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兴武
(中共会泽县委党校,云南 会泽 654200)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着是密不可分的联系。乡村振兴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重要方面,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基础。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才有物质基础支撑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提升系列工程;通过集体经济,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才有抓手;有农业产业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才能实现生活富裕。
近些年来,会泽县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上,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等有效方式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了土地集约化和土地使用效率和产出率。二是提高科技在农业中覆盖率和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
当前,会泽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劳动力就业创业。一是开展与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对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二是政策引导,促进资金、人才资源回流,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劳动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如针对易地搬迁社区群众成立了以道成公司为主加快农业产业开发力度,帮助4.8万名劳动力实现就业。三是充分利用沪滇合作项目资金,加大项目投入农业产业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这些措施有效引导了会泽在外成功人士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返乡创业,推进劳务经济逐步向乡村回流,为乡村产业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村乡距县城76km,辖18个村民委员会,201个村民小组,9487户36699人。辖区面积282km2,全乡实有耕地面积4866.67hm2。上村乡海拔1637~2893m,年降水量998mm,平均气温16.4℃,坐拥“一江六河”(牛栏江、罩子河、野牛见河、小龙潭河、马坡井河、瓦厂河、蒙沽河),境内年平均10个水流量,具有丰富的优质水资源和温和湿润的气候。
近些年来,上村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会泽县大力发展八大特色产业之一冷水渔业这一契机,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2011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鲟鱼养殖龙头企业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入驻上村。在发展鲟鱼养殖的过程中,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找准方向,坚持“一乡一业”发展战略,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3.2.1 产业发展历程
针对农业产业起步必备土地、人力资源、投资三元素解决措施,一是上村乡在土地资源整合阶段上,要求全乡干部职工工作下沉到村组,采取一人一户积极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通过有效的工作推动,在上村村、瓦厂村流转鲟鱼养殖土地29.67hm2,其他水产养殖流转15.67hm2,面积达46hm2。二是在组织实施阶段,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契机,坚持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实施“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脱贫户”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强支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在资金投资上,引进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公司、会泽滇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所涉及的11个村民小组利用集体闲置土地与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会泽滇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入股,所得利润收入注入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3.2.2 产业成效
一是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公司投资2亿元,采取“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运行,经过10年的发展,公司鱼子酱产品出口欧美等国,成为亚洲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在公司取得发展同时,极大地带动了当脱贫户就业增收,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有效推进上村乡的乡村振兴进程。
二是上村乡瓦厂村会泽滇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基地占地4.67余hm2,建成高标准流水养殖基地5.33余hm2,鱼苗孵化车间3500m2,孵化设施30套。经过11年的发展,被认定为曲靖土著鱼原种场、省级水产原种场、国家级珍稀鱼类种质资源场和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一是党建引领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组织保障。上村乡党委、政府采取支部引领、协会带动、政府推动、农民联动的思路发展水产养殖。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成立了水产养殖党支部,有党员9名,发挥党员在农业产业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科技是现代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村乡鲟鱼养殖和土著鱼培育、养殖都是应用现代科技进行对鱼苗的研发和养殖、加工等,同时以科技推进产业链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
由于会泽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农村有三分之二以上坐落在山区、半山区,全县绝大部分的耕地还处于传统的分散经营状态,细碎化的土地小规模经营和兼业化的养殖方式,造成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适度规模经营的比重不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低。
会泽农村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山区道路基础设施差,农产品的储存、运输、涉农保险能力等瓶颈问题长期制约着农村产业的发展。
会泽的农业品牌在全市的占比很少,农产品加工率低,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不够,很多农产品还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上,农产品产量低、质量次,无法满足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业对成片规范化种植和养殖基地的需求,许多加工企业要从众多分散种植的小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大大增加了收购成本。
会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流转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机制不健全。如会泽县在土地流转上只有乡镇经济管理站对接了一部分土地流转事宜,其余的各村社各行其是与租地商户进行对接,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机制,导致土地流转信息路径不畅。
一是根据会泽山区、半山区、坝区各自具备的资源优势,做好产业分类规划。乡镇党委政府、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物产、气候条件以及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做好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二是组织引导农民搞好产业发展中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的引导。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一是加大发展产业的基础建设力度,特别是水、电、路等硬件设施,解决好产业发展中农产品的储存、加工、运输等瓶颈问题。二是加快建设以村为单位的物流快递收发货点,实现农村地区物流便捷化,完善服务功能,筑巢引凤。三是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当地资源、气候等资源条件,不盲目跟进,寻求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会泽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一是积极拓展市场,瞄准城市人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的新需求,规模化、优质化发展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将农村打造成城市居民的生态产品和休闲消费的“后花园”。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在推进现代产业实践中,要采取科技技能知识与实地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同时大力培养复合知识型农民,让乡土人才成长起来,更好地带领乡村群众做好产业发展,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