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纳
随着钢琴作品民族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元素在题材、主题、手法、形象、情感等方面有所体现,以此增强钢琴音乐表现力,更好地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基于此,掌握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应用要点,对中国钢琴音乐持续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弘扬有促进意义。
中国钢琴作品最初出现在教育行业,其传播方式以手动写谱为主,因传播渠道狭窄、传播手段陈旧,所以钢琴作品流传数量较少[1]。萌芽期的钢琴作品主要有《和平进行曲》,其作者为赵元任;《锯大缸》,其作者为李荣寿。即便这类钢琴作品的结构单一,但为后续钢琴作品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20 世纪30 年代,钢琴作品由萌芽期进入发展期,无论是曲式结构还是表演手法,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时期由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钢琴曲极具代表性,作者将中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彰显民族风格,并传递中华民族音乐理念。从民族风格元素应用的角度来看,《牧童短笛》钢琴作品演奏拉开了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民族化的序幕。除此之外,《摇篮曲》(作者江定仙)钢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较浓郁,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夯实基础。
1949 年前后,钢琴作曲家、演奏家侧重民族风格元素在作品中的渗透,从美学、艺术等多角度出发,探索钢琴旋律、钢琴曲调的民族风格化表达。这一时期钢琴作品演奏具有多量性、优质性特征,并且不同地区民歌曲调与钢琴作品逐渐融合,使钢琴作品演奏中的民族风格十分鲜明、多彩。例如,利用钢琴乐器演奏安徽《凤阳花鼓》民歌,意味着钢琴艺术与民歌曲调有机结合。这一时期还可以通过改编曲来实现民族风格在钢琴作品演奏中的渗透,如魏子猷原创汉族民间乐曲《百鸟朝凤》经王建中改编曲,则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因此王建中版本的《百鸟朝凤》被称为真正中国化的钢琴作品。1978 年之后,中国钢琴作品由模仿改编进入多角度改编,意味着在钢琴作品体裁、题材、形式风格、技术技巧、意境等方面渗透民族风格元素,真正实现了民族风格元素的多样化表达,这为我国钢琴演奏事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民族风格元素与钢琴作品演奏的有机融合,既能增强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又能加快钢琴音乐中国化的发展步伐,通过中西方音乐文化交织,真正彰显音乐艺术魅力。对此从两方面进行意义阐述,为民族风格元素向钢琴作品演奏渗透提供助推剂。
我国民族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艺术效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当钢琴演奏融入民族音乐作品,极易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增强民族音乐作品的活力,使其散发音乐魅力[2]。实际上,钢琴音色独特,其音乐元素呈现线性结构,将其用于民族音乐作品中,能够显现美学性、艺术性的音乐效果,使民族音乐重获生机,潜移默化地增强吸引力,逐渐提高听者的审美水平。例如,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在钢琴演奏下创新发展,既增添了艺术韵味,又丰富了听者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钢琴作品演奏风格民族化,延续了民族音乐生命力。
钢琴乐器源自西方,其走进中国需经历一段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得到国民认可与接纳,从而推动钢琴音乐中国化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钢琴作品演奏要在所在民族音乐肯定之上继承、创新,在此期间大量吸收并借鉴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形成内涵丰富、艺术魅力多样的钢琴作品。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钢琴作品演奏风格民族化的体现,展现中国审美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实际上,要想实现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民族化,需要顺利走进大众的审美领域,只有大众理解并包容蕴含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才能使钢琴音乐中国化取得突破性进步。对于钢琴作曲家来说,要广泛且深度挖掘民族风格浓厚的音乐元素,创新音乐思维、丰富音乐题材、改变音乐表现方式,创作极具民族风格的中国化钢琴作品。
题材选择、题材处理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创作者的性格和文艺素养、创作者学习经历和人生体会等影响着思想理念、创作情感、艺术追求等。题材选取质量对创作效果有关键性影响。对于钢琴作品演奏创作实践来说,创作者要适当选材,其关乎钢琴作品演奏的整体风格及传播效果。据经验可知,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大多从民族历史生活、民俗、现实生活、传统艺术、地方文艺、经典音乐、古典文学等选材,并有相应的演奏作品。
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元素还体现在主题方面,具体体现在题材思想、艺术形象两方面。作曲家的经历、创作手法、艺术修养、创作目的等存在差异,所以钢琴文艺作品即便题材相同,但传达的基本思想不尽相同,使得作品主题在广度、深度两个维度存在区别[3]。对中国钢琴作品主题归纳可知,其主题大多围绕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趣味等。其中《黄河》钢琴作品演奏的主题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主,受众通过欣赏这部作品,逐渐内化民族精神,强化爱国行动力。
从创作手法来看,作曲家在钢琴演奏技法与民族曲调结合方面深入分析、多次尝试,创作出民族风格元素浓厚的钢琴作品演奏。例如,桑桐的《友情》钢琴作品中,羽音为主旋律、三度音程为伴奏,同时,搭配五声调式,能体现民族音乐风格,传递民族精神,还能加速中国化钢琴音乐发展进程。从演奏手法来看,民族乐器种类丰富,不同乐器的音色、艺术韵味独具特色,这为钢琴作曲家改编提供丰富素材。
