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竹文化方言民俗词语探究

2023-03-19 02:38周云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达州竹竿竹子

周云娇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引言

“一半翠竹一半田,竹林深处闻鸡犬。溪水清清竹边过,竹下老者编竹鸳。”——这正是对四川农家生活真实而又普遍的写照[1],达州地区更是如此。达州位于川东丘陵地带,在乡村,每家的屋前屋后都种植有成片的竹林。并且,竹的品种繁多,用途广泛,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由此,也衍生出一系列与竹子有关的方言民俗词语。其中又包括物质民俗方言词语、饮食民俗方言词语、精神民俗方言词语。

一、物质民俗方言词语

达州广泛应用各种竹制品,且在农村几乎每家都会亲手编织,产生了丰富的竹文化方言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竹子在达州数量多,使用其制成物品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第二,在过去,农村经济水平较差,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各种物品。第三,达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闷热潮湿,用竹子做成家具、日用品利于通风散热。

谈到与竹子有关的物质民俗方言词语,首先要先了解一个方言词“篾条”。篾条,就是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细长条或长条型的薄片。三国李登《声类》:“籩,篾也,今中国蜀土人谓竹篾为籩也。籩音弥。[2]”(1)转引自张慎仪著,张永言点校:《续方言新校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页码37.《蜀语》:“竹篾曰籩条。籩音迷,葞同。[3]”(2)(清)李实著,黄仁寿、刘家和校注:《蜀语》[M].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页码38.此处之“籩”即“篾”的古字。“篾”一词,在达州地区使用得非常普遍。如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谚语》:“话说三道稳,篾缠三道紧。”比喻“好言不妨多说也”。以“篾”为中心语素发展出的方言词语有:

篾筐——竹筐

青篾——竹皮

黄篾——篾条去除竹皮后的一层

篾笆子、篾笆——竹篱笆

篾笆墙——竹墙

篾块儿——厚而较短的竹条

篾片儿——短而较薄的竹条

了解这些基础词语后,有利于后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

(一)达州地域特色竹文化物质民俗

1.石桥耍火龙

这是达州市石桥镇特有的节日庆典民俗文化活动,其目的是祈求来年平安顺遂、风调雨顺。火龙与“篾”息息相关,因为它的全身皆由上文所说的“篾条”“篾块儿”“篾片儿”制作而成。制作时,先用竹篾条做成龙的躯干,然后绘上颜色和其它部位。最后将各式各样的烟花、炮竹、火药安装在龙的全身。

龙制作完以后,全镇人要主持一个“请龙”和“点睛”仪式。在初十当天,人们举起牌灯,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吹着唢呐,把火龙抬到河边,然后点燃蜡烛,燃放爆竹,热热闹闹地给龙“请水”。到了元宵节晚上,数十个汉子举起火龙走街串巷,各家各户将准备的烟花、铁水一齐搬出,待龙一到家门,立刻燃放烟花、抛打铁水,与此同时,火龙也一起燃放。届时,整个石桥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火龙翻滚、烟火纷飞,肆意而又喜庆的狂欢一直进行到深夜。正月十六下午,人们再庄重地举行“送龙”仪式。

2.大竹竹唢呐

除了火龙,达州负有盛名的还有用“篾块儿”“篾丝”制作而成的竹唢呐。其选材有讲究,“唢呐杆子”必须得是“罗汉竹”。竹唢呐的喇叭是采用当地产的黄竹,将黄竹剖开成篾块,再将篾块剖成细细的篾丝,将篾丝编织成喇叭状,敷上一层灰后再上油漆,我们当地方言称它为“篾篓篓”。“篓篓”就是指用竹或荆条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篾篓篓”则特指用篾条制作而成的。“唢片”也称作“叫口”,当地人选择的是“麦草”。“大竹竹唢呐”最独特的是它的表演形式。除了传统的口吹唢呐之外,还可鼻吹唢呐,也可口鼻同时吹奏。在吹奏时,可倒立,可两人重叠,还可嘴里边吃糖或吸烟或喝水而由两个鼻孔吹奏。

