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卫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2022年4月25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再一次对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全面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和重大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任务和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历史观的树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教与学中,深刻揭示和领悟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讲好信仰、信念、道路背后的深层历史逻辑,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培育 “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特别是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效极其重要。历史不仅记述了前人得与失、成与败的经验教训,而且还蕴含着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精华,即包含许多涉及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作出了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曾说,思想与现实利益的脱节必然导致思想的腐朽和片面,唯有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思想,才不至于仅仅“激起暂时热情和掀起表面风潮”[2]287。“纲要”课旨在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奋斗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并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体悟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必然。学生只有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认同、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人民情怀,才能避免表面的虚假认同,触动内心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将所学贡献于国家和全社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时的讲话,从功能上定义了历史和党史,强调作为科学的历史是“教科书”。早在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的讲话中就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一论断阐明在党史学习中历史和党史作为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中国历史的考察,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规律的考察,以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依据,从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初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的今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前进。”[4]“纲要”课在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和更好领会“一条主线”“四个选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对人进行全面培养,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社会认知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纲要”课在对历史追溯中完成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只有在教学中遵循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规律,才能创新性地实现时代和人民给予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1]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引领学生树立人民立场的价值功能,因此,在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必须创新“纲要”课教学。在“纲要”课教学中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与方法的讲授,兼顾思想性与学理性,凸显出鲜明的政治性;又要注重厘清讲好理想、信念背后的深层次历史逻辑,学生才能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内容和课堂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是相对有限的,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必然经历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加强课程建设,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成了新的更高要求。
“纲要”课集历史性和政治性于一体,以历史的“求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理”“增信”“力行”,实现着“述往事,看今天,思未来”的目的。今天的课堂授课方式早已改变了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本讲义,一支粉笔讲一堂”的枯燥模式,但依然存在着“塔西佗陷阱”。如同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主要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差了,抬头率就低了。[5]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抽象”“道理深奥”、理论认知与理想信念脱节的问题,必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填鸭式教育”“一言堂教学”“灌输式讲授”导致的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不强、学生厌学的问题,必须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师生的联系,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建立起寻找史料、利用史料形成具有逻辑性的史料实证意识,从而明确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新时期“纲要”课就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载体、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各方面和环节都必须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才能发挥“纲要”课程“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6]的建设要求。
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7.8%。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革新已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成都理工大学“纲要”课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统一部署下,一方面积极思考: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使“纲要”课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背景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在青年大学生形成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正确的大历史观、价值观中,成为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最具有吸引力的“金课”;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也同时展开了积极的创新和多方面的探索:如何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突破以单纯课堂为中心、以单一教材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黑板知识梳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实现以面向学生成长为中心,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的,强化全过程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经过几年的逐步探索实践,该课初步形成了讲(系统讲授)、听(专题报告)、看(历史题材主旋律电影或纪录片)、读(近现代史学术著作)、走(参观考察)、做(多媒体课件)、演(历史情景短剧、红色家书)、写(《实践手册》)八个环节相结合的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
