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阳
从《月光》这首奏鸣曲的章节出发,第一章以舒缓的曲调节奏特征奠定了整体奏鸣曲的大致情感基础;第二章所采用的奏鸣曲方式,在结构上并没有进行引子部分的直接过渡,而是以一种“非旋律”的方式展示出主体的音乐曲调,外加极具动态性的结尾,使整个音乐曲目呈现出完整的奏鸣曲特点;第三章所使用的大跳技巧以及和弦技巧,直接从婉转悠扬过渡到上升的高音区,犹如贝多芬的乐思一泻千里,也展示出贝多芬的个人艺术精神。由此可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无论是内容还是演奏技巧,都是音乐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要想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演奏技巧,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创作于1801 年,是传统奏鸣曲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所包含的艺术特色给当时的人们一定的艺术遐想。不少人认为“月光”(moonlight)一词来源于诗人路德维希,以湖上夜景而得名。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月光”与贝多芬想展示出的《月光》奏鸣曲大相径庭。比如在《月光》第一乐章中,音乐的情绪具有一定的悲剧性质,这一悲剧性质和静谧环境下的夜景所表达的内涵是完全相反的。但“月光”这一名称却延续至今,且深受后世的推崇与热爱,或许也有自身的价值。
贝多芬的作品无论是《月光》奏鸣曲还是《命运交响曲》,均植根于现实生活。众所周知,贝多芬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着耳疾的痛苦,但是他也享受着每一份快乐,尤其是1796 年之后,贝多芬的耳疾越发影响着他的生活,直到1801 年,他在浓浓的悲伤情绪当中认为要创造快乐,要追求梦想。也有部分人认为,《月光》奏鸣曲就是贝多芬爱情的心理体验,在研究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当中,认为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全部爱都给了朱丽叶·琪察尔迪,但是这位贵族小姐却抛弃了他,进而导致贝多芬内心激烈挣扎,在爱与期望中诞生了《月光》奏鸣曲。除此之外,1800 年,法国大革命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一时期贝多芬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已经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刻板形式,追求一种高尚且创新的表现手法,追求完美以及音乐的深刻性。《月光》奏鸣曲也正符合这一音乐美学特征。比如《月光》奏鸣曲的快慢乐章节奏,在原有的节奏当中凸显了真挚的情感,这一真挚的情感犹如戏剧冲突一般,对现实主义进行深刻的心理描写,却又不失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相比于传统的古典奏鸣曲来说,《月光》奏鸣曲最突出的艺术特点不仅是在乐章节奏上具有明显的快慢差异,还是极具幻想式的奏鸣曲,比如《月光》第一乐章所采用“单三部曲式”“二分二拍”“升C 小调”,均是由慢转快的方式,渲染出柔美与沉静的环境氛围,这一氛围明显与题目“月光”交相呼应。
除此之外,从整体第一乐章的情感把控来说,更像是贝多芬失恋后的一种心境表现,在第一乐章中掺杂着较为细腻的情感变化,比如E、e、b 的调性变化以及和弦的运用。不仅如此,第一乐章开始是由一个比较“柔弱”的连音开始的,而在三个柔弱的连音之后,则分解为较强烈的三个和弦。在这一转变之下,可以明显感受到第一乐章有明显的流动感,这也是第一乐章整体创作的基本基调,三个连音结束之后,紧接着分解的三个和弦贯穿了《月光》第一乐章的整体氛围,主旋律如同唱歌一般,像在诉说自己内心挣扎的思念之情,同时还可以通过反复的音乐节奏,感受这种情感的变化。总的来说,《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从整体上来说是较为轻缓的,仿佛清风徐来,娓娓道来,又如月光缓缓升起,不知何时,月沉西山,也标志着第一乐章的正式结束。
《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所采用的是“复三部曲调”以及3/4 的节拍,其艺术特点和第一乐章的哀怨幽静完全不同,整体轻快、典雅。从创作的角度进行揣测,贝多芬安排第二乐章的艺术特点变化可能是在为第三乐章的激情奠定一个过渡,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缓冲”。从音乐细节的角度来说,第二乐章的第一部分采用的是一种“单二部”的曲式艺术风格,而这一艺术风格和主题“月光”的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在降D 大调的基调基础之上进行演奏时,需要作者右手协同完成,进入低音的演奏时,左右手之间则需要交相互替,自然形成一种较为轻快的节奏艺术感。所以,就《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来说,整个乐章的艺术特点是较为轻快典雅的,是前一章的承前,也是后一章的启后[1]。
《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也是给人留有深刻印象的部分。在第三乐章中,贝多芬的矛盾、抗争以及冲动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感当中体现出来。在这一乐章中,贝多芬运用了较多的跳跃音符,可以让人联想到贝多芬及其自身的人文精神。虽然整首曲子被称之为奏鸣曲,但是在整个乐章当中,只有第三乐章才真正体现出了奏鸣曲的曲调特点。而在第二章完成之后,才稍许有小高潮的奏鸣曲方式转变。在这一演奏的过程当中,主要就是利用16 音符进行乐章的分解,以及和弦作为主要旋律,从低音逐渐转向高音,这一气势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不仅是贝多芬主观情感的一种表达,更是在进入14 小节之后,这种急促的曲调出现了突然性的暂停,随后连接了六个小节,外加G 小调的旋律变化,也正式进入了整体的副主题部分,而这一副主题的形式与第二乐章的艺术特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更是与主题“月光”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不仅如此,通过这一特定的顺序进行相互交错演奏,给人以明快清朗的联想之感[2]。
