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莉,张大宪
(安康市汉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陕西 安康 725000)
想要在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有关部门就要加强对质量安全的监管,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加大人力物力监管,才能让过硬的产品质量走向市场,走向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保障大众的物质追求,才能推动农业生产由数量发展到质量的效益型转变,必须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主要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详细地论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对同行有帮助。
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开心是当下最基本的民生要求,农产品的质量不仅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还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农产品的有限供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重视。再加上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工业阶段,人们从早期的吃饱穿暖的观念已经逐渐考虑到食品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健康,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把农产品质量摆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满足大众的生活水平要求。
近年来,因为我国提出了要着重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当下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结合现有高科技的产物,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产品播种到采摘的整个过程,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的发展关联性越来越紧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是全面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新农民建设的必经之路。
严格规范农业生产的方式,加快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部门必须做出调整和分配,合理的规划监管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各个阶层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监管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实现生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不下于2582人次,立案查处接近200起,移送公安每年多起,涉案案值每年接近700万,但是从今年以来,出动人数约在700人次,一般程序67起,简易程序10多起,移送司法机关接近10起,由此可见,强化农产品监管是多当下的重要任务,想要做好该项任务,可以从以下来分析如果加强监管:
想要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部门,分工明确,落实到处有人监管,不管是对于产品的实时数据和进入市场都要得到相应的许可,确保监管工作毫无遗漏。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应该把监管的工作纳入到当日的行程中,最好是联合优质的人员建立安全工作小组,可以对当地的实施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还要颁布明确的制度和条例,设立好监管的负责人和监管的领导,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加大监管的力度,强化地方的监管机构,培训监管人员,加强监管责任,要做到工作有责任,有岗位,有人员,有方式,有条例,联合多个部门上下齐抓,相互监管的局面。其次,有关部门还可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到员工的当月考核中,包括各级责任都要有考核内容,明确当月的考核标准,设立惩奖力度,尽量做到工作精细化,以避免员工出错,或者是出现监管不力,职位责任不清,当月完成绩效的员工可以公开表扬,加入绩效,没有完成的员工也纳入惩罚,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要加强督促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的主要责任,对于农产品的产地环境都要实施监管,加入生产的过程,监管领导可以定期抽检农产品质量,全面实现监管和执法相辅相成,全面覆盖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局面。
针对农产品监管,就要实施全面的质量检测工程,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领导要加大抽检的力度,做好农药残留的抽查,还有对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批发商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还要加大人力物力,加大抽检的范围和检测的频次,确保农作物检测结果数据正常。将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水果和蔬菜都要纳入重点检测范围,数量太多可以进行数据筛查,抽取样品定期检测得到实时数据,实现全市覆盖。对于产品发现有病虫害和农药残留的农作物要做好处理,严格禁止此类产品流入市场,一经发现就要查找问题发生的环节,找到主要责任,严格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该追究责任的部门和人员要坚决追究责任,对于不良商家要进行曝光处理,以防别人上当受骗,不合格的农作物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监管部门要完善内部机构的不足,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监管,维护广大人民的消费和健康安全。
在有关部门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同时也要切断不良作物的来源,要严格禁止不合格的,高药物残留的农作物进行市场,做好来源防控,还要做好日常监管和长期检测机制,严格要求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坚决赶走无证无照的商户和农民进入市场和生产,企业,和商户都要做好商品的登记和备案。检测部门应该加强对农药的抽检,防止遗漏,对于贩卖农药地点,都要实行严格的实名登记。购买数量也要有要求,每个人不能超过规定数量,对于需求大的种植户应该要实施严格监管,终身追溯制度,确保违禁品禁止贩卖,打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关部门要严格打击非法营业的农药使用者,只要一旦发现立刻彻查,并且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进行惩罚,排除风险,建立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安全环境。
有关部门应该给各级颁布条例和任务,积极开展对农产品质量的讨论和培训,可以多开展讲座和社会公共服务,咨询服务,产品安全直通车,科技下乡等安全教育意识,农民还可以通过对电视,新闻,互联网等新媒体来加强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不仅如此,还要给大众宣传法律法规,一旦违法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执法。大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必须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其次还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制度,任何人不可做违法乱纪之事,打造一个安全的营销市场。最后还要把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新闻发给大众看到,提高大众的谨慎心理,帮助人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护意识,提高消费者和销售者的管理水平,保障市场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美好的市场。
(1)实施绿色生产引领工程。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打造无污染的农产品,可以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推进农资供应变革,统筹农资供销专营体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农资废弃包装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机制,统筹协调生猪产能增长与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现代农业科学结合,分析农产品生产的实时数据和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应用。
(2)实施农业优品提升工程。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实施“一乡一品一策”行动,加强优质农业的普及,使农民明白优质农产品的意义,加强提升特色主导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打造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释放农业增值增效空间,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涉及范围,会难免与其他的部门之间出现重叠和模糊,难免出会出现监管不力等因素,监管也难免出现监管资源重复配置现象。各部门下属或者内设有相应的检验机构、人员并不互通。例如农业农村部门下属的质量检测中心、快检室,市场监督部门的检测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设的快检室等,这种重复管理的模式使得检验资源出现重复配置,虽然农产品与其他食品的检测各有侧重点,但在检测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完全可以共享互利。另外,检验机构出现已配置的人员或检验设备运用不足或者紧缺的不均衡现象,也难免带来重复检验的现象,这种问题是监管模式不合理造成的。
信息收集效率差,与原有市场要求粘贴的标签功能重合,加之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难以直接观察到对产品的销售的显著效益,导致落实追溯工作困难。其次是销售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多数农产品销售人员未进行从业培训,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知识,索证索票;进货查验意识不强;通过基层检查发现,不少商户在保存农产品进货凭证方面存在不规范、残缺不全的情况,有的甚至未按要求留存单据。最后是消费者了解程度低。消费者对于追溯系统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该平台的建立,无法监督、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使用追溯系统。
当下大多数人民对于食品的要求还较多停留在数量需求,还未发展到食品安全需求层面,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维权意识差,维权能力弱。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药品投入不规范、不合法,贪便宜、图省事,抱着不被发现就没事,打擦边球的心态得过且过。与此同时,基层执法中队由于承接各线执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也很难针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开展密集的定期检查执法。基层执法力度不足,各种监督检查多流于形式,专项整治不彻底。
对于各级要求没有落到实处,对市场监管不到位的人员应该按照法律法规严格处理,要做到层层监督,不放纵,不享乐,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不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