传教事业进展。
在拉丁文原本中,其题名为“Ferdinand Verbiest à Charles de Noyelle”,③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80.即南怀仁与查理斯·诺耶尔(Charles de Noyelle,1615—1686)间的信件。而后者为时任耶稣会总会长乔瓦尼·保罗·奥利瓦(Giovanni Paolo Oliva,1600—1681)在德国区的助手。①Davor Antonucci, “Ferdinand Verbiest, Antonie Thomas and the Idea of Spreading Christianity into Tartary,” Catholicism’s encounters with China: 17th to 20th century. Ed.Alexandre Chen Tsung-ming.Leuven: 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 (Leuven Chinese Studies vol.XXXIX), 2018, pp.87 – 88.1681 年,即南怀仁扈从东巡的前一年,他接替去世的奥利瓦担任耶稣会总会长,②Francis A.Rouleau, Edward J.Malatesta, “The ‘Excommunication’of Ferdinand Verbiest,”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missionaries, scientists, engineers, diplomats (Leuv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d.John W.Witek. Nettetal:Steyler Verlag,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and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1994, pp.485 – 495.证明其具有坚定的天主教立场。依据史学界将史料分为“遗留性史料”(Überreste)与“记叙性史料”(tradition)的属性分类法,本文将《鞑靼旅行记》界定为带有主观立场的“记叙性史料”。③《南怀仁书信集》(Correspondance de Ferdinand Verbiest)的序言中指出:“一六八二和八三年写的两封长信比较有价值,它们记述了康熙对满洲与蒙古的巡视,南怀仁两次都奉命巡视。”参见马燕摘译:《〈南怀仁书信集〉序言》,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3 年第2 期,第28 页。
而就其版本流布而言,现存各种语言译本众多,中间经数次翻译,故需回溯至其源初版本:由南怀仁本人缮写的原本现藏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ARSI),被编次于“和—汉文部”(Jap.Sin.145)。其文本古早,且由拉丁文写就,符合耶稣会士向罗马进呈文书的语言习惯,是诸多译本的滥觞。该拉丁文原本所述内容于1938 年被亨利·乔森(Henri Josson,1875—?)与莱昂·维拉尔特(Léon Willaert)辑录于《南怀仁书信集》(Correspondance de Ferdinand Verbiest)④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p.380 – 403.,以印刷本的面貌为世人所见。
而根据比利时汉学家高华士(Noël Golvers)先生的最新研究,⑤Noël Golvers, Letters of a Peking Jesuit: The Correspondence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 (1623—1688). Leuven: F.Verbiest Institute, 2017, p.444.此拉丁文手稿已佚,现如今可参看之稿本多为时人所复制,大体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保存收录于教廷传信部(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1686—1689 年的几篇中文手稿》(Diverse scritture della Cina dall’anno 1686 sin al 1689)以及《东印度及中国的原始档案》(Scritture Orginali Congress Parliculari delle Indie orientali e Cina)中,此一类文本保存较为完好。⑥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 (CPF), Diverse serilure della Cina dall’anno 1686 (not:1680) sin al 1689; Scritture Orginali Congress Parliculari delle Indie orientali e Cina, vol.19, f°179 – 194.其次尚有三种复制本,一是传教士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将该信重写抄录并寄送给马德里的阿维罗爵士夫人(Duchess of Aveiro,1630—1715),该文本收录于《亚洲书目》(Bibliotheca Asiatica)之中,但该文本缺少南氏补充的地名目录。⑦Bibliotheca Asiatica, Part I, Catalogue 455, n°1333, Maggs Bros, Londres, 1924.二是辑录在教廷传信部《不同行省、国家、使团的文集》(Collectanea diversarum provinciarum,regnorum et missionum exterarum)之中。⑧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 (CPF), Collectanea diversarum provinciarum, regnorum et missionum exterarum, Miscellanea,16a, XL, pp.196 – 207.再者则是于较为晚近的《17 世纪和18 世纪的中欧印记》(Sino-European Imprints of the 17thand 18th Century)中亦可见到原初文本。⑨Maggs Bros, see the catalogue 1480: Sino-European Imprints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London, 2016, n°13.1 and 2.; Noël Golvers, “Jesuit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the two ‘Tartary Letters’of Ferdinand Verbiest, SJ (1682 & 1683) and their oldest printed edition (Paris, 1684) as a case study,”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38 (2016): 43 – 58.
