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二届“两山”理念湖州论坛暨国际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2023-03-18 09:58王景新刘玉莉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王景新,刘玉莉

(1.湖州师范学院 “两山”理念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诞生地,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和模范生。为深入研究“两山”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等相关理论,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023年7月7-8日,在“两山”理念提出18周年、“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及筹备第一个“全国生态日”庆祝活动之际,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由湖州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湖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联合承办,“两山”智库联盟、国家林草局共同富裕长三角林业国家创新联盟(筹)、安吉“两山”智库协办的第二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暨国际研讨会在浙江湖州安吉隆重召开。来自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国际生态保护促进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两山”智库联盟等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组织的1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届论坛围绕“八八战略”“千万工程”“两山”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以致辞、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分论坛演讲、入选优秀论文等形式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其中,致辞6人次、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15人次,分论坛演讲和点评24人次,入选优秀论文和发言论文7篇,发布3个系列6套10本学术新著。论坛主要成果和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循迹溯源总结经验,提炼蕴含理论的新贡献

环境、资源、生态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短板与瓶颈。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和压舱石。20年前起笔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擘画蓝图,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循迹溯源,从2003年6月“千万工程”以省域单元率先破题,2003年8月“八八战略”明确提出打造“绿色浙江”,“千万工程”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到2005年8月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事关浙江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理念由此萌发,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与会专家对“千万工程”“八八战略”“两山”理念的实践历程及其蕴含的理论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为本届论坛所作的贺信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八八战略”“千万工程”一脉相承,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南。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部署,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以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经过20年的奋斗,“千万工程”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的执政应答;“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作为“千万工程”“八八战略”从调研、决策到实施全过程的亲历者,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千万工程”“八八战略”。顾益康强调,“千万工程”开启了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催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理念,引发了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新战略,构建了城乡融合科学聚变的新机制,创出了一条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他建议:把促进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富丽乡村迭代升级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新方向。郭占恒认为“八八战略”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思想理念和实践的双体系。他指出:“八八战略”来自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生动实践,是基于对新世纪浙江发展面临的世情、国情、省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八八战略”为浙江全面治理和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架构,其与“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高度契合,是跨越时空的思想传承和行动指南。

浙江省之江区域经济研究院潘捷军研究员提出,浙江以“千万工程”为标志的“绿水青山”建设推进工作,开辟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路。浙江丽水山耕农业发展研究院丁志远院长表示:“八八战略”为浙江发展构建了因地制宜的方法论,为山区城市丽水的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

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在主持人小结时指出,“八八战略”“千万工程”“两山”理念、生态文明思想是相互贯通的,这些理念和战略从浙江出发,为当今中国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创新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原浙江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赵兴泉表示,“八八战略”是浙江20年快速发展的“金钥匙”。正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千万工程”“两山”理念、高效生态农业、山海协作工程、“后陈经验”与“五个务必”抓“三农”等不断践行,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历久弥新、历久弥坚,成为浙江“三农”工作的总遵循。

二、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拓展内涵特征的新阐释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系统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开展“两山”理念、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厘清其内在逻辑关系,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中共江西省委原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舒惠国在致辞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指引这一变化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就是“两山”理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原农业农村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指出,“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基础,强调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厘清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生态与财富、环境与民生、当前与长远等几个重要关系。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夏俊主任在致辞中表示,“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多年来,‘两山’理念从实践到认识再到新的实践,展现出强大的引领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教授呼吁“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点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九大鲜明特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性、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独创性、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人民性、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自主性、直面中国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开放性、基于自己国情特色的民族性、不断丰富发展的实践性、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系统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性。最后,张占斌教授探讨了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呼吁,应加强“两山”理念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在工农城乡关系上,应该从工农城乡相互对立转向相互赋能共同体,打造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教授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变革”,分析了“两山”理念的大众化传播,认为: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绿色政治意识形态与治国理政方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教授总结分析了中国先贤智慧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实践,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基石:坚持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合共治的基本路径、坚持和美共富的基本目标。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研究员总结了浙江省实施“八八战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区域生态现代化”的经验,将生态现代化的内涵归结为“气候宜人化、环境持续化、经济绿色化、政治法治化、文化生态化、科技创新化、社会和谐化”七大特征,并将此特征纳入中国式现代化体系,拓展了自德国学者胡伯20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现代化”概念以来关于其内涵的认识。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贤宇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四库”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森林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林业领域的重大理论贡献。

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名誉院长、发展中国论坛副主席王景新教授在论坛总结中表示:“两山”理念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在指导全省实施“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和“生态省”建设实践中提出来的;《之江新语》中的232篇评论文章,是习近平同志谋划和实施“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和“生态省”建设的理论总结,也是“两山”理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两山”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指导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观一脉相承,概括着自然界的解放和高度发展、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与劳动生产实践高质量发展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生态、物质、精神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三、聚焦经典案例模式,开展思想探索的新发现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论坛围绕全国各地经典案例和模式总结经验,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探索方面有新发现。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研究员回顾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历程,根据各地典型案例,凝练五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的制度引领型模式、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绿色驱动型模式、以守护绿水青山为核心的生态友好型模式、以提升生态资产为核心的生态惠益型模式、以特色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延伸型模式,建议未来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应从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安全、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统筹推进。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贾文龙研究员分享了“两山”理念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案,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路径、市场路径、政府+市场路径及其典型案例。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原主任卢风教授认为,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与创新是并列的;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关键,观念转变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绿色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得宝博士强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在目标主题、政治逻辑、具体路径和群众主体四个方面实现了耦合协同;浙江省在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优化生态领域分配格局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之路。东华理工大学原副校长花明教授强调:国家森林步道作为生态产品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呼吁建设国家森林步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研究员以全国各地典型案例为蓝本,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两大系统中嵌入“功能媒介”的作用,凝练出“两山”多维转化的路径。

