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恕道思想融入现代社会治理的四维路径

2023-03-21 21:30崔发展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主体传统思想

崔发展, 廖 璐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社情,应注重推进整体性思维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尤其是要注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理养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儒家学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集了众多道德规范和思想主张,而传统恕道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传统恕道思想强调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等精神。在现代化转化和应用中,能够为现代社会治理在伦理规范等角度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因此,将传统恕道思想融入现代社会治理,夯实治理根基、创新治理理念、健全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格局,对于促进整体性社会均衡治理、激发社会治理深层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传统恕道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恕道”作为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之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倡导以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而如何施行仁并最终达到仁,孔子提出将恕作为行仁之方,要求从自我感受和意愿出发,将他人与自我联系起来,进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由此而言,恕道实则是一条用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方式处理自我和他者关系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准则。

“恕”的提出源于《论语》。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将“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88作为恕的内涵阐释,强调人不要将自己不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从而避免损害他人利益。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72仁者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仁者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得别人事事行得通,实则是从自我正向的需求可施之他人的角度来作用于他人,从而增进他人利益。在孔子看来,恕的施行实则要以人际关系作为切入点。一方面,要求行为主体以自我感受和意愿为出发点,去推度他人感受和意愿,不破坏既定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行为主体又以自我德性、修身等方面的践行从而积极主动作用于他人,不断提升人际关系和谐度。

孔子之后,恕道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恕道在关系范围上有所深化,在内涵上不断深挖,在体系上不断完善。但恕道思想始终未脱离调节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这一思想内核,所强调的乃是一种将自我和他人联系起来,通过将心比心、以己度人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

二、利用恕道思想夯实治理根基,强化党建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社会各种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3]。这就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与社会治理的密切关联。为实现凝聚社会多方共识的目的,打造能够破解难题、坚强有力、富有创造活力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发展,切实发挥党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治优势,以便实现对社会治理场域中的各治理主体的思想引领和行为指导。传统恕道思想融入党建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有力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使社会治理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

(一)用恕道思想促进党的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的思想建设中要求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也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传统恕道思想蕴含“律己要严、待人要宽”“反求诸己”的内在精神,将此精神融入有关党的思想建设的各种培育宣传、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活动之中,不断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促进其反省自律的自我修养提升,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使得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传统恕道思想融入党的思想建设,在社会治理的实际工作中也能不断反思自我言行,以反省自律不断促进思想升华,时刻判断在治理工作中是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从而不断发挥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有益作用,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用恕道思想推动党的廉政建设

从古至今,廉政建设对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至关重要。用传统恕道文化养分滋养党的廉政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坚持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养成严谨、公正、自律的品行。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三严三实”“打铁必须自身硬”等方式,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廉洁从政教育,也彰显了恕道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的精神能够融于廉政建设之中,不断推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民群众做好表率。将传统恕道思想融入廉政建设,为的是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养成心存公正、不偏私的道德品行,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以廉洁、清廉来约束自己,从而克己奉公,秉公办理,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服务于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促进我国社会治理持续、稳定地发展。

(三)用恕道思想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需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将传统恕道思想融入党的组织建设之中,要将其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的内在精神融入党建的方方面面。以反求诸己的恕道精神进行内在加持,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党建的主体责任,锻造起自觉担当、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培养起一批德才兼备、严于律己、公正无私、推己及人的干部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好德行的人才队伍。以推己及人的恕道精神渗透于党组织之中,也有利于党员干部之间人际矛盾、冲突的解决,以尊重、包容、将心比心的思想态度积极处理党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党的上级组织同下级组织、党员个人同党的组织的关系,形成组织内部和谐氛围,从而推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不断增强。有这样坚强党性、担当精神、强大战斗力的党组织,就能在社会治理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始终做到统领全局、协调四方,凝聚治理合力,推进社会整合、社会团结和群体认同功能的实现,全面夯实社会治理成效。

