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学科预习能力培养策略

2023-03-26 14:54李枝慧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

李枝慧

[摘 要] 通过多种预习方法,提前熟悉新课内容,能够确保学生紧跟课堂节奏,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设计预习提纲,布置多样化的预习任务,多角度、多层次加强学生的预习能力。文章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物理;预习能力;初中生

对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物理知识往往比较抽象,比较考验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为有效提高初中生在物理学科上的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入手,为学生制定有效的预习策略,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在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中,提高预习能力,从而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设计完善的预习提纲,指导学生正确预习

大部分初中生通常不会主动预习,少数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其预习效果也普遍不佳。可见,预习是比较依赖教师的督促和引导的。因此,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设计预习提纲作为指导学生预习的抓手。[1]在预习提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新课内容中的重难点,积极思考教材所提出的问题,并试着完成课后作业,以此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

具体来说,预习提纲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找出新课中所包含的“旧知识”;第二,熟悉新课中的新概念,并尝试进行理解和记忆;第三,了解新课涉及的具体实验;第四,对于新课中简单的物理实验,学生可以试着自行完成;第五,整理新课中提到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除上述五项,对于提纲中常识性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预习成果,并让他们相互点评,指出对方预习的不足,纠正预习中存在的误区。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同时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强化预习效果。另外,对提纲中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等内容,教师则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新课中的结论,让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感受物理学的乐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辅助预习,指导他们借助海量的互联网学习资源,独立自主地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布置多样化预习任务,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投身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预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丰富预习的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预习的乐趣。

(一)布置实验类预习任务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丰富的实验案例,教师完全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实验类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完成将要学习的物理实验,初步了解实验所反映出来的物理规律,以便于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和声音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验类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中利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制作一个简易的“电话”,并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探索新课中的声学现象。这种形式的预习任务,可以很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番实验探究过后,学生会对即将讲授的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新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布置生活化预习任务

大部分物理知识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物理知识科学地解释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开展生活化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布置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布置带有生活化元素的预习任务。[2]例如,教师在讲解“惯性”这一课时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附近的交通情况,让他们通过观察逐步了解质量和惯性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的预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使之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习惯,从而实现预习能力的提升。

三、课内预习和课外预习相结合,传授高效的预习方法

初中物理的预习活动可以分为课内预习和课外预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通常只在临下课前草草交代学生要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而对具体的预习方法、预习目标却几乎从不详细解释。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甚至一些物理成绩较好、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一般也只是在课余时间简单浏览新课内容,这种预习方法显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以致很多学生仍然存在跟不上新课节奏的情況。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都选择在课前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统一进行预习,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跟上上课节奏,但受课堂时间的局限,其预习效果受到的限制也很明显。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采用课内预习和课外预习相结合的方法,先从课内预习入手,集中为学生讲解正确的预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逐渐减少课内预习时间,实现课内预习向课外预习的过渡。这样做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分层布置预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预习需求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预习标准,将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对于后进生来说,统一的预习标准很不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使他们逐渐失去预习的兴趣。[3]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分层的方法,强化预习任务的层次性。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优等生主要是指物理基础较好、课堂注意力较为集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可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对物理学也保持着较高的兴趣;中等生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对物理知识也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在这两个层次之外的学生,则对物理提不起兴趣,学科基础也普遍薄弱,学习主动性也比较差,经常会在课堂上开小差,既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分层布置预习任务势在必行。例如,在教学“杠杆平衡条件”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差异化的预习任务:对于优等生,应该要求他们掌握该课时的全部知识点,且能够深入分析实验内容,思考杠杆达到平衡状态的条件;对于中等生,则应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概念的前提下,了解力臂的正确画法和杠杆平衡实验所需的器材;对于其他学生,显然要降低要求,只要求他们掌握杠杆支点、动力等基本概念即可。通过分层布置预习任务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预习中有所收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总体预习水平。

五、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首先应该设计完善的预习提纲,指导学生正确预习,同时还要布置多样化的预习任务,多角度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并实施课内预习和课外预习相结合的方法,分层布置预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预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预习活动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文超.基于STSE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现状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2]唐黎和.抖音、土豆视频辅助高一新生深度预习物理知识的探索[J].湖南中学物理,2022,37(4):45-47,51.

[3]戴骏.任务驱动下初中物理预习指导的探讨[J].湖南中学物理,2022,37(3):33-34,37.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只因是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复习课——以“压强”复习课为例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