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迪 刘生智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教学模;雨课堂;量化;过程性考核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及,高校的教学必然趋势就是改革。在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各高校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大量具有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但是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目前流行的基于信息化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继承了传统教学的优势,还汲取了数字化教学的特点,以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1]。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为例,对如何开展混合教学工作进行探索。
1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为所有新生专业开设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解决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2]。
1.1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的条件差别很大,教育资源不平衡,接受的教育千差万别,有些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熟练地操作,而有些学生甚至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统一授课,会导致那些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上课感到乏味,基础不好的同学却跟不上,这样很难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达不到这门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1.2 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教学课时少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中包含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16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主要教学内容。在最新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压缩了总课时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的课时数骤减,如果教师还采用以往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很难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1.3 授课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传统
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授课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教师侧重理论的讲解,而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很少,这将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动力不足,而且忽视了对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采取的是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该考核方式会让学生忽视了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能有效完成该课程学、练、用的设计理念。
1.4 课堂上上机演示的知识点,课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例如:Windows的基本操作,Word的排版和文字编辑,Excel表格的计算、排序和筛选,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等。这些内容的操作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演示,但是由于知识点零碎和繁多,尽管老师在演示过程中放慢了节奏,学生在全神贯注听讲的情况下也很难准确地记录好老师演示的步骤。课下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时,往往会感到吃力,甚至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的共性是喜欢使用电子设备,而且对部分网络平台能够熟练度操作,学生更容易接受有较强代入感的视频和动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授课时偏重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遇到问题缺乏独立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随时沟通[3-4]。教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给学生推送其他高校教学名师优质的MOOC视频,视频一般是用多媒体5-15分钟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特点是时间短、形式新颖,通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在教学中弥补了教材内容信息的单一性,而且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弥补不足,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眼界,并且获取学科前沿的信息内容。
3 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考核理念
通过阐述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互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渐积累,后续的学习中很难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而且传统的考核模式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平时作业抄袭现象频频发生,造成了在课程考核方面很难公平客观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凸显学习的成果,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尤为重要,通过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全过程考核的量化,建立基于雨课堂背景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我们平常的传统教学、交互、反馈及教学评价等模式,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且掌握学习成果,以三位一体的形式,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详细地反映出来,这样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如图1所示。
4 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实施
4.1 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在上課前,负责教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然后根据需要讲的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演示文稿、MOOC视频等及所需要的测试题库。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网页端发布学习公告并且明确预习任务,把事先准备的预习PPT上传到雨课堂,利用雨课堂插入视频的功能可以把准备好的MOOC视频、网络视频(腾讯、优酷、哔哩哔哩等)和云盘视频导入雨课堂以辅助学生预习。最后教师再把预习时涉及的知识点融入试题中上传,并且,把预习的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教师不仅能够通过预习测试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而且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另外,雨课堂设置了讨论模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模块中提问,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实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还能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上课时进行统一的讲解。
4.2 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
在上课前五分钟时,教师可以开启雨课堂,并通知学生进入雨课堂平台,在学生进入的同时系统会默认签到,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课前点名的负担,还不会耽误正常授课。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实操性很强的一门课,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着重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学习信心,还可以获得成就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推送随堂限时练习,便于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外,通过学生预习的反馈,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调整上课节奏,共性问题着重讲解,简单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实操。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雨课堂的弹幕答疑功能和教师进行互动,利用雨课堂的交互功能将教师和学生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 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进行课后复习
由于雨课堂具有回放功能,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可以通过观看回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可以利用雨课堂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由于考虑到有部分同学没有电脑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所以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可以在雨课堂的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助学习。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很好地掌握上课时所讲的知识点,共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下作业。
5 课程成绩及过程性考核依据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核体系的设计是基于学生为中心,并且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了课程具体的量化考核方案。构建过程性考核机制是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在考核机制构建过程中教师要跟随课程内容的难度时刻进行优化。本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这个全新的考核模式下,学生期末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来源于课前预习、课堂出勤率、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完全符合课程全过程量化考核的要求,成绩构成如下表1所示。
6 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6.1 线上教学辅助线下教学,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是教师的讲授为主,其最大优势在于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真实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上课节奏,最大程度兼顾每位学生。另外,学生之间也能够相互影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能够被学习认真的学生带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线下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与学生的影响之间存在情感的交流,是其他教学模式无可替代的。线上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能够利用MOOC视频,网络精品课等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可以对学习时间灵活把握,通过教学平台重复观看授课内容[5]。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二者的优点,利用其优势使二者融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6.2 教学过程中减轻学生负担,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就必须做到学生在时间耗时最少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学校每学期对学生需要开设很多课程,而且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混合教学时不要增加学生额外的时间学习,会造成学生对学科的厌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时,要根據学生的时间精选预习内容和课后习题练习,精心设计混合教学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教学最优化[6]。
7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雨课堂教学模式,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学习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参与者,在考核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促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