三、运用恕道思想创新治理理念,突出公共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利益群体分化、多元价值冲击、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何推动构建良序社会的社会治理,需要不断汲取文化养分促进治理理念创新。传统恕道思想提倡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实则是把他者视为一个与自己一样不可忽视的人格自主性的个体,在这样的共存意识和平等理念中实现人际互动,谋求共同价值。在社会治理层面融入传统恕道思想,以其内在公共精神创新治理理念,有助于更好调节各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良序社会的形成。

(一)用恕道思想推动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这表明,人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具有类意识。在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其根本来源于价值观问题,在于价值认同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促进了中国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但价值观上的多元化趋势,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利己主义熏陶乃至产生趋利避害的价值观,这些都不利于类意识的形塑。在社会治理层面,社会的和谐进步必然要求个人素质的提高。但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自行完善。个人的道德水平与思想理念和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过程。恕道思想是倡导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伦理原则,彰显的是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内在良知和理性的类意识。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层面将恕道思想融于治理之中,不断引导社会治理主体以恕道作为价值认同和价值共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形成主体的群体性自觉和社会整体力量凝聚的同频共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氛围与健全和谐的身心关系。

(二)用恕道思想促进个体内在自觉

传统恕道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社会治理中如何融入,其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归其本。从个体角度出发,不断提升治理主体的内在自觉,以重建对恕道的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治理主体的行为模式,使得传统恕道精神能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有益作用。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恕道精神教育,努力进行伦理教育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通过多渠道多模式提升恕道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上形成对传统恕道思想的价值认同,自觉培植个体内在的包容、平等、仁爱、公正的道德之心,形成一种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的价值观,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实践方式对待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以人际间和谐共处的思维模式更好应对社会治理需求和问题。

(三)用恕道思想契合多元治理诉求

时代不断更迭,社会治理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在治理结构日趋复杂、治理范围日趋扩大的今天,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变化,亟需更迭以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满足多元化治理的时代诉求。作为实践智慧,传统恕道能够为社会治理理念注入一种契合多元社会现实的公共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要求治理者以德性的教化,以身作则,端正自身行为,认为道德教化、伦理教育在当代社会治理理念中不可或缺,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更要求强制性的法律制度规范、约束社会秩序的同时,更要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尊重社会组织、企业、民众参与治理的意愿。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中融入更多治理主体加入社会治理,形成不同治理主体间的良性关系。

四、融入恕道思想健全治理机制,优化资源整合

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多是基于外在制约,而这种外在制约在当前多元社会治理情形之下,其本身所能够发挥的程度和实施力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究其根本,还是要基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形成人本身的内在向度的治理机制。传统恕道思想突出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以协调人际关系,将之运用于社会治理之中。这就要求社会各治理主体关注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差异性、多元化,进而形成社会治理的叠加共识和行动向心力,从而有助于健全当前社会治理机制,促进各治理资源的优化整合。

(一)用恕道思想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现阶段的矛盾仍是以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不属于敌我问题,而属于是非问题。对于此类矛盾的处理,采取和平方式化解才是正道。将恕道思想融入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方法论之中,采取民主方式、形成民众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形成社会的整体平和局面。例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可本着恕道的精神,采用教育、疏导、说服等方法,使得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氛围中能够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进而满足各方的合理诉求。在调解纠纷过程中,恕道诉诸每个人本有的道德自觉能力,要求当事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适当替他人着想,从自我的具体情境出发去推想他者的处境,将他者纳入自我的视域之中,进而最大限度化解双方的分歧。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使得矛盾在萌芽状态在基层就获得妥善解决,通过有利行径前置矛盾化解机制,更好促进良性社会秩序构建。

