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芳
(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300)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与节能理念和环保理念相吻合,有助于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能够满足安全健康食品的需要。不仅如此,通过使用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还能够最大化地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为此,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用于养殖行业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和效果。在淡水养殖期间,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够保障野外生存水环境与池塘中的水环境类似,以此为水产品的生长创造有利环境。有机结合淡水养殖技术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够进一步加强水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本文将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概述、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意义、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针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来说,依托于人工方法,实现生态环境的模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相较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所模拟出来的环境与其相似,能够按照水生物自身的特征展开整合,还能够紧密连接生态环境所模拟的各个部分。为此,水生生物在此技术的使用下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生长。在以往人工养殖期间,广泛存在扩张规模快速,且产品质量不受重视的问题,不仅难以对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满足,还会提升患病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相较于传统养殖技术来说优势十分显著,水产品病害率在此种技术模式下能够得到显著的降低,同时还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水产品的质量[1]。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践行情况和环保理念的实施,为此,相应地发展并创新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此期间,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细节内容,通过实践操作,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以此充分发挥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作用,加强养殖工作的高效率性和高质量性[2]。
伴随着不断扩张的养殖领域,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养殖技术在日常生产期间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其中包括:环保效益方面、生态效益方面。目前,针对优质食品,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使食品健康安全问题的处理面临着更多挑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水产品十分常见,而部分养殖工作人员为了加强自我经济效益,在养殖期间,使用的化学药物和饲料过多,导致池塘中残留大部分的化学残留物,难以保证水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概率。为此,想要维护水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加强推广和使用绿色水产养殖技术[3]。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伴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经济,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考验和挑战。想要促进行业的长时间发展,需要积极升级和优化养殖技术,弥补传统水产养殖技术中的不足就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突破口。而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使用就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的必需条件。只有确保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高效使用,才能够在市场中不断提升水产养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际展开水产养殖工作期间,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高度重视有关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以此促进养殖工作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做好各项环节的决策工作以及规划工作,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在水产养殖中充分发挥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环境之中。在实际使用绿色养殖技术期间,需要基于有关技术特点的充分考虑,加强养殖环境选择的科学合理性。通常来说,池塘养殖是淡水水产的主要方式,在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使用期间,需要合理地选择相关池塘的环境,不但要保障没有任何污染问题存在于环境之中,而且要确保环境的优质性,不仅如此,还要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充足的水源等特征,便于充分发挥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时效性,从而为有关水产品的生产繁衍创造有利条件[4]。
在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实际使用期间,还需要做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模拟,可以种植水草等自然植物于养殖范围之中,加强水环境建设的优良性,有利于对养殖水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在实际操作种植水草等自然植物时需要细致考察种植范围内的实际情况,40%是水草面积占种植总面积中最佳比例。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水体处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防止出现污染水体问题,保证水体中有益菌以及微生物存在的适量性,从而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5]。
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实际使用期间,水产养殖从业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水产品种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养殖品质的高质量,有效提升水产品养殖的总体质量。细化来说,通过生态环境模拟操作的有效应用,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全方位的观察操作养殖实际环境,不仅如此,在对水产品种进行合理选择期间,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区域的实际条件等内容,并且确保品种的选择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和抗病力,有利于提升水产品种的生存质量以及发育质量,提高成活率和存活率,维护从业人员的经济利益[6]。
