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的栽植与管理措施

2023-03-21 12:18:19苏根清
新农民 2023年5期
关键词:防护林苗种农田

苏根清

(陕西省府谷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府谷 719499)

农田防护林建设过程中,育苗技术与栽植技术的选用非常关键。就苗种技术而言,传统苗种技术无法适应全面性的种植和各地区综合培育的要求,缺乏先进的苗种培育设备和专业技术指导,导致苗种培育不能达到林业生产标准,造成种苗栽植过程中存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田防护林产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研究农田防护林的栽植与管理措施非常必要。

1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不足

1.1 专业知识匮乏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对于控制气候、保护农田和清洁环境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作用。随着近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的程度逐渐增加,这对人们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大多数人更加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农田防护林的许多优点,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损害。目前,不管是个人还是有关部门,都存在不够了解农防护林的建设的现象,有的人认为由于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会遮挡阳光,所以不利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也因此,人们不够重视农田防护林的建设,那么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就根本起不了作用。

1.2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农田和森林网络的建设缺乏科学技术含量。长期以来,林业经济发展较为广阔,由于资金不足,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新技术的推广根本得不到实现。很少应用新技术也导致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劣等品种的改良难度增大,农业收益下降。没有制定针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有效的管理机制。

1.3 在树苗选择上比较单一

许多农民在实际的农田和森林网络建设中经常选择杨树这一种树种以方便将来的管理。但是,单一的林木物种很容易滋生病虫害,并且很容易传播,影响森林网络的建设,甚至对森林网络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杨树具有春季漂浮的特点,大规模种植不仅会影响附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由于杨树群的易燃性以及树木的砍伐时间也接近统一也可能引起火灾。林网的可持续发展将影响林网的生态保护。此外,近几年杨树的市场价值持续下降,单种植一棵杨树将直接降低农田林网的经济效益。

1.4 不注重保护

由于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不当,集体经济效益不高,受保护的森林未整合,没有雇佣森林经营者,导致林带中树木的频繁破坏。农田建设往往导致每年植树而看不到树木。农田森林网络的建设依赖于各村委会,没有具体的管理机制。但是,乡林业站的人力相对较少,资金匮乏,导致林业工作人员不够强大。村民也对于林业法律不够重视。由于缺乏促进造林和居民保护的作用,居民对种植和重新造林的热情不高,导致植树质量差,缺乏后续和保护措施的具体管理。资金不足使林业员无法赶上森林砍伐的速度,从而导致劳力和财务损失。

1.5 农村林业发展速度慢

许多林业建设不够深入,因此,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农民带不来经济利益。目前,在大多数农村林业建筑中,许多农民不会主动地去植树造林,并且有很多地方完不成指标。村民们对植树造林的热情不高。同时,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树木的成活率低、品质低、树木难以健康成长,无法实现经济价值。没有办法发展独特的林业。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目前的农村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种植了特色花卉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美丽植物。尽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管理者的管理,特色植物的质量将下降,成活率将下降。在某些情况下,许多农药被用来改善植物的颜色,降低市场价值并影响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加强林业人员的培训。一些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下,缺乏熟练工人。另外,树立农田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只有获得特定的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好处是,农田林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农田防护林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

2.1 植苗造林法

在通常情况下,选择根系比较完整的幼苗作为栽植对象,采用植树造林法,不仅能提高幼苗对恶劣天气的适应能力,而且能有效地节约种子用量,增加林木数量,实现规模造林。采用植树造林方式栽植的苗木,其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较多,而在栽植的过程中,要保证苗木营养成分和水分充足,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2 播种造林法

一般选择林业技术部门检测过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自然条件符合造林标准的造林地进行人工播种。植树造林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上,不需要大型的播种机械设备,工序简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土地。种植和造林过程中,不仅要时刻监控林木生长,而且要定期对树种进行辅助培育,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鉴于目前我国林业建设领域中造林方法较多,应根据树种的种类和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对于颗粒较大的一般树种,则表现为生根发芽能力强,抗灾能力强,自然生长能力强,适合种植造林;在远离居民区的林地,也可采用这种造林方法,因为这样既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又不会受到人为的干扰。

2.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方法主要是把树木的主要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埋在地下,以达到造林目的,一般以树的根、茎、干或竹的地下茎为主要植树造林原料。植树造林既能降低成本投入,又能有效地节约大量幼苗生长时间,通过采用简易栽植技术,可保证高成活率,属于性价比较高的育苗方法。为了限制适于植物繁殖的树种数量,在需要较高林业环境的树种中使用原材料。根据营养器官具体使用方式和繁殖方式,育苗造林可分为插、压、埋干、分根及地下茎造林等。育苗造林应注意栽植方式的选择,栽植量取决于播种深度和播种季节,分根造林就是利用发芽强、生根力大的树种的根系进行育苗造林。

