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分析

2023-03-25 05:26丛竹华
中国标准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准确性标本

摘 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应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提升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本院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患者采集标本共计200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均分组别,对照组(常规标本采集方式,n =100),研究组(规范化标本采集方式,n =100)。比较两组标本检测阳性率。结果:在规范化管理模式下,血液样本、尿液样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总样本的阳性例数上比较,研究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能够在全局上提升整体样本的采样阳性率,因此通过对标本采集的流程实施标准化质量控制,利于提升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规范化标本采集,微生物检验,准确性,标本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57

当前,随着医学检验技术以及相关检测自动化仪器的不断发展,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更多地存在于标本采集方面。客观的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对于临床医师正确诊断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标本的正确采集、存储、存放及转运则是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前提。据最新的文献[1]研究结果显示,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比较显著。若是采样错误,出现错误结果,将会降低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程度,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随着中国在检测领域的标准化检测模式的不断推广,我国当前更多的是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颁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要求》文件中的内容,进行规范化的标本采集[2]。本研究中引入了两类标本采集方案,为探讨不同采集方案的应用优势,笔者特设计了本次研究,通过分析采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提出日后改进采样质量的相关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标本资料

抽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本院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患者共计200例。分设两组标本进行采集管理。其中对照组中共采集了100份标本,含有25.00%(25/100)的血液标本、25.00%(25/100)的尿液标本、25.00%(25/100)的粪便标本及25.00%(25/100)的痰液标本。所接受采集的患者中共含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65~84岁,均值(75.80±3.48)岁;研究组中共采集了100份标本,含有25.00%(25/100)的血液标本、25.00%(25/100)的尿液标本、25.00%(25/100)的粪便标本及25.00%(25/100)的痰液标本。所接受采集的患者中共含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64~83岁,均值(75.79±3.51)岁。标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保证两组标本采集质量的同质化水平,两组均是由同一组采样人员进行采样的但是所应用的采集方式有所区别。

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微生物采集管理办法。即为患者就诊后,根据缴费检验單中所规定的项目,参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10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标本采集管理方式,即为在现有检验流程的基础上,应用更为规范化的标本采集方式,以提升标本采集的质量水平。以本研究中所采集的标本为例,进行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痰液标本的采集:为保证痰液采集的纯度,一定要在患者服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痰液标本采集。若是当日患者需要按时服用抗生素,则需要在清晨时,患者未服药时间进行采集。采集时先告知患者刷牙,刷牙时间控制在2 min左右,将牙上的菜叶、龋齿中残留的食物刷出,保证口腔清洁。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漱口3次。然后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将深部的痰液咳嗽至一次性无菌纸杯中,用保鲜膜密封后,2 h之内送检。

规范化管理粪便标本的采集:采集要求同上,是要求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之间采集粪便样本。患者排便之前用温水擦洗肛门,然后排便。采集人员用竹签将粪便标本进行采集。所选取的取样样本中不可含有尿液,同时要多采集几份样本。例如粪端、粪深处及粪便表面。每个部位所采集量约为指头大小即可。所采集的粪便要放置于无菌的纸杯中,粪便上不可有消毒剂或是水渍污染。然后将粪便用保鲜膜覆盖,1 h之内送检。

规范化管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在患者晨起后进行尿液标本的采集。要保证尿液在患者的膀胱内存留时间>4 h,然后尿液也必须是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所采集的。采集前让患者自主地清洗外阴或是阴茎。然后将所采集到的尿液在4~8℃的条件下进行保存,然后在30 min之内送检。

规范化管理血液标本的采集:同样的,血液标本的采集也必须要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同时在采集标本时,患者本身不能存在寒战症状。进行皮肤消毒时,严格按照三步消毒法对患者皮肤部位进行消毒。采集血液后将样本放置在血液培养瓶中,然后立即送检。在所有的标本中,血液样本送检时间要求最短。

1.3 观察指标

比较标本采集阳性率:每组均是采集了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及痰液样本。分别统计不同样本的阳性率水平。