“大竹竹唢呐”是大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其蕴含的谦逊努力、勇敢进取的精神,更是体现在大竹人吃住行、婚丧嫁娶、时令节庆等方方面面。

3.渠县“刘氏竹编”

极富盛名的竹编工艺品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刘嘉峰先生首创了具有四川特色的竹编工艺品,并创立了“刘氏竹编”工艺品牌。他的竹编工艺对“篾条”“篾块儿”“篾片儿”“青篾”“黄篾”等运用到了极致。他的竹编工艺品原料为川东二年生优质慈竹,经过锯节、清口、破竹、开片、起层、刮削等一系列环节,制作出“薄如翼、轻若尘”的竹丝,然后将竹丝或染、或烤、或晒、或漂,并采用挑、压、分、合,藏头断丝等多种独特技艺,编织出众多的特色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二)与竹子相关的物质民俗方言词语:

连盖儿:又称“莲械、连枷”,是达州农村传统的竹制脱粒农具。连枷一词,在宋代便已有记载了。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其四十四:“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4]”(3)谢孟选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页码100.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方言》:“击粮食之器曰莲械。”制作连盖儿,需先将竹子砍成长短一致的小节,再用绳索将其扎成竹排,将竹排套在一根细长竹竿上。执之俯仰,则小竹排凌空轮转,击打晒坝(晒场)上的稻谷、豆子、油菜等农作物,使之脱粒[5]。因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现在达州农村仍常用。在收获时节,常能看到众人齐击的场面,击打声此起彼伏,场景非常壮观。

娃娃背篼:背篼即背篓。娃娃背篼即夏季专门用来背小孩子的一种用竹篾条编织而成的可以坐的背篼。它解决了夏天直接在背上背小孩发热的不便,小孩在娃娃背篼里既能站又能坐,活动自如,兼具实用性和舒适性。

烘笼儿:是一种冬天人们用来取暖的烤火工具。它用一个陶碗放在用竹子编成的可手提的稀疏大眼的竹篮里,碗里放上一些烧红的木炭。火随人动,提着方便,还可以用来烘烤衣物、食物等。

打阳尘:每到大年三十前一天,全家就要一起打阳尘,也就是清理灰尘。打阳尘的工具就是竹子做的,其形如加长版的鸡毛掸子,是用竹枝与竹竿制作而成。但是,它一年只使用一次,且每一次所用的都必须是当天新做的。

大扫帚:它是用去掉竹叶的竹枝、竹竿制作而成的,长约两米,常见于农村,主要是用来扫晾晒在地上的粮食,使它们归拢在一堆。之所以要专门制作出这种扫帚,是因为在农村需要经常在地上大面积晾晒粮食,由于农村的地坝(院子)是石板铺就,凹凸不一,用这种大扫帚更为轻松快捷。

凉把棍:竹床的一种,选取细长型并粗细一致的竹竿二十来根,平铺排列整齐,用麻绳将它们一根一根依次绑在一起,这样一张简易的床就做好了。在过去,一到夏季的夜晚,大家就在自己的地坝(院子)里放上两条长凳,再把凉把棍铺上去,手里再拿着竹扇,就可以在上面度过炎热而又漫长的夜晚了。

除上述外,还有很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竹文化物质民俗方言词语。它们大多都是农用器具,这与当地农耕文化发达、物产资料丰富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关,体现了物质民俗的地域性。此外,这些用途分类异常精细的器具更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的结果。比如“筛筛”,也就是竹筛,根据不同的用途孔的大小也不一样,分为米筛、灰筛、谷筛等。