该信件寄抵欧洲后即被时人广为传播,多次转译。日本学者卫藤利夫将此分为“法文系”(仏系)与“荷兰系”(蘭系)。⑩卫藤利夫:《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献》),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59 年,第122 页。
其中“法文系”译本出现较早。经高华士考证,该文一年内即抵达法国,1684 年便经让·德·方塔尼(Jean de Fontaney)之手转译出法文原初版本,但未能周全保存。①Noël Golvers, op.cit., 2016, p.49.而后相应法文文本陆续出现于 窦 雷 恩(Père Pierre Joseph D’Orléans,1641—1698)所著《中国的两个鞑靼征服者史》(Histoire des deux conquerans Tartares qui ont subjugué la Chine)等,后又被收录于耶稣会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编辑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等诸多出版物。②参见Ferdinand Verbiest, Voyages de l’empereur de Chine dans la Tartarie: auxquels on a joint une nouvelle découverte au Mexique. Paris: E.Michallet, 1685, pp.1 – 40; Père Pierre Joseph D’Orléans.Histoire des deux conquerans Tartares qui ont subjugué la Chine.Paris: C.Barbin, 1688; Voyag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 dans la Tartarie orientale. Amsterdam: Chez Jean Frédéric Bernard, 1732; Jean Baptiste Du Halde,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Paris: P.G., Tome IV, 1735, pp.74 – 79.但此类法文译本内容多经删节,未能保持其原本全貌。
而“荷兰系”文本可上溯至1692 年,被阿姆斯特丹市市长尼古拉斯·维特森(Nicolaas Witsen,1641—1717)翻译并辑录于同年面世的史料汇编《东北鞑靼》(Noord en Oost Tartarye)。③据卫藤利夫考证,1692 年本《东北鞑靼》为孤本,后世可见版本为1705 年本,参见Nicolaas Witsen, Noord en Oost Tartarye. Amsterdam: F.Halma, 1705, vol.I, pp.185 – 194.该文本保留了南怀仁在文后所附地名里程表以及主观议论,相较于法文诸版本较为完整,是较为可靠的底本。
1854 年法文本《中国的两个鞑靼征服者史》由弗朗西斯·萨瑟兰·莱维森·高尔·埃尔斯米尔伯爵(Francis Sutherland Leveson Gower, earl of Ellesmere,1800—1857)转译为英文,该文亦被附于该书后。④Pierre Joseph D’Orléans, Francis Sutherland Leveson Gower, earl of Ellesmere, ed.and trans., History of the Two Tartar Conquerors of China: Including the Two Journeys into Tartary of Father Ferdinand Verbiest, in the Suite of the Emperor Kang-Hi.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854, appendix, pp.103 – 120.其英文本融会贯通了窦雷安与维特森所译的法、荷两系文本,在内容完整性与遣词还原性上相较前人版本都有极大改观,为后世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日本学界长期致力于中国东北的“满蒙研究”,《鞑靼旅行记》一类东北游记史料的重要性得以强调。其中奉天满铁图书馆馆长卫藤利夫(1883—1953)著《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献》)一书总括欧洲诸版本,并在其馆藏1854 伦敦英文本之基础上转译为日文本,将其命名为《满洲旅行记》,并加附南怀仁相关叙述。⑤卫藤利夫:《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献》),第161—180 页。该书在文本后以后记的形式将行程日期、相关地名加以探讨,对于文本进行加工以便后学应用。而园田一龟敏锐觉察《鞑靼旅行记》尚无中译本,在其所著《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中就以卫藤利夫日文译本为基础,将其转译为中文附于卷末。⑥园田一龟:《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第154—178 页。
由中国学者所译之中文本《鞑靼旅行记》面世于1985 年。薛虹以卫藤利夫的《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为底本进行翻译,依据中文史料增加了相关注释并合理增删补调,收录于《清史译文》。⑦南怀仁著,薛虹译:《鞑靼旅行记》,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资料室编《清史译文(1)》,1980 年,第29—49 页。该中文版亦转录于《清代西人见闻录》《长白丛书(初集)》《清帝东巡》充当增补史料。⑧参见杜文凯主编:《清代西人见闻录》,第69—84 页;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年,第135—153 页;王佩环主编:《清帝东巡》,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642—655 页。
近年来,高华士在南怀仁书稿整理上有突破性进展,所著《北京耶稣会士的书简:南怀仁(1623—1688)通信辑》[Letters of A Peking Jesuit:The Correspondence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1623—1688)]一书是对于南怀仁书信整理的最新力作。该书全面、通贯地对南氏134 篇书信进行溯源与精炼简介,胪列学界成果并考校书信内容。书中在对《鞑靼旅行记》全文进行精细校注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探讨其写作背景及流传版本,厘清了诸多文本争议,对学界研究该文本大有裨益。①Noël Golvers, op.cit., 2017, pp.444 – 461.
