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林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了71 次,是标准的高频词,这使报告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经历数不尽的坎坷,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便是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着力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笔者以为这一根本问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首先必须是中国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育“人才”,一定是中华之人才;“立德树人”,立的德首先一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德。因此,学校无论建设怎样的文化,抑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段文字实际上巧妙地呈现了中国形象的形成过程。笔者认为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解”的过程。美国教育家维金斯认为,“理解”包含六个侧面,分别是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个侧面逐渐形成了一个理解闭环,最后呈现一种基于理解的行为表现。学校文化建设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任何话语都具有符号层、意义层和价值层三个方面的意义,学校文化往往需要一个话语表达,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对这个话语进行传统文化溯源,走进传统文化的价值层,从而让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产生根本的认同。如有学校进行了这样的溯源:“至善”,语出《大学》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然后再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规定几条关于“至善”的行为标准。然而,这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只有将文化的话语表达揉碎了,才能让其意义自动散发出来。
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他们是如何解释与阐明的呢?他们先解释了“止于至善”的每一个字,然后对“止于至善”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进行了溯源,之后又对“八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进行了溯源,并对“八目”与“止于至善”的关系分别作了解释。在这个基础上,东南大学又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对“止于至善”作了阐明,认为“止于至善”在当代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的背景下,是跟古代具有同样作用的,并结合新时代对办一流大学的要求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止于至善”的时代要求就是“完善自我,关爱他者,追求至善,保持卓越”。这样的解释和阐明,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然而其根依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并在其时代要求的阐明中隐藏和弥散着。如有学校试图建设“活泼”文化,那他们也可以像东南大学那样,首先对“活”和“泼”作一个揉碎的文化溯源(“活”有“逼真的”“生动的”“不固定”的意思,“泼”有“有胆魄”的意思),然后从“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层面对“活泼”进行更全面的文化溯源,最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活泼”生命的需求进行整体阐释。如此,学校文化底蕴无疑会更加厚重,也更能得到师生的强烈认同。
关于“应用”,很多省份开展了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创建活动,在申报和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特色做法,比如进行课程建设、论坛交流、文化评价等。这些显性叙事中往往还包含学校文化的隐性叙事,倘若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照,学校文化建设能走得更远更实。但是,让学校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加行稳致远的,还有“洞察”。所谓“洞察”,就是反思和批判。比如有学校建设“博雅”文化,对“博雅”作了文化溯源和现当代解释,也作了诸如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应用,但校长却发现师生并没有增加多少“博雅”气质,校园文化味也逐渐稀薄了,后来校长意识到,这是因为缺少“洞察”意识。
如何进行洞察?笔者以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训育。赫尔巴特认为“训育”指的是引导主体对自我进行审视、管理和控制,然后在行为中固定自己的性格。学校传统文化的训育主体应该是校长、教师和学生。比如上述“博雅”文化的建设,依据学校对“博雅”的文化溯源,以及学校提出的“德行博大、学识渊博、多闻博智;品格高雅、气质儒雅、举止优雅”具体要求,校长要审视的是自己有没有做到“博雅”,有没有为师生提供“博雅”的资源和表现的场域;教师要审视的是自己有没有做到“博雅”,有没有为学生提供“博雅”的资源和表现的场域;学生要审视的是自己有没有努力做到“既博又雅”。正是因为勤反思、常训育,该校“博雅”文化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很快就融入师生的生活。二是交往。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互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交往)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这句话虽表明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但也说明文化需要在一种交往的氛围中生长。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必须落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实际上也是一种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这就需要适时的“相互提醒”。正如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教育集团的刘希娅校长所说:“我们学校的所有老师时时刻刻都在相互提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也很清楚。”正因为这样,该校的“红梅”文化散发出浓浓的传统文化味——“相互提醒”让该校师生逐渐形成一种“红梅”意识,促进了学校“红梅”文化的深化。
所谓“神入”,就是同理心,站在他者或世界的立场思考问题;所谓“自知”,就是知道自己还存在不足,并且能分析原因。这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校文化建设不是要缔造一座世外桃源,而是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站在他者的角度(包括世界和未来的角度)来反观自己。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推己及人”,并且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长性。因此,学校文化更需要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从而适时发现自我超越的可能性,而这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
笔者所在学校的文化主题是“贤雅”,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尚贤、齐贤、达贤”的中华文化之德的学习,致力于培养“儒雅、文雅、雅致”的学生。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我们发现学校的“贤雅”文化过于倾向“内修”,而在“解决问题”“实践创新”“勇于探究”等改造世界、造福世界的素养培育方面缺少解释。于是,我们主动邀请专家寻求学校文化的超越。专家认为,学校“贤雅”文化本有“尚贤”“儒雅”等意思,很符合“立德树人”要求。同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学科实践”“全科育人”等新概念,它们将是一种十分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现代文明的“贤雅”气质。于是,我们毅然决定申报“贤雅学堂:全科育人学习方式变革的校本探索”的省级课程基地项目。专家评审后认为:该项目既具有传统文化的特质,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是学校在文化方面的一次“守正创新”探索。正是因为我们站在现当代、未来、世界的角度思考,发现了学校文化的局限性,并再次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我们才实现了学校文化的超越。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等六个“坚持”。笔者以为,每一个“坚持”中都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学校文化建设也应该如此,可以百花齐放,可以生动活泼,但一定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唯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中国精神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