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寒君(北京市三帆中学)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成文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运用写作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这是一项耗时费力又难以见效的工作,较难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质量监控,往往在写作结束时以分数或评语加以反馈,学生较难体会到教师的批阅对写作带来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较难得到提升。
面对这种现状,除了提高师生对于写作评改意义的认识,还要开发指向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评价工具,构建教师—作文—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改进和提升。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由三篇中国当代、一篇外国优秀游记作品组成。它们共同展现出游记文体的多样风采,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文化、生命、人生或历史的某种感悟与思考,具有人文价值。单元写作主题为“学写游记”,可见要将文本阅读和文体写作紧密结合,依据游记的文体特点去教阅读和写作。
通过学情调查可知,学生以前都写过游记,他们普遍认为游记就是写景散文,内容是描述旅途中看到的风景。在游记写作中感到困难的是容易写成流水账;不能写出景物特征,景物描写不够细腻;没有独特的感受和思考,不知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个人思想。这些学情为单元写作目标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7—9年级“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就要求本单元的写作注重关联学生生活,挖掘游记写作对于学生精神成长的价值。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确立了本单元游记写作目标:
1.加强文体意识,在写作中体现游记三要素。
2.运用修辞手法从多角度生动地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特征。
3.学习典型游记的构思,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思想感情。
结合当下背景,笔者设计了主题为“游览身边美景,记录心灵旅程”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去附近有一定文化气息的景点,并将这次游历写成文章。
为了给写作提供支持,笔者给学生准备了“游览卡片”示例,让他们出行前先查找与景点相关的资料,做好出行攻略,在游览过程中留心观察、留下影像、回味思考。笔者还提供了居家VR云端游览的备选方案。这个写作任务因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为游记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来源。在游览过程中,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的“游览卡片”体现的是游览所见,“游览路线图”就是游踪,它们均为游记写作搭建了支架。
在创设活动情境基础上,笔者设计驱动性任务:借助美篇app来展现大家的游记作品,留下特别的记录和成长纪念。成果的具体呈现形式由小组合作讨论决定。
我们知道,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下发生的,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利用。同时,学习科学研究得到的一些具体成果表明,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可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诊断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是促使学习发生的两个关键条件。
单元写作任务的完成不仅是一次写作训练,教师应精心设计写作和评改活动。在评改过程中,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分析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潜在认知水平,设计评价量表,确定适宜的评改目标,以提升评改的有效性。
作文评改体现信息的动态性和写作的过程性,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应在评改实施过程中遵循基本原则,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1.锚定写作目标,循序渐进分阶段设计
从游记写作的单元目标入手,可以细化为文体、篇章结构、语言表达三方面的写作知识和技能,继而确定评改工具的重点内容,制定清晰可行的评价标准。其中,对文体意识的评改侧重评价文章在体裁上的适切性,比如是否包含所至、所见、所感这三要素,三者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对篇章结构的评改侧重评价是否做到中心突出、结构合理、线索明确、详略得当等;对语言表达的评改则侧重评价遣词造句是否准确、是否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是否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以更好地抒发情思。
2.把握文本个性,引导学生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写作技能
《壶口瀑布》是标准的游记,体现文体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游记写作的基准。作者采用定点观察的手法,通过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表达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登勃朗峰》除了描绘旅途中的奇景,还写了奇人趣事,将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结合。《一滴水经过丽江》除了描写丽江城的自然风景,还介绍了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富有人文内涵的内容。这两篇自读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游记文体特点的理解,也能丰富对游记内容和写法自由多样的认识。
因此,深刻把握教材单元文本的个性,适时设计评价量表,以读促写,以写导读,能帮助学生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实际的游记写作技能。
在呈现游记作品美篇app的表现性任务牵引下,笔者设计了读写结合、评价推动、持续改进的教学活动。以下为评改实施过程的整体框架图(见图1)。
图1
由于疫情,学生改为线上教学,笔者让学生上交电子版游记,以便评改。为了构建语言交互和情感交流的学习环境,笔者让学生将电子版作文发送到微信小管家。这个平台交互性强,相较于线下作文批阅,师生反馈更及时、方式更丰富。
任务一:发挥教读课文《壶口瀑布》作为典型游记的功能,教师设计仿写文段练习,提供评价量表1,并指导学生结合量表修改文段。
游记写作评价量表1
首先,教师先深入阐释同学互评和自评作文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可以从作文评改中得到的收获:更能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对他人文章进行评价也有助于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接着,教师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示范指导评改过程,明确评改重点,同时有意识地从某一具体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学生开展互评,再结合量表对自己仿写的文段进行自评。学生在微信小管家提交修改文段后,教师再通过点赞、语音反馈、文字评语等方式肯定评改优秀的学生,增强其评改的成就感。
再者,学生根据评价量表1自主修改所写的游记,修改部分在电子版中标记为红色。
任务二:结合自读课文《登勃朗峰》描写“社会相”、《一滴水经过丽江》中所见包含丰富人文内涵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借助评价量表2修改文章,重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描写景物,根据中心需要补充旅途“所见”,丰富游记的主要内容。游记呈现第二次评改效果,电子版上改动地方标记蓝色。
游记写作评价量表2
任务三: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后,根据单元写作目标,师生共同探讨和修订,形成游记写作的评价量表3。教师从学生习作中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针对此篇文章中的标题、立意、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问题进行批注,示范讲解如何评改。
游记写作评价量表3
其次,同桌之间结合量表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依据量表进行自评,再次修改作文,游记呈现第三次评改效果,电子版上改动部分标记绿色。
任务四:小组分工合作借助美篇app制作作品,展示单元写作成果。班级举行美篇作品发布会,请组长讲述本组作品亮点。美篇公开发布之后,学生在评论区进行点评。
评价不等于教师的一次点评或一个分数的判定。借助量表进行持续的作文评改,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写作的具体要求,通过各评价内容的等级评判和理由说明,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作文在每个阶段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因此,它的正向反馈性质决定了它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既能启发写作者对作文成品的反思,也能启发其培养长期的写作意识和认知能力。
本单元写作实践表明,全班超过九成的学生经过三轮评改之后,在文体意识、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获得明显改进,实现了单元写作目标。
写作评改是需要教师付出细心和耐心劳动的过程。借助评价量表进行指导时,教师既要把握学生习作的共性,更要突出个性评改。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写作水平,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每位学生努力抵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收获写作的成就感。
由此可见,开发评价量表,设计步步为营的评改活动,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使学生丰富了写作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和成就感,也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发挥了游记写作的育人价值,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