如上述《鞑靼旅行记》版本流布脉络,多种语言文本赋予了纵向比对互勘以可能性。就该文本而言,其既是南怀仁扈从康熙帝东巡的游记,又是与教会进行沟通的信件,故叙事近乎自然地以纵贯的时间脉络为主,按照时间先后记叙东巡背景及随驾契机、行程准备及狩猎活动、抵达盛京与吉林的见闻、与康熙帝交往及行程总结、附录里程与相关地理信息五个方面的内容。但各语种版本在篇幅长短与结构划分上并不一致:在法文系一脉的文本中,在部分文段缺失的同时,篇幅最长者仅能够保有至南怀仁旅行结束的记录,其后的旅行主观总结以及里程表等重要部分则较为完整地保留于荷兰系《东北鞑靼》一书中。②法文系版本中部分著作也保留了南氏里程表,可参见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685, pp.39 – 40.而后的英文本以及日文本则在参补荷、法两系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版本。而卫藤利夫依据文章内容线索逻辑的递进,将其创新性地分为五个部分。在日文本所衍生出的两种中文版本中,园田一龟译本未保留该五部划分,但薛虹译本则继承了日文本的这一五部结构划分。
通过上述对《鞑靼旅行记》史料性质与版本流布的探讨可见,对于该文本的研究应立足于多语种材料的相互印证,厘定史地与史事;同时将南氏扈从东巡的史事置于相应的文本语境中,阐释其中的人物心态以及隐含意蕴。
在东巡翌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又随康熙帝出巡“西鞑靼”,并留下了与《鞑靼旅行记》行文笔触高度相似的游记,这是印证南怀仁书写信件文风及其语言习惯的重要旁证。③南怀仁著、张美华译:《扈从康熙皇帝巡幸西鞑靼记》,《清史研究通讯》1987 年第1 期,第36—39 页。同时卷帙浩繁的传统史料中对于康熙帝第二次东巡的官方记载亦可成为参照基准,如《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等细化至日、时的确凿记录以及与南怀仁视角相近、步调相同的高士奇所著《扈从东巡日录》④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第67—132 页。等。此外《黑图档》等档案中记录康熙东巡细节、《皇舆全览图》等清代舆图为确定文中所述具体地点提供了基础。兼具多种性质、角度的史料满足了横向对比参照的需求。
正如上文所述该文本属于“记叙性史料”,把握作者立场及其主观价值取向是运用史料所需警惕之处,因此需要对南怀仁本身相对复杂的身份与背景进行认真考察,才可明晰其文本书写的内在逻辑:清初传教士长期被卷入如何平衡既得到皇帝保护又保持天主教意识形态的辩论之中,争论的核心在于在华教士是否违背了“不追求世俗权力以及高官显爵”这一教规。在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的争取之下,教廷与耶稣会做出一定让步,准许了教士仅可供职于并不行使司法权的钦天监,缓和了两者间激烈的矛盾。
但随着南怀仁日益受到康熙帝赏识,赐予的官衔已经无法推脱,皇帝身边的显贵警告其“如果再拒绝接受工作,将被视为对皇帝的蔑视。”⑤南怀仁著,余三乐译:《欧洲天文学》,郑州:大象出版社,2016 年,第105 页。为使在华教士能够立足宫廷、得到皇室的庇护,南怀仁不得不在多次婉拒后接受官衔。⑥南怀仁:《钦天监治理历法南为恳辞卿衔等事一疏》,康熙十三年四月初日,载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114—115 页。而由此身为耶稣会中国亚省领袖的南怀仁遭受到了教廷以及其他修会的极大非议:首先在平定三藩时南怀仁为清军铸造了大量火炮,此事被其他修会认为是涉足政治且违反教义;而后耶稣会巡视员阿尔梅达(Sebastiao de Almeida)向总会参劾南怀仁“犯有野心罪”。总会长奥利瓦于1680 年下达对南怀仁的判决,责令其辞去除钦天监之外的一切职衔,该判决文书于1682 年即南怀仁扈从东巡当年寄抵中国。⑦Francis A.Rouleau, Edward J.Malatesta, op.cit., pp.485 – 495.