筲箕——即沥水篮,用竹篾条编织而成。

刷把——即主要用来刷锅的竹刷。

竹笆、笆笆、笆子、竹笆子——竹篾笆(竹篱笆)。

墙笆子——竹墙壁。

床笆子——放在床上当床板用的竹篾笆。

竹扒、扒扒儿——竹竿一端做成爪形,用以翻扒粮食、柴草等。

竹疙篼——竹根最老最硬的部分,可用来烧火做燃料。

竹林子——农村房前屋后的小树丛或竹林丛。

箩筐、箩篼——竹筐。

箩盘——一种大圆盘形的竹制盛具,多用于晾晒粮食。

筛筛——竹筛,筛去粮食中的杂质。

簸箕、簸簸——多用于簸除粮食中的杂物。

撮箕——撮粮食的用具。

箍——竹箍,也指以篾束物。

箢篼——竹具,常用于挑土和粮食。因其成对使用,用扁担一边一个,如鸳鸯一般形影不离,故名。

竿竿——竹竿。

抠召——竹子做的用来挠痒的一种工具,其顶部呈爪形。

响壳儿、响篙儿、响筒、响刷——一端劈破的竹竿,敲在地上哗哗作响,用于在晾晒庄稼时驱赶牲畜。

凉板床——竹床。

搭更、搭盖儿——篾条编织而成的晒东西的长方形物体。

杖子、牵豆——种植豆角、四季豆时,常插一根竹子给植物牵藤,引导豆角藤往上生长。

遮盖——竹子做的斗笠。

刷刷——长条形的竹片。

轿轿儿椅——供五岁以下儿童坐的竹椅。

二、饮食民俗方言词语

对达州人来说,竹,全身都是宝。对竹子的喜爱,大到人人家里都能搬出一系列与竹子有关的物品,小到对竹类美食的追求与探究,其竹笋、竹叶、竹虫、竹枝全都可以应用于饮食之中。

(一)竹笋中的饮食民俗及方言词语

竹笋,达州叫笋子(“笋”达州发音为sen,上声),一直以来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

在达州,竹笋主要有三种食用方法:在每年鲜笋采摘的时节,人们喜欢去竹林子里采摘竹笋,除水(焯水)后或炒或煮;没有新鲜竹笋的季节,笋干就成为了替代品,或炖或炒;最后是将其作为泡菜的一种,将鲜笋洗净直接放在泡菜坛里,用作炒菜时的调味品,一年四季可食用。所以,达州人民餐桌上的竹笋,一年基本就没停过。

此外,还要特地介绍一道竹笋美食并以此引申出来的一种说法。笋子炒肉,又称干笋子和肉炒。这本是一道家常菜,后引申出“用竹篾片或竹枝打小孩、教育小孩”之义,并逐渐取代了它的本来意思。现在小孩子只要一听大人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请你吃笋子炒肉”,便规规矩矩,不敢捣乱了。

达州人在饮食上对竹子的喜爱正印证了苏东坡的那句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而笋与肉的完美结合则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又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二)“竹”文化与“粑”文化

在达州,一切用酒米粉(糯米粉)、汤圆粉子(用洗净并浸泡一天后的糯米磨成米浆,滤干水分而成的粉团)或者面粉经过蒸或炸而成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粑”。而竹叶和笋壳就是做“粑”的绝妙搭配:

猪儿粑,也叫叶儿粑,用汤圆儿粉子包上馅,搓成长条形,再用竹叶半包裹起来,大火蒸熟。馅儿有甜咸两种。刚蒸熟的的猪儿粑味香软糯,又融合了竹叶的清香,洁白而有光泽,仿佛是煮熟的小猪,故而得名。

黄粑,又叫竹叶糕,将糯米浸泡后,蒸成糯米饭,然后加入适量红糖使劲揉匀。把褐红色的面团用手捏成大小合适的长方体,外面包上洗净的竹叶或是笋壳并捆扎好,然后大火蒸熟。

除此之外,竹叶和笋壳还可用来包粽子。粽子也分甜咸两种。

(三)竹子在饮食中的其它应用

竹虫,我们当地叫笋子虫,夏季独有,生长于竹林之中。将其去掉翅膀、脚、头部,留下躯干,放进锅里油炸,洒上调料粉,香酥脆爽。

竹枝主要用来熏制食物。达州传统的腊肉必须经过熏制而成,且熏得越久,腊肉越香,越易保存。用竹叶和竹枝烧熏的老腊肉、腊肠、腊鸡、腊鸭、腊排、腊鱼是过年必备之物。

三、精神民俗方言词语

竹子与达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在物质上和饮食上带来许多方言民俗词语之外,还衍生出一系列与竹子相关的精神民俗方言词语,包括歇后语、惯用语、儿歌、民歌等等。

