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鸣镝
(广州越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
现阶段国内外环境日渐复杂,我国经济发展应将重点放在效率提升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问题。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属于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组织,若想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国企高质量发展进行带动,因此重点探究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意义重大,是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其做出了明确定义,即有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主要由企业最高行政管理人员领导,并且,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业务指导,具体包含较多工作内容[1],如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因为国有企业具备政策性、行业性、市场性以及福利性等特点,其实际发展中,内部审计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可有效治理国企内部经营环境;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对国企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且还能对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及工作绩效的真实性进行评价;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监督、约束与激励机制进行了解,对管理人员工作行为加以约束。
若想实现国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重点从国企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入手。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会对国企治理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能够使企业治理工作不断完善,获得更强的治理能力。国企发展中会涉及较多的相关利益群体,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科学、客观的内部审计评价,一方面,可对各方利益主体权利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可提升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治理成效,并且,内部审计工作中,能够起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作用,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约束机制,使国企治理结构得以持续完善,形成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对企业权力运行加以规范,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下,使监事会、董事会与股东会相互制衡。
国企业务模式具备复杂化及多元化特征,在经营管控上往往难度更大,而内部审计工作属于国企内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内容,主要是以内控为主线,将风险为导向,立足企业管理流程及经济活动情况,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实施统筹规划,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找准企业内控工作中的风险信息,通过分析评估,最终对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风险加以明确,对各类风险进行揭示及预警,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风险防控能力,并且,能够保证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良好发挥,使制度更具刚性,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问题,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较强的政治及社会功能,并且在逐渐发展中,逐渐向重点基础设施及关键领域迈进。国企若想实现持续发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决策作为重要支撑,而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可使企业决策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及预见性,能够对未来发展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进一步提升决策效率。
第一,合理制定审计计划。国企年度审计计划制定环节,不仅要突出重点,还应使审计具备较大的覆盖面,能够结合以往出现的问题与风险事项,根据行业特点,对审计项目进行梳理。当审计资源固定时,审计计划制定时需要保证数量与质量相协调,不可一味地扩宽审计覆盖面,以免审计人员盲目追求审计数量[2],无法保证审计质量。
第二,重视审前调查,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内部审计环节,审前调查尤为重要,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审计事项进行深入调查,并做出精细分析,明确审计方向,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细化分解重点事项,结合国企业务及财务实际情况,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
第三,强化过程控制。国企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将审计质量与深度放在同等位置。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需要对问题做出深入挖掘,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升内部审计效果与质量。
首先,保证内部审计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具体工作环节,一些国企中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通常会受制于其他部门,无法获得较好的审计质量。因此,国企应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使内部审计部门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保证其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顺利开展审计资料获取、督促问题整改等工作。
其次,构建内部监督协同管理机制。国企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执行环节,会发现内控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利用科学分析的方式强化风险防范,树立科学的内控意识及理念,实现内部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还能够通过内部审计中的多种手段,对国有企业权力运行机制及议事决策及时关注,深入了解企业职责权限及议事规则,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企业职责及组织规划,协调处理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及人员间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段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内部制衡机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最后,国企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科学制衡内部控制,从整体上提升国企管理水平。年度战略目标制定时,国企管理人员应细化分解战略目标,将其分成若干小目标向各部门中进行分配,促进战略目标良好实现的同时,使其更具针对性。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前,审计人员对企业战略目标及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目标可行性,促进战略工作的良好实施。
首先,对审计问题整改制度加以完善。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中,应不断完善审计问题整改制度,对企业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加以规范;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强化跟踪检查与整改落实,特别是在重要审计问题上,需要做好现场检查、核实督办及跟踪检查工作,并且还应将最新动态进展情况向集团负责人进行汇报;若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建立全面且详细的清单,保证整改落实效果。
其次,有效执行审计问责制度。国企应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科学制定审计问责制度,向管理人员考核奖惩中引入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审计中若发现存在重大管理漏洞、重大决策失误,应查清事实,深入分析主要原因,必要时应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移交,严肃开展问责;若存在重大失职渎职及违规违纪行为,应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移交处理。
最后,构建内部审计长效机制[3]。国企管理人员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业务管控效果,与国企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在内部审计工作持续开展中,可有效改善国企决策中的不足,使管理人员获得更加专业的数据信息,从而使项目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除此之外,内部审计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能对国企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准确识别,有助于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科学管控,所以国企应构建全面且完善的内控方法,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流程,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第一,强化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当前环境下,信息技术得以不断发展,使国企经营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使其面临较大的冲击。新时期下,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应加强科技强审,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系统,形成数字化审计模式,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同时,有效拓宽内部审计范围,实现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需要重点做好先进信息系统的利用与开发,构建出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系统的审计接口,如办公系统、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投资系统及成本系统等,对各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采集,构建内部审计数据库,基于大数据分析下,为审计项目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找出审计重点,明确审计方向,更加精准地实施审计判断,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第二,优化内部审计方法。若想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落实,需要对内部审计方式进行不断创新。结合具体业务类型,实施对症下药,科学选择针对性的审计方法[4]。不仅要进行审计资源整合,还应引入新的审计思路及方法,实施动态审计联合静态审计、现场审计联合在线审计,并做到过程跟踪审计与专项审计并重,提升内部审计效果及质量,保证审计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此外,若想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价值,需要强化内审结果运用,可构建科学的审计结果通报制度,保证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整改工作良好实施,在企业目标绩效考核中引入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保证工作人员可更好地履行职责,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还应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在各部门良好配合下,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提升审计问题的整改效果。
国企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水平,会对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国企应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实际工作中,国企应做好复合型人才选拔工作,选择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掌握足够的业务技能与思想素质,最终构建出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首先,国有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数字化创新的不断推进,使内部审计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若国有企业存在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应积极构建审计信息化平台,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提升内部审计水平,并且,在信息化技术引入过程中,需要重视人员信息化技术的培训,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手段,使审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方式,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优势,科学应用数字化审计模式,实施大样本及全样本数据分析,不断拓展数据分析的深度,通过各项数据的全面应用,找出国企业务风险,提升审计效能。
其次,重视对标学习,使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胜任能力。国有企业应重点强化对人员国家法律法规、财务、税收等内容的培训教育,使审计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获得更高的政策法规水平,同时根据内部审计情况,将自身知识应用于内部审计中,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创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实施行业对标学习,通过考察走访的形式,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标杆企业进行了解,学习成功实践,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改进审计方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审计方法与审计理念,强化对业务知识的熟知度,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5]。
最后,深度开展审计后评估,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审计项目完结后,内部审计机构应深度开展审计后评估,基于审计方案设计、审计进度把控、审计沟通、审计质量管控等方面,实施内审人员的量化考核评价,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在此基础上,创新审计方案,实现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环境下,国企应重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实现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提升国企管理水平的同时,保证国企稳健发展,满足当前环境对国企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应重点从全面把控,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建立内部监督协同管理机制;强化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创新内部审计方式;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将内部审计在国企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