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国教授“法酸收”临证运用乌梅药对经验浅谈

2023-03-18 03:35欧阳欢李刚唐雪纯程发峰王雪茜
环球中医药 2023年7期
关键词:僵蚕乌梅黄连

欧阳欢 李刚 唐雪纯 程发峰 王雪茜

乌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e.],别名梅实,为蔷薇科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崩漏等[1]。《神农本草经》[2]言其:“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蚀恶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乌梅具有抑菌、镇咳、镇静催眠及抗惊厥、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抗肿瘤、抗氧化、抗纤维化、降低血脂、抑制黑色素、抗生育、治疗结肠炎、降血糖、防治结石和止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王庆国教授为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从事临床、教育、科研五十余年,对《伤寒论》的造诣极深,临床用药经验也颇为丰富。乌梅是王教授临床常用和喜用的扶正祛邪药物之一。王庆国教授以乌梅性味为着眼点,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乌梅的功效主要表现在“酸收”上。《黄帝内经》最早见“酸收”一词,现代教材[1]将“酸收”释义为“能收、能涩”,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表止汗、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等功效。酸收法最早源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中所提出的“治泻九法”,指运用具有酸敛收涩作用的药物配伍组成方剂,以达到收敛耗散、固涩滑脱、开胃生津等目的[4]。王教授认为,乌梅的“酸收”之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敛心神,涩肠敛肺,敛肝气、固护正气,敛阴生津等。其酸收之性既可收敛,防止正气耗散,又可祛邪。常辨证施治、谨守病机,善用乌梅配伍治疗多种疾患。现将其临证运用乌梅药对经验介绍如下。

1 重酸敛神,补肝养心:乌梅—炒枣仁

《内经》言:“卧,则血归于肝”,亦云:“肝藏血,血舍魂”。如此可知,肝藏魂的功能是建立在肝血足的基础上,养肝血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治则[5]。《不知医必要》:“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终夜不寐”,心气涣散则无力推动血行,可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变,“心苦急,急食酸以收之”,《金匮要略》曰:“夫肝之病补用酸”。同气相求,酸味药能较好地收敛心神浮热,安心除烦,且酸入肝具有补肝、泄肝的作用。

酸枣仁味酸、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常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1]。《名医别录》言酸枣仁:“无毒。主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本草乘雅》载酸枣仁:“味酸入肝,色赤入心,心之肝药也。”

王庆国教授临床辨治证属心肝阴血不足之失眠者,常选用乌梅配酸枣仁,取其酸收敛神之意,酸枣仁用量需达到30 g以上方能奏效。需注意的是,酸枣仁炒用则治失眠,生用多疗嗜睡。

2 酸收苦泄,坚阴止痢:乌梅—黄连

《本草纲目》言乌梅:“所主诸病,皆取酸收之义”。李中梓在治泻九法中首将酸收法用于久泻者,他指出泄泻日久伤阴耗气,统摄无权,固摄失司,气散津脱。《内经》言“散者收之”,故可使用酸味药收敛之性,一以收敛正气,防止正气过度耗伤,达扶正祛邪之功;二以收涩津液防下迫无度。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本草衍义》:“今人多用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由此可知黄连多有泻火坚阴、厚肠止痢之功。乌梅味酸性平收敛、涩肠止泻之功显著。乌梅配黄连一酸一苦,取“酸苦涌泄为阴”之义,此组药对为乌梅丸组方的经典配伍。如《伤寒论》第352条言:“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

王庆国教授常用乌梅与黄连药对配伍组方乌梅丸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及辨证属厥阴寒热错杂者,“久利则虚,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配伍黄连有两用:一是黄连味苦,发挥“苦能燥湿”以止久利;二是黄连性寒,发挥“寒能清热”作用主治寒热错杂。乌梅—黄连配伍用量常为1∶2或用量相等,酸入肝,以防木克脾土,故乌梅用量较小。研究表明[6],黄连—乌梅这一药对会影响小鼠肠道菌群内部占比改变,对于消除肠道系统紊乱,恢复肠道系统平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3 酸收咸软,散结行经:乌梅—僵蚕