分论坛上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分享了各自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做法和经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副院长齐联探讨了“林业综合体助推乡村共富的理论共建和实践探索”。山东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蒙阴县分局局长赵英利介绍了“黄河流域山区县的‘两山’理念实践”。湖北恩施学院马凤余校长分享了“聚焦做好‘土、茶、绿’三字文章,服务恩施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规划设计院姚松副院长介绍了“竹产业高效利用产业园——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双碳’背景下的循环经济模式”。浙江丽水林业局总工程师何小勇探讨了“共同富裕背景下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李志强介绍了“发展黄花菜产业,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朱强博士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乡村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探索”。杭州龙门秘境景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娄敏的“龙门秘境村落景区运营的实践与启示”、浙江交投慕仁公司总经理唐晓丹的“‘露营+’促进共富的慕仁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企业经营如何支持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做法和经验。

《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柏晶伟在点评中指出,各位专家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出发,从产业发展实证研究角度阐释了共同富裕的路径,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王景新教授在大会总结中提出,“两山”多维转化至少有三个维度:一是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促进金山银山转化为绿水青山;二是生态资源、优美环境合理利用,包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急于开发利用,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两山”多维转化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即生态、物质、精神共同富裕。

四、“两山”理念助绿富同兴,扩大国际共识的新高度

“两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指明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两山”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绿富同兴之道,向世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与会专家聚焦“两山”理念国际传播、绿色“一带一路”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

绿色低碳行动是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立命馆大学周玮生教授在线上报告中提出,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双碳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周玮生教授分析了湖州安吉竹林资源、竹林功能、竹林六次产业,倡议“化竹为粮,以竹代粮”;建议“创立湖州竹林产业园中日合作团”。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代表处主任周卫东在“The Road to COP28:‘两山’理念走向世界”的报告中指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是实现COP28(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相关主张的一条主要道路;“两山”理念让世界读懂美丽中国,建议做好价值观输出平台,扩大影响力和话语权,向全球展示中国自然和文化魅力。美国凯恩大学终身教授张元林博士探讨了全球珊瑚礁对碳中和的影响,指出全球珊瑚礁总面积约60 万平方公里,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贡献者,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碳背景下,开展珊瑚礁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主任霍尔瓦特·乐文特介绍了匈牙利可持续性发展成果、绿色债券支持匈牙利气候变化和环境承诺实践,回顾了匈牙利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程,论证了“两山”国际化、可持续性发展和“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性。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郑洪涛教授阐述了“绿色发展中碳交易困境、成因与对策”,分析了欧盟、美国、日本等组织与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建议强化“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价格发现与干预机制,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制,加快碳金融交易产品创新,妥善处理碳排放权交易与其他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等。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生杨润佳分析了“全球陆域关键生物多样性区域的人类干扰测度及保护策略构建”,结合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的保护要求,建议加强土地利用管控、明确内部管制分区,实施人类活动“压力—布局”双调控策略,建立优先级识别与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协同机制,以促进全球协同保护。

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金佩华研究员代表“两山”理念研究院发布3个系列学术新著: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安吉发展报告》,关注“两山”多维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县域实践等主题;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实践教程》《生态文明教育》《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解读》《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行动》,聚焦“两山”理念、生态文明、双碳目标的理论教育和中国行动;三是《“两山”学刊》《中国近现代乡村建设研究编年史(1912—1949)》,聚焦“两山”理念研习、乡村振兴研究基础理论。金佩华研究员表示,发布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两山”理念研究的“新时代观”“新系统观”“新生态观”和“新话语观”,希望能够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人类绿色家园提供参考。

五、汇智“两山”理念研究,奠定哲学基础的新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入选优秀论文聚焦“两山”理念、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奠定哲学基础方面有了新探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腾博士指出,乡村的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建构我国生态乡村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生态乡村概念的提出是在全球自然生态困境突显、学者对地球生态危机展开思考以及欧美环境保护运动出场三种力量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当前我国生态乡村的评价指标尚不完善,如何建立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将成为未来生态乡村理论新的知识增长点。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怀龙讲师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在一个伦理实体中达到的,而伦理实体是在理念的规定性中通过意志的自我认识而建立的。因此,只有在伦理实体中,自然存在者才能真正享有对它的责任与义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意蕴,是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黑格尔哲学,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一个哲学上的证明。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杨博士认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非起源于当代西方的环境保护思想,而是自19世纪末西方“持续收获”林业思想传入中国后,在近代中国战火频仍、灾害频发、国家羸弱、民族危亡的独特社会历史土壤中孕育发展,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永续发展理念;与当代西方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同,中国的永续发展理念始终强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的,自然的开发应当确保子孙万代永享其利。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结发副教授认为: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均衡是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绿色发展之所以能促进共同富裕,就是因为绿色发展能够推动生产条件的再分配,矫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层面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均衡。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边疆治理现代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