由此可知,南怀仁前往关外的同时正在遭受西方世界的舆论批判。值此风声鹤唳之时,南怀仁在向西方寄送的信件书写中势必要考虑到其言论是否合乎西方的价值评判标准,以免具有争议的叙述加剧教会对自身的信任危机,故《鞑靼旅行记》中的诸多书写呈现出一定的隐瞒与曲笔。
基于上述对史料写作背景的回溯,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上交参互证的方法可更为充分地占有史料,把握南氏文本的问题所在。大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
该文本转译次数较多,虽扩大了史料的流布范围,但同时亦会出现舛错,尤以人名地名等亟须敲定历史细节之处为甚。各语言版本保留历史信息各有不同,可通过多语种对证考辨诸多“鲁鱼帝虎”之失,详见表1 并兹举两例如下:
(续表)
表1 盛京至吉林间行程诸史料记载对照表
其一,汉文译本“瞎木河”拉丁文本作“torrentem Uam”,为东巡队伍自盛京北行第七天所至之地,而荷、英文诸本作“Beeke Ciam /Brook Ciam”,①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403; Nicolaas Witsen, op.cit., 1705, pp.193 – 195; D’Orléans, op.cit., 1854, p.119.为第六日所至之地,与塞佩里河位置对调。此处转译与先后顺序皆有出入,庞晓梅(Tatiana A.Pang)推测Uam(Ciam)可能是距离下一站库鲁最近的“占河”(满文:jan bira)②Tatiana A.Pang, “An Evaluation of F.Verbiest’s account of His Journey to Manchuria in 1682, its Errors and Problems,”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ow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e Qing Era (1644 – 1911). Eds.W.F.Vande Walle and N.Golvers.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2003, p.66.,在《皇舆全览图》以及《乾隆十三排图》等舆图中可找到标记且语音上能够相契(见图1、图2)。③《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中亦有满文“jan bira(瞻河)”的记录,参见《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1776 年,满洲文化协会印,1936 年,辽宁大学历史系。
笔者认为此处即是在传抄刻印中极具代表性的“亥豕相望”之失,荷文本依据原写本笔迹作Ciam 契合于满文原音,应为正确写法。而1938年拉丁语文本在由原写本转录至印刷本的过程中误将字形相近的Ci 识作U 所致。
其二,如扈从勋贵们对南怀仁“南老爷”之称呼亦在其后的诸语言版本流布中逐渐异化:该词拉丁文本为Nan lao-ye,并附有解说“sic me honoris gratia appellabant”应译为“(这是)他们对我的尊称。”④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98.而在英文本中则作“Nan Lao Te”,⑤D’Orléans, op.cit., 1954, p.116.笔者认为此处亦是语言转译的误读,即将Ye 识作Te 所致,故继而衍生出园田一龟汉译本作“南老弟”之误⑥园田一龟:《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第172 页。;而卫藤利夫所译日文版在参考多方文献后订正为“南老爷(ナン·ラオエ)”,①卫藤利夫:《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献》),第173 页。由其衍生之薛虹本译名则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②南怀仁著,薛虹译:《鞑靼旅行记》,第72、80 页。
在把握其叙述立场的基础之上,可通过南氏对同一事件在不同语境中天差地别的文风来明晰其圆融的叙事笔法。
如在对于盛京的描摹上,出于文本的特定属性以及语境,南怀仁未顾及对清朝“龙兴之地”繁缛的回护,毫不隐讳地说明:在自然层面“辽东及其以东地方,全是山岳,为几世纪间从不知斧锯的繁密的老槲林和其他树种的森林所覆盖。间有需用几天才能通过的榛棵矮林,我除了树木如此之多外,什么也没有记忆”③此处薛虹所译中文本有误译之嫌:原拉丁文本中为“multorum dierum spatio per sylvas nucibus avellanis plenas transivi,nec memini me ullbi terrarum tantam istius stirpis copiam vidisse.”即“许多天我穿过满是榛子树的森林,我不记得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见过如此多的这种树木。”其后半句在英文本中则为“I do not remember anywhere else to have seen such abundance of that kind of tree.”亦保留原意。日文本顺承于英文本作“わたしは、この種の樹木がこんなに沢山ある処を、他に記憶しない。”以日文本为基础的薛虹中译本所译“我除了树木如此之多外,什么也没有记忆”未能译出“処を”故在此句意上产生畸变歧义。相比之下园田一龟中译本中所译“惟余自有生以来,如此茂密丛生之大森林,实所未见。”尚切合于原意。参见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85;D’Orléans, op.cit., 1854, p.105;卫藤利夫:《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献》),第163 页;南怀仁著,薛虹译:《鞑靼旅行记》,第72 页;园田一龟:《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第158 页。,表露出荒僻之感。而在人文层面由于遭遇兵燹,故民生凋敝④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南怀仁认为是“鞑靼王以微小的民力起事,迅速地大规模地从一切城镇中强募军队,为丁使士兵失去回到家乡的一切希望,把这些村镇完全破坏了事。”参见南怀仁著,薛虹译:《鞑靼旅行记》,第72 页。:“在辽东,村镇全已荒废。残垣断壁、瓦砾狼藉,连续不断。废墟上所建的房屋,毫无次序,有的是配土夯筑,有的是石块堆砌,大多是草苫的,瓦顶的,木板阁房缘的极罕见到。”其笔下呈现出一派破败景象。