树立新时期养殖理念,对传统养殖技术和观念进行完善优化,高度重视新兴技术多种手段的使用,根据实际选择水产品种的实践操作,还要加强混养操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加强混养比例的合理调控,有利于对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进行提升。
菌类选择的科学性在水产养殖中十分关键,有利于充分发挥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维护水产品发育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细化来说,自然水域菌类的选择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性,为水产品生存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对菌类进行释放期间,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具体数量,防止过多的数量所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从事养殖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此为前提,通过实践操作经验的结合,对有关管理工作以及控制工作的方式、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菌类的优势[7]。
菌种要选择拥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基于水产品发育的质量,实施多样化养殖水生物的操作工作。不仅如此,在人员展开菌类采购期间,要确保采购渠道选择的正规性,同时,需要进行各种对比质量操作以及试验操作,当菌类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后,才能够在养殖区域现场中投放相应的菌种,防止负面影响养殖水环境以及水产品质量。通常来说,可以选择光合细菌类菌种以及乳酸菌于水产养殖工作期间,有利于对控制养殖成本工作质量进行提升的同时,推动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当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期间时,需要加强调节水质操作的有效性,以此积极影响水产品养殖的质量问题。不仅如此,水质调节的科学性,各种有力手段的实施十分关键。在相应调节操作工作实际进行期间,需要高度重视生物工程技术的积极推广和使用,有利于强化调节工作的成效,与此同时,可以适当地放入生物制剂于相关养殖环境之中,包括:活性酵母、沸石粉等,实现净化水质的效果,还有助于提升培植有机物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更好的控制水体细菌规模质量,推动综合治理水质,从而更好地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8]。
在实际进行管理操作饲料工作期间,鉴于水产养殖模式的特征,需要保证饲料投放期间,不存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有利于确保水产品生存质量,加强养殖环境的优质性和环保生态性。不仅如此,在实际进行投放饲料操作期间,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在饲料中加入有益物质,包括:腐殖酸物质、甜菜碱物质等,从而积极地影响水产品的发育和生长。
在实际开展水产养殖工作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水产品患疾病的概率,如若不能够有效处理这些疾病,就会大大增加养殖户的损失,不利于更好的发展水产养殖行业。为此,在水产养殖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期间,有关养殖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各种有效措施的使用和优化,确保水产品质量,有效解决水产品的疾病问题,细化来说,需要严格依据以下原则展开操作:
3.4.1 共生原则
水生植物与水产品共生即为共生原则。在实际开展防控水产养殖疾病操作工作期间,应用共生原则的缘由是:通常来说,自然界中的植物和生物之间存在生存共同、互相依靠的特征,养殖工作人员想要对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满足,需要通过共生方法的使用,提升水产品养殖的抗病力,同时,构建有关管理机制,强化控制水产品各环节疾病的效率[9]。
通常来说,细菌感染是水产品患病的主要原因,细菌指的是食物残渣中或者是粪便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自然界的植物能够对其展开分解和吸收,推动共同生长水生植物和水产品,能够减少水产品受到细菌的负面作用和影响,降低各类疾病出现的概率。不仅如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大量的氧气进行释放,便于提升水体中的含氧量,从而为水产品的发育生存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水产品生存的整体质量。
3.4.2 混养原则
想要进一步对养殖水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提升,需要按照混养原则展开相应的工作,对传统水产养殖理念进行改良和完善,加强养殖方式以及模式的创新性,依据水产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操作,如若发觉可能存在患病的情况或者是已经患病的情况,就需要第一时间应用有效措施展开防控工作。与此同时,加强控制水产品患病率,需要相关人员全面掌握和熟悉水产品种存在高病害率的种类,同时,依托于各种方式,包括:天敌饲养等,减少出现病害的次数,从而提升水产品存活率和生长速度,维护水产品发育生长的质量。
在实际进行养殖管理水产品的各个环节操作工作期间,需要高度重视有关管理机制高时效性的设计工作,有利于提升水产品的活力和抗病率,极大地减少出现各类疾病问题的次数。在养殖环境中,加强此类管理机制的合理使用,当出现患病水产品时,针对降低活力的患病个体,天敌便会展开捕食,从而实现控制疾病有效扩散的效果。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使用,能够保障应用混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实际性,有利于提升模拟生态环境的质量,更好地发挥绿色环保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和价值,进而提高整体养殖管理水产品的质量[10]。
3.4.3 无公害性
严禁使用禁限用药物于养殖水产品期间,不仅如此,抗菌药物的添加也要适量,不可长期性。在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使用期间,通过结合管理养殖绿色理念,制定各种技术使用计划,包括:有益微生物制剂、免疫疫苗等。例如,需要按照病害的特点、水产品发育生长情况,来决定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标准,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在新时期水产养殖工作期间,通过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尤为关键,不仅有助于为水产品生存和发育提供有利条件,还能够维护水产品管理的整体质量,为此,相关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和熟悉水产养殖中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实际应用,包括:养殖位置的选择、水产品种以及菌种的选择、饲料管理及水质调节、防治病害,从而充分发挥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作用以及优势,降低水产养殖中水产品患有疾病的概率,维护养殖工作人员的经济效益,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推动国内水产行业的健康和绿色发展,满足现代化人们对于水产品的实际需要,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