(一)歇后语、惯用语

吃竹子屙箩篼——肚子头编的(比喻胡编乱造)。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烘笼儿——无用。

笋壳套牛角——正合适。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笼子藏火石——早晚要烧起来。

竹篱笆墙抹石灰——外光里不光(外表光鲜亮丽,实际内在很差)。

茅屎(厕所)头(里)长笋子——冲屎棒。

嫩竹子挑重担——身不起(承受不住)。

出林笋子先遭难:比喻出头露面的人先遭到打击。

苦竹出苦笋:比喻家庭条件差的人后代也贫穷。

歪竹子能够生出正笋子:比喻不好的出身和环境也能产生正派的人。

笆笆门对笆笆门,板板门对板板门:意思是“门当户对”。在过去,达州贫穷人家的门是用竹篱笆编成,而富贵人家的门则是用木板做成。所以“笆笆门”代指贫穷人家,“板板门”代指富贵人家。“笆笆门不能对板板门,板板门不能对笆笆门”一般就是男女双方门不当户不对,不能在一起的委婉说法。

这些歇后语和惯用语表现了四川达州人诙谐幽默、聪明泼辣、追求实际的天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儿歌、情歌、民歌

在达州农村,经常有儿童拿着一根细长竹竿当马骑,这时,就会唱一首《骑竹马歌》:“嘟嘟嘟,颠颠颠,颠到家婆(外婆)门前。家婆(外婆)出来打狗,骑起花马(竹马)就走。”

情歌也和竹子分不开,如《我望竹竿几节长》:“太阳落土坡背黄,小姣出来收衣裳。衣裳搭在手腕上,手把竹竿望小郎。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竹杆几节长。不是竹竿倒个拐(拐个弯),争分(差一点)说出望小郎。”

除此之外,还流传着许多与竹子做的器具有关的民歌:

响壳儿:“猫来扳倒,狗来舔,打烂婆婆的红花碗,拿起响壳儿团转(团转就是到处、周围一圈的意思)撵。”

刷刷:“三个瞎子两个吆,牛儿不走刷刷吆(‘吆’在这里是赶、驱赶的意思)。”

青篾:“青篾背篼编得好,情妹背起扯猪草。猪草扯了一箩筐,忙叫回家洗衣裳。”

竹扒:“喂了猪来把草割,背起背篼把刀磨。有气无力坡上爬,斑竹扒扒手里拖。”

疙篼:“湿柴烧火烟子秋(烟雾大、烟雾浓),我到后头抱疙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诗就是达州人民的内心写照,深刻反映出达州人民对于竹的依赖和喜爱。人们种竹林、睡竹床、编竹席、坐竹椅、背竹筐、提竹篓、戴竹笠、用竹扇、吃竹笋,生产生活离不开竹。现在回忆起来,对童年最深的记忆莫过于在盛夏时节的晚上,地坝里,拿着竹扇,大人坐在竹椅上,一边乘凉一边与邻居摆龙门阵,小孩子躺在凉把棍上玩耍,唱着“红萝卜,蜜蜜甜,看到就过年”的儿歌……

结语

综合上文可以看到,达州有较多的竹文化方言民俗词语。而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了这些竹文化方言词语的意义。同时,在我们了解了这些方言词语的内涵后,我们也可以由此窥见达州地区的竹文化风俗民情,两者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达州竹竿竹子
吉尼斯世界纪录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爬竹竿
一根竹竿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取旗
和竹子在一起
长竹竿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