而相较之下,南怀仁在东巡之后上呈康熙帝的奏疏中则呈现出帝国臣工的书写模式:“幸于今年春月,恭遇圣驾诣陵,巡幸关东,远近各地,阳煦之恩,无所不照,如天好生之德,蔑以加矣。”将东巡之行与康熙帝圣恩相联系,笔触间尽显恭顺之意。同时对于“盛京”这一在清朝官方语境中带有非凡意义的意象亦有所虚美:“臣时甫到盛京,先用测天之仪,连日测得盛京北极之高密近肆拾贰度,次用测地之仪测得地脉正向南北,而指南针无东西之偏斜,乃天下万国所罕有也”、“况盛京为我朝龙兴之地,其地脉密合于大地南北正向,则其历日亦密合于本地所测之天行者,更为理之当然。”⑤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第148 页。极言盛京地位之崇高以及与天地相契合。两相比较之下,文风上的差异尽收眼底。这一鲜明反差似可进一步印证南怀仁因受众不同,故在不同文本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场以及叙事策略的圆融笔法。⑥具体日期参见: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第148 页。
通过对照不同史料基准,可以钩沉出南氏对拉丁语境受众的信息过滤:在东巡全程的书写中,南怀仁记叙了与自身相关的大量细碎琐事,而此类记录往往不见于正史。然而在其返程途中的记述却一反常态稍显潦草,仅指出回京队伍走了“另一条道路”便再无记录;反而是对南怀仁鲜有着墨的《清圣祖实录》之中,却在东巡返程处隆重提及:“丁亥,上驻跸伊巴旦噶山,加钦天监治理历法通政使南怀仁工部右侍郎衔,以制造炮位精坚议叙也。”⑦马齐等编:《清圣祖实录》卷102,康熙二十一年四月丁亥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5 册,第23 页。在同一日的奏疏中亦有记录:“今钦天监治理历法加通政使司通政使南怀仁将炮位指样制造精坚,既经工部题明,议叙前来,应将南怀仁加为工部右侍郎职衔,又准加一级可也。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奉旨:南怀仁加工部右侍郎职衔,余依议。”①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第147 页。如此重要的史事若在书信之中得以记录无疑能够进一步彰显出康熙帝的垂青与赏识,但在南怀仁笔下却连同返程见闻皆被隐去,不合于全文记述文风与标榜功劳的目的。如此吊诡的反常叙事则需再一次置于多语种文献交构的整体语境中进行探讨。
首先,接受官衔本身即是触犯耶稣会士“誓绝婚宦”的绝对禁忌,这一点南怀仁在长期面对来自教廷以及耶稣会内部的舆论争议中早已清晰领会,而进一步深挖其背后的秘辛却并非仅限于此:康熙帝授予南怀仁工部右侍郎衔的缘由在于其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炮位精坚”的杰出贡献。最初于康熙十三年(1674)南怀仁在接到铸炮任务之时便已从传教士之立场出发推脱此事,但并无收效:“虽然我竭力试图推卸此任,提出这项任务与我们修会的章程完全背道而驰,提出这项工作太繁重等理由,但是皇上根本不听。”②南怀仁著,余三乐译:《欧洲天文学》,第153 页。甚至引起康熙帝不满:“南怀仁若不遵旨铸炮,朕必复禁其教,且置之大辟。使南怀仁知之。”③樊国梁(Pierre Marie Alphonse Favier):《燕京开教略》,参见辅仁大学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编:《中国天主教史籍汇编》,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3 年。即报以武力威吓。南怀仁本人出于对传教事业的保护,身不由己地遵旨铸炮,但又在宗教立场认为其确有不妥,故“于每炮制成后,必在制造局内设台供天主像,自穿司铎品服,虔诚跪祷,行祝炮礼,每炮锡以教中圣人名号,令凿刻其上。”④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第337 页。企图通过天主教仪式进行弥补,以减轻铸炮这一行为对宗教伦理的挑战。
但这一为皇帝制造“杀人利器”的“恶行”在西方语境中依然成为其他修会攻击南怀仁的把柄,甚至被告发到时任教皇英诺森十一世(Innocent XI,1611—1689)处。然而教皇却在向南怀仁的寄信中示以奖勉,认为南氏“最令我们高兴的是如何明智地、适时地应用世俗科学来拯救中国人民,和用它来提高天主教的信仰,使人们感到基督宗教信仰更加有用。”⑤Innocent XI, Innocent XI à 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69.; Pope Innocent XI in Rome to F.Verbist, Noël Golvers, op.cit., 2017, pp.431 – 432.即从运用世俗科学辅助传教事业层面上给予肯定,从而做出有利于南氏的判决。⑥苏霖(Joseph Suarez)神父也在其向罗马方面的汇报中对南怀仁遵旨铸炮一事进行了正面评价:“此工作不应被认为与我们耶稣会的精神有矛盾,因为它为保护我们的传教区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使我们能得到,或毋宁说是夺取天主教的自由。”参见苏霖(Joseph Suarez):《苏霖神父关于1692“容教诏令”的报告》,见G.G.莱布尼茨著,梅谦立、杨保筠译:《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年,第16 页。
由于该表彰发布于1681 年底,此时康熙帝尚未赐衔南怀仁。如果在翌年的报告中把因铸炮有功被赐予官衔之事和盘托出,势必将推翻此前教皇的认可与庇护,同时也会引发反对势力卷土重来,对其个人进行“通过铸造杀人武器攫取世俗官职”的攻讦。对这一事件的隐瞒也合乎于高华士对南怀仁此信件力图“自我辩护”(selfjustification)的判断。⑦Noël Golvers, op.cit., 2017, p.445.
