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与交织

2023-03-19 03:54陈思宇
大观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陈思宇

摘 要:非遗纪录片是当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涌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遗纪录片通常围绕非遗传承人展开,讲述其通过师徒的力量对非遗技艺进行传承的故事。在展示非遗技艺的过程中,非遗纪录片呈现鲜明的空间美学特征。通过论述非遗纪录片空间的类别、空间的镜头表现、空间的人文关照这三个方面,以分析中国非遗纪录片的空间美学特征。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空间美学;非遗传承

注:本文系2022年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全媒体视域下基于传播心理学对影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LJY202232058724)、2023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高校传媒专业‘专创融合助力吉林省文旅行业数字化发展策略研究”(JGJX2023D906)研究成果。

近些年,在国家的高度关注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如火如荼地开展,非遗技艺的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几个层面的形态特征:其一是直观的外化于行的文化遗产形式;其二是隐性的内化于心的文化思想、智慧表达和审美交流等;其三是作为文化生态和文化空间环境的维系内容。”[1]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可以看出纪录片是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逐渐放大,大量的纪录片工作者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例如《指尖上的传承》《香事中国》等。非遗纪录片作为我国独特的纪录片类型,运用形象化的手段,通过镜头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存即将消逝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即将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保留其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将其很好地呈现在观者面前,同时可以使观者对其中的地域文化产生兴趣,对其重新认识与思考。

国内非遗纪录片多以非遗传承人为表现对象,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表述与技艺进行记录,展现地域文化。随着交通的发展,地域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在逐渐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忽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常见。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走在了人们生活的边缘,没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推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非遗技艺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吸引感兴趣的人学习、传承。

在影视艺术中,时间与空间是建构影视语言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空间叙述对纪录片尤为重要,是促进观者理解纪录片中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结合非遗纪录片实例来探讨其中的空间美学特征。

一、空间的类别

拍摄纪录片的过程就是在叙述真实的事件。“电影一方面创造知识,另一方面又总是表现已经发生的历史,具有滞后与现实的特征。”[2]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除了在不延时的现场直播中发生的事情,其他一切影视艺术都是讲故事。在纪录片创作中,故事是主要内容,纪录片中的故事就是通过导演的构思记录拍摄对象自身的经历。“不像虚构片艺术家,纪录片制作者所致力的不是創造,而是选择和筹划那些能够表达他自身的发现。”[3]4因此,在选择拍摄对象时会带有主观性的色彩。在影视创作中,空间是叙事结构的一部分,非遗纪录片的空间塑造具有独特性。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

(一)物理空间

在非遗纪录片中,物理空间就是非遗技艺所在的地域。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描述,可以带给观者直观的艺术体验。“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专属印章,地域特色护着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识别最好的载体。”[4]特定的地域文化会使当地的人们形成独特的行为方式和逻辑思维,地形、地貌与饮食习惯都会影响人们的性格,例如平原地区的人们心态平和、心胸宽广,盆地地区的人们情感细腻、做事谨慎;喜欢甜食的人会快乐一些,喜欢吃辣的人会直爽一些。因此,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地域特色。特定地域内人们的思想与审美就是物理空间特征最好的注脚,在人口流动的大环境下,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但地域是不变的空间坐标,进入其中就会很快融入。

通过将长镜头与同期音相结合,格里尔逊式的创作使非遗纪录片的真实性得到了保障。为使创作具有真实性,创作者一般会将长镜头充斥整部纪录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连续表达,将现实还原。影像非虚构的本质就是注重展示人们日常的生活景象,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展示,才能够切实地吸引更多人观看。“纪录片的力量源于它基于事实而非虚构”[3]6,因此纪实手法是纪录片最基础的表现手段之一。“镜像生活世界和原初生活世界在空间对应性和时间绵延性这两方面的一致性,仿佛与真实生活同步发生。”[5]非遗纪录片通常围绕非遗传承人的事迹进行展开,通过其他人对非遗传承人形象的描述进行人物塑造。

通过展现非遗传承人的工作环境与生存空间,可以体现出人们对非遗的态度。“我是依据这样的目的来安排每一个段落的,即是希望它上升到一个抽象的层次,在这个抽象的层次上,电影就成了对一个社会问题的隐喻。”[6]非遗纪录片通过影像展现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文化符号。“物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条件,是构成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内容。”[7]非遗传承人的特殊物件就是文化的缩影。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物件代表着非遗技艺,也代表着地域文化。

(二)精神空间

在非遗纪录片中,物理空间是非遗技艺所在的环境,而精神空间是非物质性的、富有精神意味的空间。精神空间是导演思想的坐标,是纪录片的弦外之音。人们在观察物体时,通常是将被看主体进行推理,将其看成另一种领域的概念。这种就是将隐喻的作用体现出来,精神空间通过影像进入人们的头脑,产生对应的思想原型。纪录片《蒙古心弦》展示了马头琴的制作工艺,使人们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其通过拍摄制作时的工具与动作,使纪录片中的人物思想、导演创作思想与观者思想相融合,构建了非遗纪录片的精神空间。

精神空间是每部纪录片的灵魂,体现着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只有构建精神空间,才能呈现纪录片的初衷。纪录片中人物思想的主题是对非遗技艺的热爱,要在拍摄过程中构建纪录片的精神空间,展现非遗纪录片的独有魅力,以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二、空间镜头表现