从形象视角分析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元素,指的是钢琴音乐中人物形象的中国化,烘托艺术风格的同时,支撑作品架构。例如,《牧童短笛》钢琴作品塑造的牛背牧童形象十分俏皮、质朴,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童真、童趣,具备民族特点,据此传递民族风情。又如《黄河》钢琴作品将勇敢无畏的船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与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相契合,真正为钢琴作品演奏中的民族风格奠基。
钢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元素还体现在情感方面,这赋予钢琴艺术生命力以及独特的文化韵味。创作者以作品中民族风格为载体,真挚表达内心情感,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为作品二度创作及传播提供可靠支持。例如,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情感表达十分精准、全面,它所传达的民族情感具有较强的共情能力,并不逊色于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情感意蕴。从中能够看出,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元素情感化,贯穿到整个作品,浸润到作品灵魂,让听众得到精神慰藉。
民族风格元素用于钢琴作品演奏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要想真正把民族风格元素渗透到钢琴作品演奏中,并取得良好的演奏效果,促进中西方音乐文化繁荣发展,要掌握应用要点。基于此,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无论是钢琴作品创作还是演奏,都要注重乐曲分析,从意识层面关注乐曲风格,这是民族风格元素运用的关键,也能借此方式深入理解钢琴作品。确切来说,客观分析作品创作来源,并追求旋律美。民族风格浓厚的钢琴作品从创作到演奏,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中特色化器乐是传递音乐语言的有力载体。此外,创作者结合中国音乐单线表达和钢琴多声表达,钢琴作品旋律因民族元素融入而优美,且音乐表现力良好。其中,我国钢琴音乐的旋律中单音的音高动态变化,意味着旋律音曲折多变,展现独特的音乐韵味。因此,演奏钢琴作品时,要突出旋律线条,灵活掌控触键方法,以体现声音的层次性以及乐音的虚实变化和浓淡变化,借此方式烘托中国音乐的文化韵味。实际上,旋律是民族音乐风格存在的形式,也是情感传递的载体,听众在旋律带动下,能够尽情享受意境美,充分感受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风格的艺术魅力,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境界。可以看出,钢琴作品创作者和演奏者要具备旋律思维,据此创新式传承音乐文化。需注意的是,钢琴演奏者要全面、具体地掌握地方音调、语言声韵以及乐器的特点,确保民族风格准确展现。
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点之一,即音乐思维感性化与理性化的区别,进而影响乐曲结构。其中,中国传统音乐的感性思维较强,乐曲结构往往依据内容进行表现。西方的音乐思维、乐曲结构与之不同,均衡性、统一性是乐曲结构和段落布局的基本特点。中国音乐曲式结构的形成,既是文化沉淀的结果,也是民族风格影响的表现。如今多数中国钢琴作品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特点,因此演奏作品时要将结构把握视为风格形成的基本内容。例如,钢琴曲《皮黄》音乐结构延续传统音乐语言,凭借戏曲板式结构吸引听众,但从西方音乐视角来看,这如同分界明显、整体性强的变奏曲,其联系性和整体性是音乐结构的基本特征。
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变化,意味着钢琴乐器音色音响效果的改变,这体现了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具体应用。音色影响钢琴音乐意境表达和作品文化韵味,音色关乎钢琴作品内在艺术魅力以及音乐形象。要想实现民族风格元素的有效运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演奏者要掌握钢琴音色处理技巧,充分发挥音色应有的作用[4]。例如,钢琴曲《二泉映月》改编时,储望华用心分析二胡音色和钢琴音色,在把握主题风格的基础上,灵动变换音色,通过合理调整变奏手法,深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接近二胡乐器的音色,尤其是在二胡滑奏手法模仿方面,凭借各种倚音和颤音去借鉴二胡滑奏音色,延续钢琴作品的意境和文化韵味。具体来说,旋律在音区内动态变化,呈现多样化音色。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弹奏者保持手臂、手指的一体性,连奏式表演,呈现圆润缠绵的演奏效果。弹奏钢琴曲《筝箫吟》时,为准确模拟出音乐箫声,演奏者注意手臂、手指间力量自如过渡,通过适度力量碰触按键,从而发出悠长、婉转的声音,精准模拟音色。对于筝声模拟,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将手掌持平,指尖带有一定力量,用手柔软地把声音“拂”出来,实现成功演奏。
要想实现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演奏中的有效应用,除了强化意识、把握结构、处理音色之外,还要合理运用钢琴踏板,因为踏板在作品演奏中影响音乐风格[5]。对于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完美展现,需要借助踏板力量实现民族风格元素的合理化运用,更好地契合钢琴作品风格。钢琴踏板在声音延长、音色变化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当演奏者灵活操控钢琴踏板,能够演奏出不同音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文化韵味,增强音乐魅力。例如,演奏钢琴作品《筝箫吟》时,演奏者通过控制连音踏板、弱音踏板,呈现悠扬、空灵的音响效果。对于音流强化表演,演奏者需要协配左、右脚踏板,如缓慢松开左脚弱音踏板,右脚连音踏板随之抖动,使《筝箫吟》演奏达到高潮。对于音流悠长化表演,仍需要连音踏板、弱音踏板协调配合,声音由弱变强,最后声音消失,打造悠扬、舒缓的声音效果,进而传递飘逸悠远的意境以及绵长韵味。基于中国钢琴音乐五声性特点,钢琴演奏者要灵活操控踏板,丰富演奏风格。
综上所述,在钢琴作品演奏中应用民族风格元素,既能丰富钢琴演奏方式,又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式传承,呈现独特的演奏效果。要想实现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题材、主题、手法、形象、情感五方面的应用,既要培养中国化钢琴民族风格意识,又要全面把握音乐结构,掌握音色处理技巧,合理运用钢琴踏板。将钢琴作品演奏与民族风格元素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