通过上述几例,可明显把握多语文本对证对于《鞑靼旅行记》文本研究的效用所在。在纵向上,诸语言译本互勘可对具体历史地理信息名词的正本清源提供依据;而横向上,对照于中外文史料构筑的知识基准,则可对诸多南氏叙述中暗含的缺漏、曲笔进行钩沉与揭橥。在二者相互结合下,可兼具深度与广度地体察南氏“眼中世界”与“内心世界”。
《鞑靼旅行记》所载内容牵涉广泛,故众多专题研究者依据相应的研究旨趣,从不同着眼角度撷取可用信息,对其史料价值进行提炼。而由于文本流布以及治学取径的差异,国内与域外对于《鞑靼旅行记》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国内对于《鞑靼旅行记》的研究重在其所载的具体史事,而疏于对史料进行深入考辨以及对南怀仁作为叙事主体的探讨。这种着眼角度源于国内的史料禀赋以及学术旨趣:《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以及存世档案等官方权威性文献被树立为相关领域的治史基础,其又难脱正史“常事不书”的窠臼,故如《鞑靼旅行记》等游记材料大多只能发挥“补正史之阙”的参补辅证功能,成为服务于宏观问题下的细节性填充。
从文献写作的契机及其内容而言,《鞑靼旅行记》本身即是缘起于南怀仁扈从康熙“第二次东巡”的全程记述,故其史料信息亦富集于此。国内学界对此专题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学者们多着眼于南怀仁对于东巡相关碎片化信息的记录。
在国内开辟该专题系统性研究先河的《清帝东巡》①王佩环:《清帝东巡》,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一书中,作者运用官方正史材料结合南怀仁的记述辨正厘清了康熙帝“第二次东巡”的仪仗规模、行营驻跸、围猎捕获等问题。而《清帝东巡研究》一书则在《清帝东巡》基础上对诸多历史问题展开深究,以综合全景的视角考察清帝东巡对东北边疆、东北亚国际关系等的影响,在宏观问题的框架构建中运用南怀仁对于东北形势的敏锐捕捉,从而佐证清朝、沙俄与朝鲜间国际关系的微妙变动。②白文煜:《清帝东巡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5 年。
在系统论著之余,亦有商榷具体问题的针对性论述。此类论述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南怀仁的视角佐证康熙帝第二次东巡的深层动机与战略部署③参见常建华:《祭告:康熙帝东巡辽吉新探》,见赵志强编:《满学论丛》第8 辑,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9 年,第113—140 页;杨建林:《略论康熙第二次东巡与抵御沙俄侵略》,载《东北史地》2007 年第6 期,第77—79 页;李兴华:《南怀仁随驾东巡探析》,载《沈阳故宫学刊》2021 年第1 期,第56—54 页。;二是运用南怀仁信件中的估算数据来商榷敲定随行人员数量、道路里程等历史信息,并且着眼于独见于南怀仁记述中的孤证史事。④参见王佩环:《康熙东巡史事钩补》,载《历史档案》1987 年第1 期,第89—93 页;梁继:《康熙东巡二三事考》,载《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第1 期,第33—37 页;闫雨婷:《清帝东巡盛京与清鲜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 年。
而在《鞑靼旅行记》叙述的主线——“东巡”之外,南怀仁亦不惜笔墨地叙述康熙帝与其交往互动的细节,与其“揣摩圣意”的心理活动,故该文成为史家探讨南怀仁与康熙帝间关系进而把握康熙朝传教士群体身份应如何界定的依据。吴伯娅、谢景芳、邱伟等学者着眼于南怀仁“西学帝师”的身份,指出康熙帝要求南怀仁侍驾的原因在于“便于讲学”。⑤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吴伯娅:《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载《紫禁城》2019 年第11 期,第32—45 页;谢景芳、邱伟:《康熙帝与外籍教师团》,载《满族研究》2003 年第2 期,第38—45 页。韩琦认为康熙帝更注重南怀仁等传教士的科技性作用,授意其随行所作的数据采集为此后布局大范围的“大地测量”积累经验。冯尔康则总结了康熙重用并信任以南怀仁为代表的“西士”群体的多维度原因,指出康熙帝与南怀仁之间的关系近乎“密友”,并且深刻分析康熙帝控驭“西士”的治术。⑥冯尔康:《康熙帝多方使用西士及其原因试析》,载《安徽史学》2014 年第5 期,第13—36 页。此外林金水、张先清以及马伟华等学者逐步深入探讨南怀仁与康熙朝容教政策间的关系,指出南怀仁凭借与康熙帝融洽的私交以及其确凿的劳绩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康熙帝的施政方针。⑦林金水:《试论南怀仁对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响》,载《世界宗教研究》1991 年第1 期,第54—67 页;张先清:《康熙三十一年容教诏令初探》,载《历史研究》2006 年第5 期,第72—87 页;马伟华:《国家治理与君臣之谊:康熙颁布容教诏令的考量》,载《世界宗教研究》2015 年第5 期,第148—160 页。
除却文献中的宏观历史意义外,“扈从东巡”亦是南怀仁晚年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其供职宫廷所获荣宠的体现,因而成为南怀仁个人生平研究的关键事件之一。国内对于南怀仁的人物生平研究中,不乏全面通贯地对南氏生平进行梳理并合理臧否的力作;①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163—179 页;崔广社:《南怀仁在华事迹考》,载《文献》2000 年第2 期,第200—214 页;古伟瀛:《朝廷与教会之间:中国天主教史中的南怀仁》,见魏若望编《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1623—1688):鲁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357—402 页。同时也有对南氏立场的批判与商榷。②严雄飞、雷玉明:《西方传教士南怀仁在华活动述略》,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4 期,第79—82 页。其中《鞑靼旅行记》虽被重点采摭运用,但亦少有对其进行甄别与考辨。