镜头表现是非遗纪录片中需要注重的问题。镜头是组成纪录片的基础,是观者接收导演思想最直接的途径,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体现出非遗纪录片的空间特点。镜头语言的运用能够体现导演的功底,因此每一部纪录片中的空间镜头都会有一个选择的过程。

(一)仰拍视角

在纪录片中,通常采用仰拍的手法拍摄尊贵的人或物,例如在对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进行拍摄时,大多会采用仰拍视角,以体现导演对非遗技艺的尊重。仰拍视角可以将空间元素有效融合,如在《蒙古心弦》非遗传承人乌力吉制作马头琴的过程中,采用仰拍手法拍摄乌力吉用刨子打磨制作马头琴的木头,使其手中的空间、面前的空间与头顶的空间相融合,创造了一个物理空间,同时结合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构建了一个精神空间,使观者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精彩卓绝。仰拍视角可以传达仰慕与崇拜的情感,通过对画面进行整合,使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相融合,有利于观者更好地理解纪录片的主题。

(二)特写镜头

在非遗纪录片中,特写镜头十分重要。特写镜头是文化符号的载体,通过特写镜头将线索串联起来,可以起到强调冲突的作用。特写镜头可以将空间压缩,以点带面,将纪录片的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使两种空间交织、变换,从而塑造人物形象,进而激发观者对非遗技艺的兴趣,吸引他们思考创作的细节与事物的文化内涵。

特写镜头容易给观者留下印象,多个特写镜头的组接会使这种印象更加深刻,使观者沉浸到导演预设的空间。如在纪录片《川承》中,导演采用多个特写镜头记录川剧表演艺术家丁强台上表演与台下训练的过程。通过对脚上的鞋进行特写展现其动作的优雅,再将镜头从旋转着的鞋子转到手部动作,使演出中人物、空间的细节都呈现在观者眼前。在特写镜头中,表演者所穿的那双鞋上由匠人勾勒出的纹路,体现着巴蜀风情和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运用特写镜头,可以将非遗技艺与文化符号融合,还可以将空间与文化进行融合,呈现独属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三)写意镜头

在非遗纪录片中,写意镜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镜头语言。写意镜头在表现形式上等同于空镜头,是传达导演情绪的方式。其具有交代环境的作用,能够展现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域,体现物理空间的美感。写意镜头通过将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结合,展现非遗的现状,营造出非遗技艺独有的氛围,使观者沉浸其中。导演可以通过一系列写意镜头展现心境的变化,传达其思想,还可以借助物理空间中的文化符号,描绘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域环境,抒发其对非遗技艺的情感。

写意镜头中的景观不是空有其表的,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饱满的情感。虽然镜头中没有人物,但能呼应纪录片主题,体现出独特的意蕴。如《蒙古心弦》通过一碧万顷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等写意镜头,对蒙古草原的景色进行了抒情化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蒙古族人的独具匠心,还展现了蒙古族对生命的阐释与审美趣味。该纪录片写意镜头中的文化符号不仅展现了蒙古族人豪爽的性格与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展现了导演的审美趣味。

三、空间的人文關照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空间是非遗纪录片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将人、事和景充分融合。非遗纪录片呈现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中外化于形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方面,都是基于其代表的地域、民族、文化等选题内在的独特性进行展现。空间的人文关照在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得以体现。

(一)改变群体印象

在非遗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突出景物、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的细节,能更好地体现非遗的文化内涵。创作者只有深入把握非遗文化的内涵,包括其发展历史、传播方式、价值等方面,并结合多种视觉呈现方式,才能将其主要特征表现出来,创造独特的视觉空间。在非遗纪录片中,展现的非遗技艺大多远离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边缘化的特点,因此,要通过纪录片将非遗技艺生存的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呈现在大众面前,使大众深入了解非遗,为非遗技艺发声。通过传播非遗纪录片,有助于改变观者对非遗文化的印象,使观者对其产生向往与尊重,与非遗技艺真正产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认知或粗浅了解的程度。

(二)尊重非遗技艺

在非遗纪录片文本建构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非遗传承人成长故事的叙述,通过呈现师傅带徒弟的过程,展现非遗传承的脉络。在创作中,导演要着重挖掘人物故事,将文化内涵融入人物成长进行讲述。在纪录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现为人物之间手艺的传承。当下很多非遗技艺都面临着传承人数量稀少的问题,而非遗纪录片的拍摄是文化抢救的过程。通过纪录片中的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展现非遗技艺,既可以使大众直观地感受我国非遗文化,又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非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在人和人之间传播、获得更广的群众基础,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非遗纪录片中空间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导演要注重将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融合,将自己与非遗传承人、观者置于同一空间,与观者进行思想上的深度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志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创新及成果转化目标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58-164.

[2]单万里.形象化的电影:评戈达尔的影片《轻蔑》[J].世界电影,1996(6):180-208.

[3]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孟福利.地域文化遗产在电影艺术的传播与利用[J].电影文学,2019(16):46-52.

[5]姚洪磊.纪录片审美经验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66.

[6]林少雄.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43.

[7]高雄杰.试论影视作品中物件细节的叙事功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0):75-78.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育传承地方非遗服务水平调研报告
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
蔡氏泥塑,指尖上的艺术人生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产品艺术设计方向非遗技艺(大漆)文创产品工作室建设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