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颖华(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
中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规律和学习状况存在差异,有些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长时间凭借机械记忆来学习语文知识。中学语文诗歌的学习难度明显递增,考验学生的日常积累、学习习惯、综合能力。为了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重视中学语文诗歌的知识衔接,从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学生学习差异出现的原因,着眼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诗歌的知识,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考、领悟的高质量学习环境,促进其语文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领域内容。核心素养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也能够作为一种高质量教学理念、目标,在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现就四项核心素养内容进行介绍。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学生获取信息、实现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结合实际阅读材料开展写作活动,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满足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升需求。
思维发展与品质素养,是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文化品质。教师借助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影响,在口语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读写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能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把握,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指学生感知、欣赏、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发现其中的美,学会欣赏并创造美,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之能够感受到所学内容中的文学价值,不断促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觉弘扬、传承的意识。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使之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的多元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不同形象的塑造技巧与方法,体会其中的文学审美价值,感受民族气节,提高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在实践探索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积极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中学语文教学衔接,是指在中学语文过渡期内开展的教学活动,意在根据新《课标》的指导,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学生已经积累的语文知识,分析和组织全新的知识内容,帮助其在新旧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搭建思维连接的纽带,结合中学语文教学需求,进行查缺补漏,便于学生更好理解新知识。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未能处理好衔接教学中的不同环节,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和阻力逐渐增大,现就语文诗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中学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前后连接的整体,教师应该多关注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基础诗歌篇幅较短且易于理解,学生无须依赖前期的学习经验便可以进行深入理解,但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诗歌难度逐步增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明显提升,较大的教学内容跨度,不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中学教材的诗歌相对简单,但在学习方法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造成学生出现对古典诗歌理解脱离文本的现象。部分教师把学生当作信息的接收容器,没有对诗歌中的文字进行深入解读,仅是单纯引导学生翻译、背诵,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促进其思维发展。
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诗歌学习质量与教学衔接质量。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自主学习意识会明显增强,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知识点衔接问题,导致出现“知识断层”,难以准确理解中学语文诗歌中字词句篇的含义。针对此种情况,有些教师会选择主导课堂的方式,帮助学生反复背记重难点知识,目的在于修补学生的“知识断层”,但被动学习占据主导,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很容易使其形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中学语文诗歌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衔接质量的最直接因素。一些学生对于故事、小说类课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不浓,这将导致其将理解诗歌看作极为困难的事情,不利于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和审美素质的发展。较弱的审美鉴赏能力,导致学生对诗歌没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甚至会出现敬而远之的心理,这样非但不利于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衔接质量的提升,而且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针对跨度较大的中学语文诗歌衔接教学,教师应当适当调整教学方法,采取前引后连的方式,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材、新学法。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中引申出全新的诗歌内容,比如在讲解过程中,联系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进行讲解,通过类比分析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似曾相识的学习环境,坚持以旧带新,在知识衔接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之快速适应诗歌学习。
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雪》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播放《沁园春·雪》配乐朗诵的音频,适时调整“直白翻译、机械背诵”式的教法,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诗歌衔接教学中进行“前引后连”,从耳熟能详的诗歌内容入手,利用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引出全新的教学内容,即结合学生学习过的《江雪》,引出《沁园春·雪》,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对比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和毛泽东的“万里雪飘”,初步了解毛泽东的伟大诗篇。然后,将两首作品进行比较,同时引入古典诗词中描写雪景的诗句或词句,以旧带新,给学生营造一种似曾相识的诗歌学习环境,使之在知识衔接的同时,了解描写雪景的技巧,增加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语言建构。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词句有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联系《别董大》中“天下谁人不识君”名句,感受《沁园春·雪》中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分析其中语言应用之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景,自然过渡语文诗歌衔接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构建与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把握诗歌中所描述的雪景特点,使之深入体会毛泽东的壮志雄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将学生视为信息容器,单纯向其灌输语文知识,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坚持“授人以渔”,在学生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来进行观察、思考、记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诗歌学习习惯,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寓中学语文诗歌衔接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效落实新《课标》精神,构建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高质量课堂,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观沧海》的过程中,首先,要介绍《观沧海》的体裁,使学生明白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受到了启发,创作了此首四言诗,再引申出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引导学生思考曹操的政治理想,结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的故事,分析曹操渴望建功立业的欲望以及强烈的个性,体会魏晋时代文人的诗歌创作风格,使之初步形成诗歌思维。然后,教师要传授诗歌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侧重分析重点字词的内涵,如“澹、竦峙、萧瑟、哉、咏志”等,从不同角度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汲取诗歌中的积极思想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教师通过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高质量的诗歌学习方法,培养其优秀的语文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通过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联系与曹操相关的“智激袁绍”“煮酒论英雄”等故事,引出名著《三国演义》,分析名著中的典故,联系《观沧海》中的比兴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曹操表达感情的技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提升中学诗歌教学衔接的质量。
学有法,但无定法。步入中学校园的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而教师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科学归纳、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有助于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总结,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取长补短,立足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使其能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中学语文学习,不断提升语文综合水平。
例如,在讲解《行路难》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呈现一幅太行山风景图片,引用学生学习过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诗句,指导学生从文字之美、情感之浓、意境之妙三个角度入手,科学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让学生透过文字体会“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结合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的艰难,体会诗歌之中浓厚的情感,结合诗歌意境,与李白进行情感共鸣,获得独特感受,初步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素养。然后,鼓励学生介绍不同的诗歌学习方法,在共同讨论中取长补短,使之明白中学语文诗歌学习的难度是“螺旋式上升”的,大部分知识已经学习过,只是现阶段所学诗歌知识相对复杂而已,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赏析的同时,鼓励学生据此改编散文片段,创新诗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内化诗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中学语文诗歌衔接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感知诗歌精髓,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借助教材中提及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提升诗歌衔接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登飞来峰》的过程中,首先,简单介绍“王安石变法、熙河开边”,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悟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开展朗诵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之能够在初步品味诗歌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消除学习新知识的抵触心理。然后,介绍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玄中记》,讲解王安石深受“闻说日升听鸡鸣”的影响,并寓“不畏浮云”精神于诗歌之中,使学生能够明白王安石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不惧怕奸邪的决心与勇气。同时,开展资料收集活动,鼓励学生从诗歌创作背景入手,利用工具书、文化典籍、互联网浏览器搜索“王安石变法”、《玄中记》,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思考了解王安石的政治主张,使之深入感知《玄中记》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教师立足诗歌赏析,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就“身在最高层”分析诗歌的多义性,体会全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总而言之,新《课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衔接问题,拓宽了教学实践研究的视域,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出现断层的原因,并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和策略,不断提升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效果。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深度教学与教学衔接相融合,能够妥善处理教材、学习方法的衔接,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使之养成良好的诗歌学习习惯,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