立足于教材内容,站稳讲台是基础和根本。资料的堆砌、简单的说教和没有历史逻辑的推论无法实现课堂授课的目标。为更好地发挥课堂理论教学讲授的效果,体现“教学内容为王”的理念,教研室统一组织老师集体备课、说课、编写讲义、教案、制作PPT,共同分享教学案例,集体研讨教学重点难点。今天越来越多的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资源以及AR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撑。课堂讲授只有以科学严谨而又生动明了的语言,用翔实的教学资料,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真情实感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史论结合的历史逻辑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由抽象变为具体,变枯燥为鲜活,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达到共情,从而强化感知并最终达到认同的效果。在平时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多提问,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问题时,注意联系当前形势以及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解析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缘由。“着眼于从正面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历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7],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释疑、解惑、明理、增信的作用。
拓展知识和眼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学期学院都会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在线上或线下作关于历史、社会发展的理论相关的讲座或演讲报告。从2016年开始,学院开设“思政大讲堂”,将“热点问题领导讲坛”“疑难问题专家讲坛”系列活动纳入思政课教学计划和弹性课表中,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仅2016年就邀请了张维为、沈国放、陈俨、阮宗泽、罗援、金灿荣、杨希雨等20余位专家学者为师生答疑解惑。各种类型的讲座在学生中受到极大关注和认可,甚至有时候“一票难求”。国内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这已经成为该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在某些特定纪念年或纪念日专门邀请部分老师开展主题讲座;针对性开展师生座谈,交流思想,解答学生的问题,特别是着力解决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解答他们的理论疑难、提供实践指导。通过专题报告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深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特别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的认识,并引发了学生之间积极主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
视觉冲击会带来震撼,沉浸式体验会带来共情。受学时所限,“纲要”课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讲授偏宏大,课堂讲授中很难将具体历史过程展开,语言表达有时也会有局限。如何突破教学过程中时间、空间和语言的局限?如何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的了解,增强视觉效果带来的冲击力?利用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或纪录片就是一种在当下比较好的方法,红色经典作品通过重现历史场景,歌颂英雄人物,抒发革命激情。根据“纲要”课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专题或不同历史事件,在线上学习平台和线下专门组织所有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电影或纪录片,如《圆明园》《甲午海战》《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等。学生通过观看与“纲要”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置身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发生的场景中,历史镜头所再现的生动的史实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内容和老师讲授的基础上,更形象、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国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过程。
建立“纲要”课教研基地,选择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实践平台,边走边看,边看边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的参观和考察就是对峥嵘岁月的重温,就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结合“纲要”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前往参观,目前“纲要”课的定点参观考察点是建川博物馆以及成都周边的红色资源。学生在学习中走出校门,走进家乡,走向山村,走入红色纪念馆和各种历史博物馆,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发现和认识社会问题,用所学习的理论进行分析,寻求解决的思路,这一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了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共产党的光荣传统,看到了身边的英雄和先进,并逐步在行动中展开了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励他们立志成才。
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展示自己在参观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让学生以自然班为单位组织班组活动,如去成都市人民公园参观辛亥保路英雄纪念碑、去瞻仰十二桥烈士、去青白江城厢镇彭家珍纪念馆或者唱红歌等等,了解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在四川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出现的历史人物,使历史更鲜活;或者利用寒暑假去家乡附近的红色遗迹参观学习,最后做成PPT课件展示分享。每学期组织的学生动手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登上讲台讲思政课,让学生得到了较大锻炼。近2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讲思政课”都获得一等奖。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互相协作意识。而且同龄人之间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的积极的交流和影响,弥补了师生之间因年龄的差距带来的某些隔阂感。
“历史情景短剧”是情境教学法与参与式教学模式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历史情景短剧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符合国家有关课改的政策和要求,且更具形象性、直观性、主题性强、情节简单、人物个性鲜明、吸引力强、学生参与度高,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意义重大。历史情景短剧属于“纲要”课教学理念的创新,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历史情景短剧由教师命题或确立主题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任务下达之后,学生查找资料、把握主题、编写剧本,自编自导自演。剧本的编写必须严格建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达到客观、精准。剧本须严格服务于教学主题。老师们集体为剧本把关,确保剧本符合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坚持情从史出、史论结合、寓教于乐。剧本内容的呈现控制在10分钟内,正所谓“剧不在长,有魂则灵”。“纲要”课本上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在初高中已经掌握,但大多数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论的理解仅限于浅表化的死记硬背,由于缺乏自主性的探索和思考,很容易遗忘。历史情景短剧引导学生通过团体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系统梳理历史资料,设计短剧剧本,以历史主人翁的身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学生不但懂得了是什么,还明白了为什么,使初高中知识和大学知识有效对接,互为补充,认识层次进一步深化。总之,历史情景短剧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纲要”课的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忆古思今,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将情感体验升华、将教材知识体系总结、将实践活动“留下”,便是《学习过程记录和实践手册》的作用。《学习过程记录和实践手册》是全体任课老师共同编写的,与“纲要”课教学内容衔接,囊括学生课堂学习、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小团队组织的实践活动、个人的实践体验活动等全部内容的一本学习小册子,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在课堂学习、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结束的期末,完成规定和自选的相关内容的总结和填写,在期末课程结束时统一上交给任课老师,经老师批阅之后,视完成质量打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在每一章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后写总结要点和感悟;在参观“纲要”课教研基地后写精神内涵与体会;观看有重大教育价值的电影或纪录片后写事件影响和观后感;读经典著作后写读书报告;或组织学生利用假期,结合家乡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进行社会调查后,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抓住学习中的所有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手段。