上述诸多国内相关学术成果大多沿袭我国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将《鞑靼旅行记》所述历史信息作为处理解决宏观问题的借力点以及实证敲定历史细节的辅证依据,因而对其文中所记述的信息未能着力关注、深入考辨正误并识别主客因素干扰。研究者因领域分野的差异从不同视角提取信息以为己用,故使国内对于《鞑靼旅行记》的研究呈现零散细碎的局面,缺乏对南怀仁对该文书写的探讨以及将其文本视为一体的完整研究。
就域外研究而言,由于《鞑靼旅行记》的书信属性,欧洲作为耶稣会士信件的收受之地有着接触此类文献的先天优势。加之物理空间上难以逾越的距离致使欧洲对东北亚的地理形势观念相对朦胧。不同于我国汗牛充栋的史地记载,欧洲长期以来获取相关可靠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故南怀仁所记内容极大程度上是欧洲对于当时中国东北以及东北亚真正意义上的认知来源,其文本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因此,域外学界形成了重视信件文本并加以考辨的治学理路,侧重于通过对其中的地理信息揭橥西方长久以来所持且因时而变的“鞑靼”观念,不断调试建构东北亚知识体系。
欧洲对于《鞑靼旅行记》研究的滥觞可回溯至参补法国耶稣会神父窦雷恩法译本以及荷兰学者尼古拉斯·维特森荷译本而成的《中国的两个鞑靼征服者史》(History of the two Tartar conquerors of China)③D’Orléans, op.cit., 1854, p.116.,其中探讨了顺治、康熙两朝的史事以及清初“鞑靼”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尤其是借助南怀仁的记述对西方东、西两“鞑靼”观念进行了初步辨正,为后世研究探讨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国内,欧洲对于南怀仁的研究呈现集中化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则归功于鲁汶大学1982年成立的“南怀仁研究中心”(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该中心的诸位学者在致力于中国天主教史研究的同时亦注重“汉蒙研究”,强调以历史文献为根本,结合多学科协作的研究方法,相关学术成果极为丰硕。
由汉学家魏若望(John W.Witek)主编的《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S.J.1623—1688)④John W.Witek, op.cit.该书于2001 年经翻译后引入国内:魏若望编:《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一书是纪念南怀仁去世三百周年鲁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其中涵盖了涉及南怀仁传教、科学、工程、外交等诸多方面研究的高水平文章,是国际南怀仁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诸如米亚什尼克夫(Vladimir S.Miasnikow)、卡丹斯基(Edward Kajdanski)等学者运用《鞑靼旅行记》所载内容则是在于推测南怀仁试图取道“鞑靼”建立清朝与沙俄间的陆上通道,进而把握南怀仁对于中俄关系的影响。⑤Vladimir S.Miasnikow, “Ferdinand Verbiest and Hi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ino-Russian Diplomatic Relations,”John W.Witek, op.cit., pp.273 – 280; Edward Kajdanski, “Ferdinand Verbiest’s Relations with King John III of Poland,”John W.Witek,op.cit., pp.297 – 312.
比利时汉学家高华士深耕于南怀仁书信研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⑥Noël Golvers, The Astronomia Europaea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Dillingen, 1687), Nettetal: Steyler Verlag, 1993; Noël Golvers & Efthymios Nicolaidis, Ferdinand Verbiest and Jesuit Science in 17th Century China: An Annotated Edi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Constantinople Manuscript (1676), Leuven: F.Verbiest Institute / Athens: Institute for Neohellenic research,2009; Noël Golvers, Ferdinand Verbiest, S.J.(1623—1688) and the Chinese Heav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stronomical Corpus, Its Diffusion and Reception in the European Republic of Letters.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3.在系统整理南氏书简之外,《来自中国的耶稣会书信:南怀仁的两封“鞑靼书信”(1682 和1683)与其最古老的印刷版(巴黎,1684)的案例研究》[Jesuit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the two ‘Tartary Letters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1682 & 1683)and their oldest printed edition(Paris,1684)as a case study]一文是具体探讨《鞑靼旅行记》文本的精深力作。其对南氏前后两封关于“鞑靼”的书信进行精炼分析,揭示了寄信之目的:一是让欧洲的教会权威相信中国人的“仁慈”;二是传达清朝高层对耶稣会士的态度,进而把握南氏以在华良好处境对比于西方舆论的苛责,以此在诺耶尔处争取支持。同时该文亦对法文原初译本进行了追溯,推动了学界对该文本流布脉络的进一步完善。①Noël Golvers, op.cit., 2016, pp.43 – 58.
