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实施业财融合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3-03-17 08:09刘英
中国经贸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业财国有企业财务

刘英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业财融合已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以及发展趋势,更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业财融合是指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相结合,使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活动紧密协调,并形成有机整体,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国有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懂财务的业务人员、缺乏懂业务的财务人员、缺乏專业的业务与财务人才、人才培养和引进不足等。因此,如何改变业财融合现状,解决现存问题成为了国有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本文将从夯实业财融合基础、明确业财融合原则、创新业财融合方式、培育业财融合人才四方面,对国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本文能为国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逐渐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企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业财融合成为了许多国企的战略选择。然而,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促进新时代国企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分析业财融合的现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作用和特点

国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作用

第一,提高经营效益。具体而言,业财融合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实现更为精细化、系统化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参与到企业的业务运营中,共同制定经营策略,评估经营风险,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等,这些都可以促进企业提升经营效益。

第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业财融合可以让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拓宽经营领域,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业财融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科学的经营数据和财务分析,为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三,促进内部的协调与沟通。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相对独立,往往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而业财融合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制定全面、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经营计划,让各部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协同配合,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第四,增强企业责任意识。在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下,企业的财务人员将更加重视财务管理,更加注重规范操作、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防范风险,规避危机。在企业经营风险居高不下的今天,这种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第五,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财务部门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其参与企业的治理,从而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财务部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控,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从而提高企业治理效能。此外,财务部门还可以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六,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由于国有企业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差异,导致管理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企业的全面发展。而业财融合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管理信息的共享性和透明度,这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机会,提高竞争力。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特点

第一,业财融合强调企业经营目标与财务目标的一致性,旨在通过财务手段实现经营目标。这种目标一致性的特点可以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财务效益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和有序运行。第二,业财融合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财务在经营中的作用,实现了经营与财务的协调。这种紧密联系的特点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避免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之间的隔阂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信息不对称。第三,业财融合从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依据。这种多维度分析的特点可以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加科学、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充分、全面的依据。第四,业财融合可以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资源整合的特点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第五,业财融合强调系统性管理,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从而实现整体化的经营管理。这种系统性管理的特点可以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整体协调和绩效评估,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系统性管理还可以促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和风险防控。

国企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融合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或组织结构问题,企业的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共享不畅、沟通不充分的情况,阻碍了业财融合的实施。一些企业的财务体系相对单一,数据来源和处理方式也较为简单,财务数据质量和完整性不高,难以为业务管理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支持。同时,企业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缺乏整体化的经营理念,导致业务和财务管理难以融合。而且其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影响了业财融合的实施。此外,一些企业的财务和业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人员对业务了解不够深入,业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缺乏了解,难以实现业务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

融合原则不明确

一些企业可能只关注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控制,而忽视了业务的核心价值和战略定位,这样就无法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协调一致。在实施业财融合时,一些企业过于强调短期利益,为了短期收益忽视了长远发展,这样会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部分企业只关注部分领域或环节,而忽视了整个企业的发展,这样会导致企业管理过于单一,无法实现全面发展。此外,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时,可能只片面地进行部分改革,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这样会导致各项措施之间缺乏协调,难以形成有机整体。

融合方式欠佳

第一,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缺乏共同制定业务目标和财务目标的过程,导致业务目标与财务目标存在偏差。第二,缺乏有效的业务管理流程,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重叠、缺位、误位等情况。第三,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企业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数据质量不高,导致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了影响。第四,缺乏有效的融合标准和指标体系,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导致其无法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监控。第五,对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不够,导致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缺乏了解,业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标准不熟悉,致使两者之间难以合作和配合。

融合人才紧缺

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时,人才方面也存在多个问题。首先,企业缺乏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人才,导致业务人员难以理解财务数据,财务人员难以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和分析。其次,企业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业财人才队伍,以满足业财融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如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此外,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也存在困难,导致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业财融合的需求。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应对策略分析

夯实业财融合基础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体系,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确保业务流程的顺畅和高效。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例如ERP系统、精细化管理等,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其次,企业应加强内部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企业可以采用内部通讯工具、协同办公系统等技术手段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企业需要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以对各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和激励,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企业可以采用KPI绩效考核、绩效奖金等方式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信息化平台,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可以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明确业财融合原则

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业财融合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发展趋势。在实施业财融合时,企业需要明确业财融合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需要平衡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确保两者的协调发展,灵活运用业财融合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业财融合方案。为了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国有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业财融合委员会,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制定业财融合的方案和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确保业财融合能够实现预期效果。通过明确业财融合原则和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促进业务和财务的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创新业财融合方式

企业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构建全面、系统的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为业财融合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建立全面预算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综合评价企业运营情况,实现业财融合的协同效应。

培育业财融合人才

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保障。企业应根据业财融合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和人才梯队建设等内容。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内部培养来挖掘企业现有员工中的优秀人才,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其次,企业应该通过外部引进来招揽高素质的业财融合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的人才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职业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通过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可以培养出适应业财融合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2、实施内部培养计划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养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内部培养可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轮岗、培训和学习等方面,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业财融合的理论并进行实践。

3、加强外部引进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库的方式,收集并管理相关领域的人才信息。其次,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合作研究、共享资源等方式,吸引并留住优秀的科研人才。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参加行业招聘会等方式,拓展招聘渠道,引进优秀的业财融合人才。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人才的能力、经验和背景等,以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业务需求,并能够与现有员工和谐共处。通过加强外部引进,企业能够不断壮大业财融合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

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促进业财融合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企业应深入了解业财融合人才的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包括薪酬水平、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员工的业绩、能力和经验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股权激励、奖金分配等方式,让员工分享业务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最后,企业应不断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薪酬制度,确保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企业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业财融合人才,提高人才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吸引并留住业财融合人才的重要保障。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和交流,建立沟通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促进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其次,企业应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包括薪资福利、保险福利、休假制度等方面,增加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企业还应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职业成长空间。此外,企业还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减少员工的繁琐事务和管理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关怀和支持,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需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业财融合是国有企业走向现代化管理和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夯实业财融合基础,明确业财融合原则,创新业财融合方式,培育业财融合人才,才能顺利实现業财融合目标。此外,实施业财融合还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可以为业财融合提供更加稳定和有利的环境,从而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拓展业务领域,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业财国有企业财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