通过《学习过程记录和实践手册》将上述实践活动升华为理论认识和学生的自我感悟,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学生阅读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学术著作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辨识力。历史显然具有与自然存在同样的客观性,但历史的书写是由人完成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历史评价。引导学生读学术著作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分辨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每学期根据教学任务,教师对“纲要”课的阅读书目开出清单,提出总体要求,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在讲到具体章节时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书籍和文章。如讲到第四章时,读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彭明《五四运动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等文章和讲话。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学习。读书成果的检验融入到了《学习过程记录和实践手册》,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撰写出读书笔记。读学术著作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还可以和教师的讲授及其他方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听、看、走、做、演、写、读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探索出来的八个重要环节,每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交错,每个环节分别起到不同作用,从而相辅相成。“纲要”课教学实现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辐射和结合,从而构成了现在的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变得立体、直观、形象和生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也有情感的共鸣;既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了认识,又让“道理”变得鲜活。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纲要”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纲要”课也更有效地发挥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作用,实现了从历史教学角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转换,学生由“苦学”转为“好学”,再转为“乐学”。
“纲要”课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着八个环节展开,紧扣“纲要”课的课程目标,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树立大历史观——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实现了从书本上完成学习历史知识的目标,让学生了解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头脑中的具体历史知识点转化为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经验和历史必然规律的认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立体体验式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历史知识的正确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提升了认知度,从而逐步树立起大历史观,坚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认识,避免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纲要”课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大历史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历史,增强历史自觉。毛泽东同志把这种方法叫做“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8]400。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历史,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对历史的连续性进行深入思考,看清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坚持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历史。就中国来说,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特殊的国情,注定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树立正确三观——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清过去、认识社会、了解人生、明确自己,从多方面获得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注重民族和时代精神教育。“历史……是涵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根基……历史教育则是通过以史育德、以史育人的功能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渠道。”[9]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一部“百科全书”,包含了前人对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了解、学习,逐渐使学生体验其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育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学会与他人合作,理性思考,做出正确判断,从容面对人生、服务国家、社会等。[10]
锻炼综合能力——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模式,而是多维度的评价,从而真正引导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加以重视和锻炼。而且,在课程模式的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动起来,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前期策划、中期准备和后期活动组织中,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并让他们在全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提高精神境界——历史发展可以为人类提供历史经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加深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广阔世界,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丰富的内在精神滋养。该校通过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设计展开,使课堂教学等环节激发的情感向内心递进,并促使情感升华后转化为理想、信念和行动力。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非常注重引导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升华:通过了解参观博物馆或爱国主义基地,有目的地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微电影或情景剧,让学生从真实的、鲜活的、有温度的素材中体会到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体会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
“纲要”课教材内容时间跨度较长,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学术难点比较多,教材体系史实叙述简单而议题宏大。具体的教学环节展开要做到史论结合、深入浅出,避免以论代史和简单空洞的叙事,实在是难事。只有充分利用好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立体体验式教学环节的全面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大历史观,关注现实,把握热点才能真正发挥“纲要”课资政育人的作用。[11]
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实现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广泛参与,拓展和延伸了思政课堂空间,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了情感体验,但仍然还有许多工作和环节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今后该课程组将进一步建立真正落到实处的“纲要”课教学模式,把“纲要”课建设成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依托丰富的史实和各种红色教育资源,讲好、讲活、讲深课程内容;创新凸显创造性与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不流于形式,不流于表面;通过直观鲜活的红色故事、纪念场馆、案例、图像、影视作品,将课堂讲到田野上,将课堂搬到纪念馆;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有针对性地参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学习理论、运用史料、感知社会、体验人生,实现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的统一,从而达到印证理论,感受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夯实筑牢立体体验式教学中的每一环节,“纲要”课才能真正做到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