1.4 统计学评析

借助SPSS 26.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数据存在比对价值。

2 结 果

在规范化管理模式下,血液样本、尿液样本、粪便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总样本的阳性例数上比较,研究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 论

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全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微生物标本采集环节。通过重视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检验的质量[3]。但是从当前来看,由于临床就诊患者数量的不断提升,单个检验人员所承担的采样任务过重,这易使得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受到影响[4]。本院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故采用了更为规范化的标本采集方式,最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规范化管理模式下,血液样本、尿液样本、粪便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总样本的阳性例数上比较,研究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规范化管理模式是能够提升标本整体的检验阳性度的,利于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提升。通过分析不同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采集质量的相关因素,能够为规范化管理措施提供可行性的整改方案。

当前,在微生物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可能影响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1)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临床大多数粪便标本的采集是由护士代为负责的,由护工负责转运[5]。但是护工本身工作繁忙,当粪便标本送到检验室时,很可能出现水分蒸发的问题。此外,粪便标本中混有尿液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2)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采血时间不对,未选择清晨;其次是采集及转运工作不到位,导致血液样本原始状态受到影响[6]。(3)尿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抗菌药物;尿液样本的存放温度不合格;尿液样本未在1 h内送检,均将导致尿液的原本状态受到影响[7]。(4)痰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患者所采集痰液的方式不当,例如咳出痰液之前未进行口腔清洁;痰液在咳入到无菌杯时,护士未能及时扣紧盖子,导致微生物进入痰液中。(5)其他因素:如保存方式不合理、文书编写不科学等。这些情况会导致检测标本出现错误诊断或是结果录入错误的问题[8]。

提升当前微生物标本采集质量的相关对策:

(1)规范化采集流程:例如针对不同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时间需要进行严格确定。例如哪些标本需要在清晨采集、哪些标本需要在日间采集等。然后要对微生物标本采集条件进行规范,例如在尿液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保证尿液的纯度,以及尿液是否在膀胱内存在4 h以上。此外,在尿液采集前也是需要进行外阴清洁的;其他的规范化指导内容包括:粪便必须要有指头大小,必须要对中段尿液进行采集等;最后,针对所采集的微生物标本,需要立即放置于无菌杯中,然后扣好盖子进行储存[9]。(2)强化采样人员的沟通:事实上临床的采样人员不仅仅是局限于检验人员,护理人员、医师均能够作为采样人员。若是检验科成员未能对工作人员的采样细节进行明确,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受到影响。若是重新进行标本采集,势必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各科室在培训之前,需要强化与各科室采样成员的采样宣教,以及示范指导,最大限度降低实验误差,保证检验结果科学度。此外对患者的宣教也是必不可少的,告知患者具体的采样方式,并告知患者若是采样错误可能会进行二次采样,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及配合程度[10]。

综上,采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能够在全局上提升整体样本的采样阳性率,因此,通过对标本采集的流程实施标准化质量控制,有利于提升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郭玲玲,陈韵,吴晓英.应用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1):80-85.

张霞.标准化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模式对采血满意度及血液报废事件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2,5(6):124-126.

刘波,张卫红,李松琴,等.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15(11):862-864.

覃琼英, 车汉荣, 王海锋. 本院6 4 3 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J ] .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4(Z1):131-133.

刘善善,李家树,史家欣,等.综合干预对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2):160-164.

朱爱萍.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38(6):842-843.

邓穗燕,郭旭光,李莹,等. BD K ie st r a I no q u l A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J ] .重庆医学,2021,50(4):582-585+590.

王大連.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和运送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20,35(4):220-222.

王冰,李桂花, 姬云翔,等.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J ] .中国急救医学,2020,5(7):667-669+670.

王淑媛,柯培锋,庄浩林,等.标准化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模式对采血满意度及血液报废事件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34(20):2738-2739.

作者简介

丛竹华,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检验。

(责任编辑:刘宪银)

猜你喜欢
微生物检验准确性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