李时珍认为酸性药物除具酸收之义,又有散瘀解毒之力[8]。肝藏血,血枯则偏枯不仁死肌矣,味酸益肝血,血和则润,不仁死肌愈也。《神农本草经》载乌梅:“主去恶肉。”如此观之,乌梅蚀恶肉之功乃酸收之味外治也。

僵蚕,味辛、咸,性平,有小毒,归肝,肺经,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景岳全书》云僵蚕:“消结核瘰疬,辟痰疟,破癥坚。”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言僵蚕“诸疮瘢痕”。僵蚕味辛、咸,有小毒,辛能散,咸能软,包括软坚散结、软坚化痰及活血化瘀等作用,其小毒又能以毒攻毒。

此组对药为济生乌梅丸的主药,首载于严用和为“肠风便血”而设,陈修园在《时方歌括》中言到“下血淋漓治颇难,《济生》遗下乌梅丸,僵蚕炒研乌梅捣,醋下几回病即安”。王庆国教授汇古通今,结合药性言乌梅合僵蚕相伍可治多种息肉,如肠息肉、胆囊息肉。且息肉属“恶肉”,与中医“癥瘕”相类,多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宜,导致气血湿痰结聚而成,与肝关系密切。乌梅、僵蚕均入肝经,为肝家之药,功可止血行经,散结消胬。王庆国教授在临床治疗息肉时,除辨证选用对应的处方,更是此基础上加入这一对药,乌梅、僵蚕一收一散,共奏化痰散结、消胬平疮之功。僵蚕用量多在10 g左右。

4 酸收辛宣,脱敏调体:乌梅—防风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如此可知,酸味药的收敛之性可体现在上焦肺中。过敏性疾患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常出现皮肤瘙痒、目干、鼻痒等多种肺系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肺合皮毛”,“肺主皮毛”理论源自《内经》[9],《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经脉别论篇》曰:“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痒多责之于风,风邪外袭,首先犯肺;肺的宣发功能失常,则精微不能输布于体表皮肤,久则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因此,针对此类疾患以收敛肺气为要。

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等。《雷公炮制药性解》言:“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肺经。泻肺金,疗诸风,开解气,理目痛。防风辛走肺,为升阳之剂,故通疗诸风。”《现代临床中药学》[16]记载乌梅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

此组药对取自祝谌予名方过敏煎,功以祛风止痒,脱敏调体。王庆国教授认为乌梅味酸,具有敛肺生津之功,与防风相配,一散一收,散中寓收,防止辛温发散太过伤津之弊,相反相成。王庆国教授在治疗过敏性疾病辨证属肺寒阳虚者,常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若辨证属胆热犯肺者,合用小柴胡汤加减;临证时也常加入蝉蜕、地龙、五味子等既对病机又对疾病的药物。

5 酸收温补,敛阴生津:乌梅—木瓜

酸性敛,能很好地积聚阴津,推动其分散输布至全身。酸能生津,酸柔,现代研究表明酸味能刺激腺体的分泌,而从中医理论上来说,腺体五行属水,腺体分泌是肾气生发的过程,属水生木,《内经》言酸味入肝,肝气本身就是由肾水生发而成。

木瓜,味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经活络,化湿和胃。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也。木瓜枝节比筋,酸津肝木,达春升之自下而。”《本草备要》云:“止渴。”《本经疏证》亦云:“谓惟酸能集津液,而梅与木瓜为尤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阳明之胜,治以酸温”。阳明之气为燥气,燥胜则干,其性为凉,燥性伤阴。《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土得木而达”,如此,酸味入肝,生发肝气,肝气舒则脾气健。