(二)用恕道思想促进社会制度公正施行

社会治理机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制度运转和贯彻施行中也需要不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5]当前社会制度在运行层面存在一定问题,在法治和道德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灰色地带。对此,把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恕道融入于社会制度设置和执行之中,能够以其规范伦理来强化责任并监督执行,以唤起人们的理性与良知。在传统恕道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中将其融入立法和政策之中,对违反恕道的人进行相应惩戒,既抵消其不行恕道的既得利益,又要让其付出惨重代价,人们才会慢慢地由迫于外在的约束到习惯,最终使恕道成为内在的自觉,成为人类社会人人遵守的文明准则,以恕道的教化和制度完善促进社会治理机制完善。

(三)用恕道思想提升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水平

当前社会的运行存在着一系列治理风险,需要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通过各种形式对所面对的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恕道思想的融入社会治理,有利于多元治理主体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开展民主协商,更能有效激发各治理主体的风险责任意识,推进各治理主体建立起社会治理风险协同的伙伴关系,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广泛性与自主性,以共同意志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实现社会治理目标。在社会治理层面融入恕道思想,也能以其精神内涵熏陶各社会治理主体,在实践中促进各治理主体遵守治理共同体内部的资源分配机制、权力运行机制以及各参与主体职责权限与任务分工安排,不断完善社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维持社会治理共同体内部的良性运转。

五、浸润恕道思想提升治理格局,促进协同共治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框架是一元主导下的多元并存格局。在此格局之下,如何处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实现和集体利益保障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忽视的重大内容。传统恕道思想融入社会治理之中,有助于激发社会各成员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更能够在基于个人权利和内在尊严的基础上,促成群体的多元价值取向整合和协调。在治理中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促进协同共治以寻求最大公约数,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用恕道思想推进多元共治秩序完善

社会治理共同体如何真正构建并且运转、发挥其成效,必然要求对多元治理主体是否公平参与治理、各社会成员是否合理共享成果、各治理主体是否拥有平等权益等方面进行评估,而这些标准的贯彻落实之基,在于多元共治秩序的形塑。传统恕道思想作为伦理道德原则,深刻强调反求诸己的同时更把握着正视多元性、尊重多样性的开放心态,可融入当前社会主流道德观的弘扬和具体伦理原则的实施进程之中,纠正当前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重效率轻公平、重个人需求轻集体诉求的价值偏差,实现淳厚美善的多元共治伦理秩序。

(二)用恕道思想提升人道精神关照水平

客观而言,技术理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方面,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弊端,造成了社会治理层面人道精神的弱化甚至缺失。恕道思想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顾及他人之感受,内蕴不能粗暴地将一己之好恶施加于他者身上的思想内涵,实则突出表现了对于人道精神的关照和落实,强调要从社会关系中平衡人与人的关系,促成积极价值。将恕道思想融入社会治理格局搭建进程之中,有利于技术理性和人道精神保持适度张力,推进其动态发展。各社会治理主体贯彻落实恕道这一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风尚向善向美,切实巩固治理成效,一切成果为人民共享,增进人民福祉。

(三)恕道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打造,除法律的强制性约束之外,道德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价值牵引,在柔性治理中发挥其约束、引导和规范作用。推行反求诸己、将心比心的恕道,实则就是从道德层面为社会治理提供一条和谐、共赢、平等、包容的伦理性逻辑,以恕道本身具有的社会规范性和调节性,使各群体和个体潜移默化受到恕道精神影响,充分激发起多元治理主体的伦理自主和道德自觉。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德标准、伦理原则培养治理主体的道德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或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群体间和社会个体间的思想认识冲突与利益矛盾解决,不断协调社会治理各因素,实现多元力量整合,巩固社会治理成果,提升社会治理实效,从而真正建构起社会治理共同体所需的治理与伦理相融合的规范体系,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引导,在社会结构稳定、社会人际关系塑造上提供了有益方向。而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治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6]传统恕道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积极融入现代社会治理根基、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格局之中,能够为强化党建引领、促进柔性治理、优化治理机制、促进协调共治等各方面提供有益价值,有助于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此相应,这种融入也将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转化和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有利于切实挖掘深入推进“中国之治”的传统文化资源。

猜你喜欢
主体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