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工程 项目驱动
——学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3-03-21 19:52朱晴怡
江苏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育人学科

朱晴怡

2022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实施,如何提升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摆在中小学校面前的重要工作。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无锡一中”)对全校教师队伍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从学校整体层面来看,大多数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较高,具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需求,但存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骨干教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从学科组建设来看,大多数学科组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科骨干教师,但不同学科组名特优教师数量差异较大,个别学科组存在师资紧张问题,学科组教研活动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教师个体来看,一些教师虽然个人能力较强,但是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升;课堂教学基本功较强,但教研、科研意识有待加强;教学评价侧重于纸笔测验,多元评价方式尚未常态化开展;课堂教学较为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科育人能力尚显不足;学科教学能力较强,但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了改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无锡一中以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江苏省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为平台,通过塑造“求进学者”的教师形象,开展教师分类工程建设,构建多样化的研修课程,以项目为平台和抓手促进教师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塑造学校教师形象,锚定专业发展方向

教师的形象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反映了特定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1]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家校社的协同育人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形象”指引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反映学校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和社会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生活。学校一方面征求学生、家长对理想教师的期望和意见,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大讨论并进行专家论证,最终将“求进学者”确定为教师形象培塑目标。

“求进”取自学校校风“读书、明理、求进”,具有如下三层含义:首先,教师要有一种在新课程实践中奋发有为、主动探索的精神状态;其次,教师应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自我、超越自我,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最后,教师要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教师团队要拥有奋楫者先、敢闯敢试的先行者的志气,改革创新争当高品质示范高中排头兵的心气,重新出发再创辉煌创业者的朝气。“学者”表明教师要以成为学者型教师为发展目标。学者型教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洞察力三个方面。[2]学者型教师意味着要拥有立德树人的教育信念、教学专家的技能、卓越的核心素养和个性化的教学主张。“求进学者”教师形象引导全校教师以培育时代新人为价值追求,以成为学科专家为专业追求,以融合育人为育人方式追求。

二、实施分层培养策略,形成人人出彩局面

针对处于职业发展不同层级、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采取分层培养策略,是提升教师研修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无锡一中实施“四大工程”建设通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大工程”是覆盖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职初期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未来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和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工程(面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针对不同发展层级的教师,无锡一中设计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研修课程和培养策略。职初期教师培养工程主要通过聘请导师、组织教学基本功大赛、开设教学研讨课等方式开展,注重职初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引导,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主要通过教学示范课展示、优质课评比、聘请教育教学双师傅、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开展,注重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的培养;未来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则主要是采取“一对一”的导师制,邀请市内外知名教授和特级教师进行指导,同时搭建高端资源平台,通过支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开设市级及以上公开课等方式培养在学科领域有专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注重引导骨干教师形成教学特色,形成教学主张;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主要通过与大学合作,以高级别课题与项目研究等方式开展,注重引导高层次青年人才明晰目标定位,发挥研究所长,在高起点、高平台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构建项目实施平台,促进不同群体合作

分层培养教师能够有效促进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某一项目为平台,构建由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研究特长的教师组成的新型学习组织,有利于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视野、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组建这样的学习型组织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以成员之相异破学科之“界”、经验之“界”、能力之“界”和专长之“界”,让团队资源的丰富性和研究的生长性成为可能。[3]

无锡一中现有“文化自信·江南文脉”“为未来而学:普通高中智慧学习的实践探索”“大模型教学:深度发展科学思维的高中理科教学实践研究”等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学校组建研究小组,在小组成员的选择方面,横向上打破学科壁垒,纵向上联结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并以共同愿景与相似研究方向为原则,通过开展跨界教研、项目实践等方式促进教师成长。以“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为例,其核心成员来自于思政、语文、历史、地理和化学五个学科,既有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也有学校骨干教师,还有青年教师。团队以“传承江南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研究项目,通过课程构建、资源建设、跨界教研等方式促进专业成长,团队成果获2021 年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除了江苏省内涵建设项目研究小组以外,无锡一中还有“融合·求进”好教师团队、省市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求进读书会、成志研修会、STEM 研修小组和各课题研究团队等多个学习型组织,每个团队都有相应的研究项目。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网格教研”“微项目”激发教研组教师开展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做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方向、人人有成果。

近年来,无锡一中的教师在职称和荣誉评比、教科研能力提升、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这表明基于分类工程、项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策略成效明显。未来,学校将继续按照《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