3 农田防护林栽植管理措施

3.1 注重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运用

无公害防治其实是一种以森林培养技术为实践基础的新型防治手段,其技术的主要核心手段主要是生物控制。通过这样的新型防治手段,保证地区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与整体的环境平衡。无公害防治手段在林业的病虫害问题中是一种借由营林措施、生物防治措施而实行的新型防治技术,对构建我国林业生态的全面性系统环境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无公害防治手段中的生物控制,主要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促进生态环境中生物链的良好形成。生物控制的具体手段内容包含,利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等常见微生物进行防治,将病虫害数量控制在不对经济产生损失的具体范围内,确保当地林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与保护地方生态环境上的双赢效益。

3.2 合理选择种苗栽植的时间、种类及方法

首先,造林最关键的是要选准时机,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林木的整体成活率,特别是盆地地区,环境特殊,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干旱,昼夜温差大,对林木的生长量有很大影响,所以育苗前要选好最佳时机。一般来说,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是造林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幼苗处于萌芽状态,此时土壤温度适宜,其水分也能满足林木生长发育所需,因此,这个时期更适合造林工程。

其次,对于不同的苗种,其种植要求也不一样,为了保证造林工程的成功,技术人员必须正确地选择苗种规格,掌握不同的苗种规格类型,了解具体的要求育苗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因此,育苗人员在选择育苗品种时,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了解育苗的播种季节、生长特性、环境要求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育苗品种。例如:盆地地区多种植桉树,这主要取决于盆地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气候因素;因此,桉树直生苗和组培苗造林是四川等地区各级林业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举措。与此同时,在选育幼苗时应注意:一是幼苗优良性,包括直生苗、组培苗;二是幼苗叶片大小、茂盛与否,是否茎干粗、无黄斑;三是幼苗是否顶芽完整、根系发达、健壮。建议工作人员到有多年育苗经验的供苗地去购买,以确保苗木的持续性质量与成活率。

最后,种苗的处理对种苗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科学地处理种苗是保证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选择适合生长环境的种苗是一方面,学会优选、处理种苗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常采用催芽技术,主要是在幼苗萌发时使用。因催芽技术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催芽技术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明确其使用范围、方法等,以免不良操作影响幼苗的存活。另外,在使用前,工作人员还需观察苗种形态,合理判断其抗虫性,然后优选最佳苗种培育苗种,有效提高苗种成活率。

此外,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种子萌发时做好淘洗、消毒等工作,以保证种子萌发环境,除此之外,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播种技术对种苗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培育人员需要注意保证育苗成活率,在播种前要掌握当地温度、时节、湿度,选择适合苗种生长的环境播种。播种时要选择适宜的季节,把握好气候的变化情况,以确保种子能较好地度过春耕季节。其次要注意控制好播种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种子避高温工作,例如:通过覆盖、遮蔽或浇水等手段,达到降温的目的,确保苗种种植土壤满足生长所需的水分。当温度过低时,可采取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沃度、利用肥的分解力保证幼苗生长环境温度等措施,但需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确定。另外,如果在播种时,遇到强风,持续高温时,需要控制好水分,从而保证种子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4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对策

4.1 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科学技术在生态建设中也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更有利于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把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以及保证产品的质量,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目前,人们需要加强试点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吸引初级生产经营人才,形成渐进的发展模式,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另外,林业的发展将带来经济效益,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要协调支持,把项目建设与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让群众参与。同时,必须协调建设与发展,不仅使区域生态效益不断提高,而且农民的经济效益也逐步提高。此外,必须不断更新产品的存储和加工方式,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积极开展促销活动,并不断加强对新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4.2 根据质量标准工作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都有一致的工程质量标准,农业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完成工作,从而达到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要求。为了确保农田防护林的建设符合标准,必须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内容。工作单位应阐明统一的造林标准和质量要求,以便建造农田防护林的工人可以使其工作标准化。政府将向员工提出具体的绿化要求,员工必须采用统一的种植模式来实施,并提高施工效率。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必须向幼苗中加水,以防止劣质的幼苗进入工作场所。通常应按照20hm2或25hm2的网格规划和建造农田防护林,以达到建设标准。

4.3 林带配置优化

主要森林带地区应以乔木为主,因为大多数乔木的树干直、树高、抗风性强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强,因此可以在各个方面有效地提高森林带的抵抗力,以及提高农田林网的实际效果。在林地,可以选择小乔木或灌木作为主要的种植树种,以填补主要森林中树木之间的空隙。在提高农田林网的防护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林带的防虫和防病能力。在安排林区时,还必须考虑诸如后期砍伐、受益恢复时间和伐木便利性等问题,因此,应将整个林区分为具有早期、中期和晚期生长周期的三种植物区系。提高森林地区防护能力的可持续性。此外,由于常绿和落叶乔木、深根乔木和浅根乔木必须均匀分布,因此不仅可以减少林区内各种乔木之间的竞争,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可持续性,提高防护林带的防护效果。

5 结语

目前,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做好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促进农田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并分析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具体情况,查清楚问题出现在哪方面,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员工做好总体规划,按标准执行有关内容,提高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效率。总体而言,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农业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有关部门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防护林苗种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当代水产(2021年11期)2022-01-15 05:39:22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科学养鱼(2021年4期)2021-05-19 09:05:02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农田创意秀
发明与创新(2017年3期)2017-01-18 05:14:04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