“南怀仁研究中心”中的协同研究员安德伟(Davor Antonucci)尤以“汉蒙研究”见长,重视发掘《鞑靼旅行记》的史料价值并灵活运用于诸多论著之中:《耶稣会对鞑靼知识的贡献:一个研究计划》②Davor Antonucci, “The Jesuits’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artary: A Research Project,”Multi-aspect Studies on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Eds.Ku Weiying, Zhao Xiaoyang.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1, pp.222 – 239.一文从游记、舆图等史料入手,高度评价以南怀仁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对“鞑靼”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功绩,并指出南怀仁扈从东巡是欧洲对于“鞑靼”地区的认知从臆断蒙昧到正确清晰的分水岭。《南怀仁、安多与将基督教传播至鞑靼的设想》③Davor Antonucci, op.cit., 2018, pp.77 – 104.则以《鞑靼旅行记》为立论基础,探索南怀仁巡行途中的宗教性因素,把握其通过目之所及的境况对向鞑靼地区开展传教事业的预判与评估。
对于《鞑靼旅行记》文本内容的细节考据在域外学界亦有成果:庞晓梅(Tatiana A.Pang)所著《南怀仁1682 年满洲游记讹误与问题评价》(An Evaluation of F.Verbiest’s account of His Journey to Manchuria in 1682, its Errors and Problems)④Tatiana A.Pang, op.cit., pp.59 – 72.运用实录、起居注以及《扈从东巡日录》等文献对《鞑靼旅行记》中出现的汉、满语地名进行勘定并纠正了南怀仁记述中的讹误。日本学者园田一龟《清朝皇帝东巡研究》、⑤园田一龟:《清朝皇帝东巡研究》(《清朝皇帝東巡の研究》),第178 页。《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⑥园田一龟:《前清历代皇帝之东巡》,第31—54 页。以及《清朝历代皇帝巡幸东北》⑦园田一龟:《清朝历代皇帝巡幸东北》(《清朝歷代皇帝の滿洲巡幸》)第四册,沈阳:奉天图书馆丛刊,1932 年,第11—18 页。中利用《扈从东巡日录》等文献探讨了东巡间史事、相关部分地名的地望所在以及对应关系;卫藤利夫《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⑧卫藤利夫:《鞑靼:东北亚的历史与文献》(《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献》),第117—118 页。一书依据《鞑靼旅行记》文本勾勒出对照西历与干支纪年的行程轨迹,并且考证了部分模糊的地名。
此外,欧立德(Mark C.Elliott)的《鞑靼的界限:帝国和国家地理中的中国东北》⑨Mark C.Elliott, “The Limits of Tartary: Manchuria in Imperial and National Geographi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3(2000): 603 – 646.借助南怀仁所记述的康熙帝东巡信息,探讨清代皇帝对“鞑靼”(东北)地区的仪式化,进而达到增强族群自身认同的目的。
出于史料资源禀赋的不同以及研究旨趣的差异,国内外对于《鞑靼旅行记》的研究理路并不相同。国内由于传统文献体量极为庞大,故将《鞑靼旅行记》视作对诸多历史主题如“清帝东巡”“东北史地”等的辅证材料,主要仍以汉文文献为中心。而西方作为这一史料直接的授受对象,在缺乏对中国认知的背景之下从一开始就注重该文本的“主体性”,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主干史料进行完整的详细探讨。国内外由于史料富集程度与种类不同,故选择了各自的“知识基准”,并由此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治学理路。
《鞑靼旅行记》这一史料以事件为导向,其内容以南怀仁“扈从东巡”为中心,集聚了大量难见于正史官书的历史细节;同时南怀仁由于对其自身特殊身份的考虑,并结合其所带有的强烈“异质文化”视角,赋予文本以独具一格的主观立场,故该史料在客观史实以及主观叙事上都有极大的探讨空间。而就其文本本身,多次转译后的版本脉络相对繁芜庞杂,衍生出的多种语言版本极为丰富,在极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的同时亦在译传过程中产生诸多舛错与谬误。若要正确处理并运用该史料,首先识别并参补相对完整无误的良好版本是重要的前提,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文本对勘手段,在横向维度上参考传统史料对史实进行厘定,在纵向维度上采摭诸衍生语言版本对文本词句进行推敲,如此则将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更加立体化、深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