从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来分析,一方面,第一乐章演奏曲多注重重音的使用技巧,所以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的力度,同时弹奏必须干脆,但是这种干脆要控制得住。尤其是在第一章的重音部分,这种重音是一种沉重而又舒缓的节奏,就如同人的叹息一样。除此之外,在《月光》奏鸣曲的前两个小节演奏当中,需要通过右手将重音表现出来,所以在弹第一个音时,必须拉音长,弹奏的力度不能过重,要适中。同时二分音符尽量保持自身的沉重感,而这种沉重感则可以通过长段的旋律表现出来。所以在第一章演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控制手指的力度,从而显得整个演奏过程的节奏是平缓的,通过一种忧伤的情绪进行演奏,干脆又不失舒缓之态。另一方面,《月光》奏鸣曲连音技巧的使用,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是较为常见的弹奏技巧。在进行第一章三连音演奏的过程中,要明显区分连音技巧的使用。比如出现在第一章前十个小节当中,在演奏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三连低音色的稳定性,给人一种稳中求进的感觉,不能过于急躁,也不能过于明朗,否则就失去了与主题“月光”交相呼应的本质和内涵。所以,在演奏《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过程中,要注意重音技巧和连音技巧的使用,从而为整个《月光》奏鸣曲奠定情感节奏[3]。
在演奏《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音阶的使用,因为在传统的奏鸣曲中,音阶的种类非常多,但不同奏鸣曲其音阶使用的效果却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在使用音阶的过程中,要保证音乐效果不变,可以通过控制手指力度,保证音阶使用技巧的一致,比如在第二乐章的结尾,因为音阶跨度比较大,所以在低音区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一定的技巧,但也要注意低音区音乐转化的流畅度。所以在弹奏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手指的力度,以保证音阶可以给人以舒缓的感觉,不会出现高低音突然转换的错落感。另一方面在演奏第二乐章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颤音。对于整个《月光》奏鸣曲来说,其自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古典主义特色的钢琴作品。而在传统浪漫主义钢琴作品当中,颤音的使用就非常重要。其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演奏效果的流畅度以及弹奏的声音是圆润的,而这对弹奏者的手指灵活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演奏第二乐章的过程中,使用颤音时要注重手指的灵活度,尤其是在第二章的第52 小节到60 小节,以及D 大调升降过程当中,颤音的演奏是非常强烈的。因此,想要表达第二乐章演奏的整体技巧,实现第二乐章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要注重音阶的使用,还需要注重颤音的使用,如此才能发挥第二章节的作用,以衔接第一章“月光”的主题情感以及第三章的“一泻千里”[4]。
在演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过程中,要有典型的和弦使用技巧以及大跳使用技巧,这样才能把第三乐章演奏出极强的穿透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和弦的特点就在于自身的穿透力,但是要保证演奏过程当中节奏的一致性。第三乐章的开头就有连续的八分音符,那么在这一部分演奏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采用较重的和弦,这样才可以使整个乐曲从低音区迅速升到高音区,从而表达出一种情绪激昂的状态。除此之外,第三乐章大跳技巧的使用为其演奏增色不少。但是在大跳技巧的演奏过程中,手部的肌肉必须有力量(五指下方的肌肉群),才能表现出演奏跳跃的变化,比如在第三乐章中有几个较为明显的跳跃性,必须通过大跳技巧的使用才能表达出来,这不仅需要手部肌肉有一定的力量,还需要掌心保持一定的弧度,这样才能表现出婉转悠扬且激情澎湃的效果。可以说,《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启了整个浪漫主义时代的表演新形式,尤其是第三乐章中的内心冲突与情感方面的表达更为凸显。比如在第102 小节到159 小节出现了一种“再现”的回忆,这种弹奏方法所表现的就是贝多芬强烈的情感变化。所以一定要有铿锵有力的弹奏方式,才能体现出贝多芬个人的强大意志以及音乐创造性[5]。
综上所述,《月光》奏鸣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极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很多人认为《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极具艺术价值。而在演奏的过程当中,三个乐章所表现出的情感以及演奏技巧方式均是不同的。比如在第一乐章演奏过程当中,要注意重音与连音的使用,以此营造出良好的“月光”基调氛围,而在第二乐章演奏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音阶与颤音的使用,为第三乐章明快的演奏节奏奠定基础。而《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要注意和弦与大跳的使用技巧,从而表现出《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给人以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