此组药对取自木瓜乌梅汤,最早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0],具有温胃消积之功效。《东医宝鉴》:乌梅木瓜汤,治酒热消渴。王庆国教授认为此二药相伍,其功益彰,常将此药对加入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消渴病或辨证为阴津亏虚病证的复方中,有很好的滋阴和营、益胃生津之功。

6 验案举隅

患者,男,37岁,2021年3月23日就诊。主诉:过敏性鼻炎发作,口服氯雷他定后仍不效。平素怕冷恶风,每年春季鼻炎易发。现症见目痒,流眼泪,鼻痒,耳朵痒,喷嚏,流涕,晨起有痰,舌质淡嫩有齿痕,苔干,脉滑。中医诊断:鼻鼽。中医辨证:阳虚邪恋挟风。治法:温肺散寒,脱敏疏风止痒。处方以过敏煎合玉屏风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乌梅5 g、防风20 g、蝉蜕10 g、五味子8 g、银柴胡10 g、辛夷15 g、炒黄芩12 g、法半夏10 g、桂枝10 g、白芍15 g、制附片15 g、细辛10 g、黄芪30 g、炒白术15 g、荆芥10 g、炙麻黄10 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2021年4月20日,药后诸症均明显好转,舌上干燥少津,口干。前方加天花粉12 g,前方制附片加至25 g,黄芪加至40 g。随访一年来未发作。

按 本案患者属过敏体质,每逢春季鼻炎便会发作,春季风气盛行,风善行而不居,风胜则动,则见目痒、鼻痒、耳朵痒等症。风性轻扬开泄,肺气失宣不利则见喷嚏流涕。肺卫虚寒则怕冷恶风。王教授辨证为阳虚邪恋挟风,选用过敏煎合玉屏风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中乌梅、防风、蝉蜕、银柴胡为过敏煎加味,散收并用,脱敏止痒,改善过敏体质,黄芪、防风、白术益气固表,辛夷疏风通窍、引药入鼻。加麻黄、附子、细辛温阳扶正。全方遣方用药精准,故二诊时病情大好,患者唯见舌上干燥少津,故对症加用天花粉养阴生津止渴,并并加黄芪、制附片用量以扶助正气,防止复发。遂疾病向愈。

7 体会

“药对”是方剂中的特殊配伍形式之一,也是药物配伍的基本单位[11],其使用得当,药物起增效或制约作用,符合中药七情配伍原则,达事半功倍之效。王庆国教授临床运用对药不胜枚举,笔者仅管中窥豹,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遣方用药,犹如排兵布阵,贵在左右逢源。王庆国教授临证运用乌梅药对时,常谨守其“酸收”之义,王教授认为乌梅之酸,不同于涩味,不单是简单的固涩作用。酸属木,木曰曲直,故“曲直作酸”,曲属阴,直属阳,曲者收之义,直者散之义[7],如此,乌梅味酸既有收敛之性,而无恋邪之弊。王教授着眼于疾病病机,熟悉药性,灵活变通,辨证使用药对,如运用乌梅涩肠止泻之功,配以黄连苦寒燥湿之性,两药相伍达坚阴止痢之效,心肝血虚型失眠者选用乌梅、炒枣仁药对,阴津亏虚者选用乌梅、木瓜药对滋阴和营。此外,老师常在辨病的基础上选用一些药对,如胆囊息肉属“恶肉”范畴,拟加乌梅、僵蚕药对消胬散结,过敏性疾病加用乌梅、防风药对脱敏调体有显效,既治其常,又治其变。总之,王庆国教授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出临床常用的乌梅药对。在用量方面,王庆国教授多授予5~10 g左右,因其味酸防其过克脾土,故用量不宜较大,取其气味以奏其功。

王师教导我们:临证时需树立整体观念,“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辨病辨证化裁,或主病主方,或加减合方,或选用效药、药对。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为临床疾病诊治和用药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僵蚕乌梅黄连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望梅止渴话乌梅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